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喬一家人

    咖啡喝的是一種情調。有閒情逸致的可以手磨咖啡,就像中國的茶藝一樣。

    並這並不是說機磨咖啡就低人一等了,畢竟現在社會節奏這麼快,生活壓力大,有誰還有那時間去費力磨、煮咖啡,而滴慮式咖啡機是一種經典咖啡機,技術成熟,效率高,咖啡成品穩定。機磨咖啡,代替人力我覺得是比較好的,喝咖啡本來就是放鬆心情緩解壓力的。

    當然有那個閒情逸致的話,也可以試試手磨咖啡,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手磨咖啡喝的是一種情調,機磨咖啡喝的是享受,並沒有低人一等一說。要是覺得低人一等也可以去附附風雅!

  • 2 # 美食紅人說

    實際是一樣的。

    滴濾咖啡一般是用港式滴濾機衝出來的或是用美式滴濾機衝出來的,(等於用開水衝咖啡粉)濃縮咖啡是用全自動咖啡機或者專業半自動咖啡機用15-20帕的壓力做出來的,咖啡上面有一層咖啡精華。滴濾咖啡風味保持的時間會長很多。

    滴濾咖啡是一個德華人發明的衝煮方法,現在超市裡到處都有銷售Melita的咖啡壺濾紙,就是這個德華人當年創立的品牌。滴濾咖啡的做法,簡單的說就是把咖啡磨粉後,放在一個漏斗裡,上面澆上熱水,由於地球引力作用,咖啡就從底下流出來。

    原理:大部分咖啡的理想衝煮水溫是在90C到95C之間,咖啡豆產地品種不同和烘焙程度不同,最好的衝煮水溫會不一樣,但基本上在這個範圍內。如果水溫偏低,咖啡萃取不足,就會酸澀。如果水溫過高,咖啡萃取過度,咖啡就會苦。知道了這個原理,如果用電咖啡壺,而且咖啡壺功率比較小,你就要儘量選擇酸度低,烘焙深一些的咖啡來衝煮。

    手工衝煮滴濾咖啡也很簡單,而且花費很少。一個不錯的咖啡磨,可以把咖啡豆磨出比較均勻粉,一個燒水壺,可以燒開水,再就是需要一個能過濾咖啡粉的東西就可以了。這種濾器有很多種,有的可以用濾紙,有的不用濾紙。濾紙是比較有爭議的,有人覺得用濾紙過濾的咖啡口感比較乾淨,而用濾網往往會有咖啡渣進到杯子裡,令人不快。有人覺得濾紙會把咖啡中的香味的油脂過濾掉,還有討厭的濾紙味。不過這些口味的爭議純屬個人喜好不同了。對這兩種方法都沒意見。

    滴濾咖是透過滴漏機制作而成,比較常見的,就是美式滴濾機衝出來的咖啡。傳統的美式咖啡機制作滴濾咖啡,基本就是加水、加咖啡粉,然後一鍵衝煮。不需要水溫、粉水比、研磨,衝出來一大壺可以喝上一整天。

     

    很多專業咖啡店為了區分與傳統咖啡店的區別,無論如何都會擺上一套手衝裝置。在衝煮滴濾咖啡時,為了節省時間及衝出穩定的咖啡,他們會選擇用機器衝煮,而衝煮引數則是每天早上由咖啡師做調整。

    在營業結束時, 如果賣不完, 就會有更多的咖啡浪費在咖啡機裡。根據每個咖啡店的做法和標準, 有些機衝咖啡可能會不新鮮。咖啡在咖啡機中存放的時間越長, 質量就越低。

    最後,手衝咖啡與機衝咖啡並是根據營業模式而定,並不是因為優劣之分。從消費者的角度,批次衝煮的機衝咖啡可以節省不少人力時間成本,而因此降低的價格則可以擴大消費群體,對咖啡店的競爭力而言,也不無幫助。以穩定性來講,機器絕對勝過人為操作,但風味的呈現,引數的調整都是由咖啡師來決定,而在節省了衝煮的過程後,咖啡師有的是更多的時間能專注的與客戶溝通。

     

  • 3 # 品酒師西蒙

    如果用古典的虹吸式咖啡壺那煮起來當然是很有情調的,重點是你得有時間再那裡等。現代人喝咖啡很多隻是一個附帶行為,並不是為了咖啡去的,所以,也就讓咖啡機去煮就好了。

  • 4 # 咖小斐

    大概是從2016年開始,有了“自動拉花機”以及“自動手衝咖啡”之類的商用裝置開始出現在各大咖啡以及相關展會,當時就產生了一個觀點:機器真的可以代替咖啡師嗎?

