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金冉冉
-
2 # 月皎
先秦時期40餘萬的作戰部隊,大約需要10餘萬的後勤保障,也就是說總兵力就要達到60萬左右。
發生在戰國後期的長平之戰,與春秋、西周時期的戰爭相比,在徵兵範圍、雙方參戰兵力等方面都大幅增加,所以趙國能夠擁有40萬以上的兵力是真實的,趙國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將白將坑殺降卒40萬也不是虛構的;其中有一點值得討論,這40餘萬兵力應該是包括了後勤部隊,也就是說作戰士兵約佔四分之三,大概是30餘萬。
得出上述結論,主要是基於先秦時期由車戰為主,發展到車戰、步兵、騎兵的綜合戰術需要。
戰國縱橫家蘇秦在談到趙國兵力時,稱其“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雖然不排除有誇張的成份,但基本符合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戰備狀態。
“帶甲”肯定是指作戰士兵,而且是作戰主力,如果按照西周、春秋時選拔“甲士”的標準,可以算得上是百裡挑一。到了戰國時,甲士的徵召範圍有所擴大,不再只限於“華人”,已經是全民皆兵,標準也就相應地降低,“帶甲”就不是單指在戰車上的甲士,應該是包括了所有步兵在內。就拿服兵役的年齡來說,已經從之前的三十歲當兵,提前到十五歲就要去當兵。如果按此演算法,把趙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加起來,數十萬、上百萬還是有的。
在西周、春秋時,一個作戰單元稱為一“乘”,包括:一輛戰車、戰車上的3名甲士、隨從戰車作戰的22名步兵,後來步兵增加到72名,還有負責後勤的25名雜役和一輛負重車。所以一個作戰單元總人數是50人或100人。趙國的“千乘”兵力,放在西周或春秋大概是5萬或10萬人;但放在戰國,就是不是這種演算法了,主要原因就是車戰為主向車、步、騎綜合作戰的轉型,尤其是步兵數量的劇增,使一“乘”的戰鬥單元兵力,較之前大幅增加。
擴大步兵數量的做法,從春秋時的晉國就已開始,到了戰國時的趙國,騎兵、步兵的靈活作戰方式,讓趙國曾經打遍周邊無敵手。晉文公還在原先三軍的基礎上,專門增加三支步兵部隊,將總兵力擴充套件為六軍;晉國還有個魏舒,為了適應與戎狄作戰,發明了魏舒方陣,這種陣法的主要特色,就是把戰車上的甲士們全部編入步兵佇列。
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的超常規大範圍徵兵,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趙國損失40多萬兵力的真實性。秦國頒佈法令:“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就是說年滿15歲都要上戰場;在此之前,相關記載秦國的服兵役年齡是17歲。
由上述分析可以斷定,長平之戰40多萬降卒被坑殺,應該不是虛構。
-
3 # 何處風蕭蕭
史料記載,秦趙長平大戰時,為保障大軍糧草無缺,秦昭王親臨一線做後勤,要求河內三百里家家起炊,除了老弱病殘外全民總動員,以至炊煙日夜不絕,總後勤人數恐怕超過百萬。
雖然這一仗,趙國投降的人數有爭議,但長平之戰肯定不是虛構。
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的《史記》記載,趙括兵敗後率卒40萬投降秦武安君白起。綜合史料來看,長平之戰一開始,秦趙兩國各開出約50餘萬大軍。
當時秦國下令,河內河東兩郡15歲以上男子係數開往長平,趙國必定也是孤注一擲。後來兩軍交戰數月屢有交鋒,今天死三萬,明天死兩萬,死傷人數不斷上升,尤其趙軍,被白起掐斷糧道圍死之後,損失嚴重,據說都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所以,理性估計,最後投降的人數應該沒有40萬那麼多,約在20-30萬之間。
長平殺降之前,白起是百戰百勝的戰神,之後,他儼然變成了滿手鮮血的劊子手。天下人都咒罵他,甚至秦昭王也賜他一死。其實不是白起不想跟八路軍一樣“優待俘虜”,他坑殺趙兵也是不得已。
因為一方面兩國兵力相當,長平之戰白起冒著兵法大忌採用“等而圍之”的策略,是真正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能承受繼續大規模作戰,必須儘量減少敵人。
另一方面,畢竟當時生產力十分低下,運輸能力也很落後。千里路上運送軍糧,民夫要吃飯,牛馬要草料,損耗巨大。所以雖然打贏了,也耗空了秦國的家底。自己計程車兵都吃不飽飯,趙國幾十萬軍隊接收過來,拿什麼養活?放了吧,都是殺人父兄的生死之仇,難道讓人回家吃飽飯再接著拼命?
