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高通擠牙膏搞出多款中低端處理器,華為是不是沒有這個能力?
6
回覆列表
  • 1 # 先森數碼

    高通的中端處理器可以說是多如牛毛,像驍龍660、670、675、710、712等等,都是目前中端機的主力晶片,而反觀華為的海思麒麟除了去年的麒麟710,再往前就是麒麟659了,但這兩款處理器還不夠驍龍660喝一壺,這是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差距。

    老實講華為不是不想多搞出幾款中端處理器,而是精力有限,技術瓶頸還沒有突破,目前主要精力都在高階領域,目前海思麒麟980整體上還不如驍龍855,架構上也是ARM的架構,還沒有魔改的能力,而且GPU上也是海思麒麟的一大短板。

    在華為的中端機中,大多數採用的是上一代旗艦處理器。比如Nova採用的就是海思麒麟970,這有點田忌賽馬的味道,既然我沒有好的中端處理器,研發出來的實力也不如你,但我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這再怎麼樣好歹也是旗艦處理器,利用時間差來與高通對抗,同時新的製程技術出現後,生成成本和良品率上也會有提升。

    高通驍龍之所以這麼“擠牙膏”式的增長,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實力強大,看看英特爾跟AMD就知道兩者的差距在哪裡,當整個產品發展到一點規模後,已經有了一套很成熟的逐步升級方案,擠牙膏是比較貼切,但就市場而言,目前沒有比他更好的產品可以替代,這就是實力的象徵。

    目前華為更多的精力是在高階旗艦的9系列上,這才是一個公司實力的象徵,當你的高階產品足夠優秀時,技術進行下發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現在專注於中端領域,那就會延誤戰機,被高通越拉越大,到時候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所以幾乎每個專注晶片研發的公司都不屑於投入到中端產品上去,利潤太少,與自己的期望相悖。

  • 2 # 幻覺214776078

    我個人感覺是華為旗艦手機賣的數量少,但是旗艦晶片做少了成本就高。所以大量用不完的前代旗艦晶片就下放到中端型號使用了,也就沒有必要設計那麼多型號的晶片了!

  • 3 # LeoGo科技

    我們可以看看引數對比:

    驍龍660和麒麟710,麒麟710使用了12奈米的工藝,而驍龍660採用14奈米的工藝,所以,從功耗角度來看麒麟710表現得更為突出一些。可是我們仔細觀察它們的CPU架構,我們發現,CPU架構是相同的,而且在效能和的主頻率上,驍龍660會更高一些。更為主要的是,驍龍660的GPU效能比麒麟710更強。

    驍龍710和麒麟710,它們不但在CPU架構上不同,而且在製造工藝上也有區別,更主要的GPU效能也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在實際跑分中,驍龍660和麒麟710的跑分類似,都在13~14萬分左右,而驍龍710跑分在17~18萬份左右。

    和高通相比,我們越來越發現,麒麟710存在著劣勢,因為在中高階這個斷檔,麒麟確實沒有一款處理器存在。而高通卻有數款處理器,比如說驍龍712,驍龍675等等。

    那麼,為什麼華為不推出數款中高階處理器呢?我猜測如下:

    技術難度。從技術難度來講,中高階處理器的技術難度並不低,海思半導體畢竟不是像高通那樣以銷售處理器為主要營收,海思麒麟處理器主要服務於華為手機。市場需求。目前華為雖然在全球市場的手機份額提升很快,但是,它主要針對的還是華為的手機。所以,市場需求沒有使用驍龍處理器的安卓手機那麼大。成本控制。麒麟710處理器已經能夠滿足基本的華為中高階手機的需求,也為了控制成本,不需要去大肆的發展其他處理器。

  • 4 # 魅力小婷姐她二哥

    你要搞清楚成本問題,如果一款處理器的出貨量不大,那麼重新設計一款處理器的成本是大於用以前的舊旗艦的。華為的處理器不外賣,就給自己用,而高通則是給其他手機商提供處理器,出貨量是華為的幾十倍,重新設計的費用可以用大量出貨平攤降低成本,而物料成本因為是新設計的所以更低,這就是個簡單的數學關係而已。比如說一款舊處理器物料成本是50元,一款新處理器物料成本是40元,兩者效能一樣,新處理器設計費為1000萬元,那麼當處理器出貨量小於100萬顆時,直接用舊的划算,當出貨量大於100萬顆時,用新的划算

  • 5 # 微回收

    要知道,一款晶片的設計可不是我們想象的這麼簡單的。手機晶片的設計,智慧手機的CPU, GPU, Wi-Fi模組,通訊基帶,GPS模組元件,ISP、DSP等都要整合在晶片上,簡稱為SoC。

