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琅琊榜首張大仙
-
2 # 深愛這條
80後是改革開放後成長一代,現在已經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了。80後曾被認為是不能吃苦的一代,因為相對於他們的父輩,80後的生活狀況算是改變了很多。但其實,80後也可以被認為是承前啟後的一代,現在很多80後也成了巨大財富的擁有者。
著名的80後創業者及財富擁有者就是大疆的汪滔,他的財富達到450億,但他不是我同學。
我一個高中同學,他所創立的公司柏楚電子前不久科創板上市,不確定是不是我們市裡的首富,但肯定是我們那一期同學裡的首富了。
萬章畢業於湖北省某高階中學,97屆,按今天他公司的市值看,他的財富超過10億人民幣。
恭祝老同學公司事業蒸蒸日上!
-
3 # 第一桶金2
同學裡資產上千萬。存款就不知道了,存款有多少和我也沒關係,因為各自都有一定的社會人脈關係,所以即使生意合作,可能性也不大
-
4 # 廣州光飛
現在80後已經是近40歲的中青年了,是職場主力軍,也是財富增值最快的群體。
下面先從財富概念談起,再看看身邊的案例。
一、資產的概念
關於財富,我們要區分兩個概念:資產、淨值。
1、資產包括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比如房產、現金、存款、股票等的總和。這裡麵包含淨值和負債兩部分,比如房產是按照市值計算資產金額,負債多少不影響資產額。
舉例說明一下:小王有一套房子價值800萬,首付240萬,貸款560萬,其他資產200萬,那麼小王就是擁有千萬資產(800萬+200萬=1000萬)。
2、由於資產包含了負債,雖然負債也是財富能力的體現(有實力才能負債嘛),但不能準確反映出一個人的財富實力,這時候就要計算淨值。淨值是資產總額減去負債後的財富金額。
以上面小王為例,資產千萬的小王,財富淨值就是1000萬減去560萬,實際財富淨值440萬元。
存款只是財富淨值的一部分,是流動資產的一種。
既然是身邊的案例財富就不是億萬級的大佬,他們只是我們身邊的同學、朋友、同事,別鄙視我們。
我們88-89是可悲的80後,房產主升浪前,我們很多人連首付都還沒有攢夠。等到我們攢夠了一筆錢後發現根本不夠首付了,買廁所都夠嗆。
但是,我們同學中卻有不乏膽大的。他們也趕上了前輩們在房產賺錢的風口,這些故事在前輩的眼裡司空見慣,太多這種案例,但是我們88-89的人卻比較少趕上。
A同學是其中的幸運兒,他在畢業第二年就到處借錢付首期買了房,獲得至少5倍的收益。
2014年房價還在主升浪前期,廣州1-2萬的房子在市區還是主流。他當時看中了天河某小區的一套房子總價120萬,均價1.3萬,由於沒錢,中介想辦法把首付做到了不足兩成,首付20萬。
但是就是這20萬的首付也是要人命的,不要覺得20萬很少,當時剛畢業工資不到5k,靠自己存款如何辦到?
用他的話說就是,2014-2016兩年真不是人過的日子,每天都是焦慮如何還款,貸款、欠款、信用卡,但是熬過來了覺得也沒啥了。
目前,他的房產1000萬,現金200多萬,有一輛20萬的代步車,資產超過1200萬,但是負債有700萬。
三、大膽投資股市的博弈高手
獲得財富除了漲工資就必須投資,股市是最容易獲得爆發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掛掉的地方。
我們畢業的第二年是股市的一個轉折點,前期敢於參與又能在高位出來的人獲得了非常高的收益。
班上B同學是股市愛好者,也是高手,大學期間就一直在炒股。
股災前,B同學要出國去日本了,就全部套現清倉了,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真的是股神,沒過幾天股市就吃瀉藥了,你懂的。
偶爾也會給我們推薦他的私募產品,他已經從股市博弈賺取血汗錢轉到收取管理費的方式。這節奏,我們沒有趕上。
四、富二代不是我們能去比的
我們班廣州市的同學有兩位位,讀書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這些拆二代啥份量(主要是他們太低調)。工作後來到珠江新城上班才知道有個獵德的同學拆遷補償就是好幾千萬。除了現金,還有按照面積補充的房子好幾套。去年小編去租房子才發現他們拆遷戶的房租比市價低很多,根本不缺錢的土豪房租半價你遇到過沒?
