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賀疾飛
-
2 # 寶瑭娛樂咯
從業金融投資領域五年時間,目前是經理總監職務
如何行程自己的投資風格?
投資風格分兩種,一種是穩健的型,還有一種是風險投資
穩健型投資就是大家說的理財,比如銀行理財,指數型基金,國債等!這種投資風格很容易操作,多關注資訊,找一個安全穩健,收益不錯的去做就可以了!但是選擇這種之後,儘量少做一些風險投資,心態的不一樣會經常出現嚴重問題!
風險型投資有很多種,比如說股票,期貨,等!先不說投資風格,先提示大家一下,中國目前的國家級交易所形成的風險投資,只有股票,期貨!其他的都屬於金融衍生品,建議你前兩種沒有做得非常好的情況下,不要去碰這些衍生品!
再說一下這兩種如何形容自己的風格。股票對比於期貨風險小很多,對比於第一點的穩健型風險大很多!這樣說大家就應該會有一個具體方向了!是想走穩健型還是風險型風格,然後再從風險度來選擇自己的投資風格!
-
3 # 為了帝國之榮耀
其實不單是投資風格,應該包括所有型別的風格。
而方法,就是學習。
透過學習,得到進步。投資技巧和風格,也是如此。
無論你將是一個穩健的,還是激進的投資者,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進步,而起點的高低,是最不重要的。
至於具體要成為什麼樣的風格,取決於你的實際情況,包括家庭,性格,資金。。。
投資風格本身沒有什麼對和錯,只有適合不適合。
透過學習,找到那個適合你的風格,堅持下去,耐心的修煉到頂峰。
-
4 # 伍治堅
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是最常見的兩種投資風格。大部分的公司股票,都可以被歸類為價值股,成長股或者平衡股(介於價值和成長之間的股票)。大部分的股票型基金,都可以被歸入價值型,成長型或者平衡型。專長於挑選價值股的投資者,被稱為價值投資者。專長於挑選成長股的投資者,被稱為成長投資者。
全世界最有名的價值投資者,可能就是沃倫·巴菲特,和他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由於巴菲特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價值投資在世界各國都有成千上萬的信徒。每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年會,就好像全世界價值投資者的嘉年華。讓他們可以齊聚在美國的奧馬哈聆聽“價值投資教父”的教誨,並和其他價值投資者交流投資經驗。
一個讓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問題是: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有沒有優劣之分?一個股民或者基民,是如何決定自己該成為價值型,還是成長型投資者的?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風格?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餘方教授進行了一場非常有趣的對話。
我們首先談到了,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孰優孰劣的問題。我向餘教授提出,在金融學術領域,有很多研究指出,價值投資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即所謂的“價值溢價(Value Premium)”。這種更好的投資回報,在全世界很多國家的股市中都存在。【注:對這個問題不太清楚的讀者,請閱讀《價值投資:是什麼?是否管用?為什麼管用?》做擴充套件閱讀。】這是否意味著,價值投資比成長投資更好?是不是大家都應該努力學習價值投資方法,爭取成為像巴菲特那樣的股神?
