-
1 # 太急院士
-
2 # 張生史話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官場腐化,民不聊生,終於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聲勢浩大的黃巾大起義。黃巾大起義象一根導火索迅速點燃了矛盾的軍火桶,隨之而來的是軍閥割劇,天下大亂,也使那些懷著怠心,懷有雄心的梟雄,陰謀家紛紛露面,繼而登上歷史舞臺。西涼狼王董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粉墨登場,成為臭名召著,惡貫滿盈的眾矢之的。因為他趁機率兵挺進東洛京城洛陽,廢黜少帝劉辯立劉協為帝,他自稱太師,操政專權,把持朝政。由於董卓專權,欺君霸臣,欺上壓下,使其終於成為奸臣的代表,成為天下共憤,眾矢之的。在這種背景,這種形勢下終於迫使曹操從寂寂無名成為天下之英雄,並使他最終一呼百應,迅速組建起三國最大的聯盟即十八路反王。那麼曹操是怎樣組織起來三國最大的聯盟呢?要問答這個問題,先要從曹操的身世說起,曹操的祖上一直在京城為官,曹操的父親曹嵩官至太尉,本是宦官常侍曹騰的養子,曹操小時飽讀詩書,又尊禮守節,聲噪一時,被鄉里舉薦為孝廉,當上郎官,繼而又承蒙尚書右丞司馬防舉薦,出任洛陽北部尉,由於時逢亂世,國家急需各類人才,加之曹操天賦極好,自幼熟讀書,因而在鎮壓黃巾軍的戰鬥中成績菲然,他曾一戰斬首黃巾軍萬人級,深得朝庭信賴,重用,因而官職也浮搖直上,平步青雲,先後從北部尉又升任為騎都尉,後來又官至濟南相,東郡太守,直至八校尉之典軍校尉,年輕的曹操之所以做成如此大員,除了顯赫的身世,家族背景,更多的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拼搏,他在十多歲時就脫穎而出,被譽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見曹操的成功更多的是自己後天努力,單打獨拚的結果。正因為如此優秀,才成就了他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文學家,軍事家,政治家。話說董卓專權之後,舉國共憤,民怨極大,以司徒王允為首的一班舊臣更是悲憤交加,怨聲載道,嘆天恨地,悢不得啖其肉飲其血,而想歸想,董卓的殘暴又使他們敢怒而不敢言,一次司徒王允假借慶壽設宴,眾臣皆至,酒過數巡之後王允掩面大泣,眾官問他為什麼哭哭泣泣,王允慷慨陳詞董卓弄權,社稷江山旦夕難保,眾臣聽之,也哭成一片,這時唯有曹操哈哈大笑道,“滿朝文武,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不成”,在這樣的場合,這樣的背景下說這樣的話,當然引起大家極為不滿,王允首先怒目圓睜,反唇相譏道,“你家世代為官,食我大漢俸祿,今國有大難,你不思報國反朝笑我等忠臣,是何居心?”,曹操道“曹雖不才,願單槍匹馬,取董賊狗頭,懸掛於洛陽城頭,以謝天下”,王允說後為曹操的壯舉感動泣零,但又不無耽心的說到,董雖該死,但其做賊心虛,防備森嚴,又有乾兒呂布護衛,你去殺之,真好比飛蛾撲火,蛋碰石頭,曹操說我最近以來,屈身於董賊,表面對他恭順,實則在尋找殺機,現在他己對我特別信任,我能輕意接近於他,現有妙計一條,若實施可殺董賊,不過需先生幫忙,就看先生幫不幫,王允聽聞,又驚又喜,動情的說道,只要能殺董賊,老夫什麼忙都可幫,曹 操說,我聽聞大人家中有寶刀一把,能否借我一用,我假借給董顯刀之際,將其殺死,司徒王允聽罷此計,拍手叫絕並立刻取出家中寶刀交予曹操。話說曹操本想借給董卓獻刀之際,將其殺死,然天不滅董,正當曹操欲殺董卓之時,呂布突然出現,曹操之得雙手捧刀,跪著獻於董卓。獻完刀後,曹操隨即溜走,並騎了一匹戰馬,飛奔而去。接過刀過的董卓終於明白了曹操的用意,因為那裡有獻刀不帶鞘的,這顯然是來行刺,於是董卓大怒,釋出全國令通輯曹操。幸虧曹操被陳官所救,才得以脫身,曹操隨即向叔父家奔去,因為他明白因自己的舉動己給全家帶來災禍,家肯定呆不成了,全家人很可能逃到叔父家
