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風24
-
2 # Crazy灬歷史
這個要從斯巴達特殊的軍事制度來說。
軍事制度斯巴達是一個以戰爭為事業的城邦,整個城邦可以說是一個大軍營。斯巴達人從小就接受軍事訓練。除了軍事以外,不從事其他生計。所有的勞動生產,都由半自由的庇裡阿西人和奴隸希洛人負責。為了防止斯巴達人內部貧富分化,斯巴達人不許從事工商業,不用金銀做貨幣,而用價值低廉的鐵幣。
殘酷的童年斯巴達人一出生,就要抱到長老那裡接受檢查,如果長老認為嬰兒不健康,這個嬰兒就要被拋到荒山野外的棄嬰場去;母親會用葡萄酒給嬰兒洗澡,如果嬰兒抽風或失去知覺,這就證明他體質不夠強壯,任他死去。男孩7歲前由父母撫養,從小就要被培養出不愛哭、不挑食、不吵鬧、不怕黑暗、不怕孤獨的習慣。7歲後則被編入團隊過集體的軍事生活。他們要對首領絕對服從,要增強自身的勇氣、體力和殘忍,他們要進行跑步、擲鐵餅、拳擊、擊劍和搏鬥等與戰鬥相關的訓練。為了訓練孩子的服從意識和忍耐精神,每年在節日敬神時,孩子們都要接受一次鞭打。他們要跪在神殿前,任皮鞭雨點般落下,不許求饒,不許喊叫。
軍國主義教育斯巴達男子在滿20歲後,便成為正式的軍人。他們可以結婚,但婚後必須在“男子之家”裡生活,直到30歲為止。30歲後就可以在家庭生活了,但每天仍要作為一個預備軍人參加軍事訓練。60歲時退伍,但仍是預備軍人。
在斯巴達,不僅男子要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女子也同樣。斯巴達的女孩7歲仍可以在家裡生活,但她們要從事體育鍛煉,學習跑步、競走、擲鐵餅、搏鬥等。這是為她們以後生下強壯勇武的戰士作準備。斯巴達的婦女都被訓練得勇敢而堅強,身為斯巴達母親,送兒子上戰場時會給他一個盾牌,說:“要麼拿著,要麼躺在上面。”以此激勵他們勇敢作戰,而不是平安歸來。
在斯巴達人的眼裡,文化教育或科學教育都是無意義的事情,他們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士。青少年只要求會寫命令和便條就可以了。在斯巴達城市裡,幾乎看不到一座宏偉的建築物,斯巴達人也沒有製作出一件精緻的藝術品傳到後世。
斯巴達的這種軍國主義教育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很成功的,在很長的時間裡,斯巴達人的步兵都是無可匹敵的。他們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霸權,直到公元前371年,在留克特拉中被底比斯人擊敗,動搖了他們在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
-
3 # 歷史異聞錄
這是5世紀希臘波斯戰爭的一部分,波斯藉口雅典援助米利都起義,渡海侵入希臘。
斯巴達三百勇士抵擋波斯軍隊是在第二次入侵期間,第一次入侵米提亞德率領雅典人在馬拉松決戰中擊潰波斯。(馬拉松長跑起源)
公元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水陸大軍約50萬色雷斯大舉進攻,是水陸兩軍共計50萬,波斯艦隊1000多艘,這個資料來自希羅多德《歷史》,現代史學家多有質疑。
所以,斯巴達面對的敵人並沒有50萬之眾。斯巴達王列奧尼達率7000名希臘聯軍在溫泉關狙擊敵人,當然敵強我弱是公認事實。
溫泉關位於北希臘的要隘,地勢險要。希臘人憑藉地利,多次擊退波斯大軍,後被內奸出賣,波斯軍隊抄小路包圍了希臘聯軍。
列奧尼達率300斯巴達勇士,掩護主力撤退,全部犧牲。決定這場戰爭勝利的是薩拉米斯海戰和普拉提亞戰役,普拉提亞戰役中斯巴達重灌步兵擊斃敵軍統帥,導致波斯軍陣勢崩潰,被趕出歐洲。
-
4 # 奕天讀歷史
斯巴達300勇士幹掉了波斯百萬大軍?即使在影視劇中,這也是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影視劇中,斯巴達300勇士,最後都沒能取得勝利,反而是全軍覆沒,倒是波斯人取得了溫泉關戰役的勝利。
斯巴達300勇士之所以被傳揚,被世人所敬佩,是因為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斯巴達勇士最可貴,也最值得稱讚和學習的優秀品質。這一品質就是他們不畏懼、不退縮、勇於戰鬥、視死如歸的氣魄和精神。