    我的答案是:家用可以,但商用“機器製作”不會替代“手工製作”。

    我們從家用以及商業“機器衝煮”進行解答。

    家用從“人”到“機”的過渡:美式滴濾機

    1908年之前,絕大多數喝咖啡的方式就是使用“布袋”作為過濾裝置,但清洗麻煩,況且當時的濾布沒有達到一個很細的密度,所以就會有很多的殘渣,咖啡的味道“並不乾淨”。

    身處德國的一位名叫梅麗塔的女士,是一位重度咖啡愛好者,一直為喝不到乾淨的咖啡而苦惱。某天,苦味的咖啡最終讓她走上了一條“自己改良過濾裝置”的道路,多次的試驗最終仍沒有到達她期望的結果。

    於是,某天她將家用銅碗底部打了一個小洞,然後使用兒子的吸墨紙作為濾紙,這樣衝煮出來的咖啡,不僅僅保留了咖啡醇香的風味,最重要是過濾了所有的咖啡渣。

    咖啡史上第一個手衝濾杯就這樣出現了!

    1908年6月20日,梅麗塔夫人使用自己的名字:melitta申請了專利,開始在歐洲以及美國流行起來。

    美式滴濾咖啡機的出現,開創了讓家用咖啡走上了快捷方便且風格保留完整的新篇章,它大大減少了人們製作咖啡的時間以及器材成本,對於咖啡的發展以及傳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商用從“人”到“機”的過渡:各種“機器臂”

    從近2-3年開始,每年咖啡展會上,都會有一些新的“全自動裝置”出現,這些裝置主要是自動拉花以及自動手衝咖啡。

    自動拉花裝置:從牛奶打發-拿杯子-融合-拉愛心,全部都有機器進行操作。

    自動手衝咖啡裝置:只要往濾杯中加入咖啡粉,粉水比、衝煮時間都是提前設定好,悶蒸-轉圈大小-停頓時間等等都是由機器完成。

    但回到主題:機器真的可以替代咖啡師嗎?

    我們想想:去咖啡店,到底是為了什麼?擁有了機器的咖啡館真的就是“高階”嗎?

    潛在問題1:有了裝置,咖啡館有“人文關懷”嗎?

    潛在問題2:可能每杯咖啡都有客製化需求,如何實現?

    咖啡館不可避免的就是:客人都有客製化需求。比如牛奶我要少一些,糖漿我要多一些,咖啡味道我要濃一些,試問:這些機器真的能快速進行設定嗎?總不會,每次做完一杯咖啡,我都要按照下一位客人的需求再重新設定吧。

    潛在問題3:店內其餘產品如何面銷?

    咖啡館承載的更多是:人文!就像星巴克提出的“第三空間”類似,是一個除了家和公司之外一種可以讓人休息、讓人享受環境以及暢所欲言的地方!

    日本咖啡大師田口護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咖啡館應該是緊密聯絡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作用,咖啡館能感受到溫暖的服務,以及咖啡館對人的治癒。同時能作為一個人們溝通和交流的場所、資訊聚集地。

  • 5 # 今碗吃什麼

    首先今碗君想跟大家談談咖啡機。日常我們所見到的咖啡機可以分為五類,分別是日式虹吸式咖啡壺、滴濾式咖啡機、壓力式咖啡機、帶鍋爐的蒸汽式咖啡機和膠囊萃取式咖啡機,按自動和非自動又可以分為全自動咖啡機、半自動咖啡機和手動咖啡機三種。自動咖啡機非常方便,只要填豆壓粉一鍵啟動即可;半自動咖啡只能用咖啡粉而不能用咖啡豆,題目中提到的滴濾式咖啡機歸類為半自動咖啡機;而手動咖啡機則要完全靠人工磨豆煮操作了。

    第一臺商用美式咖啡機誕生於1963年,經過不斷的研發改造後,在1967年有了適合家用咖啡機,而外形就和下圖的滴濾式咖啡機機相差無幾。這種咖啡機用起來相當的方便,即使是是一個從未學過做咖啡的人也可以輕易上手。可以說只需要四個步驟就可以完成,首先把濾紙放入濾杯裡,將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濾杯中,在把濾杯安置在咖啡機對應的位置,在注水區加入純淨水或軟水並設定好溫度,等待到了設定的溫度便可以均勻的萃取。

    而手衝咖啡比較複雜講究,需要自行研磨咖啡粉,前後三次掌握不同手法、粉水比例、水溫及時間注水悶蒸,全程緊盯,每個步驟都由人工操作把控。控制的條件不同,所製作出來的風味也不同。

    兩者相比之下,手動咖啡機所製作出來的咖啡更具多種特色風味,而滴濾式咖啡機則以美國SCAA精品咖啡協會的金盃標準為製作標準,風味完美統一,但也單一。作為一個咖啡極度愛好者也許會更偏好於使用手動咖啡機,這也是對咖啡的一種靈魂追求,而喜歡簡單方便,對口味沒有太高要求的人,也許就會選擇滴濾式咖啡機,僅是以個人需求喜好為主,滴濾式咖啡機也並非說一無是處。

  • 6 # 咖逗玲瓏咖啡工作室

    不能一概而論吧:

    熟悉咖啡豆風味特點、瞭解沖泡工具特點的而且沖泡手法熟練的人士,當然是自己手衝一杯好咖啡更香,因為賦予了對生活及咖啡濃濃的愛意。不具備以上幾項條件的,退而求其次選擇機器衝煮的也OK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攝影愛好者,你在拍攝“一個人的照片”的時候,有哪些攝影技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