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鎵教育
-
2 # 小草的春天0000
首先給孩子們灌輸一個概念:手機玩多了對眼睛不好,早早的眼晴就近視了,要做手術、受很大的罪不說,也看不清爸爸媽媽,戴眼鏡的話,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方便。
這個概念是平時就要給孩子們灌輸的,然後開始具體行動。
首先就是手機上密碼,讓孩子打不開手機。
下一步就是安排孩子看手機的具體時間。比如我家孩子,就是每個星期,星期五晚上和星期六晚上能看手機,而且星期六要把整個週末的作業寫完才能看。作業寫不完週六晚上不能看。
具體看手機的時間也有規定:上了一個星期學了,週五晚上兩個小時,晚上九點一定要睡覺的,手機看到八點半。如果八點半沒看夠兩個小時,差多少,週六補上。週六晚上看一個小時。
週日白天出去玩,晚上把這個星期學的東西大概過一遍,主要是孩子學的不足的地方,就是她自己覺得有難度的地方,重點講。然後收拾好東西,準備第二天上學。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時間比較充分,睡覺之前給孩子講兩三個故事。看具體情況。
平時的其他時間,不看手機。我的兩個孩子現在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安排了。
-
3 # 楓葉馨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子產品早已走進千家萬戶,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到五六歲的孩子都是人手一部手機,網際網路這麼發達,不可避免沉迷於裡面,尤其孩子更是如此。既然躲不開,不如直接正視,孩子為什麼會沉迷網路,我們該如何引導?
很多父母在還在上小學低年級還可以用強勢的手段壓著孩子不讓玩,嚴格控制著,孩子小,還不知道反抗,等還在上到四五年級之後,跟孩子發生口角,矛盾,爭執的是估計沒少發生。結果是,還在學習不僅沒有學好,而且與父母的關係也越來越差。
有的父母直接強制性的拿走手機,或者直接把家裡的網給斷掉,這種簡單粗標的做法,確實能意識讓孩子不能使用手機,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即使寫作業也是應付式的完成任務,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不是我們拿走孩子手機,掐斷網路就能夠完全解決的,網路資訊就像空氣一樣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無孔不入。與其嚴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如何幫孩子理性解決問題,合理使用手機。
1,與孩子與法三章,犯規要有懲罰。
家長可以抽十分鐘制定一個手機使用守則,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和地方。比如,一天手機使用不得超過一小時,必須在作業完成以後,目標具體明確,便於量化。
2,理性溝通,為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
遊戲的世界,也可以視為孩子封閉而自我選擇的另一個世界,孩子選擇封閉和沉迷的,可能是因親自之間的非理性溝通。父母如果長期忽視孩子或者是看不見孩子的努力與長處,經常打壓,貶低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決定事無鉅細的橫加阻攔,不肯聽孩子的心聲,那麼孩子就會慢慢關上與父母溝通的大門,並陷入自卑,低價值的心理旋渦。多鼓勵孩子,看見並認可孩子的長處,做孩子身後第一個為他鼓掌的人,發自內心的欣賞孩子,並讓他知道,這些都是走進還在內心的重要步驟和方法。只要與孩子能像朋友一樣的關係,尊重他,理解他,你給的建議與意見孩子才願意聽。
3,家長以身作則
父母上完一天班回到家也想放鬆一下,躺在沙發玩手機,孩子一天上完課也是滿心疲憊,也想要一個可以放鬆的時間來調節一下。父母如果在孩子前面完後手機一邊催著孩子去寫作業,還在也會覺得不公平。家長也不要用我是大人,你是學生,學生的目的就是學習這樣的大道理去搪塞孩子,現在還在道理都懂,這是需要的是一個痛得他的人。
-
4 # 半島小櫻
智慧機在不到幾年的時間裡發展到現在功能齊備、價格低廉也讓其普及度大大提高,行動網路的發展也讓各式手機遊戲、影片、娛樂APP層出不窮,這既讓我們沉迷其中,也讓我們深惡痛絕。
在高考前的孩子基本都是未成年,這段時間內孩子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學習,凡事都需要掌握好一個度,適當的玩很正常沒問題,但是需要約定好時間,作業累了需要適當的休息,來更好的迎接下階段的學習。