他們拆遷補償的房子也是在原來的地段,寸土寸金,過10萬一方,不過聽說他們的房子不能現在上市交易,未來不知道可不可以交易,跟我們買的商品房不同,具體沒有去太瞭解,畢竟那跟我不是同一個世界。
說完這個,好像還是沒有辦法複製!
他們的成功沒法複製啊,我們繼續搬磚!
-
5 # 財務意識流
我是70後,看到現在80後們的賺錢能力是非常佩服。一個時代造就的富人,都有一個時代的特點。
60、70年代出生的富豪們的特點是學歷不高、起點較低、科技含量少、以房產、礦產資源為主。而80年代出生的富豪們的特點是高學歷、科技含量高、積累快。
胡潤研究院釋出的《2019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顯示,身價20億元以上的54名80後中,以電商、軟體、遊戲等高科技行業為主,拼多多黃崢以1350億蟬聯白手起家首富。
80年後富人的資本積累速度驚人,這也是知識就是力量的充分體現,同時這種快速的財富增值的故事也激勵更多年輕人去努力白手起家。
然後,快速崛起的90後更是讓人瞠目。據統計,90後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已達15位,最年輕僅24歲,而他(她)們身上最明顯的特點是富二代。
他(她)們的父輩正是60、70年代的富豪,正在退居二線,不知這些90後的富二代能否順利接班。
-
6 # 張撰生
我是透過高考從農村出來的,告別了祖祖輩輩耕耘的土地,來到了小城市,從我的成長軌跡就可以看到,我大機率不會有較多有錢的同學。大部分和我差不多,還著房貸和車貸,養著老婆孩子。由於我之前從事的金融職業,倒是認識了許多家境較好出身的同事或者客戶,他們比較有錢,我們這有個億萬富翁就是85年的,比我大點,但是不羨慕不嫉妒,因為嫉妒不到那個階層。
-
7 # 帥龍扒渣機
首先你問題不夠嚴謹,沒說是白手起家的還是富二代。富二代同學我們不知道人家的資產到底多少,作為80後,目前我們同學裡面白手起家的混得比我更好的也就是千萬級別,我自己也還需要努力;還有一位娶了個官二代獨生女老婆的,這種資產咱也不知道人家是多少,你說千萬還是上億都可以想象一下。
-
8 # 芭比寶寶123
我1984年的,我的同學具體情況如下:
1,多數因為環境跟父母決定了你的財富跟未來,我們的同學基本為農村出來,底子很薄,去全部要靠自己,所以過得好的非常少。
2,絕大部分都是溫飽,有房有車,但是不是很有錢,多數是上班,賺錢辛苦錢,在社會屬於中低收入吧。
3,你說的首富,還真沒辦法判斷,小學同學太久沒聯絡,無法判斷,中學同學也沒聽說有多少資產,大學同學聽說一個發財了,賣建材的,資產幾千萬,但是沒辦法核實啊。
最後,不管他們有沒有錢,過好自己是最好的,祝你順利。
回覆列表
我自己也是80後,86年的老虎,目前上海兩套房產,兩套商鋪,一輛寶馬車,股票裡幾百萬的市值,基本可以達到千萬級別的資產吧。
雖然我在同學的層次裡還算混得不錯。但是和我土豪朋友相比,差很遠。
我有兩個朋友,一個在是住在徐家彙的,家裡有三套房產,都是徐彙區的,價值大概在4000多萬吧,可以說,出生於一個富二代的家庭,生下來就有躺贏的命,幾千萬的家底,是別人一輩子都奮鬥不出的終點。
還有一個朋友是住在松江的,家裡住的“別野”,父母是搞房地產的,所以家裡非常有實力,手裡6-7套商鋪,3-4套房產,股票市值上千萬,名下豪車4輛,基本是一個上億的資產吧。也是我認識裡最有錢的一個富二代。
但是對於這兩個80後來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比普通人更努力。
以前我總認為富二代是那種玩闊子弟,但是當你真正接觸他們,瞭解他們的時候,你才會發現,他們是非常努力的。
365天幾乎沒有太多的休息,不是在創業,就是在創業的路上,有些是子承父業,有些自己獨立門戶,但是絲毫看不出懶散。
真的是讓我感受到,可怕的不是別人很有錢,可怕的是有錢的人比你還努力!!
自愧不如,逼著我拼命追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