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寫詩最難的是開頭,有沒有可遵循的寫詩方法?
8
回覆列表
  • 1 # 侃劇娛扒婆

    詩歌的開頭並沒有固定的方式,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當時的具體情況,選擇表達情感的最適合的方式。

    但是,說到如何寫詩,前一陣子看書,裡面有一個叫做流沙河的人,還真的就總結了十二個寫詩的方法,倒是挺有意思,特地拿來和題主分享一下。

    因為那本書我已經找不見了,所以十二種方法不能盡數道來,只能憑藉記憶分享我印象當中比較深的三種詩歌開頭的方法,希望對題主能夠所幫助。

    一、透過“賦”、“比”、“興”的方式開頭。

    這樣的那裡非常多,光是看《詩經》便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詩經》裡膾炙人口的那一首《關雎》用的就是這個方法。“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直接描寫事實。

    《桃夭》裡“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蒹葭》裡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或許,因為《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當時也沒有什麼眼花繚亂的寫作方式,所以人們就簡簡單單的把眼前看到的直接寫下來,反而格外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二、先言他物,再說本心。

    比如李白的那首《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開頭先寫這兩句,時光易逝人易老,然後再寫到應該珍惜時光,痛快飲酒。

    三、用設問的方式開頭。

    這樣的手法更多見於詞當中,比如黃庭堅的《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用一句“春歸何處?”的問題成功開始了一曲詞。

    還有後主李煜著名的《虞美人》也是用了這種方法。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用一句“春花秋月何時了?”設問起頭,滿腔憂思。

  • 2 # 雲卷飛山

    好的詩歌多是靈光一現、若有所思的產物。怎麼開頭,沒有定式,套用一句“好貓說”,不管怎樣,只要能迅速吸引讀者,引人入勝,就是好的。

    至於有多少方式,筆者想了想,大概有這麼一些:

    一、直接切入式。

    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把標題一寫,急不可耐就來了: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因而有了“天下第一快詩”,這個開頭的特點就是“快”,不作停頓,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渾然天成,情感真摯,感人至深。不過這種詩可遇不可求,無法隨意炮製。

    二、平淡無奇式。

    開筆平淡無奇,靠最後來一點睛之筆,一錘定音。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平白直敘,最後“唯見長江天際流”,拖下一長長省略號,讓人進入無限遐想中。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也是這樣:寒雨連江夜入吳,最後:一片冰心在玉壺,就這樣成了千古名句。這種開頭,很有操作性,關鍵看最後有無神來之筆。

    三、故作驚歎式。

    如李白《蜀道難》: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難之難,難於上青天!

    這種開頭立馬就能吸人眼球,但是如果後面沒有好飯菜,讀者看後可能要罵人,後來者須“慎用”。

    四、故作疑問式。

    如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明明知道沒有答案,也要發此一問,效果是明顯的,立馬就將人帶入幻境,然後由你擺佈。這種方式智慧財產權當屬屈原《天問》: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很值後人借鑑。

    五、無盡感嘆式。

    這種方式例子很多,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目青山北固樓。又: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這種方式也很有操作性,用好了,可成“情聖”之名。

    六、高山大河式。

    如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杜甫《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開篇雄奇渾厚,氣勢磅礴,如泰山不可仰視,如黃河滔滔不絕。但我們一般小人物沒有那個氣韻,可能學不來。

    七、巧用數字式。

    如宋代邵雍: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八、精巧對仗式。

    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只要有較好的對仗功夫,這種方式很好操作。

    九、以景入勝式。

    這種方式極為普遍,如:一道殘陽入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等等,以詩入畫,據有強烈畫面感,不失一很好的操作方式。

    十、吟唱踏歌式。

    如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等等,滿滿民歌風味,也是一種好方法。

    好了,中華經典詩歌浩若煙海,就是再總結出十條二十條,也不是難事,你也來幾條吧!

  • 3 # 使用者碧家小玉

    詩歌開頭的方式很多,關鍵是筆者自己忽然想起什麼?想以什麼方式來表達,擬人素材就是眼前看見的一切。

    【乃至】

    喻言之至

    起筆無力

    心語萬千誰聽

    往事一壺隨風

    芬芳瀰漫

    俏影輕盈

    對月看鴻雁

    思相念成空

    雪復地

    人當歸

    桂花,上菜

    遼北螞蟻上樹

    松花江上小雞

    長白山中蘑菇

    嶺南裹草瘦驢

    耐無止

    兩行淚

    床款單人睡

    夢中有團聚...

  • 4 # 木香春暖

    詩歌的開頭沒有定勢,它是人的心靈感受,詩歌不是寫給別人看的,它是靈魂與這個世界交流契合時的自然流出,用文字表現的一種真摯在靈魂上的感受,是心靈上的東西。如果詩歌有定勢,有技巧,便沒有生命,也就無法感動任何人,包括自己。

    詩歌能感動人都一定是文字後面都東西,這是無法透過學習能得到的,這絕對需要天分。對人的生命和靈魂的通感有敏銳的捕捉能力,並且能有很高的文字駕馭能力,並能透過文字準確的表達出來。

    這個能力一定是在人的內心裡有對生活深刻的體會和思考。比如李煜,他在做皇帝時的詩非常的香豔,華麗,醉生夢死的,那個時期的詩很少被人提起,可是亡國之後寫的詩卻千古流傳,讓人過目不忘。

    比如餘秀華,她的很多詩讓人看了又看,觸動心絃,泥沙俱下卻欲罷不能,她是真實生命的流露,打動人心的不是餘秀華的身體病痛,不是她農婦的身份,而是詩歌裡日出東方,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力量。這是那些無病呻吟,只會用技巧堆砌文字,用道德的大衣掩蓋無能的詩人們永遠也無法達到的境界和高度。

  • 5 # 使用者心快活

    寫詩是要有意境,靈感,激發詩興,抓助詩眼,隨心而作。

    從何作手開頭呢?我的體會是,以其物境的感覺,直接切入。例如寫山的雄壯:山高入雲接青天,後面就可盡情發揮。

    也可比喻的手法開始。例寫女人的美,眉如彎月咀似櫻,然後更進入盡情描述。

    又抒情的手法。例:看到了她我心裡,如天上雲在翻卷,似大海波濤激浪,然後發揮心中所要表達的境界。

    寫詩嚴格說沒有切入格式,沒規定。

    但古詩詞牌有規定字數,句數,起止有格式。!

    詩是抒情,你想怎麼寫怎麼開頭,就怎麼寫。如你感覺無法開頭,或難開頭,證明你對物境沒詩意,沒激情,你一定寫不出一首好詩。

    開頭不難,沒規定。

  • 6 # 楷裡各來夫額

    寫詩易也,怎麼想就怎麼寫,自然天成,乃好詩也。試想如果要一個小姑娘,天天搽脂抹粉,畫眉描唇,直弄得本來面目都看不到了,那在看官心中,是喜歡原生態之本人,還是裝扮過的呢?,

  • 7 # 劍秋954

    詩歌的開頭方式並無定式。所謂遵循方法因人而異,內容不同,詩歌的開頭方式及表述方法都無章法可循。詩由情生,即而隨感而動所成,也就是常說的"靈感"。一旦""靈感"如雷光電火般閃爍,其詩情自然爆發,如水銀瀉地暢快淋漓。

  • 8 # 康光華2

    看哪種體裁的詩。有古典體,格律體,自由體,樓梯體,十四行體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即賦.比.興以及“文心雕龍”提倡的風.凊.骨……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對世界局勢將會產生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