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遨遊文史世界

    首先亮名我的觀點。發動夷陵之戰,為了關羽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大致可以分以下幾個原因。

    一:奪取失去的領土

    劉備自赤壁之戰之後,可以說連戰連捷,功益州,奪漢中,先後稱王稱帝,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過著東躲西藏,顛沛流離的生活了。自此也基本沒有打過敗仗了,似乎有些飄飄然了,當聽說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後。稱帝之後決定親帥大軍征討東吳,奪取失去的領土(失去了這麼多的領土自己心疼呀!),如果能夠勝利的話,就可以把失去的領土重新獲取。(備註一下:三國演義由於有意拔高劉備,所以寫到孫權為了求和,將荊州的領土全部歸還,還將昔日的自己的妹妹也歸還給劉備,歷史上孫權的確求和了,但是孫權也沒有這麼慫好吧!關興張苞等人隨軍征討,糜芳士仁歸降等情節均為虛構。)

    二:為關羽報仇

    歷史上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如兄弟一般,情同手足,劉備本人是仁義之人(曾經有刺客本來想刺殺劉備,但是接觸劉備後,發現他是仁義之人,不忍殺之),自己的兄弟被殺,如此仁義之人豈能不出面。

    三:為了快速統一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接近60歲,這在古代可以稱的上是長壽。或許劉備也知道應該繼續和吳交好,然後一起聯手伐魏,緩慢發展,但是時間太長了,劉備等不及了(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所以劉備決定拼一把。加之劉備對自己的自信,決定伐吳,如果勝利,那就奪取了大量的領土和資源,空前提高蜀漢整體計程車氣(我們的皇帝好NB呀,剛上任就滅了孫權),還能為關羽報仇雪恨,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這樣就可以一股作氣去伐魏,從而迅速統一全國,興復漢室,還與舊都。

    歷史上,劉備伐吳,為了給關羽報仇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更多的是為了統一大業,劉備雖然自信自己的實力,但他也沒有十成的把握獲勝,他也是再賭。我們後人都認為劉備伐吳不對,但或許我們處在劉備的位置時,我們也會去伐吳的(堵一把,成功了就可以在自己死之前統一全國,做個開國皇帝)。

  • 2 # 良子的生活說說

    這個問題應該追溯到當年桃園三結義立下的重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個誓言,成為劉備後來動彈不得的一個很大的心裡包袱。比如,關羽的死,像劉備這麼聰明的人,難道心裡不知道,那時選擇去給關羽報仇雪恨是不明智的抉擇,可是,知道又怎樣呢,面對張飛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要給二哥報仇。劉備心裡很無奈,很掙扎。最終,劉備還是選擇為一己之私,為了關羽發動了夷陵之戰。做為一個要為天下做事的人,這樣做是不可以的。有道是:為天下者,不顧家。所以,劉備後面敗的很慘,冥冥之中,老天都不肯原諒他。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並非全是為了關羽。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原因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為了荊州、為了關羽、為了蜀漢在垂暮之年的搏命的一擊。

    1、為了荊州

    劉備為蜀漢發展的戰略是基於諸葛亮的隆中對。而隆中對要求跨有荊、益二州,沒有荊州,蜀漢像失去牙齒的老虎,雖張牙舞爪,但已失去攻擊力,為了戰略,對於荊州,劉備勢在必得。

    2、為了關羽。

    天下人皆知劉備仁義,天下人皆知孫權殺了關羽。關羽與劉備情同手足,此仇不報,豈非讓天下人嘲笑,無論是面子還是情感都過不去。

    3、為了蜀漢。

    劉備想在有生之年,為了蜀漢,為了劉禪,為了未來,想奪回荊州,為蜀漢將來的發展創造更好的地緣環境。

    4、垂暮之年的搏命一擊。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己經61歲了,這個年紀己大大超過同年代的平均壽命,屬於將死之人,再不動作,可能此生再也沒有機會了,趁著自己還活著,搏命也要搶回荊州。

  • 4 # 田原鄉野

    在公元221年,蜀漢章武元年秋八月份,因孫權單方面撕毀孫劉聯盟條約,降魏聯魏偷襲荊州,最終導致關羽大意失荊州,並兵敗身亡。

    兄弟情深,關羽的死,激起了劉備滿腔悲憤,不顧諸葛亮,趙雲等大臣極力勸阻,舉兩川之力,動用了蜀漢絕大部分的兵力,率領六軍征伐東吳。

    伐吳戰爭一開始,蜀漢大軍勢於破竹,一路大敗吳軍,劉備不理會孫吳求和要求,一直打到猇亭收兵駐紮,吳國上下驚慌,舉止失措,惶惶不可終日,孫權正無奈時,闞澤舉薦了陸遜為大都督,臨危受命抵抗蜀漢大軍進攻。

