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朗朗口腔
-
2 # 嘻嘻啊啊
3歲寶寶齲齒怎麼治療?
3歲寶寶出現齲齒之後要找牙醫進行治療,因為針對不同病情也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所以需要根據患者具體的情況,才可以進行根本上的治療,其次就是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按照醫生說的來做。同時建議父母晚上在奶瓶中灌上白開水,讓寶寶喝,這樣就可以起到一個區域性沖洗清潔的作用。
為了寶寶的健康,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註意,睡前喝奶更是要多加註意,在寶寶吃東西的時候別忘了給寶寶漱口和刷牙。所以不能讓寶寶喝完奶後就直接睡覺了,這樣對於牙齒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合適的是喝完奶後多漱幾次口。
同時晚上睡前不能吃零食,若寶寶睡前感到餓需要吃東西,那麼吃完要讓寶寶刷牙或漱口,否則也很容易引發齲齒。在寶寶換牙期,父母一定要控制住讓寶寶齲齒的齲洞不要進一步發展,等到換牙期換了新的牙齒就好了。
總結一句話,去看醫生,聽醫囑。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3 # 哆啦a笑
3歲小孩有了齲齒,需要帶孩子去口腔科看牙醫,讓醫生幫忙處理。
改善方法是:
一、由父母幫忙,認真刷牙;
二、做窩溝封閉,在牙齒都萌出且還沒有齲壞的時候,是最佳窩溝封閉時間,齲齒填補好以後也可以做,總之趕早不趕晚;
三、塗氟,只要寶寶願意配合,就可以考慮給牙齒做塗氟處理;
四、為預防齲齒可以定期看牙醫,一旦發現齲齒,要立即去醫院治療。
我家小孩也是在3歲左右發現齲齒,發現以後大意了,沒有第一時間去醫院看,結果進展十分快,一個月之內就從一個小黑點發展到一個大洞,在找口腔醫院的道路上也有點波折,就說一下我找醫院與醫生的經驗,看能不能對大家有一點幫助。
先說我的建議:要先跟周圍人打聽一下本地哪裡的醫院看牙齒比較好,如果有大家都比較推薦的看兒童牙齒的醫院就更好,口碑好的醫生>設有兒童口腔科的口碑好的醫院>口碑好的口腔醫院>口腔診所
我圖方便省事,先是帶孩子去的口腔診所,不用預約、隨到隨走,齲齒醫生倒是都給磨掉了,可是補的材料很快就出了問題,不是脫落就是變黑,最後還是都黑了回來。
之後慎重起見,去了本地一所三甲醫院的口腔科,收費比較貴,沒有設兒童口腔科,掛的專家號,醫生也許操作水平很高,但是不太懂兒童心理、和孩子互動少,治牙齒看上去又比較可怕,治療過程困難重重,補的材料不到一個月掉了,回去掛號醫生表示要收100材料費。
遂放棄三甲醫院口腔科,轉到本地口腔醫院去繼續看,口腔科設定了專門的兒童口腔,當天的醫生超級會和孩子相處,孩子很聽話,非常順利就弄完了,這次材料至今沒有掉落的情況。
直到有一天,小孩做了治療的一顆牙齒破裂,需要拔牙,仍然去的本地口腔醫院的兒童口腔科,這次換了個年輕男醫生,但是這個醫生不太會和孩子打交道,拔牙過程不順利,前後去了兩次,都不順利。
第三次去的時候,年輕男醫生休假,護士小姐給安排了一個女醫生,和孩子的互動較佳,拔牙順利,一次性搞定。
經過這樣幾次帶孩子治牙經歷洗禮,我真心覺得提高防範意識,最好不要齲齒,發現齲齒不能拖,立即去處理,在醫院,小齲齒10分鐘的事,大齲齒就是半個小時,等到牙疼的時候,那就是根管治療的事了,非常麻煩,而且打麻藥鑽牙齒,孩子也很痛苦。
給孩子看牙齒,醫生真的太太重要了,和孩子能好好溝通、會引導孩子的口腔科醫生,簡直是天使一樣的存在,如果不知道哪個醫生是天使,那去兒童口腔科,那裡有幼兒園的感覺,路邊隨處可見的口腔診所雖然方便,但是問題率高,慎選。
-
4 # 久隱517
在亞洲的許多國家,幼兒的齲齒率一直很高。 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的結果也顯示,中國5歲兒童乳牙齲齒患病率高達76.55%,不知道各位媽媽有沒有經常關注你家寶寶的牙齒?預防齲齒一定要從小做起哦。
孩子應該從幾歲開始檢查牙齒?
