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的武藝必有師承淵源,打棗捅豬練不出功夫。
很多朋友只看過《三國》,卻未曾讀過《三國前傳》。
據史學大家肥貓考證,三國眾武將皆有師承,武藝皆非憑空而來,今天就給大家來講幾個代表性人物。其中就有關羽和張飛。
東漢末年時候,幷州雁門世居著張家大族,族中有一系,有兄弟三人。
長兄名為張傀,字孟禮,是當時著名的武術大家,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祖傳戟術更是世間一絕。 張傀授藝有教無類,廣收門徒,因材施教,能夠根據徒弟們各自不同的特點而傳授相適合的武藝,或靈逸,或剛猛,或勁健。
張傀的開山弟子就是典韋。 典韋身高力大,膂力超群,張傀教與他一套“惡來十三雙神戟”的絕技,和典韋力大無窮的特點相適應。由於典韋的箭術不精,張傀又授予他“夜摩飛戟”的暗器功夫,彌補其中遠端功擊力的不足。典韋上陣對敵,背後常插八柄小戟,這項神技他練至第八重的境界。
張傀的第六個徒弟也威名赫赫,他就是東吳第一猛將――太史慈。
太史慈悟性很高,但力量卻不足,如果持短兵器,防禦力肯定不夠。張傀就傳授了槍術和“八十步神射”的箭術,“夜摩飛戟”的功夫也傳授給了他。太史慈上陣時背後插著兩柄小戟,他的飛戟功夫只達到第三重。
張傀非常了不起,曹魏和孫吳的第一勇士都出自於他門下。
兄弟三人,張傀居長,二弟是文士,三弟張儉也是一位武術大師。
張儉,字叔樸,性情孤僻,不擅言辭,但張儉的收徒標準卻非常高,精挑細選。張儉平生只收過一名徒弟――呂奉先。
張儉授藝則非常細緻嚴格,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把祖傳絕學“霸王戟”傾囊相授於呂布,還教會了呂布“一百五十步神射”的絕世箭術。呂布最終成為了三國第一名將。
張家老二名叫張偃,字仲伏,他是個飽學文士,不會武藝,他在宛城做官,他的妻子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張儉的妻子人稱為“鳳茹夫人”,手中一杆大槍神出鬼沒,已臻化境,打遍天下無敵手。張家宗室中的很多年輕弟子都向她拜師學藝。
鳳茹夫人的槍術有三樣絕招:第一是“獅吼鳳鳴槍”,第二是“百鳥朝鳳槍”,第三是“丹鳳朝陽槍”。
當年,張偃在朝中有個老友,因遭閹宦誣告,獲罪族誅。而張偃義氣深重,救下了老友家中的一個幼兒,攜回宛城撫養,收認其為義子,取名張飛,字翼德。
鳳茹夫人第一個弟子就是張飛,將“獅吼鳳鳴槍”傳授於他。這項槍術以“獅吼功”為輔助,聲如震雷,威風八面。
張飛長大成人後,身負絕世武藝。但張飛自小性格剛硬暴躁,好酒任性。因行俠仗義,得罪了當地的貴族,被舉報到了官府。官府輯拿,張偃夫婦怕張飛的身份被暴露,無奈連夜送他出逃。
宛城外,桃林邊,揹負著行囊的張飛跪辭兩位親人,為了防止將來被高人辨認出武藝的師承淵源,連累了兩位恩人,張飛就將大槍的槍頭擰成了九曲盤蛇的形狀,以行走江湖時,不會暴露出師門來歷。
