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信仰需長存

    德國崛起篇

    1945年5月,納粹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在此之前2月份,雅爾塔體系確定。根據雅爾塔會議,最終決定將德國分割槽佔領。決定由美、英、法、蘇四國分割槽佔領德國,一個完整的德國被分裂了。由於二戰後由於意識形態的對立,美蘇兩國的矛盾逐步展現出來。冷戰時代降臨,德國作為兩大力量的交匯區,當然是最不幸的國家,原本統一的國家被一分為二。

    戰後德國一片蕭條,戰爭給德國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由於東西意識形態不同,迅速走向對抗。而德國正是雙方的對抗中心與成敗要點,基於這些原因美國戰後啟動了《馬歇爾計劃》為西歐各國提供必要的經濟援助,截止到1951年德國因《馬歇爾計劃》獲得經濟援助達36.5億美元。這比援助可謂是雪中送炭,解了德國燃眉之急,我認為《馬歇爾計劃》是德國崛起的原因之一。德國崛起的原因之二經濟的非軍事化,德國不必為冷戰背上軍事的包袱,全力以赴經濟建設。德國戰前有些完備的工業體系,雖然戰爭經濟凋零,但基礎還是有的,這是得以工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還有德國戰後在阿登納總理帶領下建立自己的貨幣雖然中途遭到蘇聯破壞,但總算建立自己的貨幣體系。原因之三後期歐洲一體化程序加快,建立煤鋼共同體。使的聯邦德國經濟迅速發展,僅次於日本。而這一勢頭一直持續到了70年代,這時聯邦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三的位置。日本崛起篇

    日本崛起原因之一日本同德國一樣採用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戰後美國佔領當局解散了日本軍隊,在由美國主導制定的日本1947憲法中限制日本發展陸軍、海軍和空軍,再加上後來簽訂的《日美安保條約》,日本的安全由美國提供保障。日本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從而節省了大筆軍費開支,可以集中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經濟發展當中去。

    原因之二、北韓戰爭對日本經濟的發展,美國急需前沿基地,日本是個不錯的選擇。北韓戰爭對日本來說就是天上掉餡餅,為日本帶來了20億美元的軍需訂單,軍需訂單生產在日本此後三年中佔據出口份額的60%,使日本出口額增至原來的3倍,產量提升超過70%,日本國民生產總值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長。帶動的日本戰後工業發展,比如日本戰後豐田汽車公司就是一個典型,這家企業原本接近倒閉,就在這時,北韓戰爭急需大量軍用卡車,大批訂單突然從天而降,使豐田汽車公司在1951年就一舉恢復到戰前的水平。北韓戰爭軍需訂單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為此後日本經濟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戰後,許多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出於各種不同的政治目的,免除了日本的戰爭賠款,減輕了其巨大的戰爭賠償壓力,使其國民收入能夠迅速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動力。

    原因之三日本發展外向型經濟,由於日本作為島國,自然資源嚴重缺乏,透過進口原料,加工成成品,然後再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採用這種外向型的發展戰略比較符合日本的國情,也正是這一戰略成就了日本。並且當時日本社會上下一心改革,解散日本的大財閥,經濟建設高速發展,一心發展教育。日本戰後經濟迅速崛起成為資本主義陣營第二大經濟體。

    綜合比較

    日本為什麼戰後能壓德國一頭,我認為這與德國被美蘇分治有關,分裂了德國。削弱了德國的能力,並且戰後德華人口也沒有日本多,勞動力也不如日本豐富。有人會說那兩德統一呢,實際加強了德國實力。其實並不能這麼看,兩德統一,西德幫助東德太多,因為制度不同,需要遷就的太多。並且東德在兩德統一時經濟已經一團糟,東德有的是蘇聯路線重工業主導,輕工業為輔。

  • 2 # 老馬識途47112543

    德國被分割成兩個國家,後來才統一,還面臨很多問題。

    日本主要得益於兩次戰爭,北韓戰爭和越南的後勤補給基地,包括當年的亞洲四小龍,都是得益於這兩次戰爭。

  • 3 # 歷史之戀

    主要是日本的工業發展要比德國多,還有就是二戰時德國的賠償款要比日本多,在+上兩德的統一給德國也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困難

  • 4 # 軍武動態圖

    德國受到的戰後處置遠遠多於日本

    首先同樣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兩者受到的戰後處置截然不同,拋開經濟制裁不說,德國在戰後接受了將近半個世紀的軍事佔領。其中德國的東部劃歸前蘇聯,西北部劃歸英國,西南由美軍佔領,法國也劃出一塊;首都柏林更慘,由美蘇英法四國佔領。更不用說,徹底損失掉的東西普魯士...與此相比,更嚴重的是由於德國在二戰中的殘忍行徑,導致各受害國對德語種族的排斥。時至今日,德語的使用範圍已經徹底萎縮到與德國國土面積相同,德意志的影響力嚴重削弱。