當時秦國上下都為了這幾十萬投降的趙人苦惱,白起不過是責無旁貸,所以做了這個惡人。
老子說:“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好在,像長平之戰這麼血腥的戰役,歷史上也並不多見。
-
4 # 一眉扒歷史
對於古人我是很佩服的,特別是古時的軍人,真是有魄力、有勇氣的,古人作戰不像現代一樣都是高科技,隔著上千公里遠一個手指頭就能搞定(還是以和平為主,不主張戰爭),也不需要有大規模的糧草輜重長途奔襲運輸(有也是汽車、飛機分分鐘到達),那麼古人作戰時糧草輜重怎麼解決呢?我回答一下先秦時期的這個問題。
後勤能否跟上是決定戰爭能否繼續下去的重要條件,後勤部隊的任務是向前沿軍隊提供軍需物資,後勤系統不但是提供糧草輜重,還包括它們的生產、採集、運輸等,古時戰爭多以野外作戰,需要長途行軍,後勤面臨的主要問題也在這,物資採集好了,就需要大量的人力來長途運往前線,這些後勤部隊多是徵調的本國的農民,運輸又多以陸地運輸方式,《夢溪筆談》記載陸地運輸一個作戰士兵的口糧大概需要三位農民,40萬的部隊算下來就需要120萬的後勤運輸部隊,不過先秦時期的40萬部隊應該是包含後勤運輸的,真正參與作戰的部隊應該是在10萬左右,運輸部隊佔30萬左右。
長平之戰中秦軍坑殺趙國軍隊45萬,這裡面有20多萬是戰死的,至於另外的降軍我覺得是被坑殺的,長平之戰持續3年之久,對於秦國和趙國來說都是消耗戰,秦國又是攻打一方,長途長時間行軍對秦國國力消耗很大,這時候已經無法再接受這20多萬的降軍了(養不起了),但是又不能放虎歸山,所以只好採取坑殺這樣的做法。
-
5 # 辜負了半生努力
40萬是有可能的,我理解的40萬是整個戰線人數,其中就包括後勤保障人員,而後勤保障人員比例極可能大於50%,實質作戰部隊會小於20萬,而且是分成了若干部分駐防,戰線也會綿延很廣,而參考現代部隊人員配置,一滿編師人員約一萬,戰鬥部就4,5千的樣子。
回覆列表
春秋時期的軍隊構成是以貴族為主幹,徵發華人作為車戰主力,這兩部分人是很少的,庶民和奴隸是沒有參戰權利的,一般都是徒步輔助作戰,所以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軍隊規模不會太大。比如《國語.齊語》中記載,齊桓公時期,齊國也只有八百乘兵力,一乘一般為30人,差不多2w多人。
戰國時代各國在邊地設郡,主要是為了國防,所以一郡的長官叫守,郡守有奉命徵發一郡壯丁作戰的權利。中區也普遍設郡縣,徵兵制度實際上已推行到全國,郡縣成為徵兵的地區單位。比如《戰國策.齊策一》記載,齊國的國都臨淄有7萬戶人家,下戶每戶有三男子,不用從遠縣去徵發,臨淄的兵卒就已經有21萬人。再比如《史記.白起列傳》記載,長平之役,秦王聽說趙的糧道已經被切斷,就親自到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這意味著整個河內郡15歲以上的百姓全部徵發到長平,數量當很龐大。
同時戰國時代經常是刀兵綿綿、大戰迭起,參戰國往往是徵發全國壯丁而起傾國之師。比如題目中提到的長平之戰,據《戰國策.秦策三》中記載,趙國“悉其士民,軍於長平之下,以爭韓之上黨。”也就是說趙國幾乎是徵發舉國之師與秦國決戰,作為戰國中後期的二號強國,趙國徵發40w以上大軍自然不在話下。
各國常備兵數量
依據《戰國策》記載的縱橫家對各國軍力的評估,七大國的常備軍數量還是很龐大的,這裡我們羅列一下蘇秦等人的評估:
秦國,帶甲百萬,戰車千乘,騎萬匹,總兵力在100萬以上
楚國,帶甲百萬,戰車千乘,騎萬匹,總兵力也在100萬以上
趙國,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總兵力接近100萬
魏國,武力20萬,蒼頭20萬,奮擊20萬,廝徒10萬,總兵力70餘萬
齊國,帶甲數十萬,參照縱橫家的齊魏相當之說,總兵力當在60萬上下
燕國,帶甲數十萬,戰車700乘,騎6000匹,總兵力也在60萬上下
南韓,一說見卒不過20萬,一說帶甲數十萬,總兵力當在30萬上下
在當時資訊相對閉塞的條件下,縱橫家們的評估可能有些誇大。
綜合史料記載的各種資料,對戰國中期戰國七雄的常備軍數量,做一個合理的評估,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級:
第一層級,秦、趙、楚三大國,常備軍大體保持在40萬至60萬之間。
第二層級,齊、魏兩大國,常備軍大體保持在30餘萬至50萬之間。
第三層級,燕、韓兩戰國,常備軍大體保持在20餘萬至40萬之間。
總而言之,各國擁有的常備軍數量,再加上大戰前的郡縣徵兵,擁有40萬大軍在戰國中後期應該是很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