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礦綠松石專家

    象牙,珍貴的物品。在遠古,擁有它的多少,是一個國家國力的象徵之一。 2001年,金沙遺址出土了1000餘根象牙,立時引起考古界的極大關注。 在目前發現的世界史前遺址中,時常有象牙藝術品出土,卻很少可以見到完整的、沒有經過加工的象牙。而成都平原上的古蜀國,除了有象牙雕刻出土外,更多的是完整的象牙。 三星堆出土了完整的未加工象牙80餘根,金沙遺址出土了1000餘根,不僅遠遠超過了同時期中原地區強大的商周王朝,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絕無僅有的。來成都考察的考古學家都迷惑不解:為什麼現在不產象的成都平原,出土的象牙反而是最多的? 1986和2001年,在成都平原上的三星堆、金沙兩處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大批象牙。三星堆遺址要少一點,大概只有80餘根;金沙遺址則要多得多,出土的1000餘根象牙最終堆積成了山,在世界範圍內,一個遺址出土這麼多象牙,到目前為止是絕無僅有的,是三星堆、金沙文明遺址的一大奇觀。 這些象牙很快成為考古界關注的焦點,因為直到今天,象牙仍然是極為珍貴的藝術品,三千年之前的三星堆、金沙古國,富庶的程度可想而知。一個問題隨之產生,這麼多象牙,是從哪裡來的? 關於這些象牙的來源,考古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一說它們來自於今天的西亞、中亞等地,是當時的商賈或者朝聖者帶到三星堆、金沙古國的;一說它們本來就是成都平原的象群產的,是古蜀人狩獵所得或者在洪水過後偶然揀來的。 成都平原大象出沒的地方? 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的象牙,經鑑定為亞洲象,生物學上,現代象有兩種,即亞洲象與非洲象,亞洲象僅雄象有象牙,每頭雄象兩根,非洲象則雌雄都產象牙。如此說來,金沙遺址出土的1000多根象牙應當取自500多頭亞洲象,足以組成一個龐大的象群。 現在的亞洲象主要分佈在印度、孟加拉國等南亞和東南亞地區,而自古以來,蜀道便有“難於上青天”的說法,如果說這些象牙都是從南亞、東南亞那邊運過來的,就當時的交通狀況而言可能很困難。那麼,有沒有可能這些象牙就是成都平原本地產的呢? 在古人寫的一些書中,他們就說成都平原以前是有象的,說得最多的是《山海經》,這大概是一個戰國時期的古蜀人寫的書,裡面說的成都平原上五穀自然生長,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種和收穫。又說,“岷江的水從岷山流出來,那裡有犀牛,大象”,“巴國有一條巨大的蛇,可以吞下一頭象”。 到了兩晉,蜀人常璩也說,“古蜀國的物產很豐富,寶物有美玉、犀牛、大象”,《國語》裡面也有“巴、浦兩個地方的犀牛和大象,多得簡直數不清啊”的感嘆,巴、浦大抵指的就是現在的四川一帶。 文獻的記載大抵可以給我們一個暗示,數千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和岷江一帶最早是產象的,只是到了後來某個時候,象群才逐漸南下。其實,不僅僅是成都平原,據說連遠古中原一帶也是產象的。孔子在《詩經》裡曾經說:“有人來獻寶了,手裡拿著龜殼和象牙。”孟子也說:“周公驅趕虎、豹、犀、象,把它們趕得遠遠的。” 考古發現證明孔子和孟子並沒有說瞎話。2003年,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一尊玉雕象和一些象骨,由此可以推測,商朝人大抵是看見過象的,所以才能根據象的原貌製造出玉雕藝術品;湖南醴陽也有商代青銅象尊的出土,這裡可能也有過象。殷墟的甲骨文裡面也有“象”字,這是一個象形字,在商代人眼中,象的長鼻子和粗象牙是它的主要特徵,這在今天的“象”字中還能看個大概;並且,河南的簡稱“豫”,就是說一個人手牽著一頭大象。 學者徐中舒在《甲骨文字典》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殷商時期河南一帶的氣候比較溫暖,頗適合象群的生存。遠古時期的象群可能有著極為廣泛的分佈,北到黃河流域,西到成都平原都有象群的足跡。也許,千年之前,氣候潮溼、樹木茂盛的成都平原便是大象的棲身之所,爾後隨著氣候的變化,象群才逐漸向南方遷徙。古人因為象群的遠去,產生了想念,這才造出了“想象”這個詞,文字學上,想象的本意就是物件的想念。

  • 2 # 玉見沈華

    謝謝邀請,三星堆大量的象牙出土,包括在金沙遺址當中也出土了大量的象牙,這都證明在史前文化期原始蜀平原上。存在著茂密的森林和各種珍惜的動物,例如亞洲象和亞洲犀牛,都是當時非常常見的動物。古人們在獵取象牙,與自然做鬥爭的過程中。砍伐森林,打築生活場景,都告訴了我們,自然環境的改變,包括那些珍惜動物的滅亡,最後也會造成一代文明的沒落和消亡,這是自然法則,無人可以僥倖。

