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史有想法君

    唐德宗解決藩鎮之禍的方式基本是失敗的。

    基本的歷史事實如下:

    在唐德宗繼位以後,還是希望有一番作為,對內厲行節儉,對外希望壓制藩鎮的力量。

    781年正月,河北成德鎮節度使李寶臣病死,他的兒子李惟嶽上表請求繼承父位,德宗拒絕。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節度使梁崇義與李惟嶽反叛。期初取得了不小的勝利,幾個反叛節度使被打得偏縮一隅苟延殘喘。

    但德宗使用的軍隊大部分來自藩鎮,藩鎮害怕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又重新聯合反叛。德宗不得不調軍鎮壓,結果新調來的涇原兵馬沒有得到賞賜,吃飯又是糙米蔬菜發生了譁變,佔領長安,逼得德宗狼狽出逃。

    此後德宗連續下罪己詔,安撫藩鎮,藩鎮也見好就收,上表臣服,最後才勉強收拾了局面。

    唐德宗的失敗並非偶然,主要原因有幾點:

    1、在自身財政無法支援的情況下,削藩太過魯莽。

    自安史之亂之後,唐代的稅收系統遭到極大的破壞,藩鎮控制的區域包括今天的河北、山東、河南的部分地區,也包括現在的安徽一代。北方地區的賦稅基本都掌握在藩鎮的手裡,中央財政只能依靠東南區域和巴蜀區域的供給,財政收入至少是減少了50%,同時為了防範藩鎮,用賞賜安撫回鶻等草原民族,所以財政狀況是非常惡劣的。

    戰爭是需要大規模的財政支出的,自古以來為了防止譁變,對於出征計程車兵都要進行厚賞。唐德宗在財政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貿然發動削藩戰爭,一旦戰爭時間拖長自然引起財政奔潰,後來涇原兵馬的譁變就是財政奔潰無法頒發賞賜導致的結果。

    2、以藩治藩的策略表現了政治上的幼稚。

    自安史之亂之後,河東三鎮為首的各節度使,實際上是抱團結盟關係,一個節度使控制的勢力範圍僅為幾個州郡,單獨與中央對抗是不可能的,唯一的生存之道是抱團對抗中央,河東眾節度使抱團後,擁有河北、山東、安徽和江蘇北部、山西和河南的一部分,大約是北方的一半領土,且兵力優於中央,才能保持割據的局面。

    中央採用以藩治藩的結果無非兩個:

    第一種,幾個節度使中有人希望趁亂擴大地盤,幫了中央的忙。但如果削藩出現大的勝利,這些節度使馬上會擔心唇亡齒寒、兔死狗烹,馬上又聯合起來對抗中央。德宗遇到的就是這樣的問題。

    第二種,是某節度使在戰爭中不斷擴大勢力,中央不得不增加封地和賞賜加以安撫,最終會形成單個節度使實力增強,威脅中央政權的局面。這就是後來五代發生的情況。

    雖然唐德宗削藩失敗,但是他從失敗中也不是沒有吸取教訓。

    他認為中央沒有財政實力是失敗的主因,這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中央有錢就可以組織中央軍,就不用使用以藩治藩的策略,削藩才有機會成功。

    他採取了幾個措施:

    改變了稅制,採用更有效率的兩稅法。

    原本唐代是採用租庸調製度,徵稅非常的繁瑣,同時需要人丁、田產等眾多資料,才能完成徵稅。在安史之亂後,戶籍制度破壞嚴重,這樣的稅制已經失去了效率。

    兩稅法則是緊盯著財產進行徵稅,人丁是可以逃跑,藏匿的,但是田地和房產是藏不住的,兩稅制不僅將農業稅變成了財產稅,對商人和地主徵稅,提高了稅收的水平。

    此外,他還想方設法各種搜刮聚斂民間財富,為中央政府積累了一定的金錢。

    同時他讓宦官監管禁軍,也並非完全不能理解,因為宦官是完全依附於皇帝存在的,如果自立為帝或割據完全沒有號召力。

    在德宗後期,就幹了兩件事,對藩鎮是儘量安撫,不打戰不花錢就行。對百姓是能搜刮就搜刮,中央政府儘量攢錢。正因為他拼命攢錢,讓中央政府在財政上有所盈餘,在他死後不就,孫子唐憲宗就使用爺爺留下的財產,對藩鎮發動戰爭取得了元和削藩的重大勝利。

  • 2 # 嶽之嵐

    唐德宗李適,在位26年,唐朝第9位皇帝(779年一805年)。

    一、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藩鎮割據。藩鎮割據的危害就是造成中央集權削弱,朝廷弱地方強,尾大不掉,最後不但唐被滅,還導致五代十國的亂局。而最有希望徹底解決藩鎮割據局面的時期,就是唐肅宗和唐德宗時期,可惜唐統治者沒能順勢而為,錯過了最佳解決問題的時機。

