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立三9626
-
2 # 強力成長
1、沒有規劃;
2、無效忙碌;
3、陷入舒適區;
4、停止學習。
接下來就分別為您解讀:
錯誤區1:沒有規劃
初入職場,都很有激情,對未來也充滿期待和嚮往,但日子久了,你會發現自己始終抗不過平淡時光的消磨,激情一點點地消散退去,陷入迷茫。
這樣的情況相信都會遇到過,也許你很快走出來,也許用很長時間再原地大轉。這些都是因為自己對未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規劃,淡忘了開始的初心,導致自己無法定位自己當下的位置,才會迷失了方向。
就好像我們在跑一場馬拉松比賽一樣,跑了一半,我們卻不知道終點在哪裡?來時的起點在什麼地方?你會是什麼心情?迷茫、失落以及對未來各種不確定性的恐慌便隨之而來。
有些人,一開始就堅定自己的方向從未放棄,你會發現這樣的人即便過的很苦,但內心熱情。
著名導演李安,在成名之前,靠妻子“吃軟飯”度日,當了6年的家庭煮夫,後來感慨地說:當年我沒辦法跟命運抗爭,但我要死皮賴臉地待在電影圈,繼續從事這一行。
李安在自己一無是處的時候,對未來的方向是堅定的,從來沒有放棄過在“混電影圈”,直至最後取得“終身成就獎”。
明確的未來規劃,能讓你實時自我定位,與未來校準。
錯誤區2:無效忙碌
我有一個朋友,早出晚歸,忙碌至極。十年如一日,生活也沒有太大的改觀和升級,我曾經一度認為他是不是一個特別享受忙碌的人?
真正有意義的忙碌是要能夠創造價值的忙碌,而不是瞎忙,無價值的忙碌。
多數人會觸犯這個錯誤,身邊甚至有整天用“忙”作為口頭禪的人,並且以此為榮,好像是再用這樣的方式向別人證明自己“特別有能力”一樣。
陷入無效忙碌,往往你的職場生涯會停滯不前,無法獲得更大的成就和升遷,只因為你的忙碌無法持續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
錯誤區3:陷入舒適區舒適區(Comfort zone)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人的固有習慣、觀念、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心理定勢,使人們處於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心理舒適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舒適區”。
在這個區域內,人們常常感覺放鬆,不願被打擾,有自己的節奏,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有自己的為人處世模式。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叫做“溫水煮青蛙”。
一開始,他們把青蛙直接放進熱水裡,青蛙因為突然收到熱水的刺激迅速跳出去,成功逃了一命。後來,他們先把青蛙放進涼水裡,然後在逐漸慢慢加熱,讓水溫慢慢地逐漸上升。
青蛙因為習慣了一開始的水溫,水溫的逐漸上升並沒有帶來很大的不適,慢慢的就習慣了,直至被熱水煮死。
習慣了呆在舒適區內,很難主動逃脫。對於職場人來說,別在舒適區內呆太久,當你的發展速度跟不上企業的發展速度時,就會被淘汰。
錯誤區4:停止學習
職場人最稀缺的資源應該是時間了,因此在做自己不願做的事的時候,就會甩出一句經典借口:“沒時間啊!”,然後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重複著自己認為對的事。
學習,從來都是一件高價值的事。停止學習,就等於關上了自我成長的大門,遮蔽了通往更精彩人生的最佳路徑。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在他的作品《傷仲永》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方仲永從小天資聰慧,可提筆作詩,很多人慕名而來。後來父親看準了這是一個商機,便帶著小仲永到處給人作詩題詞賺錢,沒有讓他繼續學習。
直到最後小仲永長大成人,這種能力越來越弱,便慢慢褪去了天才的光環。
即便你天生聰明、腦袋靈光,但依然不要忽略後天持續學習的重要性,否則你只能止步於此。更何況,我們都是普通人,並沒有那麼多聰慧過人的優勢。
小結: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整個長期的職場生涯,“沒有規劃”、“無效忙碌”、“陷入舒適區”、“停止學習”,這四個比較致命的錯誤是我們每個人都該避免和特別警醒的。
