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ong寧哥哥
-
2 # 農村Z先生
讀過書和沒讀過書的農民是有差別。首先前提是都是農民,區別在於讀過書和沒讀過書。
第一點呢,不熟練讀過書,確實會有很多積累知識。也學到很多的科技種植,或者接觸一些科學的種植方式。在對農業的種植上,發展商有很大的幫助,眼光超前。比如在種植馬鈴薯上,很多農民都會墨守成規栽種傳統的馬鈴薯,紫皮白芯的,而讀過書的學的比較多,看到的比較多,會種植一些稀有的,價格更貴的紫薯,同樣的一畝地,收成一樣,價值卻不一樣。
這就是讀書能給農民帶來的改變。但是農民也不是缺了書就一事無成的。難道說這麼多年,沒讀過書的農民還沒種好地麼?答案當然不是。農民其實要深講,是超過讀書人的,就種地而言。讀書都是紙上談兵,而農民都是實際操作。那個經驗來的直接一些,不用說吧!
沒讀過書的農民都是憑藉多年的經驗積累,常年針對某一種農作物的種植,是非常瞭解的。什麼時候種,選什麼種子,挖多深的坑,澆多少的水,一畝地施多少肥料。那都是經驗得來的,這些書上雖然會寫,但也都是沒讀過書的農民的經驗。
比如今年我家果園的櫻桃花剛來,很漂亮,我讀過些書,認為採用蜜蜂來傳粉比較好,不用耗費人力,而且風也能傳播花粉。但是父親卻認為必須人工傳粉,才可以保證櫻桃的結果率。光靠自然條件是有限的,所以我和父親分開管理,但是我只管理了兩棵櫻桃樹,我想用知識證明比經驗強。
事與願違啊,最後我還是輸了。多年的經驗讓我輸得心服口服。所以讀書也得活學活用,不能光靠書上講得。
-
3 # 紫氣東來Y
農村讀過書和沒有讀過書的人種莊稼,哪個的收穫更大呢?這個問題,還得慢慢分析。
讀過書的,有知識文化體系,思考問題有一定的深度,對種子、化肥、農藥的應用能夠讀懂說明書,能夠很快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所種糧食的土壤的酸鹼度、種子的適應度、化肥的選配、莊稼病的預防、市場調節需要量等有關農業方面的知識能夠掌握。從事實來講,讀過書的人種莊稼有一定的優勢。
沒有讀過書的,做傳統農業經驗豐富,不需要任何知識,就可以把一切做得井井有條,因為有先輩現成的方法傳授下來。但如果種新型農業就會顯得手忙腳亂,不知從何下手,還得去向取得成功的人學習。那他們就慢了讀過書的人一拍,經濟效益上肯定也不如讀過書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分析,現代農業需要知識,知識需要實踐,實踐需要知識,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就會產生經驗和財富。
-
4 # 老山羊74802553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三輩不讀書,跟不上頭驢,這種講法不能光指思想品德方面,在現實生活中更能體現的淋漓盡致,近幾年來,越是讀書多的人越虛心學習,他們不惜時間的金貴和鉅款到外地考察學習,這是低文化的農民難以作到的。因此,文化高的自然多賺了錢,文化低的墨守陳規,雖然規避了風險,但一生沒賺大錢,在貧困線上掙扎終生。需要重視的是,大集體期間經濟發達的村,到現在仍然領先,反之,相對來比較就拉開了貧窮距離。所以農民的文化水平迫切需要提高,但又產生矛盾,文化高的很少種地,因此,嚴重製約了農業的發展。
-
5 # 午聊877
同樣的農民種地,讀過書與沒讀過書收穫是不一樣,有句話說"莊稼活兒,不用學,別人咋著咱咋著"!我認為:這句話裡的"別人"就是指讀過書的人,"咱"是指沒讀過書的人。最基本的"別人"比"咱"先走了一步!就拿我村來說吧,二十年前,大家發現一個問題:同是一樣多的地,"別人"家收的小麥比"咱"家的多,賣的價格又比"咱"家的高呢?為了整明白這個問題,"咱"們請"別人"又是抽菸,又是喝茶,才得知小麥需要搞一噴三防,才能優質高產。從此以後,只要"別人"在地裡噴灑農藥,馬上就有人來詢問用啥藥,第二天,一律化都去噴藥,並且和"別人"用的藥一模一樣!
回覆列表
我給你舉一個真實的例子。
俺家在豫東夏邑縣直轄內的一個小村莊,全縣都是以農業為主,不過在家種地幹農活的都是些上了年紀的,或者是不方便出去打工或者幹生意的,年輕人凡是有點頭腦有點思維的都不在家種地,但偏偏有一個怪才他卻把種地當成了自己的事業來經營,這個人就是我的同學彭某某。
他是正兒八經的農業大學畢業,在農村農業大學是一個笑話,意思就是農業大學就是在家打坷垃(土塊快)類,有的老農民種了一輩子地到最後也只是弄個溫飽,可他就不一樣了,他回到家先是包了二百多畝地,用網全部圍了起來,然後把這二百多畝地又劃了幾個區域,他先是種了些小柳樹,又買了雞、鴨鵝之類的家畜,又弄了幾十畝大鵬,在裡面種植草莓、香瓜等季節性的水果,又從安徽進了一大批知了種子,他又註冊了一個農業園,而且縣裡對他還是大力支援,前段時間縣政府還專門給他那個村修了一天水泥路,直接修到他的莊園門口,前幾天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農業的領導都去他那視察了。
這就是有文化還沒有文化的區別,其實道理很簡單,不在於你有沒有多少文化,而在於你有多少個想法,希望我所說的這些對你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