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建心得工程人的生活
-
2 # 忠肝義膽嶽老三
一
金庸並沒有對自己的武俠小說進行排名,但是說過一句話:從藝術水平來說,後期的作品比前期的好,長篇作品比短篇好。當然,金庸這句話還是很中肯的。
金庸具有影響力的長篇作品是六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
就這六部長篇作品而言,《射鵰英雄傳》是金庸打造招牌的一部,可以說徹底讓金庸名氣大漲。
而《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則是金庸先生的巔峰之作。《天龍八部》的氣勢恢宏,《笑傲江湖》的爾虞我詐,《鹿鼎記》的借古諷今。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語言功底,都是金庸先生的最高水準。
所以,這三部作品都是公認的金庸藝術價值最高的三部作品。
二
“射鵰三部曲”裡面,個人覺得藝術價值最高的是《倚天屠龍記》。無論是人物刻畫,還是回目都是很不錯的,這也是金庸寫作水平有很大的進步和靈活的一部作品,相比《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的描寫更為精煉,懸念一波又一波,此起彼伏,而且金庸特別善於留白,用極少的筆墨寫出黃衫女,既留下懸念,又對應射鵰,而且給觀眾答案,卻給主角留下懸念。
而《射鵰英雄傳》卻比《神鵰俠侶》要好,雖然嶽老三看的第一部金庸作品是《神鵰俠侶》,印象極為深刻,但是在看了《射鵰英雄傳》之後,個人感覺《射鵰英雄傳》還是比《神鵰俠侶》精彩。特別是“五絕”的描寫,吊足了胃口,然後一個個神秘出現,也是相當精彩。
反而是《神鵰俠侶》,除了對“情”的描寫非常突出之外,感覺有很多牽強,所以把《神鵰俠侶》排在後面了。
三
中短篇作品來說,《連城訣》和《俠客行》算是可以的。但是個人覺得《連城訣》對人性之惡的描寫真是入木三分,這也是讓人不敢看《連城訣》第二遍的原因,裡面的人物看似正人君子的都是十惡不赦之徒,反而光明正大的惡人血刀老祖並不覺得惡。
《俠客行》也是留下一個大懸念,也是主角尋找自我的過程。
然後短篇裡面,個人認為《雪山飛狐》這種“羅生門”風格很不錯,塑造的胡一刀大俠正是喬峰的低配版。反而是《飛狐外傳》有些拖沓。
而《碧血劍》和《書劍恩仇錄》早期作品,沒有太大的特色,特別是《書劍恩仇錄》,絕對是金庸作品最差的一部。
個人認為最具藝術價值的三部是《鹿鼎記》《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
接著就是《倚天屠龍記》《連城訣》《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再就是《俠客行》《越女劍》《雪山飛狐》《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最後的《飛狐外傳》《碧血劍》《書劍恩仇錄》。
-
3 # 紅狐傳媒
金庸小說主要是指 金庸的 武俠小說,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按時間順序排名,他們分別是:《 飛狐外傳》(1960年)、《 雪山飛狐》(1959年)、《 連城訣》(1963年)、《 天龍八部》(1963年)、《 射鵰英雄傳》(1957年)、《 白馬嘯西風》(1961年)、《 鹿鼎記》(1969年)、《 笑傲江湖》(1967年)、《 書劍恩仇錄》(1955年)、《 神鵰俠侶》(1959年)、《 俠客行》(1965年)、《 倚天屠龍記》(1961年)、《 碧血劍》(1956年)《 鴛鴦刀》(1961年)、《 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昔年,偶然在深圳的書攤上見到了《心河帆影》隨筆集,尤其是一篇名為《包涵了,金庸先生》至今我還在回味,這也是我首次瞭解金庸先生的生平輪廓的資料。此後,就開始關心這方面的資料了。
由於少年時代就讀過金庸的《射鵰英雄傳》等,此次又逢到這些文章及書,其中的“金庸學會”更為“金學”研究,引起了我的興趣,這些無不引起我童年的美好回憶。
在他的10餘部聞名全球的小說中,很難說出哪一部是他最好的作品。也許《神鵰俠侶》是最熱鬧的一部,《倚天屠龍記》最為緊張,《天龍八部》最為複雜,《雪山飛狐》最為感人,而最美麗且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要算是《射鵰英雄傳》了。”
在我心裡,《射鵰英雄傳》是所有小說中最好的,早年由於甚小不懂,而我我遵之的詩歌創作是浪漫與現實的兩結合,於金庸小說給我的影響有著莫大的關係。因為,金庸的小說幾乎全部是以具體歷史背景加上浪漫主義的想象創作而出的。
我做社會和歷史研究,所以非要排名的話,飛《射鵰》第一莫屬。
-
4 # 如義齋人
只說我個人內心的最佳排名,原因就不說了,大家都是我師,請多指教!
