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首席職場官
-
2 # 菸袋李
實話實話,掌握某種特質可能比較容易出頭,但是想立於不敗之地還是有些難度。
“立於不敗之地”的人職場人一般是綜合素養比較強的,“T”字型人才居多。
啥是“T”字人才呢?
就是有一個別人不能超越的專長,T字豎的部分,這決定了人在某一個專業領域的深度和不可替代性。
T字橫的部分,就是一些必備的底層能力。這個底層能力用在各行各業上都可以,同時也都需要,也是作為社會動物的必備能力。
1.張口能說
這裡面涵蓋了兩種能力,一個是口語表達能力,另一個是溝通談判能力。不但要敢說,還要會說,最重要的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另外,無論對上彙報工作,還是對下安排工作,思維邏輯要清楚,說話有條理,安排的明明白白的。領導知道你都幹了啥,下屬知道應該做點啥,事兒很難做不成。
2.提筆能寫
這是在原來單位領導老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你們宣傳部,做不到提筆能寫,那還叫什麼有文化?”
提筆能寫,指的是職場人最需要的寫作能力。跟溝通能力一樣重要。比如工作彙報、述職報告、工作計劃等,甚至是辭職報告都能看出人的水平。
能寫出來的都叫工作痕跡,這是直接給領導呈現,也是領導十分看重的,不具備怎麼行?
3.察言觀色
還記得前一陣火的職場8大不懂事嗎?
領導敬酒你不喝、 領導走路你坐車、 領導講話你羅嗦、 領導隱私你瞎說、 領導洗澡你先脫、 領導夾菜你轉桌、領導……察言觀色不僅僅是體現高情商,剛是考驗職場人發現細節的能力。
比如會議的時候你發現領導多看了你對面的人很多眼,你說話的時候領導把頭不經意的扭到一邊,你是不是得想想自己今天或者前幾天做了什麼?領導這是對我不滿意了?
再往大了說,你發現最近財務在瘋狂加班,臉上老是帶著愁容,你是不是可以猜測公司資金是不是出了問題?進而去打聽或者暗中調查。
始終讓自己站在主動位置,是不是不敗之地的一種。
4.審時度勢
這一點說的是大局觀和判斷力。
比如第3條裡說的,假設公司財務出現問題,透過調查發現是公司拿巨資收購了一家諮詢公司。你恰巧學習了很多麥肯錫的課程以及參加過很多商業私房課。
是不是可以開始展現自己的這些能力,準備隨時被老闆發現,然後做出“這事我一定抗起來”的姿態,老闆是不是覺得你雪中送炭?
比如你透過平時的積累,飯局的無意聽到,私慾流量這事兒很火,下次會議的時候,你建議先準備,後佈局,最後進入。老闆是不是覺得你很牛呢?
5.結構化思維
其實這個能力一直被忽視,這是比很多元能力還元能力的能力。
沒有一個系統和完善的結構體系,很難做出有邏輯的判斷和輸出,沒有邏輯,怎麼可能張嘴能說,提筆能寫呢?
