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19831105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也只有悟了道的佛聖能有此言句!何為大學之道?達到最高成就的標準,如何達到?以何為標準?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行此為標,達而名之佛聖!是謂"大學"!無上法!圓滿菩提!名雖異!實無所異!

    何為明明德?道無隱,民日用之而不識!無隱故為"明德",明示於天下,故可"明悟之!如若不如是,何言"悟道"?故"明明德"者,悟道者也!明悟本有之德!德者得也!悟後方知從未失之,亦無所得!故名道之"明德"也!眾生"心性"也!何以見之如是?眾生所見一切相,皆"無常",剎那變化生滅!無所住!但眾生因欲而貪著,心生妄想,執己不化而生"我相"與我同者,成"人相",不於同者成"眾生相",變化不一者成"壽者相",世界從此安立!世者,時間也!界者,空間也!"我"之世界,與我"同業"者共所立之!眾生各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故無窮世界安立,安立無窮眾生,各依"心所知量"變顯為識,以識為法,變現有為法,成世間業、共業輪迴,不知所出,故名之"顛倒眾生"迷之凡夫"!不知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世間所作業,皆是自心所生妄識!眾生所識皆是妄想!故一切相皆是虛妄!世間一切文化事業皆是妄識變現!不值一提!你若不信,自細思量之!我何如此?皆因"我獨"自以為"是"!而成"自作自受",自障也!眾生所依止,觀不同!而成"眾生",故"慎獨""親民",為何?放下"自以為是",破"我相",這一點可以好好讀一下《莊子》齊物論!因是因非!皆"我"而成,若"無我"誰言是非?故"我"之是非"我"之是非而已!獨也!何不,"無我"之時是非皆無,"有我"之時是非皆發!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眾生"無我"時,故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此"中"非中間之意!乃有所中,如射中,明悟之意,悟眾生萬物同"心"!心生萬物眾生,雖一心生萬相,皆如心之幻化,皆道之"可道"之名相"故非常也!"無我"之時我不生,"有我"之時我不滅!不生不滅是"真我",能生能滅應"眾生"!故發而皆"中"節之!以成"和",此"止於至善"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至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唯佛聖能之!佛,道,儒,乃至其他聖教皆說"這個",如一個果子我們叫"蘋果"難道別人不可以叫"apple"乃至萬名?若通之即知是"一物",為何一物會有萬名?"無名",故可萬名!眾生生萬名,言順故各正其名!雖萬名皆"非常名!故佛聖皆是"述道"者,故我觀見所有經典無非"蘋果"之類!只是要我明瞭"這個",如知了這個,名與無名何異?皆可!知與不知何異?不是悟了才"如是"不是不悟不"如是"!如是如是,故"明德"也!

  • 2 # 安水閒人

    明德二字,聖教核心,明乃陰陽相合,知達明與暗互為因原,諧調共生,明白日月交替推演消長柔剛,人物生長旺衰的自然法側。德乃知白守黑,借人身採取日精月華收歸自補返回人初。在以儒家三剛五常,五倫八德等思想教化約束自我,行十六心印天地生成之全功。做善不彰是唯明德。

  • 3 # 平民詩人

    這個問題問得好!

    “明德”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大學開篇即指明:“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xin)民,在止於至善。““明德”簡單來說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可以理解為美德。

    在《尚書.鹹有一德》中指一德,又指天德、乾德、大德、俊德、正德、元德、上德,在於弘揚一心、弘揚精一之德、專一之德、唯一之德、純一之德。其屬性在於精一、專一、純一。只有精一、專一、純一,學業和工作事業才能日新月異地進步發展、創新。月牙山人朱金城在他的《大學正解》中如是說。

    由此,明德的屬性是精一、專一、純一。精專純唯一地去做事,這種精神品質,便是成事之德。而“明明德”便是彰顯明德,那麼此”明德“該如何彰顯呢?

