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CMCL
-
2 # 矩陣鏈
2011年9月8日這一天,天文學愛好者們拿著望遠鏡就能看到在距離銀河系2100萬光年的地方發生的一場視覺盛宴——超新星爆炸。對於很多人來說,一生可能只有這麼一次機會。最近,天文學家又觀察到一起類似超新星爆炸的神秘爆炸事件。爆炸距離大約離地球有2億光年之遠。
超新星是指快要死亡的大質量的恆星。超新星爆炸是一種天文現象,質量相當於太陽質量8-20倍的恆星,在後期恆星內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所提供的能量不足以抵抗恆星本身的萬有引力時,星核和星殼分離,恆星會迅速的坍塌,恆星中的氣體會獲得巨大的能量,因此會發生強烈的超級大爆炸,並伴隨著耀眼的亮光。
類似超新星爆炸這一現象是在凱克天文臺的ATLAS望遠鏡拍攝到的,這座天文臺位於夏威夷休眠火山莫納克亞山的山頂。如果說只是普通的超新星爆炸,天文學家還不至於如此疑惑。關鍵的一點是這個類似超新星爆炸所產生的閃電異常明亮,天文學家再三強調,它的亮度是普通超新星的10-100倍,更讓人吃驚的是,這道閃電的速度非常快。舉個例子:普通超新星爆炸需要數個星期才能達到的兩點峰值,這個閃電兩天就輕易達到了。
在觀察到這個現象之後,科學家將這個神秘的閃電在天文學家電報網站上進行了報道,引起了全球範圍內天文學家的調查分析。這個神秘閃電的觀測資料被該網站的資料庫收錄在“AT2018cow”下,並簡稱其為“母牛”。目前為止,至少有18個望遠鏡對這個神秘的閃電進行觀測,這是對某一天體進行的觀測研究小組數最多的研究分析。作為ATLAS研究小組成員的天文學家凱特·馬奎爾表示:“這個神秘閃電就像是憑空出現的!我們發現其它一樣快的天體,但是亮度卻不及它。意味著迄今我們未曾觀測到這樣的天體。”
雖然世界多個優秀的天文學研究小組對這個神秘的閃電進行觀測研究,然而卻並沒有真正揭開它的謎底。雖然這個爆炸的亮度非常明亮,看起來就像在我們的星系裡。但是中國的一支觀測團隊表示,這個類似超新星的爆炸發生在距離地球2億光年外的地方,根本不在銀河系的範圍內。其它研究小組觀測到的資料是,這個神秘的閃電是有高能帶電粒子組成的,以每秒2萬公里的速度向外爆發。
超新星爆炸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現象,爆炸過程中釋放出去的能量非常巨大,然而在最新的觀測結果中顯示,神秘閃電所在的星雲表面溫度達9000攝氏度,這讓科學家對這期類似超新星爆炸的爆炸起源感到非常的困惑。
回覆列表
地球最吸引我的特點之一是其獨特的氣候模式,它不斷地變化著,也持續地影響著全球的生命。觀察風暴則是我的最愛,沒有什麼比親眼看著一場溫暖的夏季風暴從地平線席捲而來更美的事兒了---那閃電的束束光紋穿雲而過,隆隆咆哮的驚雷震撼大地。擁有如此複雜的大氣成分,獨特的氣候及地質特徵,地球氣候才成如今我們瞭解的那般獨一無二。
可是,我們也知道,其它星球同樣有大氣層,而這對於它們的氣候又意味著什麼呢?比如,天王星上有颶風嗎?金星上有洪水嗎?土星上有雷暴嗎?
為了瞭解我們太陽系中種類繁多的各種氣候,尤其是變幻莫測的閃電,我們就需要去了解隱藏在閃電背後的科學!
什麼是閃電?
通俗地說,閃電就是一種強烈的放電現象,通常持續時間很短。這種放電現象就是由一個使電極相反的帶電物質相互均衡,並釋放被壓制的能量的過程造成的。在暴風雨的情況下,積雨雲底部會有一塊負電荷區域,同時正電荷區域則上升至雲團頂端,於是開始橫向放電。
地球上,閃電產生在雲與雲、雲與地面,或同一雲團的兩個區域之間。任何型別的閃電放電發生所需的主要條件包括:兩個區域之間的電位存在顯著差異(在積雨雲中,閃電現象由冷卻的水滴和軟形態的冰雹(氣象學中叫軟雹)碰撞產生)。隨著電荷持續積累,最終釋放電流,穿越大氣介質屏障,並使大氣分子在靠近地面的過程中帶電變成等離子體,視覺上便形成了閃電。如影隨形的雷聲通常是幾乎緊隨閃電(熱閃電除外)發生,而實際上打雷是一種由於大氣分子受到的壓力猝然上升而形成的衝擊波。
雷擊
基本上,閃電是一種在變化、移動的大氣條件下產生的自然現象。因此從邏輯上來看,具有變換莫測大氣環境的其他星球不也應當擁有風暴和閃電嗎?
