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使用上,它們有什麼區別?
13
回覆列表
  • 1 # 老吳和蘄艾

    艾草,艾葉是一種植物。只不過艾草是整株植物,艾葉是艾草上的葉子!

    然後有的地方艾草也叫艾蒿?

    艾草分很多品種。現在主要流行的有湖北蘄春的蘄艾,河南南陽的南陽艾!

    甚至還有一些消費人比較喜歡野艾!

    野艾只不過是一個名稱而已。真正的野生艾草基本沒有。

    那麼艾草和艾葉的功效,有區別。艾杆子基本上是拿來當柴火燒。

    艾葉可以加工成很多產品,或者直接拿來泡腳!

    在一般人認識人理解認識中,艾草,艾葉為一種植物,區分不嚴格!

  • 2 # 芳華攝影

    如何區分艾草和艾葉一、外形的區別

    艾草和艾葉都是中藥材。兩者都帶有一個艾字,在外形上二者也很相似。乍一看,是區分不出來的。不過只要你細細的觀察,還是很好區分的。艾草,它的外形更像它的名字如一株草長長的,細細的,較分散。反觀艾葉,像一片細長的葉子。

    二、功效各異

    對於藥材來說的話那功效就是它一個很大的區分點。艾草一般是一把來用的,點燃後散發的味道很濃,所以一般把它放在房間裡面,用來殺菌。如果心靈手巧的話,把它用來製作成一個藥囊佩戴在身上也是可以的。而艾草的話,是單獨的一片葉子,一般的情況,是用燻的方法,經常把艾葉加工成艾條進行使用。而它的主要功效則是治療一些婦科方面的疾病。

    艾葉的功效一、治理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

    在臨床上,常以艾葉單獨炒炭用。

    二、煮艾水泡腳

    在一天的勞累後用艾草和水同煮,用來泡腳可以幫助人疏通經脈。使得一天的疲勞消失殆盡,心曠神怡,有益健康。

  • 3 # 來自農村的小平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見過艾草和艾葉,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一種植物,其實是兩種植物,雖然都帶有“艾”字,但是二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下面小平就來分別介紹一下艾草和艾葉。

    艾草,它就是一種草,植株低矮,葉子細長分散,嫩的艾草可以涼拌當菜吃,也可以割回來喂牛,艾草的根系發達,並向四周蔓延 ,它是透過根部發芽來繁殖的,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在田間地頭生長著大片的艾草。艾草也是一種中藥材,在室內點燃艾草可以殺菌,淨化空氣。

    艾葉,又名大艾,植株高大,莖杆粗壯,葉子也大,葉子是單個生長,一般生長在田埂上,河岸邊。在農村野生艾葉的數量遠遠少於艾草的數量。端午節門前掛的就是艾葉,艾葉有消毒殺菌,防蟲驅蟲的功效。農村人每年都會割一些野生艾葉,掛在牆上,不但可以祛除蚊蟲,還可以燒水洗澡泡腳,能活血通絡,提升人體免疫力。牛羊等家畜生產的時候,也需要點燃一把艾葉對著小牛或者小羊羔燻,起到消炎殺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艾葉在中醫藥上應用也很廣泛,常見的就是用艾葉製作艾條。

    艾草和艾葉雖然都帶有艾字,都要殺菌消炎的功效,但卻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 4 # xiulingZhang

    艾草和艾蒿都屬於菊科植物,艾草的學名叫蔞蒿,名字相似,都喜歡在田埂地邊、池塘邊等土壤水分豐富的地方。但細分來看,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高度和葉面形態,而且,艾葉的生長週期長,從3月份開始,一直可以長到5月,但蒿草過了清明節,也就過了最嫩的時候。

    首先,從高度上來說,艾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幹也比較細小,莖部呈暗紅色,長勢最好的艾草,只有10釐米左右,而艾蒿就不同了,它的主幹略粗長,莖部呈淡綠色,有的直徑可達1.5釐米,高度在80一250釐米之間。

    再往細處看,便是葉子的形態,艾草葉的表面,會有一層白色絨毛,柔軟而光滑,葉片小,其周圍的鋸齒紋路深,整個葉片呈狹長狀;而艾蒿表面為灰綠色,白色絨毛在背面,其葉面寬而肥大,葉片相對於艾草更寬大,葉片周圍的鋸齒也小得多。

    還有一種分辨方法就是氣味,不過因為兩種植物都帶有香味,所以除非是特別有經驗的人,否則較難分辨。艾草的香味偏清淡一些,屬於“小清新”風格,而艾蒿的味道,則稍顯辛辣,屬“重口味”那款。