    而華為在晶片的設計上,相比起發展了三十多年的高通而言,還差距很大。要知道,海思搞晶片也才不過十幾年。難度係數比起高通來說要大得多。

    對於現在的華為而言,設計獨款中低端晶片不現實。而且浪費成本,因為華為的手機處理器是給自己用的,他不需要設計這麼多款,因為到時候成本均攤下來會非常高。設計一款晶片都是幾億幾億的投入,那多款晶片,你可以想象一下。高通是可以賣晶片減輕成本,但是華為是自己用,性質不一樣。只要在高階晶片上華為可以拉近或者追平與高通的差距就可以了,因為手機市場拼到最後,看的就是高階市場,而晶片就是其中一項核心賣點,你看看華三果三家,都有自己的核心晶片。

    不過怎麼說呢,華為中低端晶片應該怎麼樣才多研發兩三款,不然的確一個710實在不夠用,而且華為如今銷量這麼大了,多研發兩三款成本均攤下來,也不會太貴!

  • 6 # 閒來說機

    能夠開發出頂級處理器,顯然華為也同時具備開發中低端處理器的能力。

    不過有意思的是直到現在華為的中端處理器也僅僅從萬年麒麟659升級到麒麟710而已,而反觀驍龍,中端處理器層出不窮,從之前的萬金油處理器驍龍625到如今的驍龍710、驍龍735等等,幾乎都能吊打同時期的中端麒麟處理器。

    那麼,為什麼華為不開發對等的中端處理器與驍龍競爭呢?

    因為沒有必要。

    在目前生產手機處理器的廠商中,高通與聯發科都是僅提供處理器,但並不生產通訊裝置,因此其晶片從高階到入門級一應俱全,可以滿足手機生成商的全方面需求,而三星與華為的晶片主要滿足自己使用,完全沒有必要耗費過多精力去定製更多中端型號。

    晶片的研發投入巨大,如果沒有足夠的出貨量保證的話,很難保證晶片的投入能夠回本以及收益,因此對華為而言,大量機型採用麒麟頂級處理器可以儘可能的平攤研發成本,保證產學研的可持續性發展。並且,在與友商的競爭中,還可以利用田忌賽馬的規則降維打擊,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事實上,華為的千元以下機型幾乎完全沒有采用自家的處理器,而是驍龍的入門級系列處理器或者聯發科的處理器。這一點與競爭對手相比幾乎持平,而在千元以上手機上,採用麒麟中端處理器的榮耀系列多保持在1500元以下,而同樣處理器的華為系列則保持在2000元左右。這樣的佈置顯然體現了華為與榮耀不同的定位,對於華為來說,處理器並不是手機的全部,因此華為也敢於將高階處理器下放。

    對於高通而言,其高階處理器的出貨量與中端出貨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在晶片的研發投入上,顯然高通8系列處理器是投入的大頭,但是攻克頂級處理器之後,市場卻沒有足夠的終端去消耗,那麼在不提高單價的前提下,高通抹平巨大的投入成本將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高通想要掙更多的錢,要麼就是提高晶片的單價,要麼多開發暢銷的中端處理器。

    頂級處理器單價提高勢必會降低廠商採購的意願,尤其是中端處理器的效能已經足夠滿足要求的前提下。而開發基於新制程的中端處理器顯然成本要低得多,並且由於巨大的出貨量可以保證高通攫取鉅額的利潤。

    因此,對於高通來說,顯然並沒有什麼太多的選擇,尤其是在華為的出貨量一再拔升的情形下。

    雖然使用高通處理器的手機廠商眾多,但是OV消耗的高階處理器及其有限,其採購的大頭是高通的中端處理器,而小米的出貨量中大部分為紅米手機,其採用高階處理器的數字系列或者MIX系列出貨量加起來一年也不過幾百萬臺,更不要提在這之後的魅族或者一加等。可以說,在全球市場來看,高通的高階處理器的主要採購商就只能依賴三星和小米。反觀華為,其高階處理器不僅僅是P系列、mate系列在用,包括Nova以及榮耀的數字系列,V系列以及magic系列都有在用,加起來年出貨量可以達到數千萬的級別。

  • 7 # 無槳漁舟

    因為華為處理器不外賣只自用,不可能如高通一樣可靠眾多廠商使用攤薄成本。疊代降維競爭對華為更合適。

    閹割970、980很容易,但會增加晶片成本。 就是說710成本不一定比970低,這個要靠量大攤薄成本。 把970放到中低端可能更合算,但又會拖累970高階機價格。唯一是把970高階清零,由980代替,然後980由985或990代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打工一輩子也掙不來18萬,打工真的沒有“錢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