家長作為監護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好正確的引導。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教育經驗,但是不要忘了,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是有區別的,別家的經驗在別家有用但是拿來後為什麼我家小孩沒有用,這些都是需要日常跟孩子的生活接觸中,根據孩子的特點等來進行改變的。
所以以下幾點可以參考:
1.提前制定好休息時間玩手機的規矩,例如玩多久,超過時間後必須上交手機,否則。。。
2.家長減少在家玩手機玩電腦的時間,雖然白天上班很辛苦,但是孩子還是需要時常溝通交流,可以在休息日帶出去遊玩,多增加戶外運動,還能預防或減緩近視。
3.。。。
回覆列表
你的經歷,讓我想到了上週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
上週末,帶著晨晨去同事家去玩,同事家的明明和晨晨同齡,今年也五歲。由於兩個小傢伙是第一次見面,剛開始還顯得挺陌生。作為大人,我們只是讓兩個孩子相互介紹了一下彼此,由於兩個孩子年齡相仿很快就玩到了一起,原本兩個孩子玩玩具玩的好好的,可是沒過一會兒,明明跑過來鬧著向同事要手機,玩遊戲。
同事賴不住明明鬧,就把手機給了明明,明明抱起手機就開始玩起了消消樂。晨晨則專注的在一旁觀戰。
期間,同事幾次停下來喊道:“明明不要玩手機了!你已經玩好長一會兒了!和晨晨玩玩積木。”
見自己屢勸無果,同事忍不住一把將手機搶了過來。明明見手機被搶,頓時小臉漲得通紅,忍不住放聲哭了起來,晨晨在一旁則顯得手足無措。
同事只好搖了搖頭苦笑道:“這孩子,真是人來瘋。”
我連忙迴應道,“現在孩子都沉迷手機,晨晨在家時也時常向我和他爸吵鬧著要玩手機。”
和晨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在想,孩子4、5歲的年齡,本該天真活潑向外在外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為何現在的孩子們和大人一樣,都沉迷上了手機呢?無疑都是我們這些家長自己造成的。雖說長時間玩手機,對大人和孩子都不好,但是相比之下,手機對孩子的危害遠比大人要大的多!
隨著時代的進步,手機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更有資料顯示,兩歲以下幼兒使用平板電腦或手機的比例高達58%。
日常生活中,公共場合隨處可見低頭一族,更是有很多家長把手機當成了“帶孩子神器”。公交車上時常能見到一些家長帶著兩三歲孩子乘車時,孩子不停哭鬧的場景。這個時候,家長們往往會把手機開啟播放動畫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原本哭泣的孩子聽到手機中傳出來的聲音,突然安靜了下來,眼角還掛著淚珠,眼睛直直地盯著手機螢幕。
雖說手機暫時解決了這些家長們的帶孩子的壓力,但孩子過早頻繁接觸手機、使用時間過長可能會產生手機依賴,對身心帶來多方面的損害。
小孩喜歡低頭玩遊戲,對頸椎傷害也很大,容易導致脊椎變形。長期沉迷於玩手機還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不願與外界交往,性格也越來越怪異,很容易誘發他們自閉症、孤獨症等心理疾病。與此同時,還會出現過度依賴網路症,導致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導致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
當下,很多家長開始意識到手機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危害,一些家長更是採用強制的手段制止孩子玩手機,但是在孩子的哭鬧下往往會敗下陣腳。
我個人覺得,想要減少孩子玩手機,與大禹治水一樣,疏大於堵。畢竟,在孩子已經得知手機很“好玩”時,家長們如果直接制止孩子玩手機,這對孩子而言無疑是痛苦的,他們會用他們那聰明的小腦袋想盡一切辦法或是哭或是鬧吵著向父母要手機。
首先,家長需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言一行會不經意間被模仿。如果父母日常生活中手機不離手,經常當著孩子面前玩手機,那孩子也自然也想玩,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儘量減少手機的使用頻率。
其次,制定使用規則。孩子由於年紀小缺乏自制力,往往玩起手機很忘我停不下來。家長應該提前與孩子制定使用規則,每天什麼時候可以玩多久,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就不可以再玩。
再次,轉移孩子注意力。家長在家可多跟孩子做一些有益於孩子健康成長的事情,比如跟孩子一起拼積木,給孩子讀繪本等。孩子忙起來,就想不起來要玩手機啦!
最後,多讓孩子外出玩耍。孩子的天性就是愛自由自在地玩,家長可以適當鼓勵並放手讓孩子外出和同伴玩耍,主要保證在安全的前提下,都可以讓孩子隨意地玩。這樣不但讓孩子和同伴有互相交流的機會,減少玩手機,還會對到長大後走進社會也會有很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