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運動的葉子
-
2 # 辣妹小玲子
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孩子一部手機,讓他任性的玩,你不但討好到了孩子,還會為現在的你減了負擔,但是將來的你定會活在後悔的痛苦中……
孩子,遠離手機才是硬道理,討好孩子有很多方式,你卻選擇最壞的一種方式。
-
3 # 精確一哥
本條問題透露出來家長對於孩子玩手機的無奈,很多人也是感同身受。
我也是初一孩子的家長,現在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必不可少的工具,別說孩子,大人也無法離開手機,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支付購物,一機在手,天下我有。這是大環境的決定的,但是,過度的依賴和使用手機確實很多家長們頭疼的問題。
拿我自己舉例子,我女兒今年剛剛升入初一,在寄宿學校,由於學校要求不可以帶手機,週一到週五回家,都與手機絕緣了。但是,一放假,手機卻離不開身邊了,上廁所看手機,走路看手機,甚至做作業也要聽著歌才行。為此,媽媽把手機摔碎了,即使這樣她還是想用手機,因為跟同學約好要出去玩,要消費坐車,要手機查資料,做英語等等,為此我偷偷給她又買了一部,剛開始還揹著媽媽,可不到兩天就被媽媽發現,結果又大鬧一場,又摔了一部手機。讓我這個當爸爸的也是左右為難。一方面是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是更年期的老婆,我太難了。可是,光難沒用啊,怎麼解決呢?
於是,我找個時間,先跟女兒坐下來好好分析一下手機的利弊,手機可以用,但不能無限制的用,要在空餘時間和需要的時候用,不能一直拿著手機玩,經過艱苦努力,孩子也接受我的要求。這邊安撫好孩子,那邊又要做老婆的工作。現在孩子要做作業,要交流,要出門,手機也是不可缺少的東西,我們可以限制使用但無法拒絕使用,適當地給孩子用手機也不是壞事,經過軟磨硬泡,老婆也終於穩定了心態,於是又買了一部手機。
經過這次事件之後,我感覺父親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是最艱難的,如何平衡和正確引導確實考驗著父親的耐心和智慧。既不能簡單粗暴地拒絕,又不能放任自流的不管,兩種做法都是有害無益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儘量多的跟孩子和媽媽溝通,找到手機使用的平衡點,避免矛盾激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至於怎麼做,請各位父親集思廣益,各顯神通吧
-
4 # 燕舞春來
在常人看來,這個父親的做法匪夷所思。作為一名教師,我不認為這位父親的做法是自暴自棄,而是挽救孩子的方法,可能隱藏著一種智慧,那就是“以毒攻毒,借毒戒毒”。但這種方法有風險,否則就真的把孩子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如何把握分寸,才能挽救孩子呢?我認為要這樣做:
1.總體控制玩遊戲的時間。孩子沉迷遊戲很難自拔,因此戒斷措施要柔和,不可過於急躁,不可急於求成。可先從控制玩耍時間入手,逐漸戒斷。
2.控制玩一種遊戲的時間。當孩子對一種遊戲過分痴迷,要控制他對這種遊戲玩耍時間,為進一步戒斷打基礎。然後達到逐步戒斷的目的。
3.玩與學習有關的智力遊戲。可先與孩子協商,玩一些開發智力的益智遊戲,然後逐步達到戒斷遊戲的最終目的。
4.遊戲是學習的交換條件。戒斷之初,家長孩子各退一步,家長向孩子提出交換要求,要求要明確。如,玩20分鐘遊戲,要學習40分鐘,並提出具體質量要求。
相信這位父親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家長,會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
-
5 # 然規成長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是很多父母的煩惱之源,多少父母在為孩子沉迷手機而苦惱。
孩子玩手機遊戲可能是為了散心或者擺脫不良的情緒,也可能是透過遊戲來掩蓋自己的挫敗感、孤獨感等等。面對孩子玩手機遊戲,許多父母採用的普遍解決模式是:批評立規矩,孩子無視規矩,父母責備、威脅、懲罰,結果孩子繼續玩手機遊戲。陷入這樣一個越管越玩、越玩越管的怪圈中。
這位父親為了討好沉迷手機的孩子,反而支援孩子玩手機,其實也不一定就不是個辦法。試想一下,家裡有個沉迷手機遊戲的孩子,因為玩手機發生的爭吵不會少,結果呢,孩子依然玩手機,特別是叛逆期的孩子,你越不讓他幹什麼,孩子反而越想幹什麼,所以不妨放手讓孩子玩個痛快,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加入孩子的遊戲中去,和孩子一塊盡興的玩。透過遊戲來改善和孩子間的關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夠觀看他們玩遊戲,這樣孩子就能向父母展示自己在遊戲中的成績來彌補學習上的成績帶來的不快。
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玩遊戲表現得感興趣並且參與其中,非但不能增長孩子對遊戲的痴迷程度,反而會使孩子更樂意去和父母交流溝通。
所以,希望孩子能儘快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儘快從遊戲中走出來!
