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貨的小確幸呀

    方言研究,從來就離不開民俗的研究。透過民俗來收集方言,是方言研究的一個傳統;透過方言來探求民俗,又是民俗研究的必由之路。方言是民俗得以延續的載體,民俗是方言表現的重要內容。方言隨民俗的產生而產生,亦隨其消亡而消亡;而許多民俗如果沒有方言的潤色也會黯然無光。

    方言是全民語言的一個分支, 是全民語言的地方變體, 是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別的、只在一個地區使用的話;是相對於一個社會的共同語或一種語言中的標準語而說的。

    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提出了民俗學物件的“三分法”: 習慣 (社會技術); 口碑(語言藝術) ; 感情、觀念、信仰(心意現象) 。語言民俗是民俗的一大門類,廣義的語言民俗指的是那些聽得見的口傳形式的民俗事象, 包括民間語言和民間文學兩個部分;而狹義的語言民俗僅指其中的民間語言部分, 不包括故事、歌謠等成篇的民間文學作品;作為民俗學研究物件的民間語言, 是指廣大民眾用來表達思想並承載民間文化的口頭習用語, 其主要部分是民眾集體傳承的俗話套語。

    因此,不管從客觀存在的事實看,還是從我們研究方言和民俗的需要來講,二者都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

    一、民俗因不同地域的方言而差別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民俗是第一性的,方言是第二性的。先有某種民俗,然後才能產生與之相應的方言詞;民俗是產生方言詞的基礎,沒有民俗就沒有方言。然而,民俗的形成和鞏固必須藉助於一定的語言形式,不同的民俗形式在同一地區用不同的方言詞表示;同一種民俗現象在不同的地區需要附著在不同的方言詞上。

    例如:在粵方言區和客家方言區, 宴席上一般要有“髮菜燜豬手”這道菜。這是因為, 方言中“髮菜”諧音“發財”,“豬手(豬蹄) ”諧音“就手(輕易的意思) ”,“髮菜豬手”諧音“發財就手”。就是能輕易地發財、順利地發財之意。北方人雖然也希望發財, 卻沒有這個風俗。因為北方不像粵方言、客家方言那樣把豬前蹄叫豬手,即使叫豬手, 北方話也不與“就手”諧音,也就沒有“發財就手”的諧音,也就不會有這個風俗了。

    又如在晉北,由於氣候寒冷,小麥的種植面積很小,產量很低,糧食以黍米為主;晉北人一日三餐離不開“糕”。曾有“早晨稀飯煮糕,午飯蒸現糕,晚飯火烤糕”的順口溜,又由於“糕”與“高”諧音,吃糕增添了人們過節、賀歲時的喜慶氣氛;同時,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糕”民俗。從而產生了極為豐富、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特點的方言詞。

    二、透過方言可以透視民俗現象

    民俗是廣泛流行於民間的風俗習慣,是一種文化現象。方言是某一地區內的人們所使用的交際工具,是一種社會現象。方言與民俗都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都帶有很強的地域性。獨特的方言詞,對於民俗的形成和鞏固具有很強的聚集和凝結作用。民俗方言詞不僅僅是語言符號,還應看作是具有象徵作用的民俗符號。

    如“盤纏”一詞,過去為旅行者所帶錢物,為防丟失和賊人發現,便用布袋“盤”、“纏”於腰間,因而得名。現在,雖沒有了用布袋包裹錢物於腰間的習慣,可“盤纏”仍指旅行者所帶的錢物,一般具體指路費。又如:在山西晉南地區,新娘迎娶回來進門時,不能直接從地上走,要從前後傳遞的鋪在地上的紅布袋上面走過,謂之“傳袋”, “ 袋”諧音“代”,取“傳宗接代”之意。

