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睿媽談教育
-
2 # 武小溪
1.幼升小家長焦慮,很正常
不能說是所有吧,但大部分的幼升小家長都是焦慮的。畢竟幼兒園跟小學有著很大的區別。
家長主要的焦慮,應該還是關於孩子的學習的。所以,在孩子幼升小之前,我們家長就要為孩子做好準備。
第一,注意力管理的培養。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對注意力、時間利用的要求都沒有那麼高。但小學不是,從小學開始,孩子就要正式進入學習的過程了。而學習成績的好壞,跟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能有效利用時間、利用注意力,有著很大的關係。
我今天剛寫了一篇文章,關於如何高效利用時間的方法——注意力培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分辨孩子的注意力型別,不同階段做不同的事。按照注意力由集中到不集中的程度,孩子的注意力水平可分為主觀型注意力、積極型注意力、不積極型注意力。最重要的事放在主觀型注意力期間做。
使用番茄工作法,有計劃拖延,保護主動型注意力。讓孩子習慣番茄工作法:學習25分鐘,休息5分鐘。在休息的5分鐘期間,可以讓孩子大腦放鬆,就是所謂的拖延,但時間一到,就要重新進入學習的狀態。這樣的方法,不僅能保證學習和休息,還能保護孩子的主動型注意力。先在瓶子裡放“大石頭”,才能更充分地利用瓶子的空間。在孩子的主動型注意力和積極型注意力期間,先做最重要的事,不要把注意力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第二,學業語言的培養。孩子進入小學以後,需要理解老師講課的內容、老師提問的意圖以及書本上的知識到底在講什麼。所以會學業語言很重要。
所謂的學業語言就是指有邏輯的語言。家長可以這樣訓練孩子的學業語言:
教孩子說規範的名詞。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跟孩子說“兒語”,比如小手手,小腳腳。但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需要糾正自己的這種說法,比如手,腳。規範的名詞是溝通交流的第一步。
教孩子說正規的句式。
最好的訓練辦法是看圖說話。看一幅圖,讓孩子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表達出來。這其實也是在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當孩子能完整表達出來以後,我們可以適當再給孩子增加點難度,比如再增加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可以透過和孩子說話、玩遊戲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現在有一些相關的繪本,在第一頁上會有一個氣球或者棒棒糖等,然後在第二頁上有很多類似的圖畫,但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可以讓孩子找出正確的一個,並詢問孩子為什麼。
-
3 # 跨時空娛樂
我兒子今年七歲了,秋季開學就上二年級了,所以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也把我這個過來人的經驗和您分享一下。
幼升小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較為重要的階段,孩子即將從一個非常熟悉的環境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家長一定要靜下心來慢慢引導孩子適應這個全新的環境,而不應該有焦慮的情緒。如果你焦慮,可能也會把焦慮的情緒傳給孩子。所以要放平心態,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成長進步的必然階段,用平和積極的心態來迎接它。
1、因為小學和幼兒園的教學方式有很大不同,所以非常有必要讓孩子提前去學校感受一下小學的學校環境。這樣可以幫助您的孩子建立安全感,緩解孩子入學時的緊張情緒。
2、學校一般都會組織入學前新生家長會。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觀學校,包括教室、廁所、飲水機、餐廳、宿舍、操場等。並瞭解學校每天的活動安排,如上學和放學的時間,活動時間的長短,讓孩子對於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之處有個大概印象。