    陸遜命各處守兵堅守不戰,堅壁清野以對蜀軍,時值酷暑伏天,蜀軍戰不能戰,退不能退,只能分散兵力,在樹叢山林中紮營,從猇亭到川口,前後四十座營寨,接連七百里,白天旌旗蔽日,晚上火光耀天,聲勢十分壯大。

    正在劉備設計準備引誘吳兵,聚而殲之時,陸遜一把火,連燒劉備七百里連營,蜀兵大敗,劉備敗退白帝城。夷陵之戰,以蜀漢大敗而告終。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除了為關羽報仇雪恨外,還有二個重要的原因:

    一:劉備稱帝,並不是只滿足統治兩川之地,當一個割據一方的霸主,劉備貴為皇叔,以匡扶漢室,一統天下為己任,稱帝后,被仇恨和榮譽衝昏了頭腦,忘記了諸葛亮聯吳伐魏的隆中對國策,沒有意識到蜀漢貧瘠的國力,低估了東吳的實力,志在以武力征服,威懾東吳,目的是收復荊州及附屬戰略重地,進一步擴張蜀漢版圖,實力,加快伐魏,滅魏速度。

    二:劉備從創業到稱帝,一直離不開諸葛亮的輔助和謀劃,劉備常說,得諸葛亮如魚得水,其時,在劉備個人心中,他是十分相信自己能力的,伐吳,劉備不聽諸葛亮勸阻,御駕親征,留諸葛亮在成都主持朝政,是想向天下人證明一個蜀漢皇帝真正實力的,這也是敗退白帝城後,劉備真正意識到,沒有諸葛亮就沒有蜀漢,託孤,不僅把兒子託付給諸葛亮,更把蜀漢的未來寄託在諸葛亮身上。

  • 5 # 內求安己

    演義中: 趙雲諫曰:“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 先主答曰:“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 遂不聽趙雲之諫,下令起兵伐吳。 這是小說家之言。小說終歸是小說,不免遮上了一層“重義”的面紗。站在政治家、軍事家的角度上,既有為關羽復仇的意思,更有隱隱不言的深意。

    捋一捋來龍去脈,共同去發掘背後的秘密。

    荊州四通八達,四戰之地。 進可攻,退可守:從荊州北上,經襄陽可直攻曹魏核心地“許昌”;東下則能直搗孫吳腹地。可謂是佔盡天下大勢之主動權。 早在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提出“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地兩路夾擊的軍事策略。 公元 208年赤壁之戰後,荊襄九郡被“曹劉魏”三家瓜分,劉備搶得先機佔據了“荊州”;後迫於東吳軍事壓力和孫劉聯盟之勢,改口說是借於東吳。自從劉備領兵入川后,關羽一直奉命鎮守荊州。不論是“取西川”,還是“奪漢中”,蜀漢政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一身傲氣、爭強好勝的關老爺卻“袖手旁觀”,看得內心直髮癢,磨拳擦掌地。於建安二十四(公元219)年,在未通知劉備、諸葛亮的情況下,擅自調動荊州之兵貿然北伐。剛開始時,還是“水淹七軍、斬龐德、囚于禁、圍曹仁”,聲名威震華夏;由於抽調兵力緊攻樊城,致使荊州防務空虛。在曹操、孫權的合謀夾擊下,兵敗如山倒、敗走麥城,突圍逃亡西川的路上被擒殺害。英雄半生,溘然離世,震動西蜀,傷筋動骨!劉備惱羞成怒,憤憤不平。次年,曹操病逝,曹丕篡漢自立!對劉備又一打擊,同時又是機會;遂稱帝以延漢祚。在下詔討伐東吳之際,張飛又被下屬殺害,獻於孫權。可以說此時的劉備完全失控,有感性的憤怒;也有內心的盤算“吃柿子挑軟的捏”,曹魏太強一時難以攻伐,一旦吞併東吳,實力倍增,曹魏也將難以與之爭雄,天下志在必得!再者,重得回“荊州”,實現《隆中對》的佈署,得天下也易,改變被動局面!況曹操一死,劉備一生的敵手不復存在了,他肆無忌憚了,他內心膨脹了!也況乎,劉備天年不多矣,為了實現一統江山地帝業,也是下定決心放手一搏!

    所以說,漢昭烈帝發動夷陵之戰———“考慮是多方面的,內心是複雜的,原因不是單一的”。

    不能“蓋棺定論、是非成敗”較真地去評說!只不過是有點冒險矣!

  • 6 # 使用者9450977780495

    不打也得打,要不臉面失盡。且誘因在吳。吳都示弱何以將來攻魏,要想在西川人民面前樹威.望失敗也值,況前途還末卜,所以鼓志氣聚人心再此一舉,另外北有皇上只能討賊,南有南"蠻"一掃光。壯大力量。沒成想l只是只攬了人心,沒提人氣,空忙一場。原因多種。若是真打贏了不只有了人氣,戰略上掃魏更易,若輸了只好重舉討國賊義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斜轉魔方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