    每一個方言詞就是一個支撐點,它可使某一種民俗更穩定、更完整;每一個特色方言又是一個民俗集合體,它可集一種複雜的民俗現象於一詞;見詞生義,由詞連俗。

    三、記載民俗的方言詞因民俗的消失而亡

    民俗與反映民俗的方言詞其發展規律一般是平衡的、共存的、互動的。方言詞隨民俗的產生而產生,也隨民俗的消亡而隱去。

    古代晉北素有養羊之俗,由於婦女不會織布,所以那時人們炕上鋪的是“羊毛氈”,;冬季男人、女人,連小孩都穿“白茬羊皮襖”和“白茬羊皮褲”(一種沒有任何布裝飾的皮襖) ;腳上穿的是羊毛織的“毛襪”和羊毛做成的“氈鞋”、“毛靴”,也叫“毛窩”、“毛圪塔”;頭上戴的是羊毛織的“氈帽”。解放後,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晉北人穿戴“白茬羊皮”的民俗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已很少看到“白茬羊皮襖”和“白茬羊皮褲”之類的衣服了。記錄這些民俗的方言詞也就逐步在人們的日常口語中消失了。

    在晉南、晉中一帶,解放前有“指腹為婚”的“娃娃親”,解放後此俗消失, “娃娃親”一詞也隨之不用。“磕得腦(磕頭) 作揖”是解放前流行在晉南的基本禮俗,是逢年過節、婚禮壽慶晚輩向長輩施行的一種大禮,解放後逐漸廢除,該詞也隨之不用。

    四、方言、民俗的演變因地區不同而異

    當今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格局的變化,很多民俗已悄然消失或淡化;許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無不喟嘆;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婚喪嫁娶越來越簡。太原、晉中一帶過去流行的洞房之夜,圓房前要喝疙瘩湯,湯中放紅棗、花生,諧“早生”之義,現在這種習俗可能已蕩然無存。然而在一些山區的小村莊,還保留著更多的傳統民俗。如太行山的山溝裡,黃土高原窯洞中的農民,這裡的經濟落後而觀念陳舊,生活單調而民風淳樸,民俗方言還保留得相當多。有些落後的民俗在城市和經濟發達的農村早已絕跡,而在貧窮的山區農村還時而見到,如“換親”係指貧窮的家庭兩家互娶對方的女兒為兒媳婦,這樣可以省錢,但多數家庭並不幸福。一些舊的民俗在介於都市與村莊之間的地方,有的保留,有的消失,但無論何種地方,方言與民俗的相伴而來、共生共滅的互動關係卻是一致的。

    以上只是方言與民俗之間的幾個明顯的、主要的聯絡;其實,在人類燦爛的歷史文化長河中,豐富的方言和絢爛多彩的民俗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僅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也是我們進行方言和民俗研究的寶貴資料,需要我們不斷地攫取,才能在研究道路上邁進,同時也才能更好地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域性是方言的第一屬性,從不同的方言可以看出不同地區的民俗和文化。

    大冶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武漢、鄂州、黃石、九江城市帶之間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西北與鄂州市為鄰,東北與蘄春、浠水縣隔江相對,西南與武漢市、咸寧市毗鄰,東南與陽新縣接壤。大冶的方言跟咸寧的很相似,但跟武漢的相差很遠。民俗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從語音方面說,大冶方言的很多發音都處於上古和中古時期。普通話和一些方言中,“組”、“曉”等細音聲母j、q、x在大冶還處於g、k、h的發音狀態,保持舌根音的狀況。如:“鞋”,在普通話和別的一些方言中,聲母為“x”,而在大冶方言中發音中,聲母則為“h”,把“鞋子”讀成“孩子”。語音的演變具有地域性,由此可看出,大冶的方言變化相對與別的地方來說比較小,變化速度也比較慢。說明與外界的交流不是很充分,人口流動情況不顯著,處於比較保守的狀態,還不夠開放。也可從此處看出為什麼每年高考,大冶的考生,八成左右都留在了湖北,而不願意報考外省的高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電影適合40歲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