很多孩子到了四五歲時還沒有看過牙醫。幼兒第一次看牙應在週歲前,之後視情況而定,一般每 6個月定期檢查一次,有齲齒或口腔衛生不佳的孩子應 3~4個月檢查一次。早期檢查(1歲前)的目的主要在於預防,很多幼兒的口腔疾病(例如齲齒)其實很早就可看出問題。
因為乳牙會換,所以不用管它?
兒童齲齒問題的處置與治療基本與一般成人類似,最大的差別在於孩子年紀小,不配合,常常哭鬧不休、抵死不從甚至拳打腳踢,哭到嘔吐或尿褲子也很常見,這讓有些牙醫無法處理,只能告訴家長“乳牙會換,不用管了”。
事實上,乳牙在幼兒 7~8個月大時萌生,6~7歲逐年換牙,而要到 11~12歲時20顆乳牙才會換完,乳牙的使用時間還是很長的。在這漫長的十多年中,嚴重的齲齒會造成孩子牙疼、發炎甚至出現蜂窩性組織炎;此外,牙齒過早掉落可能造成恆牙長歪和發育不良等情況,後果不可小覷。
如何應對孩子的齲齒問題?
孩子齲齒,必先清除被齲蝕的牙齒結構,再用適當的牙科填補材料填充。齲蝕範圍如果很大,可能已經觸及牙齒中間的牙髓神經,則必須做根管治療(或稱牙神經治療,俗稱“殺神經”),做完根管治療的牙齒可視殘存牙齒結構的大小做適當的復形填補,也可做不鏽鋼牙套保護乳牙。如果不治療齲齒,時間一久,牙齒被破壞殆盡,則可能需要整顆拔掉。
一旦乳牙的臼齒被拔除或因為其他原因過早失去,失落的乳牙空出的位置會被附近逐漸傾斜的牙齒侵佔,將來長恆牙時就會出現長歪、卡住或埋在顎骨中的現象。此時,牙醫會建議家長讓孩子戴上空間維持器,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預防措施,而最好的預防措施應是保證每顆乳牙的健康與健全。
孩子需要塗氟嗎?
氟是地球上的一種微量元素,空氣、土壤和水中都有它的蹤跡。人體的牙齒和骨骼中也有少量的氟,95%的氟儲存在骨骼中。氟好比牙齒的維生素,可以讓牙齒強健,抵禦齲齒。
氟為什麼可以預防齲齒?
早在 1930年左右,牙醫界就有了用氟來預防齲齒的概念,多年研究發現,氟離子可透過以下機制達到預防齲齒的效果:
1.氟會沉積在發育中的牙齒結構上,使牙齒晶體結構改變,增強牙齒對酸侵蝕的抵抗力,降低齲齒的發生率。
2.當牙齒表面(釉質)被酸侵蝕時,氟可以帶著口腔中的鈣離子和磷酸鹽離子去修復被齲壞的牙齒,使牙齒再次鈣化,避免齲齒再度惡化。
如何攝取適量的氟?
一般說來,氟化物的作用可分成全身性和區域性性兩種,全身性是指吞食入體內,區域性性則指僅塗在牙齒表面。醫學研究建議,為達到較佳的防齲效果,可同時採用全身性和區域性性的氟化物。
1.全身性氟化物:如飲用水加氟,要查詢當地自來水情況。
2.區域性性氟化物:如使用含氟漱口水和含氟牙膏、塗氟等。所謂塗氟是指由牙醫定期在患者牙齒表面塗氟化物(氟膠、氟漆)來預防齲齒,建議一般情況下每半年塗一次,齲齒多的人則可視情況增加次數。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各種收費不斷。(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回覆列表
齲齒也叫蛀牙,3歲小孩的發生率比較高。由於平常小孩喜歡吃零食,食物殘留在牙齒上,沒有及時清潔乾淨,牙齒上的細菌分解這些食物產生酸,從而腐蝕牙齒的硬組織,使得牙齒軟化腐爛,形成齲洞。建議去專業的口腔機構進行填補,以免齲洞會越來越大,侵及牙髓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