    宋代理學家朱熹在其《大學章句》中,將《大學》開篇所提“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指明為“大學之綱領”,後人稱之為三綱領。朱熹同時又將《大學》中指出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稱為“大學之條目”,後人稱之為八條目。這八條目是如何實現三綱領的途徑。三綱領中起於“明德”,經於“新民”,最後“止於至善”,本身也是“明德”的三個不同的境界。

    如何使“明德”彰顯,從聖賢處可知,“明德”是人天然就有的純然無暇的光明秉性,受之於天,可與天地相通。這一德性發自於內心,因此,彰顯“明德”首先不是來源於外在的社會或其他的力量約束和要求,而是來源於人自身的內心本性使然,天然避免惡而趨於善。人應該不斷清洗內心,發覺內心本來就有的光明精純的善德之性,此為彰顯“明德”的第一重境界。

    此性光明純然,為天然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是有些人為社會世事所汙染,因此要幫助天下人不斷去除汙染心靈的灰塵,讓天下人的心靈也不斷地恢復自心的光明純然,日日更新,在自心更善更光明的同時也帶動幫助更多人一起日日更新德行,以發覺更新內心的德性,天下人皆為日行益善的同行者,便是“新民”,也是彰顯“明德”的第二重境界了。

    無論是彰顯“明德”即“明明德”,還是幫助天下人明自心之光明精純的“明德”即“新民”,最後都是為了達到“止於至善”,就是我們和天下人都達到自己內心的心靈最大程度的自由,達到我們自心與自然、事物發展的相統一的境界。這一境界佛家稱為“自在”,道家稱為“得道”。這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是我們自身和全社會永不停息,終其一生無盡的修煉。此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精神與實踐。這一心靈自由的追求,自然和事物發展相統一的境界的社會實踐,便是彰顯“明德”的第三重境界。

    而具體到我們日常的生活與社會實踐中,又如何次第彰顯“明德”呢?

    朱熹根據《大學》提出的《大學章句》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大學之條目”即八條目也是我們值得理解和借鑑的。

    簡單來說,就是要充分去理解事物及其發展的自然規律,將對事物及其發展的規律的認知服務於我們的社會實踐中,造福於社會。

    既要認真、如實地本著專一、精一、純一的精神品質去學習、認知事物及其發展內在的規律和道理,又要坦誠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矯飾自身或所瞭解事物中的缺陷,嚴格要求自己,無論人前人後皆能如一地以德行善。

    同時,修煉自己的內心,不被物慾所矇蔽,保持心靈的寧靜、清明。行事公正澄明,不偏不倚,不為不善、情緒所左右。不斷提高自身的德性修養,讓自己的光明純然自性浮現,並指導自身的所行所事,並以此教化家族成員,立家風正家訓,管理好家庭,再以此教化天下人,透過清明政治、教育建樹,讓國家因此而得到治理,天下人心歸一,即天下人心歸於弘揚一心,弘揚一德。國家、社會、天下人的人心自性日日更新,所行之事也日日更新,愈來愈達到與事物發展的規律相統一的境界。

  • 4 # 道易心成

    周公為了防止尊神敬鬼思潮復燃,特意提出了一個言論,叫做“皇天無親,唯德是輔”。

    意思是,在慌天上帝的心目中,對人和事無遠無盡,無親無疏之分,只要按規律辦事,他就會輔助誰。因此,我大周要實行的是德政,即按規律辦事,特別是按自然和人性的規律來辦事。

    後世的儒家,一直在曲解周公的德政思想,在德字前面加了個仁字,將德政說成了仁德之政,後來直接改成了仁政。

    真正的德政,是指整個政府的決定,要符合自然規律和人性規律,要按規律辦事,無論是多大的神授權的政府,只要按規律辦事,實行德政,政權才有存在的合理性。

    他在宣傳中告訴世人,皇天上帝不是我們一族的神,是天下共有的神,他不會特意眷顧誰,只有我們按規律辦事,他就會眷顧誰。

    當時的用於不叫按規律辦事,叫做天道,道指規律。以德配天,就是用我們符合規律的實際行動,用來接近天道,這樣我們才能無往而不利。

    而要做到這些,首先要做的就是明德,明德即是近道。

    也就是說,我們無法掌握和認識所有的真理和規律,但我們可以無限度的接近它,我們無法保證每個行為永遠符合規律,但同樣可以無限度的接近它,因此,明德,即是近道。

    故,大學之道,在於明德。然而,怎樣才能做到明德?

    萬物都有生長收藏之理,都是不斷變化的過程,因此,我們不能窮盡物力去做事,要懂得從自然界的節氣變化中,明白度的重要性,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老師如何給人專業的感覺,而不是免費帶小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