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雷仔手工
-
2 # 電商老壇
關於如何從寶寶表現看聰明不聰明的民間謠傳有很多,管家就一直很擔心自己寶寶智商低,因為之前有民間謠傳說寶寶智商大多遺傳媽媽。但是!誰說先天不足不可以通過後天來彌補?而在寶寶還沒上學,沒有成績單的情況下如何得知寶寶智商高低?表著急!看一下寶寶的七個表現就可以知道了:1愛笑的寶寶智商高!在出生時,聰明的新生兒可能要比其他孩子更機警。有些孩子從一開始就能獨自把頭抬高一會兒,彷彿在環顧四周,對生活有強烈的好奇心。 一個感覺敏銳、反應迅速的嬰兒常常很聰明。在你抱他時,你會感覺到這一點。如果他似乎避開某個東西,那就表明他能區分什麼是讓他感到愉快的,什麼不是,這也就是心理活動的開始。嬰兒越敏感,也就越容易得到滿足。
1、孩子笑得越早,聰明的可能性就越大。儘管這不是完全可靠的跡象,但它是個象徵。很早就開始笑的嬰兒常常會成為聰明活潑的兒童。 哇噢~~本來還覺得愛笑的寶寶傻萌傻萌的,原來是大智若愚啊!
2、喜歡玩弄小東西如果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寶寶在拿到東西后就喜歡敲,覺得這隻手敲的不響後會換一隻手拿再敲。寶寶很喜歡敲東西,不管拿到什麼東西,都要拿來敲敲。寶寶對能夠抓握的小東西非常感興趣,他會很好地握住奶瓶,也可能會用手指撿東西,會將東西從一手換到另一手,還會舉起、搖晃、推、拉、壓擠,以及拋擲靠近寶寶的東西。當他手裡拿著玩具時,他會使勁地用手搖晃玩具,或重重地扔在地上聽玩具發出的響聲。
3、喜歡看東西感知覺是嬰兒心理發展中最早出現的,而視覺又是感知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生活在適宜的視覺刺激環境中,將為他們知覺和認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新生兒喜歡看東西,特別是圖書,有鮮豔顏色的東西,如紅球或黑白分明的靶心圖、條形圖、漢字等等。還特別喜歡看人臉。尤其是母親慈愛的笑容。媽媽經常有意識地讓嬰兒注視自己的臉,俯身對嬰兒說話、呼喚其名字或是對其微笑,同時不斷地變換注視的角度。“眼睛對視”能傳遞媽媽對孩子的愛,增進母子感情。
4、運動天賦爆表!運動能力。新生兒具有許多先天的運動本領。 例如,用手抵住他的兩腳,嬰兒可趁勢向前爬行。行走反射,扶嬰兒光腳板直立在床上,他就會一步一步向前走“貓步”,走得好的孩子就像散步一樣。游泳反射,在水下分娩的嬰兒,可在水中游來游去而不嗆水。牽拉反射,將食指放在新生兒掌心,能立即感到手指被嬰兒攥緊(抓握反射)。檢查者可藉此將嬰兒提升在空中停留幾秒鐘,就像人類的祖先在森林中懸吊在樹枝上一樣等等。
5、嗅覺靈敏新生兒喜歡緊貼著躺在媽媽懷中,當寶寶哭鬧時,你把手放在寶寶腹部並輕輕按住兩上臂,寶寶就不哭了。新生兒能精細地辨別味道,對於鹹、苦、酸的味道會有不愉快的表情。當聞到一種氣味時,有心率加快、活動量改變的反應,他能區別自己母親奶墊的氣味。在狀態良好時,他還會凝視對著你笑,吸吮自己的手或抓住談話人的手。
6、體重大的健康的嬰兒更有可能是由那些懷孕時得到良好營養和關照的母親生的。這些母親也更可能在家中給予她們的寶寶最好的教育幫助,這在後來的智力測驗中會表現出來。較重的嬰兒也可能在生活中有心理上的優勢,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因而有理由比其他孩子更快活。例如,他們每次可以吃更多的食物,因而不需要頻繁地餵養,可以把精力轉向更多的智力活動方面。因此,從一出生起,與較輕的孩子相比,較重、較吸引人的孩子可能會發現他們處在一個愉快的、情感上得到支援的世界裡,就會以許多方式利用這種最初的好運氣。雖然非常聰明的兒童在出生時常常大一些、重一些,但也不一定全是如此哦!