    反觀日本,戰後為美國單獨佔領,除了損失掉的殖民地,日本國土面積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國土面積甚至還要大於德國。作為一個國家而言,其完整性也遠好於德國。

    日本在戰後所獲得的資源和發展環境優於德國

    二戰之後的世界隨即進入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德國可謂是冷戰的最前線,高高築起的柏林牆不僅隔斷了東西德國的社會交流,更破壞了德國經濟社會的完整性;同時還要面對前蘇聯鐵幕的威脅,東西方核戰爭陰雲密佈,一切發展都要以備戰優先。接受的援助也僅限西德,而且無法自主決定如何建設完整的工業體系。

    反觀日本,懸於海外的地理位置,讓它在戰後成為了美國新的橋頭堡。為了遏制蘇聯,美國急迫的希望把日本打造成“遠東工廠”為侵朝提供物資補給,不僅放寬了對日本的管制,開始扶持日本的工業發展,駐日美軍則成了保護傘。與此同時,同時期的亞洲二戰受害國國力都比較微弱,根本無力制衡日本發展。中國則是出於寬容和諒解的考慮,放棄了對日本的制裁。這些條件都是德國戰後所不具備的。

    日本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

    在擁有了優越的發展環境之後,日本製定了“技術立國”的經濟發展方針,將經濟發展方向瞄準了新技術、新科技。汽車、電子、航空製造等高科技行業,戰爭中保留下來的產業工人,再遇上資本主義的“黃金20年”,事實也證明日本人抓住了歷史機遇,確立了日本經濟大國的地位,後面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更不用說後來的中國崛起,亞洲時代的到來,為日本發展再次注入的活力有多麼強勁。而反觀德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社會大發展開始於東西德合併之後,鐵幕降下,社會融合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花費了不少氣力才得以完成。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實屬不易。

    目前,日本在美國眼中的重要性比德國更高

    聊完歷史,再說現在,作為歐盟的主要支柱,德國一直致力於打造“大歐洲”的局面,希望聯合英法擺脫美國的控制,在世界上擁有一席話語權。而美國顯然不樂意看見一個意見統一的歐洲,歐洲諸國也時刻提防著德國再次武裝,一個技術強國政治小國才是歐美國家希望看到的德國。反觀日本,依然是美國亞太戰略的橋頭堡,軍力發展遠遠超過自衛的需求,政治、經濟上對美國點頭哈腰,主人當然喜歡,可以說日本現在已經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國。只要有駐日美軍在,美國就不擔心日本經濟強大,因為繩索始終握在手裡。眼下,這條獵犬還要養得更肥一點才是美國想要的。只是不知道有沒有脫韁的一天~

  • 5 # 歷史系旅法師

    二戰時德國可是首都實實在在被攻克才投降的,首都都成廢墟了就更別說別的地方了,而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本土雖然被燃燒彈洗了一波,但是畢竟沒有被盟軍陸軍實際登陸過,損失雖然很大但是比德國強一些。

    而且二戰後德國那點土地被削的比日本還小,連“祖地”東普魯士都沒了,怎麼比發展。

    二戰後德國被切成了東西兩德,被四國軍隊佔領,而日本還是一個整體國家,只有美國駐軍。

    德國成為了冷戰最前線,而且還還著一戰的貸款直到21世紀,整個冷戰時期西德雖然振興但是東德一直每況愈下,長期的緊張局勢也讓經濟增長總是疲軟(相對而言)。

    換句話說,冷戰要是變成熱戰,能瞬間讓德國回到1945年,真.劍拔弩張。

    而在亞洲日本相對而言不算冷戰最前線,最前線是朝韓三八線,因為北韓戰爭成了最前線,日本靠著為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提供一些後勤經濟還復甦了一些。

    根據我個人看來,德華人強在軍事傳統導致的嚴謹,而日本人不是嚴謹,純是一股狠勁。

  • 6 # 小a斌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置比較特殊,地處亞洲邊緣,二戰被美國實際佔領,可作為夏威夷基地的延伸,輻射監控亞洲。威懾當時的兩大紅色政權,要做到並確切實施這個目的,需要一個相對強大,且處於美國控制下的日本,所以美國對日本進行了大量的援助,讓日本經濟得以快速復甦

    僅個人淺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棣為什麼沒有先休養生息再開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