在文學作品中,我們通常看到的是,300斯巴達勇士,在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的率領下,據守溫泉關多日,擋住了數十萬波斯大軍的進攻,殺傷波斯士兵無數。最後,因為叛徒的出賣,波斯軍隊透過一條小路,繞道越過幷包圍了溫泉關。斯巴達300勇士,並未放棄,而是選擇與溫泉關共存亡,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尊嚴。
當看到手持彎刀、盾牌,赤裸上身的列奧尼達,率領同樣裝束的300勇士,怒吼著衝向波斯大軍時,的確會讓人熱血沸騰。實際上呢,這一幕的確發生了,可整個過程,卻有很大的差別。
溫泉關戰役,發生在公元前480年。當時,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為了報當年的馬拉松戰役之仇,調集了一支三十萬左右的大軍,再次遠征希臘。希臘城邦組成聯盟,推舉雅典和斯巴達作為聯盟領袖,共同對抗波斯大軍。
斯巴達勇士的英勇好戰,是希臘人眾所周知的,因此,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就成了希臘聯軍陸軍總指揮。列奧尼達挑選了本國最精銳的300名勇士為核心。這300人均來自斯巴達皇家衛隊,而且全是重甲步兵,並非赤裸上身。另外,還有900人的普通斯巴達戰士,以及近6000人的希臘其他城邦的戰士,共同防守地理位置險要的溫泉關。
這麼一算的話,其實列奧尼達手下的軍隊,還是挺多的,應該在7000人左右。而且,希臘人佔據地利優勢,堅守3天,造成波斯大軍數萬人的死傷,也不足為奇。想想中國歷史上所發生的攻守戰,守城一方,在極度劣勢情況下,比斯巴達人戰績好的多得多的戰例比比皆是。比如當年耿恭的疏勒城之戰,僅數百人面對匈奴兩萬多騎兵,堅守疏勒城近1年之久,最後僅剩13人被救了出來。如果論堅韌與無畏,比溫泉關之戰,震撼多了。
再回到斯巴達300勇士的溫泉關之戰,希臘聯軍抵禦住了波斯軍隊前兩天的進攻。到了第三天,守衛溫泉關的希臘聯軍中出現了一個叛徒,這個人帶領波斯大軍從小路繞到了希臘聯軍後方,前後夾擊列奧尼達的軍隊。
把守溫泉關的7000名希臘聯軍陷入了全軍覆沒的險境。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選擇了決定解散聯軍,由他率領300勇士,和一部分留下來的聯軍士兵,共同阻擋追擊的波斯大軍。所以,溫泉關最後一次血戰,並非只有斯巴達三百勇士,還有為數不少的希臘聯軍士兵,其中包括近700人的賽斯比城邦戰士,以及被列奧尼達留下的400名底比斯戰士。
最終,斯巴達300勇士,在殺死了500餘波斯士兵後,全部陣亡。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的首級被割下,屍體被釘到了十字架上。
賽斯比人,因為是被自己的將軍強行命令留下的,作戰意志並不強烈,大部分投降。
底比斯人也很無畏,作為斯巴達人最大的競爭對手,列奧尼達留下了所有底比斯士兵。也有一說,底比斯人和波斯人比較友好,列奧尼達為了防止他們背叛,把他們留了下來。這400名底比斯士兵,也全部戰死。
溫泉關之戰,為希臘大軍的集結部署爭取了時間,同時,他們的精神也激勵了希臘人,讓希臘人最終戰爭了波斯人。
斯巴達人完全值得肯定和稱讚麼?並不是這樣。在擊退了入侵的波斯大軍之後,斯巴達和雅典開始爭奪希臘霸主地位。斯巴達人甚至不惜主動向波斯人示好,並在波斯人的支援下,擊敗了雅典。
但是,因為斯巴達制度的缺陷,斯巴達很快衰落了。他們不重視知識和文化發展,反而實行嚴格而殘酷的等級制度和奴隸制統治。他們的奴隸被稱為“黑勞士”,黑勞士與斯巴達人的比例,嚴重時竟然高達7:1。斯巴達人為了維護統治的穩定,防止黑勞士起義,不得不增加士兵的數量,所有身體合格的男孩都要被訓練成為士兵。當他們為了擴張和霸主地位,不斷挑起戰爭時,人員損耗也必然加劇。
史料上就記載,一位生了8個兒子的斯巴達母親,她的兒子全部戰死沙場。雖然,這位母親並不悲傷,並認為她及她的孩子們都做了應該做的事情,但也同時說明了斯巴達人在戰爭中面臨的巨大傷亡。說白了,斯巴達只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希臘城邦而已,並沒有持續發展和存在的基礎。
因此,底比斯人崛起後,很快取代了斯巴達的霸主地位。再之後,馬其頓人崛起,斯巴達再次遭受嚴重打擊。最後,斯巴達徹底滅亡於羅馬共和國。
回覆列表
沒有一百萬,其實波斯大軍是50萬號稱500萬,然後希臘方面其實還有其它聯邦的人。還有一路海戰的。斯巴達和其它聯邦在3天內幹掉了2萬人。就是因為可恥的叛徒出賣啊,不然絕對不止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