1、鹿鼎記
2、天龍八部
3、笑傲江湖
4、射鵰英雄傳
5、倚天屠龍記
6、連城訣
7、神鵰俠侶
8、越女傳
9、碧血劍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白馬嘯西風
13、鴛鴦刀
14、雪山飛狐
15、書劍恩仇錄。
-
5 # 地獄狂野之狼
金大俠用了十八年時間寫作,卻花了三十年時間填坑。有些坑始終也沒有填上哈哈,雖然坑很多,禁不起推敲,但我還是特別喜歡。
-
6 # 煮鶴仙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加上一個短篇《越女劍》,總共十五部作品。
按照連載時間的先後來說一說我覺得非常棒的幾部。
第一是“射鵰三部曲”。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三部小說從南宋到元末,其實是有一定的特殊意義的。
作為“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射鵰英雄傳》裡的主角郭靖,為人剛正不阿,一絲不苟的貫徹“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雖然他長於蒙古,但是身為宋人的他,依舊“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固守襄陽,對抗蒙古大軍。作為第一代民族衝突的見證者,郭靖的態度是做“烈士”。
到了三部曲裡的第二部《神鵰俠侶》中,楊過本人對幫蒙古還是幫大宋其實是無所謂的。在他看來,幫助忽必烈打南宋和幫助郭靖守襄陽城,這樣重大的民族問題,忠誠於哪一方已經不是必須的,到楊過這一代,其實已經有了自由選擇陣營的權力了,只不過,還是難以為“正教”所接受罷了。而且,楊過在幫助郭靖打退蒙古對襄陽城的進攻以後,他的選擇是去做隱士,他是沒有跟那個陣營共存亡的意思的。
第三部曲《倚天屠龍記》裡,不唯是主角張無忌,整個江湖對忠於“元朝”還是“反抗暴元”,其實都已經麻木了。甚至“反抗暴元”的首腦組織“明教”,還因為或者或那的關係不為“名門正派”所容,一次由一次的被他們圍剿。到了這個時候,私人恩怨和好惡,已經完全凌駕於“華夷之防”以上了,甚至張無忌都娶了個蒙古老婆,去做了隱士。到張無忌這一代,無論過去經歷了怎樣的血與火,最終各個民族還是開始融合了。這裡面“反戰”的意思,可以說已經比較明顯了。
“射鵰三部曲”以後的繼任者《天龍八部》,被稱為“武俠小說裡的紅樓夢”。這一部小說,其實還在延續“反戰”和“民族融合”的問題。刻畫最深的人物蕭峰,身為“契丹人”被漢人養大,學習漢族文化。回到故國大遼以後,看到宋人罵契丹人“遼狗”,契丹人罵宋人“宋豬”,雙方互相“打草谷”。站在蕭峰的角度來看,終於明白,雙方互相仇視和殺戮,其實十分不值得,絕大多數人都是被統治階級利用了,在絕大多數民眾而言,民族對立遠遠不如和平相處的融合。
(蕭峰是契丹人,也不是沒有用意的,在不少國家,至今仍稱中國為“契丹”。換種方式說,“契丹人”,是你,也是我。)
《笑傲江湖》和《鹿鼎記》這兩部小說,前者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說,以武俠的角度解讀了“政客”們的陰險和虛偽奸詐,揭示了看似光鮮的“領導者”們無聊而又卑鄙無恥的下作手段。令狐沖所學的“獨孤九劍”,所謂“你刺我哪裡,我就刺你哪裡,完全近乎兩敗俱傷的無賴打法了。”其實就是一種平等對待,拒絕迷信權威的態度,可以說是破解“洗腦”最簡單實用的法門了,其實與追求精神自由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謀而合。
回覆列表
第一是鹿鼎記,收官之作,返璞歸真。
第二是笑傲江湖,無具體時間,只揭露人性 政治醜惡。
第三是射鵰英雄傳,成名之作,氣勢雄渾,亦奠定系列人物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