必須有的!
其他星球有閃電嗎?
現在,你明白了閃電的氣候基礎,那麼其他星球上若是有閃電現象也說得通了。只不過,其他星球上的閃電現象與我們地球上的可是有著千差萬別呀!
地球上的閃電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方面我們尚未提到——而這一點恰恰與探測其他星球上閃電十分相關——閃電還會產生一種波長比較特殊的無線電波,名為哨聲波。同時,由於在其他星球拍攝閃電顯然十分具有挑戰性,為閃電採用另一種度量標準會很有幫助!
火星
自從我們在星空中驚鴻一瞥,看見它如同一顆紅寶石般熠熠生輝,這顆紅色星球就始終令人類著迷不已。大多數人都知道,大部分的火星大氣都已經被剝離,只留下一片貧瘠的荒涼之地。因此,若聽聞火星上有風暴和閃電,人們或許會十分驚訝。席捲火星之地的巨大沙塵暴也許不會像地球上那樣充斥溼氣,而是充滿著極其優質的火星土。
這些沙土便隨風暴流散各處。
由於降低的重力,僅一絲輕柔的微風就能吹起這些優質沙土,並帶著它們行走百餘英里,直到重力將它們引回地面。這些風暴中心區域旋轉著的不同微粒會生成能量差異,這些能量差異將會最終在“雲層”裡聚積並釋放。在這些巨型沙塵暴中哨聲波就已經能被探測到,並且可以看到一些閃電。不幸的是,長期駐紮在火星上的NASA(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探測器至今還未從地面抓拍到一張清晰的火星閃電照片!
木星
只要你讀過任何一點點關於木星的知識,你就一定知道,作為我們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星球,木星完全被風暴統治著。木星是一個氣體巨行星,所以它有著漩渦大氣環境。木星上最大的風暴系統已在此肆虐三百餘年,以“大紅斑”之名著稱(GRS),而且其體積還是地球的兩倍大!非常有趣的是,各種進行近天體探測飛行的NASA航天器(如卡西尼號和朱諾號)都確認,木星上的閃電與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閃電是十分相似的。至於哨聲波,如前所述,在木星上也能被探測到,是證明木星上閃電的又一鐵證!
閃電來臨
由於我們地球與木星之間大氣的差異,木星上閃電的放電現象會需要更長時間,大概需要持續整整一或兩分鐘,而地球上閃電放電迅速,就在眨眼間!“木星閃電”的能量同樣驚人,可以達到我們星球上閃電能量的百倍。與地球上看到的趨勢不同,木星上的大部分閃電發生在兩極附近,而地球上的閃電往往集中於赤道附近。
金星
長久以來,人們認為金星的磁場方向和大氣成分使得金星不可能有閃電,儘管金星的大小和密度與地球相似。然而,由最近的任務帶來的資料顯示,從金星發出的哨聲波,其強度和頻率與地球上的閃電相似!金星比地球更接近太陽,它從太陽接收大量能量進入大氣層。當能量被分配並開始分離到不同的區域時,電荷最終會積聚並釋放出來。如果金星表面沒有那麼熱,那麼觀察金星風暴與觀察地球夏季風暴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其他星球上的天氣
正如你可能知道的,當談到太陽系中理想的不動產時,地球絕對是我們的最佳選擇。是的,我們必須應對嚴酷的冬天、變化莫測的季節、颶風以及其他自然災害,但我們應該為此感激!與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相比,我們生活在一個名副其實的天堂裡。相比地球,離太陽更近的行星——水星和金星,是難以置信的熱,其溫度分別約800和864華氏度。火星是一片貧瘠的荒地,幾乎沒有大氣層可言,因此在那裡的生存是不可能的。當你遠離我們的星球,到達氣體巨行星,那裡甚至沒有任何堅實的地面可站!最後,你可以選擇居住在冰巨行星上,那裡的表面溫度下降到接近-400華氏度(海王星)。
你可能並不總是喜歡我們的天氣
那些極端的條件使得在那裡生活(目前)是不可能的,但是研究其他行星上的天氣可以給我們提供關於我們自己氣候未來的關鍵資料。地球擁有太陽系中最複雜的天氣系統,要多虧我們複雜的行星組成,以及它的大氣層、冰蓋、季節變化、人類影響等等。因為我們只能根據我們的過去來預測地球的未來氣候,所以瞭解其他行星的大氣是如何演變或發展的,也許能為我們自己星球上天氣的命運提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