後來,張飛逃到涿郡,安定下來,以屠豬為業,他在自己隱居之所的後院中種植了一片桃林,就是為了記念張偃和鳳茹夫妻二人的恩義。
鳳茹夫人名義上的開山弟子是張繡,是張家宗室子弟,所學的武藝是“百鳥朝鳳槍”。 張繡聰穎伶俐,卻不夠勤奮,槍法虛浮,但也算有所成就,憑著這一手槍法,張繡橫行西域,被江湖稱為“西域槍王”。
鳳茹夫人的第三個弟子名叫張遼,字文遠。後來也成為了一代名將。
鳳茹夫人第九個弟子名叫馬超,字孟起。鳳茹夫人當時已年近花甲,想把馬超當做自己的關門弟把“丹鳳朝陽槍”傳授給了馬超。 馬超憑此絕技行走西涼,從無敵手。
鳳茹夫人的關門弟子名字叫曲阿小,是收養的被棄遺孤。 曲阿小就是太史慈與孫策對戰的時候,奮勇壓陣的那個小將。曲阿小學成武藝後到劉繇處從軍,恰與太史慈在同一個軍營,從武藝招數中他辨認出了太史慈的師承,兩人也算半個同門,所以他就奮勇為太史慈壓陣。世人誤傳是“曲阿小將”,其實是聽錯了,他名字就叫做曲阿小。
劉繇勢敗,曲阿小離開中土,輾轉跋涉,到了涼州地界的天水關定居下來。曾經教授過當地一些年輕人武藝。其中一個少年名叫姜維,字伯約。
漢末時期,江湖中另有一個武術流派,以刀術見長,最為世人推崇的是冀州蔡家,當時掌門人是號稱“天下刀祖”的蔡雋。
蔡雋,字文永,武藝高強,授徒有方,威名揚於四海,前來投師拜門者絡繹不絕。
蔡雋的親傳大弟子名叫張羽。張羽是前文中所說幷州雁門張家的族人。他悟性奇高,天生神力。張羽與族弟張遼同窗讀書,兩人相伴向族叔張儉求藝。 但當時張儉已經收了呂布做為弟子,心無旁騖。二位族侄前來拜門,張儉不忍心如此良材遭到廢棄,就修書給好友蔡雋,請他收張羽為徒,又將張遼推薦給了宛城的嫂夫人鳳茹。
到了冀州,張羽拜在蔡雋門下。他天賦極高,學藝又用心勤奮,深為蔡雋所喜,將一身武藝傾囊相授。
但張羽心地豪俠,一次因路見不平,打死了冀州袁家的貴族子弟,官府下了海捕文書。 袁家勢力龐大,蔡雋得罪不起,怕被張羽連累,就與兒子蔡陽商議,準備半夜聯手擒下張羽。
但府中老僕蔡福路過書房時聽到,就悄悄告訴了張羽,兩人夜半盜馬出逃。
行至半途,因蔡福年事已高,行路緩慢,怕拖累了張羽,就告辭分路而行。老蔡福後來在玉泉山出家為僧,法號普淨。
蔡雋發現張羽失蹤,知道陰謀敗露,就與兒子蔡陽分路帶人追趕。在青龍關外,蔡雋終於追上了張羽,勸誘不成,刀兵相見。師徒倆在關前一場大戰,戰至八十餘合不分勝負。 張羽使一招拖刀計,用刀背將蔡雋拍落馬下,因念一師之恩,留了其性命。 師徒二人劃地絕交,割袍斷義。張羽指關為姓,指云為字,改名為關羽,字雲長,從此獨闖江湖,兩人恩斷義絕。
關羽回到幷州雁門,接上老母遁入江湖,後來隱居於解州鄉野,賣棗為生。
關羽走後,蔡雋名義上的開山大弟子就是顏良,武藝是“十八寒焰刀”。顏良出師後,投到當地豪強袁家麾下效力。往後,蔡家新收的徒弟後來就都由蔡雋的兒子蔡陽代父傳藝,蔡陽繼承了蔡家“天下刀祖”的名號,名震於江湖。
龐德龐令明少年時節曾拜於蔡家門下學藝,但世事難料,戰亂紛起,學業半途而廢。“十八寒焰刀”只學到十五式,就被馬騰帶走到西涼從軍了。