  • 3 # 圩圩鑑賞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廣漢縣南興鎮北。這裡有一條稱為馬牧河的古河道,北岸的階、地形似月牙,叫做“月亮灣”,南岸原有三個大土堆,故稱“三星堆”。遺址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心區域是一座由東、西、南三面城牆包圍著的古城, 城區面積近4平方公里,與中原王朝早期王都河南鄭州商城相當。

    象牙,珍貴的物品。在遠古,擁有它的多少,是一個國家國力的象徵之一。 2001年,金沙遺址出土了1000餘根象牙,立時引起考古界的極大關注。 在目前發現的世界史前遺址中,時常有象牙藝術品出土,卻很少可以見到完整的、沒有經過加工的象牙。而成都平原上的古蜀國,除了有象牙雕刻出土外,更多的是完整的象牙。 三星堆出土了完整的未加工象牙80餘根,金沙遺址出土了1000餘根,不僅遠遠超過了同時期中原地區強大的商周王朝,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絕無僅有的。來成都考察的考古學家都迷惑不解:為什麼現在不產象的成都平原,出土的象牙反而是最多的? 1986和2001年,在成都平原上的三星堆、金沙兩處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大批象牙。三星堆遺址要少一點,大概只有80餘根;金沙遺址則要多得多,出土的1000餘根象牙最終堆積成了山,在世界範圍內,一個遺址出土這麼多象牙,到目前為止是絕無僅有的,是三星堆、金沙文明遺址的一大奇觀。 這些象牙很快成為考古界關注的焦點,因為直到今天,象牙仍然是極為珍貴的藝術品,三千年之前的三星堆、金沙古國,富庶的程度可想而知。一個問題隨之產生,這麼多象牙,是從哪裡來的? 關於這些象牙的來源,考古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一說它們來自於今天的西亞、中亞等地,是當時的商賈或者朝聖者帶到三星堆、金沙古國的;一說它們本來就是成都平原的象群產的,是古蜀人狩獵所得或者在洪水過後偶然揀來的。 成都平原大象出沒的地方? 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的象牙,經鑑定為亞洲象,生物學上,現代象有兩種,即亞洲象與非洲象,亞洲象僅雄象有象牙,每頭雄象兩根,非洲象則雌雄都產象牙。如此說來,金沙遺址出土的1000多根象牙應當取自500多頭亞洲象,足以組成一個龐大的象群。 現在的亞洲象主要分佈在印度、孟加拉國等南亞和東南亞地區,而自古以來,蜀道便有“難於上青天”的說法,如果說這些象牙都是從南亞、東南亞那邊運過來的,就當時的交通狀況而言可能很困難。那麼,有沒有可能這些象牙就是成都平原本地產的呢? 在古人寫的一些書中,他們就說成都平原以前是有象的,說得最多的是《山海經》,這大概是一個戰國時期的古蜀人寫的書,裡面說的成都平原上五穀自然生長,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種和收穫。又說,“岷江的水從岷山流出來,那裡有犀牛,大象”,“巴國有一條巨大的蛇,可以吞下一頭象”。 到了兩晉,蜀人常璩也說,“古蜀國的物產很豐富,寶物有美玉、犀牛、大象”,《國語》裡面也有“巴、浦兩個地方的犀牛和大象,多得簡直數不清啊”的感嘆,巴、浦大抵指的就是現在的四川一帶。 文獻的記載大抵可以給我們一個暗示,數千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和岷江一帶最早是產象的,只是到了後來某個時候,象群才逐漸南下。其實,不僅僅是成都平原,據說連遠古中原一帶也是產象的。孔子在《詩經》裡曾經說:“有人來獻寶了,手裡拿著龜殼和象牙。”孟子也說:“周公驅趕虎、豹、犀、象,把它們趕得遠遠的。” 考古發現證明孔子和孟子並沒有說瞎話。2003年,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一尊玉雕象和一些象骨,由此可以推測,商朝人大抵是看見過象的,所以才能根據象的原貌製造出玉雕藝術品;湖南醴陽也有商代青銅象尊的出土,這裡可能也有過象。殷墟的甲骨文裡面也有“象”字,這是一個象形字,在商代人眼中,象的長鼻子和粗象牙是它的主要特徵,這在今天的“象”字中還能看個大概;並且,河南的簡稱“豫”,就是說一個人手牽著一頭大象。 學者徐中舒在《甲骨文字典》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殷商時期河南一帶的氣候比較溫暖,頗適合象群的生存。遠古時期的象群可能有著極為廣泛的分佈,北到黃河流域,西到成都平原都有象群的足跡。也許,千年之前,氣候潮溼、樹木茂盛的成都平原便是大象的棲身之所,爾後隨著氣候的變化,象群才逐漸向南方遷徙。古人因為象群的遠去,產生了想念,這才造出了“想象”這個詞,文字學上,想象的本意就是物件的想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里扎和巴莫特離開後,本賽季火箭的百回合失分排名聯盟倒數第6。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