    即使把艾蒿錯當艾草食用,對人體也沒有傷害。艾蒿,一般作醫用,有很好的散寒止痛、除溼的功效。而艾草,主要則為食用,它口感好,也有除溼的功效。

    食用艾草和艾蒿,對人體沒有傷害;艾蒿口味偏清淡,艾蒿口味偏重。

  • 5 # 純鈞LHGR

    大部分情況下,艾草與艾蒿並不細分。但若實際細分的話,艾草的學名是“艾”;艾蒿的學名叫做蔞蒿。

    艾草俗稱艾葉或艾蒿,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為婦科要藥。

    很多人把蔞蒿也稱為艾蒿,但更確切的說,它應該叫做“蔞”。它與艾草很相似,藥理作用也差不多,利膈開胃。主治食慾不振。

    正常來講,“艾”要比“蔞”的植株高一些,莖也粗一些,並且是通身綠色,而“蔞”的莖發紅,越接近根部越明明顯,但質地還不大變,而“艾”的莖接近根部處是明顯更硬的。

    “艾”的葉片較大,可呈灰綠色,辛味明顯;“蔞”葉片相對較小,葉面相對發白,辛味相對較淡。

    功效方面,實際上兩種植物並沒有太明顯的區別,但是“艾”內用時的生物效價更高,作為藥材,一般以蘄艾、彭艾為佳。

    外用艾灸者,“艾”、“蔞”就沒什麼分別了,產地來講,以山東濰坊產的好一些。事實上也是這樣。大部分情況,用於艾灸並不在乎到底是“艾”還是“蔞”,只在乎產地是哪裡。產地不好的話,你最好的“艾”還不如人家的“蔞”。

    正因為兩種藥材不論外形或是作用都相似,且又受地域影響較大,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沒人在乎具體的植株種類,只在乎實際使用時的效價。

  • 6 # 客家吊菜子

    艾草是指整株的統稱,艾葉是被人泛指艾草鮮嫩的芽芯部分,可以用來煲湯,艾草,在全國各地均有分佈。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枕頭,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全草可入藥,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藥、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曬乾的艾草易儲存,熱性的,煲湯喝容易上火,所以一般在客家人做月子用曬乾的艾葉煲雞湯喝,月子用幹艾煲水產婦和嬰幼兒洗澡用。嫩的艾葉性涼,所以不適合產婦用。 艾只分為甜艾和苦艾,基本上市場上賣的是甜艾。苦艾其實就是我們說的野艾,在農村路邊,或屋前屋後隨處可見,在客家人習俗中,每年端午節有大門口掛艾草,以保驅邪平安。中醫艾草又可以製作艾絨和艾條,用來艾灸。相對比普通的針灸,艾灸效果更好!客家還有一道傳統美食,那就是用艾葉做的艾板。所以只客家人把艾的作用發揮到極致1

  • 7 # 鐵桿劉嫂

    我是在農村長大的,我們家鄉家家戶戶都喜歡吃艾草做的艾米粿,媽媽會在春天時摘回好多艾草回來,洗淨煮熟,做成團放冰箱儲存,一年四季隨時都可以做來吃。

    艾葉是端午節前後採摘,我們家鄉叫大艾,用來泡澡去寒等,如何分辨艾草和艾葉呢:

    艾草

    艾葉(大艾)

    1.外型特徵,艾草葉片更細更尖,艾葉的葉片更大,齒紋也更寬更大。艾草一開春就開始可以採摘,艾草朝地面生長,比較矮小,葉子在枝杆上比較密實,艾葉是五月左右採摘,杆更高,杆上的葉片更稀薄。

    2.顏色,艾草顏色更翠綠,艾葉顏色更黃綠。

    3.味道,艾草更清香,很好聞,艾葉的香味更濃厚,更刺鼻。

    使用上的區別就更大了,在我們當地,艾草是內服,艾葉是外用。

    艾米粿

    艾草所謂內服,就是用來炒蛋,煮蛋,做青團,做艾米粿。

    艾葉外用就是泡澡,泡腳,端午節掛在門口,晾乾碾碎,用來驅蚊等。

  • 8 # NO19693

    艾草和蒿草都屬於菊科植物,蒿草的學名叫蔞蒿,而艾草學名則為艾蒿,名字相似,都喜歡在田埂地邊、池塘邊等土壤水分豐富的地方。但細分來看,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高度和葉面形態,而且,艾草的生長週期長,從3月份開始,一直可以長到5月,但蒿草過了清明節,也就過了最嫩的時候(這裡面是說葉子的生長週期,不長了並不是就是枯萎了,是從嫩芽到成葉的過程)。

    首先,從高度上來說,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幹也比較細小,莖部呈暗紅色,長勢最好的蒿草,只有1釐米左右;而艾草就不同了,它的主幹略粗長,莖部呈淡綠色,有的直徑可達1.5釐米,高度在80一250釐米之間。

    再往細處看,便是葉子的形態,蒿草葉的表面,會有一層白色絨毛,柔軟而光滑,葉片小,其周圍的鋸齒紋路深,整個葉片呈狹長狀;而艾葉表面為灰綠色,白色絨毛在背面,其葉面寬而肥大。

    其次,如果能夠親身接觸好這兩種“蒿”的朋友,透過氣味就更容易辨別了。蒿草一般散發出來是普通草的青味,有的甚至還有一股淡淡的臭味;而艾草散發出來的是特有的清香味。就是大家使用艾條或者幹艾葉所聞到的那種味道。

    蒿草莖稈細且不高,葉片狹長薄而滑,氣味微臭。

    艾草莖稈粗且高,葉片肥厚背面有白絨毛,氣味清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嶺牛排的正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