出眾的武藝必有師承淵源,打棗捅豬練不出功夫。
很多朋友只看過《三國》,卻未曾讀過《三國前傳》。
據史學大家肥貓考證,三國眾武將皆有師承,武藝皆非憑空而來,今天就給大家來講幾個代表性人物。其中就有關羽和張飛。
東漢末年時候,幷州雁門世居著張家大族,族中有一系,有兄弟三人。
長兄名為張傀,字孟禮,是當時著名的武術大家,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祖傳戟術更是世間一絕。 張傀授藝有教無類,廣收門徒,因材施教,能夠根據徒弟們各自不同的特點而傳授相適合的武藝,或靈逸,或剛猛,或勁健。
張傀的開山弟子就是典韋。 典韋身高力大,膂力超群,張傀教與他一套“惡來十三雙神戟”的絕技,和典韋力大無窮的特點相適應。由於典韋的箭術不精,張傀又授予他“夜摩飛戟”的暗器功夫,彌補其中遠端功擊力的不足。典韋上陣對敵,背後常插八柄小戟,這項神技他練至第八重的境界。
張傀的第六個徒弟也威名赫赫,他就是東吳第一猛將――太史慈。
太史慈悟性很高,但力量卻不足,如果持短兵器,防禦力肯定不夠。張傀就傳授了槍術和“八十步神射”的箭術,“夜摩飛戟”的功夫也傳授給了他。太史慈上陣時背後插著兩柄小戟,他的飛戟功夫只達到第三重。
張傀非常了不起,曹魏和孫吳的第一勇士都出自於他門下。
兄弟三人,張傀居長,二弟是文士,三弟張儉也是一位武術大師。
張儉,字叔樸,性情孤僻,不擅言辭,但張儉的收徒標準卻非常高,精挑細選。張儉平生只收過一名徒弟――呂奉先。
張儉授藝則非常細緻嚴格,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把祖傳絕學“霸王戟”傾囊相授於呂布,還教會了呂布“一百五十步神射”的絕世箭術。呂布最終成為了三國第一名將。
張家老二名叫張偃,字仲伏,他是個飽學文士,不會武藝,他在宛城做官,他的妻子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張儉的妻子人稱為“鳳茹夫人”,手中一杆大槍神出鬼沒,已臻化境,打遍天下無敵手。張家宗室中的很多年輕弟子都向她拜師學藝。
鳳茹夫人的槍術有三樣絕招:第一是“獅吼鳳鳴槍”,第二是“百鳥朝鳳槍”,第三是“丹鳳朝陽槍”。
當年,張偃在朝中有個老友,因遭閹宦誣告,獲罪族誅。而張偃義氣深重,救下了老友家中的一個幼兒,攜回宛城撫養,收認其為義子,取名張飛,字翼德。
鳳茹夫人第一個弟子就是張飛,將“獅吼鳳鳴槍”傳授於他。這項槍術以“獅吼功”為輔助,聲如震雷,威風八面。
張飛長大成人後,身負絕世武藝。但張飛自小性格剛硬暴躁,好酒任性。因行俠仗義,得罪了當地的貴族,被舉報到了官府。官府輯拿,張偃夫婦怕張飛的身份被暴露,無奈連夜送他出逃。
宛城外,桃林邊,揹負著行囊的張飛跪辭兩位親人,為了防止將來被高人辨認出武藝的師承淵源,連累了兩位恩人,張飛就將大槍的槍頭擰成了九曲盤蛇的形狀,以行走江湖時,不會暴露出師門來歷。
後來,張飛逃到涿郡,安定下來,以屠豬為業,他在自己隱居之所的後院中種植了一片桃林,就是為了記念張偃和鳳茹夫妻二人的恩義。