    二、唐德宗缺乏政治家的遠見,解決藩鎮割據的措施不當,操之過急,太過魯莽。德宗即位之初,以強明自任,嚴禁宦官干政,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稅法”。大有圖強復興之志,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實施革新等一些舉措。但他採取的很多措施都因為安史之亂後積重難返,收效甚微。當德宗的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後,他的雄心竟然消磨殆盡。主要是他沒有審時度勢,採取了以藩鎮打藩鎮的辦法,遭到了幽州節度使朱滔等人不滿,聯合四鎮,對抗朝廷,引起戰亂,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涇師之變”,德宗倉皇出逃奉天。從此他的鬥志也煙消雲散。為了保全安定,下了罪己詔,一人攬過,自此對藩鎮由強硬武力征服轉為姑息。加之後來對宦官的重新重用,朝政日非,主弱臣橫,使藩鎮割據專橫的局面愈演愈烈。

    三、對唐德宗的評價。從唐德宗在位期間的執政及舉措來看,是一個有始無終,不是一個有為的好皇帝。由一位開始意氣風發,想有所作為的皇帝,逐漸蛻變為懦弱、猜忌且庸碌無為的帝王。至於削藩的失敗,一方面是因為德宗沒有把握好藩鎮的總體形勢,沒有采取“緩圖、巧為”的策略,缺乏政治家頭腦和手段,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意志不夠堅定,謀劃不夠深遠,最終演變成一位悲劇性帝王。

  • 3 # 大道至簡simplifyit

    眾所周知,唐朝滅亡的主因就是藩鎮割據。因為藩鎮割據直接導致了大唐的中央集權愈來愈弱。在一個封建專制的政權體制下,中央失去對於地方的絕對領導權,意味著什麼那就不言自明瞭。

    德宗是多情種子唐代宗的長子,他在位時間是26年,其實他在即位之初也是有雄心壯志的,為了實現理想,他銳意改革,敢想敢為。但是最後很多措施收效甚微。因為很多弊端經過安史之亂後變得更加積重難返。

    那麼這個時候就更加是考驗一個封建君主雄才大略的時候了,但是德宗經過一番折騰之後,不但付出了沉痛代價而且改革的雄心壯志也被搞的遺失殆盡。

    那麼究其原因,其中很大的一方面原因就是處理核心問題(藩鎮割據)的時候失時了,該抓的時機的時候的沒牢牢抓住,應該徐圖的他卻操之過急,最後的結果也就不難理解了。

    公元781年,河北承德節度使李寶臣病死按照舊節度使制他死後他的土地和職位是要傳給他的兒子的。這時候李寶臣的兒子李惟嶽上表朝廷,德宗早就想革除這種蕃鎮父傳子不聽命朝廷的弊端,認為恰好這是一個時機,所以李惟嶽的上表遭到了德宗果斷的拒絕。

    然而事情遠沒有德宗想象的那麼簡單,一個李惟嶽自然是好打發,但是其他的節度使他們不會幹呀。所以這個草率的處理馬上有了結果。那就是魏博節度使田悅,山南節度使梁崇義,還有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加上李惟嶽,四人乾脆組成了聯盟對抗朝廷!然而德宗沒審時度勢直接採取了打壓措施,這就給事情的發展沒有了緩和的餘地,那就開打吧,剛開始還是有成效的,但是緊接著事情的發展方向急轉直下,其他的節度使也坐不住了,稱王的稱王,跟這四鎮勾結嗯勾結,那是忙的不亦樂乎!

    這時戰火馬上從河北蔓延到了河南,東都開始告急,德宗就再增兵,這時候派去前線的涇原兵因為沒有得到賞賜,加上供應的伙食也不好(長期的藩鎮制度導致中央財政空虛),引起了士兵不滿而發聲譁變,這就是史上的“涇師之變”。此次兵變導致的直接結果那就是德宗像他的太爺爺玄宗一樣從長安倉皇出逃,到奉天暫避。後來在太子率領禁衛軍抵抗,加上一部分忠於朝廷的節度使紛紛到河北勤王,此次危機才落下帷幕。然而,德宗的削藩也就比終止了,連同他的鬥志。

    而後,為了穩定大局,德宗下了歷史上有名的罪己詔,把此次藩鎮作亂的錯誤全盤承擔。對藩鎮的態度也由打壓變成了姑息。他這一消極應對措施不但失去了之前的其他方面的改革成果,還使的解決藩鎮問題變得更沒有可能,形勢愈演愈烈不說,緊接著還開創了官官專權的時代,當然這個不在今天的話題範圍內。

    自此,莫言說是德宗,即便是太宗來了他也是無力迴天了,德宗由開始的意氣風發,立志有所作為,蛻變成懦弱猜忌庸碌無為的皇帝,究其原因是兵變和藩鎮割據造成,這位人君的身上貌似蒙上了一層很悲情的歷史色彩,實則他的經歷也許他的性格息息相關。

    德宗失敗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沒有分析好全域性,沒有采取“緩而圖之”“巧為慎為”

    加上意志不夠堅定,謀劃的不長遠。所謂天下大事,欲有所圖 ,必有所謀。預則立,不預則廢,惟其如此,方可功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認為2019年元旦過後財經“風口”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