雖然這些長期來看,對自己會造成致命傷害,但也別太恐慌,現在亡羊補牢,還為時不晚。陷入了這四個錯誤區,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請耐心繼續往下看看我提出的三點建議。
如果你正處在這些“錯誤區”中的某一個旋渦中,要如何才能夠讓自己逃離出去呢?這裡我給出3點建議:1、學習基本的目標規劃smart原則;
2、聚焦最重要的事;
3、做個終身學習者、突破成長。
建議1:學習基本的目標規劃smart原則
可以嘗試給自己設定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和今年的目標,逐層分解。
目前最常用的制定目標遵循的原則是smart原則,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守這5個要求:具體的、可衡量的、可達成的、相關聯的、有時限的。
簡單說就是制定目標要具體明確,不要有模糊的概念。
比如“今年要好好學習”就是一個很模糊的目標,要說清楚怎麼學習、學什麼,明確表示出來。可以嘗試改成“截止2019年12月31日閱讀50本自我成長類書籍”。
這樣目標不但具體明確,而且有時間節點,與自己的學習願景有關聯。
50本書還可以透過拆分到每月每週分別讀多少,這樣就滿足了可衡量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根據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的去制定目標。如果你一年能夠讀10本書,就設定15本左右就可以了。
不要為了追趕別人而有意提高目標值,當目標無法實現時,很容易打擊自己的信心,甚至放棄目標。
如果你覺得smart原則太過繁瑣,不妨直接嘗試書寫“夢想清單”的方式吧!
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本子,用列清單的方式,寫下自己今年想要達成的目標就可以了!是不是特別簡單呢?然後,別忘記了定期覆盤總結。
建議2:聚焦最重要的事
要在工作中,學會先聚焦做最有價值、最重要的事。能夠帶來巨大價值的往往都是那些少數且重要的事。
目前流行的《OKR工作法》已經逐漸取代KPI進入各大企業,成為新的工作標準。OKR工作法提倡在日常工作中聚焦最關鍵的目標,去完成最關鍵的指標性事件。
我們在學習時間管理方法的時候也會接觸類似的概念,比如“吃青蛙”“番茄工作法”“時間管理四象限”等,在這些常見的時間管理方法中,你都能找到與“聚焦最重要的事”相關聯的概念影子。
建議3:做個終身學習者、突破成長
《最強大腦》科學判官、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魏坤琳說過這樣一句話:“那些在事業上有建樹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他們都是終身學習者,都對知識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渴求。”
查理•芒格也把自己的成就歸結為不斷地學習,他說:“我非常幸運,在讀法學院之前就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在我這漫長的一生中,沒什麼比持續學習對我幫助更大的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學習本身具有“複利效應”的結果。
平時你看似一點一點的知識積累,很像是再做簡單的加法,但其實學習是一個乘法的過程。一旦積累到一定的臨界值,就會呈指數級上升。
熬過學習知識的“加法期”,你一定會感受知識的複利效應給你帶來的巨大幫助!
總結:以上透過分析職場中四個致命錯誤區:“沒有規劃”、“無效忙碌”、“陷入舒適區”、“停止學習”,進而為大家提出了三點建議:1、學習基本的目標規劃smart原則;2、聚焦最重要的事;3、做個終身學習者、突破成長。
回覆列表
要搞好一個單位,必須團結奮鬥,合作分工,職工認真負責,上下配合。領導要多調查瞭解,深入群眾,傾聽意見,有事多商量,堅持原則,為事公道。這樣可以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發揮可以發揮的各種力量,產品質量也會相應提高,一個單位的發展前途也越來越好。如果說一個單位拉幫結派,投機取巧,搞陰謀詭計,有事互相推諉,甚致互相拆臺,不講生產質量,不做事靠關係得名利,這是極不公平的。同時也要影響那些踏踏實實做工作的,並工作又講究質量同志的積極性。一個單位要想得到好的發展,一個單位的人個個是要做事的,不是要偷工減料的,事情共做,利益共享,這才是正大道理。職場如果存在以上問題這是職場最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