寫的亂七八糟的,那不叫有能力對吧。
這些能力無論是放在職場,還是放在為人處世還是放在日常生活,都必不可少。
這些能力都輸入低進高出型的,好像掌握了方法就能會,實際學的時候才發現,最後都會涉及到人性這個關鍵詞。
所以還有最重要的第6條,那就是對人性理解的深度。
-
3 # 在行進的路上
要回答好這個問題,個人以為,沒有豐富人生閱歷和深刻思考者或許只能隔靴搔癢。
我算是職場“不老不小鳥”了。但真敲起鍵盤迴答題主之問,不禁還是沉吟再三。
“立於不敗之地”,語出《孫子·形篇》:“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但真正做到“每戰不敗”的,無論將軍戰事,還是百姓營生,今世無有,曠古難尋。
因此,我們說職場上“什麼樣特質的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實際上是探討“職場上的成功者通常具備什麼樣的特點與氣質”,以及“他們的成功通常具備怎樣的普遍的規律”。
成功從來不是偶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順理成章”,都是成功的一般邏輯。
個人以為,職場中能“立於不敗之地”或"大機率成功”或“最終成就者”,往往具備以下四種基本特質:
第一,專業力強。
“一招鮮”,不一定“吃遍天”;“十八般武藝”也不可能“樣樣精通”。但行走職場,一個如果連“李逵”的“三板斧”也沒有的人,必然"混”不出頭。
因此,人在職業準備期和職場初始期,一定要在某一領域、某些專業上持有專長。並且依託“萬小時定律”的“魔力”,使自己成為專家。
同時,要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做到“專”有深度、“面”有寬度,形成“T”型知識結構。
專業力,是一個人最核心的職業能力。它會使我們在職場上得到應有的尊重,並贏得更多機會。
第二,明辨力強。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種人讓人充滿羨慕:他們像是踩著機遇的鼓點,事業風順,生活如意,人生開掛。
其實,這種人不僅有運氣的眷顧,更多的,是因為他們懂得選擇,所謂“選擇比努力重要”。
職場中的明辨力,初始期主要體現在職業方向、發展平臺的選擇上,中後期則主要表現在處理工作與學習、工作與生活、團隊與個人乃至人際關係和複雜局面中的分辨與決斷。
有了突出的明辨力,無論是“方向”的辨識,還是“方法”的運用,都會正確和得體。
第三,駕馭力強。
一是駕馭自己。一個時時處處需要“他律”而非“自律”的人,是談不上駕馭自己的。特別是要控制好自己的“貪嗔”與“狂妄”,摁住失控的閥門。
二是駕馭局面。不管是管理一個小部門,還是治理一個大公司,“大事”與“小務”,均要“心中有數、自在把控”。
三是駕馭人生。這裡的“人生”,也可說“職業”,一定要規劃好。在哪個山坡唱哪路歌,不缺失,不錯位,馭駕有度。
駕馭力,能確保我們“每臨大事有靜氣”,就算“泰山壓頂”,都不致於自亂陣腳與方寸。
第四,感召人強。
曾國藩《冰鑑》中的“看相術”:功名看氣宇,事業看精神。一個氣宇軒昂、精神抖擻之人一定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個人的感召力,還表現在有著“利他”思維、奉行“成人達己”的哲學觀上。當你成為團隊精神的領袖時,你就成了照亮眾人前行的“那盞燈”。
另外,一個人只有敢吃苦、能吃虧、善吃氣,才能影響人、團結人和帶領人。有了擁躉,何苦單槍匹馬、何愁事業不成呢?
“專業力”保證“有能力幹事”;
“明辨力”保證“幹正確的事”;
“駕馭力”保證“把事幹正確”;
而“感召人”則保證“有更多的人和你一起幹”。
一一“四力”驅發,“立於不敗之地”,自然是可以想見與實現的!
◇[老楊聊侃室]:以跨界者視角,診切中小民企;以過來人身份,扶助職場新人。
回覆列表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案例比較適合,案例的主角就是美的集團現任董事長方洪波。
2012年10月份,此前兩個月的8月25日,何享健“退位”,方洪波接任美的集團董事長,黃健任Quattroporte。千億民企,交班給職業經理人,這一“驚世駭俗”的案例,因為美的的低調,並不為人知,但是在業界,仍然還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少專家學者當然也想一探究竟。
10月份,中歐的一名教授通過當時的黃曉明副Quattroporte約了多次何享健,終於與他在美的會所成功會面。她訪談何享健只有一個主題,就是美的的交接班,她希望解開美的交拉班的謎底。
當時,何享健、黃曉明、教授與我4個人在現場,我清楚的記得,何享健在回答教授的提問“為什麼選擇方洪波做接班人時”,他不假思索地說出他的理由,當然也就是方洪波的優勢:
1.年輕,年富力強,高學歷,高素質;
2.在美的二十年,從一線做起來,對美的非常認同;
3.幹過營銷,而且管理能力強,對財務管理也非常懂(我記得何老總說到這個時特別強調了一下),有能力;
4.愛學習,有全球化視野;
5.職業精神非常好、職業化程度高,嚴格要求自己;
6.業績有目共睹,有魄力,大家對他也比較認同。
但是同時,何享健也強調,美的這麼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機制建設,從來都是靠制度而不是靠人,他舉例說,他自己即使是美的的老闆,也不怎麼樣管事,都是管理團隊在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