3、入學前幾天,學校各班的班主任一般都會建群,班主任老師會在群裡發通知,告訴家長孩子入學應該準備的東西和注意事項,您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這些東西,主要是書包、作業本、鉛筆、橡皮、文具盒、水杯、紙巾等。如果學校安排有軍訓的話呢,文具那些東西可能就先不用帶。
4、為讓孩子順利地度過幼升小的適應階段,家庭可以帶孩子多去兩次學校,熟悉路線和交通情況。並在家裡按照學校的日程提前做做演練,包括早起、自己穿校服、整理書包、收拾水壺等。
5、開學前一天不要讓給孩子太緊張或者太興奮,在他上床前儘量讓他心情平靜。剛入學時,孩子的情緒多多少少會有些變化。你可能發現孩子會很興奮但也容易疲勞,注意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並給予及時的幫助。第一天放學回家,儘量不要問太多有關學校的事情,減少他們緊張和焦慮的情緒。
說實話,我兒子第一次到新學校就非常牴觸。我和他說,這將是你的新學校,以後你就在這個新學校上學了,結果說半天就不搭理我,感覺很生氣的樣子,可能是新環境給他帶來的不安全感吧。後來,我就帶他去學校旁邊的兒童遊樂場去玩,慢慢地玩開了,再帶他去學校就沒有那麼排斥新學校了。總之,只要做好我說的以上各項準備,緊跟著學校和班主任老師的安排走,我相信,您的孩子也一定能順利透過幼升小這個階段的。
最後送您三句話:一、萬事開頭難,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二、放平心態,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各種準備,其它一切順其自然。三、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跑得早不一定跑的好。
-
4 # 大眼看教育
幼升小家長會焦慮嗎?這一點說實話肯定會有的,身為老師,我觀察到好多家長都因為幼升小而焦慮,大體上有以下幾條原因:
1.生活問題。幼兒園相對來說時間還是比較寬裕的。而到了小學,已經有了固定的上下課時間,孩子可能撐不到四十分鐘,就得去洗手間。另外孩子吃飯如果不好的話,還沒有放學就捱餓。2.環境問題。到了小學階段,孩子面對的學生會更多,不僅是本班級的,還有大年級的,年齡相差比較大,再加上校園也可能較大,分割槽比較多,孩子有可能對周圍的環境比較陌生。3.安全問題。這個有可能是最關鍵的問題。小學階段雖有老師執勤,但是不會總跟著,再加上大孩子比較多,家長們怕課間活動會傷到孩子。4.學習問題。到了小學階段就要走家庭作業了。不管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作業,家長都要抽出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的作業,學習有時候可能因為孩子學到的知識不會而大發雷霆,這種現象是有的。另外,家長擔心孩子是否能跟得上,上課是否積極回答問題等等。我覺得大體上就這幾類問題,家長知道,然後提前準備,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相信孩子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準備:
1.生活準備。給孩子做可口的飯菜,保證孩子充足的營養。同時也為了讓孩子能夠撐下一上午或者是一下午。多給孩子吃水果,叮囑孩子多喝水,補充維生素,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預防上火!2.學習準備。提醒孩子每天準備好上學用的東西。每天送孩子出門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擁抱,或者拍一下手,並說一些如“好好表現”“加油哦”類似的話,增強孩子的信心。3.加強與孩子的溝通。每天放學回家,多和孩子交流,學校有趣的人和事,讓孩子喜歡上學。另外,多陪伴孩子。4.加強與老師的溝通。這一點特別重要,要相信老師,同時多和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每一個老師都會願意和熱心的家長交流。作為老師和兩個孩子的家長。我覺得幼升小就是一個階段。還是比較容易度過,歸根結底,我覺得就是“愛與陪伴”
回覆列表
幼升小的家長都會焦慮嗎?
這個問題比較大。面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長,答案是不一樣的。在我看來,在一線和二線城市,家長的焦慮感很普遍。首先,就要早早準備好學區房,之後要不斷的打聽本市好的中學的錄取情況。家長之間還會互相攀比。更有很多家長,已經早早的讓小孩學會了認字,拼音,算數等。有的家長花費了昂貴的代價,讓孩子報了早教班,幼小銜接班。
家長的焦慮會傳染給孩子。孩子雖然小,但是,孩子什麼都知道。也就是說,家長在焦慮的時候,就把這種焦慮感,成功的傳遞給了孩子。對孩子未來的心理發展是不利的。
孩子還小。未來有無限種發展的可能。請家長放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