7、愛模仿出生8小時,寶寶就能模仿媽媽吐舌頭。新生兒有模仿成人面部表情的能力。當新生兒處在安靜覺醒狀態時,距離新生兒面部20~25釐米,讓他注視你的臉。首先,伸出你的舌頭,每隔幾秒鐘1次,慢慢地重複這個動作,然後停止。如果他一直看著你的臉,這說明他可能在嘴裡移動自己的舌頭,一會兒,他(她)就會將舌頭伸向嘴外。爸媽不妨多和新生小寶積極交流,經常對著新生兒做些動作,由簡單到複雜,提高他的模仿能力,利於新生兒的智力開發。
-
3 # 錢萬能啊
沒有這和說法,孩子早說話,只是你孩子的語言能力有天賦的,孩子聰不聰明,並不能從小就知道。小孩子聰不聰明都是後天決定的。小孩子母乳餵養,母乳裡面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和小孩子需要的各種的維生素,所以母乳餵養的小孩子普遍比喝奶粉的孩子會聰明一點。還有一點就是小孩子一直在問為什麼,如果你有這樣一個愛問為什麼的孩子,那恭喜你,其實他是非常聰明的一個孩子,她是喜歡這種對普通的事物,他懂得去探索,他會懂得思考,所以,當還你的孩子問你為什麼時候,你應該多跟她解釋充分的發揮他的想象力和探索力。
-
4 # 壹念心理
寶寶說話的早晚,愛不愛說話,是爸爸媽媽尤其重視的問題。面對幾個月大在說話邊緣試探的寶寶,爸爸媽媽往往顯得比寶寶更著急,著急得忽視了寶寶的發育規律。寶寶說話晚到底跟智商有沒有關係?是大器晚成好還是初露鋒芒好?
一、寶寶什麼時候開口說話?
3個月:從哭叫轉向咿呀發音,並且可以扭頭尋找發出聲音的方位。
6個月:叫出ba、ma的單音,對自己名字也有了反應。
9個月:重複一些簡單的音節,能夠聽出音調中的感情。
1歲:叫出爸爸媽媽,對簡單的要求做出反應,並且利用姿勢表達。
1歲半:講出2~3個字的片語,可以使用你、我、和這樣的代詞。
2歲:聽懂簡單的指令,會使用2~3個字的片語。
3歲: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性別,可以簡單的交流,分辨出常見的圖畫物體。
PS:寶寶的第一聲爸爸媽媽,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開口說話。因此,1歲可以說是寶寶語言發展上的里程碑。不過呢,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有4~6個月的誤差是正常的,一般女寶寶會比男寶寶更早說話。
二、說話早晚的錯誤認知
1、語言發育遲緩?
說話確實是跟寶寶的語言能力有關,但是語言能力不僅僅就是說話,還有理解,能夠說話但不理解意義,也不是真正的說話,比如不能根據指令來完成一個動作、不能進行交流等等。僅僅因為說話早晚來評判寶寶的語言發育快慢太過片面霸道。
2、智商高低體現?
寶寶的語言發育是受遺傳、智商、環境、教育方式綜合影響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個體的差異非常大。單單就說話早晚就給寶寶智商分級,根本毫無準確性。
三、如何讓寶寶開口說話?
1、今天,你碎碎唸了嗎?
有意識的多教寶寶說話,是給予寶寶更多的模仿機會。要知道,當寶寶想要表達意思的時候,會透過著急、發怒或者哭鬧的方式。寶寶只有在可以聽見的同時,進行理解和模仿,所以媽媽要經常和寶寶說話,神情、動作、聲音都是寶寶可能模仿的東西。準備一些小玩具和寶寶互動,放慢語速、吐字清晰、重複發音,這樣加深印象,久而久之寶寶的模仿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2、今天,替寶寶說出心聲了嗎?
當寶寶可以用咿、呀、哈、嗚等音節表達情緒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進行寶寶的發聲模仿了。比如寶寶想要媽媽抱、想要喝奶、想要換尿不溼,媽媽就可以用簡單的詞語替他說出來,看看寶寶的反應,這樣耳濡目染,寶寶就會逐漸強化這些語言和意義,使寶寶的模仿變得更加的容易。
3、今天,進行口腔肌肉鍛鍊了嗎?
寶寶如果較晚說話、吐詞不清,有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沒有得到足夠的鍛鍊。而出現這樣的結果,媽媽可以回想一下,寶寶的輔食是不是處理得太過精細,沒有咀嚼的動作,也沒有做嘟嘴或者鬼臉這樣的動作。可以說口腔肌肉是影響說話的關鍵,媽媽平時就要有意識地鍛鍊寶寶口腔肌肉,做一些嘴部動作,吃一些咀嚼食物。
4、今天,寶寶交朋友了嗎?
寶寶遲遲不開口說話,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社交。有空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帶上寶寶去串門,鼓勵寶寶交朋友,甚至是一些社交方面簡單的禮儀,比如問好、再見等等。當寶寶和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寶寶有機會跟著說一些詞句,以此來激發說話的興趣。
想讓寶寶早早地說話,不要刻意地糾正發音,不要過度關注口吃,對髒話的冷處理都是讓寶寶正確說話的技巧。爸爸媽媽的耐心、陪伴、鼓勵是最好的語言催發劑。
回覆列表
這些都是老人話,還是有一點迷信在裡面的,我所瞭解的身邊的人,說話早的人一般長大後,都比較愛講話,性格開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