鳳茹夫人名義上的開山弟子是張繡,是張家宗室子弟,所學的武藝是“百鳥朝鳳槍”。 張繡聰穎伶俐,卻不夠勤奮,槍法虛浮,但也算有所成就,憑著這一手槍法,張繡橫行西域,被江湖稱為“西域槍王”。
鳳茹夫人的第三個弟子名叫張遼,字文遠。後來也成為了一代名將。
鳳茹夫人第九個弟子名叫馬超,字孟起。鳳茹夫人當時已年近花甲,想把馬超當做自己的關門弟把“丹鳳朝陽槍”傳授給了馬超。 馬超憑此絕技行走西涼,從無敵手。
鳳茹夫人的關門弟子名字叫曲阿小,是收養的被棄遺孤。 曲阿小就是太史慈與孫策對戰的時候,奮勇壓陣的那個小將。曲阿小學成武藝後到劉繇處從軍,恰與太史慈在同一個軍營,從武藝招數中他辨認出了太史慈的師承,兩人也算半個同門,所以他就奮勇為太史慈壓陣。世人誤傳是“曲阿小將”,其實是聽錯了,他名字就叫做曲阿小。
劉繇勢敗,曲阿小離開中土,輾轉跋涉,到了涼州地界的天水關定居下來。曾經教授過當地一些年輕人武藝。其中一個少年名叫姜維,字伯約。
漢末時期,江湖中另有一個武術流派,以刀術見長,最為世人推崇的是冀州蔡家,當時掌門人是號稱“天下刀祖”的蔡雋。
蔡雋,字文永,武藝高強,授徒有方,威名揚於四海,前來投師拜門者絡繹不絕。
蔡雋的親傳大弟子名叫張羽。張羽是前文中所說幷州雁門張家的族人。他悟性奇高,天生神力。張羽與族弟張遼同窗讀書,兩人相伴向族叔張儉求藝。 但當時張儉已經收了呂布做為弟子,心無旁騖。二位族侄前來拜門,張儉不忍心如此良材遭到廢棄,就修書給好友蔡雋,請他收張羽為徒,又將張遼推薦給了宛城的嫂夫人鳳茹。
到了冀州,張羽拜在蔡雋門下。他天賦極高,學藝又用心勤奮,深為蔡雋所喜,將一身武藝傾囊相授。
但張羽心地豪俠,一次因路見不平,打死了冀州袁家的貴族子弟,官府下了海捕文書。 袁家勢力龐大,蔡雋得罪不起,怕被張羽連累,就與兒子蔡陽商議,準備半夜聯手擒下張羽。
但府中老僕蔡福路過書房時聽到,就悄悄告訴了張羽,兩人夜半盜馬出逃。
行至半途,因蔡福年事已高,行路緩慢,怕拖累了張羽,就告辭分路而行。老蔡福後來在玉泉山出家為僧,法號普淨。
蔡雋發現張羽失蹤,知道陰謀敗露,就與兒子蔡陽分路帶人追趕。在青龍關外,蔡雋終於追上了張羽,勸誘不成,刀兵相見。師徒倆在關前一場大戰,戰至八十餘合不分勝負。 張羽使一招拖刀計,用刀背將蔡雋拍落馬下,因念一師之恩,留了其性命。 師徒二人劃地絕交,割袍斷義。張羽指關為姓,指云為字,改名為關羽,字雲長,從此獨闖江湖,兩人恩斷義絕。
關羽回到幷州雁門,接上老母遁入江湖,後來隱居於解州鄉野,賣棗為生。
關羽走後,蔡雋名義上的開山大弟子就是顏良,武藝是“十八寒焰刀”。顏良出師後,投到當地豪強袁家麾下效力。往後,蔡家新收的徒弟後來就都由蔡雋的兒子蔡陽代父傳藝,蔡陽繼承了蔡家“天下刀祖”的名號,名震於江湖。
龐德龐令明少年時節曾拜於蔡家門下學藝,但世事難料,戰亂紛起,學業半途而廢。“十八寒焰刀”只學到十五式,就被馬騰帶走到西涼從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