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人老殷
-
2 # 豫南鄉農
農民種地掙錢嗎?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風調雨順了,農民種地多少可以賺點錢,反之就有可能是血本無歸。
一、
大家都知道,農民種地賺錢的核算方式,也是用收穫的糧食賣成錢。然後再除去農資人工及其它費用開支後,剩餘的那些錢,就是農民一年種地所賺的錢了。
今年的糧價雖然還沒有下來,但農資的價格已經是明碼標價了。比去年稍漲。複合肥40公斤100元一包,人工130元/天,稻種一般常用的55元/斤。機耕費90元/畝(地),收割機費未知。
一畝地的投資在六百多元左右。
所以,一畝地不算自己的工錢除非種花生或高產的經濟作業還可以賺點錢,如果種小麥,油菜或玉米之類的農作物是賺不到什麼錢的。如果,到收割的季節,再碰到陰雨天氣的作怪,農民可就慘透了。
二、
按照現在小龍蝦的行情這兩個月的產量來看,如果把稻田改成稻蝦養殖的話,畝產值還是可以的。
這個目前鄉里在要求上報,稻蝦養殖的面積,將來落實後可能有養殖補貼。
水源好的地方多種一些水稻,相比之下一畝田還可以賺個幾百元。如果,再混養些小龍蝦,一畝田可能要賺1~2千元。
但就是地畝太少,不能搞規模化的種植和養殖。
當然,不同地區受地理位置和氣候土壤等因素的影響,畝產值也是不一樣的。
在國內目前整體來看,農資和人工加在一起的投資成本,和畝產值基本上是持平的。
也就是說農民種田地是不賺多少錢的,但是,農民為什麼還在種呢?這就是一種無奈與掙扎。
還是那句話:希望國家多扶持一把農民,不要辜負農民的汗水和勤勞。使他們種田的收入不要與公職人員的收益,相差的太大了。
-
3 # 玖零向上
你好:農民種地掙不掙錢主要看種什麼,怎麼銷?
傳統作物的種植確實很難賺到錢了,一年忙下來,除了種子,農藥,化肥,人工幾乎沒有什麼利潤。而且過程繁複。所以隨著經濟條件的提高,一部分農民們也轉變了種植品類,和以往的銷售模式,跟隨現代化的步伐開拓新的盈利模式。
大棚種植果蔬採摘,特殊作物種植,利用現有自媒體的便利做為宣傳渠道,外加銷售模式的輔助,近幾年不說百分百農民都能得到可觀的收益但一半以上的人都賺到了種植傳統作物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利潤。
網際網路的發展也確實為部分農民的創業致富起到了添油助力的作用,使一些種植經驗豐富的老農民拓寬了自家作物的銷售渠道,比如我們當地一家用的豆製作物加工的豆製品,麵粉做的辣條,現在也是利用網際網路把加工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當然農民種地能否賺錢主要原因在於個人的眼界和經濟思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發家致富,但新經濟新環境確實給種地的農民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
4 # 品味人生51917
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靠著風調雨順解決溫飽問題。現在講究科學種田,旱可澆、澇可排、冷可加溫·高溫可降;可是做新型農民也難!
年齡大·文化低,難以快速掌握新技術
年青人又不願待在農村……,一年收入不抵半月工資!
-
5 # 發哥的生活日記
我是南方的,我爸媽是農民,我也是農民。
南方的農民肯定也有收入但很少,因為我們哪裡是盆地,種地全是人工,不像北方用機械。我們哪裡年輕的就因為掙錢不多就外出上班了。
我爸媽今年在家種了50多畝土地,全是自己人工種出來的,水稻30畝,玉米10幾畝,油菜10幾畝。今年30畝水稻,種子,肥料,農用產品,成本大概6000元左右,不算人工。大概收割27000斤稻穀,至今還在家裡賣不掉。10幾畝玉米,成本3000左右。大概收割玉米12000斤。賣了3000斤,剩餘的就養點雞鴨魚。今年豬瘟家裡幾十頭全死了,預計虧4萬左右。還有10幾畝油菜籽,成本2000塊,大概收入4000斤菜籽。稻穀27000X1.2=32400-6000(成本)=26400元,玉米12000X1=12000-3000(成本)=9000
油菜籽4000X2.5=10000-2000(成本)=8000
豬瘟,豬本錢虧大概40000元
魚賣了5000元(不記成本)
今年種50幾畝地:總收入26400+9000+8000-40000(豬本錢)+5000=8400元
快60歲的父母,今年辛辛苦苦種50幾畝地,一共收入8400元,還不算今年其他開支。所以做農民太困難了。
回覆列表
單純的種地是不掙錢,這是現在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怎樣轉變思路,這是擺在農人當前面臨的困境。為此,國家推出一系列的惠農政策,鞏固和加強了農業的基礎地位,各種農業補貼都是為鞏固農業和發展農業。所以做一農人必須適應當前形勢,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比於現在很多思想比較先進的人,把自己種出農特產品在網上銷售,而且做的很不錯。我們應從中學學經驗,找到適合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