-
6 # 廣州美容達人
首先要宣告,孩子沉迷的是遊戲,不是手機,手機可以讓孩子認世界,識世事,看新聞,長見識,等等很多方便,遊戲才是禍害
回覆列表
前面恭喜這位父親的,我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或許他只是懶得去做思想上教育疏導方面的事情,如果孩子有事做,怎麼會一直在玩手機?如果這位父親他可以陪著孩子學習,甚至進行一些體育運動,或者是進行一些聊天,孩子怎麼會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沒有意思?要去手機裡面去找到世界的平衡?
孩子玩手機情況比較嚴重,一定是他在生活裡面找不到更加有意義的事情,我的很多學生家長都有這方面的困惑,孩子們沒有自己喜歡的愛好,沒有喜歡的運動,也沒有喜歡學習的學科,他在接觸到社會的時候是非常迷茫的,他沉迷於手機,只是因為手機能帶給他更大的知識量,資訊量,而這些東西,他的家庭不能夠帶給他。喜歡用手機玩遊戲的孩子也是一樣的,很多男孩子沉迷在手機遊戲裡面,因為手機遊戲,他在一個起平線是相對公平的,孩子們在現實世界裡面無法體會這種公平的待遇,他就一定要在另一個世界當中去找到,不光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也存在這種問題,因為社會上的不公平太多了,大家需要一個公平的世界去放鬆自己。
想要解決孩子沉迷於手機的問題,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嘗試:
孩子不是試驗品,錯過這個教育階段了時間不會重來,養成的壞習慣也就容易定型,孩子也會對自然社會失去興趣,也就會稱謂所謂的“網癮少年”,在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試圖去說服教育,當然說服教育不一定會起到100%的作用,但一定會對孩子進行到一個心理暗示,他會知道我的家人不讓我這樣去做,那麼這件事有可能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孩子會有一個概念。
另外一點比較關鍵的,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家庭的父母雙方如果有老人也涉及到老人的態度,必須一致。一個丈玩,一個不讓玩,孩子就會傾向於站在對他有利的那一方,在這種情況下,你所設定的所有的規矩全都無濟於事。為什麼現在很多小朋友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著,的時候會出現更多任性的行為,就是因為,孩子的管理者,教育者,他們的觀點不一致,孩子就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認定這件事情,而且他得不到的,他就要需要最後總有一方能夠滿足他的要求,那麼孩子就知道了,這種方法有用,以後還這麼幹。所以所有的教育者,包括家庭成員,你去約束孩子的時候,教育觀點設定的制度必須嚴格執行,這樣對於孩子的教育是非常有好處的。如果孩子在比較小的年齡,比如說上小學階段,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更多的沉迷於手機的孩子,也有上初中上高中的孩子,這些孩子她需要的是在生活上社會活動上的家人的陪伴,他需要更多活動去充實自己的生活,她需要更多的愛好,她需要去接觸更多資訊,而這些資訊,如果家人不能夠提供給他,他就要在另一個世界裡面去找這個世界,有可能就是手機世界,而且容易一發不可收拾的沉迷在裡面,手機帶給人的資訊量太大了,你可以足不出戶就知道天下事,這樣他可能長期,得到這種資訊,他就放棄了,本身自然社會的外界接觸。在這裡建議咱們家長們多進行一些家庭活動,親子活動,如果孩子的父親能夠進行一些體育運動,那當然是更好的,可以把孩子引導孩子去選擇一項他喜歡的運動,輔導班報一些有興趣的,不光是學習,孩子有了興趣,有了他想鑽研的東西,有了它想去結交的小夥伴,有了她想一起玩耍的群體,有了她想參加的活動或者是比賽,孩子在手機上的時間就慢慢減少了。
孩子沉迷於手機是很多種原因造成的,有些孩子是為了遊戲,有些是為了追星,有些是為了獲得資訊,有些事沉迷於某種網站,但是究其最終還是因為他在裡面會讓他感覺到有一種心理上的愉悅感,家長注意跟孩子溝通,注意去理解孩子,包括跟孩子的共同活動,這樣會更好的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