曹操的判斷是正確的,當他到了叔父家見到父親,將經過講給父親時,父親不但沒怨他,還將他大讚一番,後來曹操又跪對父親說,由於自己的行為連累了全家,現在只得舉起義旗,招兵買兵,討國賊,伐董卓了,父親曹崇告訴他,自家所攢的家財雖然養活一兩代人是沒問題的,但若要募義兵,起大事,遠遠不夠,要成大事,必須要貴人相助,康慨解囊,為此父親給他舉薦了此間不遠的義士衛弘,,衛弘是此間有名的孝廉,其家鉅富,為人疏財仗義,一擲千金,曹操聽後立即就去拜訪衛弘。當曹操說明來意後,衛弘很是感動,並動情的說,我老了,膝下又無兒子,雖家財萬貫,留之何用,我也在找這樣一位為民為國的英雄豪傑,今幸遇英雄,願拿出萬貫家產,救國救民。曹操於是扯起一塊白布,書上“忠義”二字,招募義兵,討罰董卓。隨著訊息的傳開,立刻就有樂進來投,李典,夏侯惇來投,曹仁曹洪兄弟引千人來投,袁紹袁術率三萬多人前來會盟,因曹操博學多才,才華橫溢,大家立主由曹操來寫討董檄文,曹操也當仁不讓,一氣呵成,光耀千秋的討董檄文: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狠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海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曹操的討董檄文,堅銳犀利,直指要害,真好比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之間各路豪傑紛紛來投,共計十八路反王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吏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伯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大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袁遺
第八鎮,山陽太守喬瑁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大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大守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揚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這十路反王,加之曹操的人馬共計十八鎮,號稱十八路反王,其人數有的數萬者,有的千餘人。各路人馬安路紮寨後,大家一至要求推選盟主,由於袁紹袁術的人馬最多,加之袁紹功利心巨強,一心繫於盟主之位,在推選時由於兩兄弟一唱一合,最後袁紹終於取得盟主之位,而曹操雖然為一代奸雄,但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只能口是心非的贊成,十八路反王自此而立,曹操就是這樣組織起三國最大的聯盟!
回覆列表
這個聯盟就是十八路諸侯討董了。
董卓得勢後飛揚跋扈殘暴不仁,為風雨飄搖中的大漢,又補了致命一刀。
這時候忠於朝廷的大臣是夜夜啼哭,曹操則要做大俠,拿著一把七星短刃藏於懷中,準備伺機幹掉董卓來挽救大漢,結果失敗了,機智的曹操雖逃了命,確由官員變成了通緝犯,回到老家後,在親族勢力幫助下開始起兵。
起兵後曹操第一件事就是矯詔,用皇帝的名義聯絡各處太守,共討董卓。各路太守只是精神鼓勵,沒有積極響應,袁紹和董卓是死仇,倒是馬上帶著三萬人馬來和曹操會盟。會盟後曹操寫出討董檄文,袁紹也署上自己大名。
檄文曰:“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洩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這下有了袁紹的署名,各路人馬積極響應了,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都來了。
人齊了得推舉一個盟主,袁紹家四世三公是眾望所歸,而袁術也想做盟主又不好明說,讓依附於他的孫堅幫忙提出來,孫堅不鳥他,當袁術在憤恨之際,袁紹已經謙讓三次後,坐上了盟主之位。袁紹則任命袁術為副盟主,督辦糧草,曹操主持協調各路人馬的日常工作。這麼多路諸侯要排座次的,怎麼排?當然是看真正實力了。可大部分人都抱著隱藏自己的實力,探視別人真實實力的想法,來了也不會把家底都帶著,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完美地完成了任務,排得座次各路人馬無異議。
聲勢浩大的聯盟竟然是烏合之眾,各自打各自的算盤,孫堅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時候,袁術為報孫堅不為他爭取盟主職位的仇,截斷糧草,各路人馬嘻嘻哈哈,都在觀望,致使孫堅敗北。這對於一心想要恢復漢室的曹操和孫堅來說,真的太失望了,好在董卓被這些烏合之眾的大陣仗給唬跑了,唯有曹操率一路人馬追趕,結果慘敗。
這次聯盟曹操看清了各路諸侯的嘴臉,也清醒地看到了漢室的不可救藥,痛定思痛的曹操終於開啟了他的梟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