餘教授的看法是,全世界有那麼多價值投資者,而巴菲特只有一個。想要成為像巴菲特那樣成功的投資者,其難度顯然要比大多數人想象的高得多。因此大家不應該產生價值投資一定好於成長投資這樣的幻覺。事實上,在餘教授看來,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風格,就好比乒乓球中的橫板和直拍打法:兩者只是方法不同,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用的好的,都可能成為世界冠軍。而用的不好的,不管怎麼握拍都贏不了比賽。
接下來,我們談到了影響投資者選擇投資風格的因素。餘教授和另外兩位學者(Cronqvist et al, 2016)的研究發現,個人選擇價值投資風格,或者成長投資風格,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他的基因。也就是說,從我們一出生,其實就已經有成為價值投資者,或者成長投資者的傾向了。
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該論文的研究方法。在該研究中,學者們統計了瑞典3萬多對雙胞胎的股票和基金投資的交易記錄,並以此來分析一個人的基因,對於他的投資風格有多大的影響。
雙胞胎,可以分為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兩者主要的區別在於:同卵雙胞胎的基因高度重合(95%以上),而異卵雙胞胎的基因重合度,和普通的兄弟姐妹沒啥區別(50%)。
餘教授的研究顯示,個人的投資風格選擇,大約有26%~40%左右,由基因決定。我們不要小看這26%~40%。這個影響程度,比其他我們能夠想得到的影響因素,比如個人的學歷,收入,家庭財富水平等都要來的高。也就是說,在諸多影響個人投資風格的因素中,基因是最重要的。
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問題,是如果我們的投資風格由基因決定,那麼有沒有辦法去測出這個基因?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提前知道某個人的投資風格。比如某個基金公司想要招聘一位價值型基金經理。透過基因測試並進行篩查,基金公司就可以在那些帶有“價值型投資基因”的候選人中進行挑選,提高了招聘的準確度。
基於目前的科技水平,我們還無法測出哪條基因決定了價值投資風格,哪條基因決定了成長投資風格。有研究顯示,某些基因可能導致個人的投資風險偏好更高,因此會間接影響到投資者的投資風格。當然,假以時日,相信在這個方向會有更多有趣的研究發現公諸於世。
除了基因以外,餘教授的研究發現,個人的成長經歷,也會影響其投資風格。
在餘教授的論文中,他舉了兩個典型的例子。
第一個是”價值投資之父“,巴菲特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小時候,恰好碰到美國經濟大蕭條。他母親僅有的一些積蓄,在股市大跌時化為烏有。從很小開始,格雷厄姆就需要為家裡去雜貨店買各種生活必需品。由於經濟拮据,格雷厄姆經常在各家雜貨店之間反覆比較,精挑細選,購買那些最便宜的蔬果、牛奶和肉製品。這種精打細算的生活習慣,完美的體現在他倡導的價值投資哲學中(挑便宜貨買,並且留足安全邊際)。
第二個有趣的例子,是Thomas Rowe Price Junior. T.Rowe Price出生在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並且親身經歷了美國鐵路行業的蓬勃發展(他父親是美國一家大型鐵路公司的醫生)。T.Rowe Price的投資風格,是專門尋找那些有很高的增長前景的公司,是一個典型的成長型投資者。後來,T.Rowe Price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基金公司,成為了金融投資界家喻戶曉的名字。
當然,上面提的,只是兩個典型的代表性個例,並不代表每個價值投資者一定出生貧寒,每個成長投資者一定含著金湯匙出生。我知道很多讀者肯定會想到巴菲特。巴菲特的家境在美國至少屬於中上,他父親是國會議員,巴菲特也從來不需要為家裡不夠吃而擔心。但同時值得指出的是,巴菲特在很年輕的時候就上過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課,是格雷厄姆最喜歡的學生之一。後來巴菲特還為格雷厄姆打工。在”價值投資之父“身邊耳濡目染的特殊經歷,是其他任何投資者不能比擬的。
在談話的最後,我和餘教授討論了普通投資者應該採取何種投資方法,提高自己投資回報的問題。餘教授的觀點是,絕大部分個人投資者,都受到投資知識、精力和資訊的限制,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更好的方法,是控制成本,長期堅持,購買並長期持有低成本的指數基金。等到投資者積累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統方法之後,再去考慮從事各種主動投資活動(比如選股、選基等),這樣循序漸進的方法,更加適合理性和聰明的投資者。
參考資料:
餘方(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價值投資者是天生的麼?
Henrik Cronqvist, Stephen Siegel and Frank Yu, Value versus growth investing: Why do different investors have different styles? 2016
回覆列表
一、選擇投資標的。從股票、基金、黃金、白銀、原油、外匯等眾多品種中挑選一樣。確定投資品種。
二、分析方向。不管用基本面,還是技術面,或者其他什麼方法,確定未來可能的方向。
三、投入風險可控的資金開出倉位。確定初步盈利目標,止損價位。
四、耐心等待交易結果。不論成敗,本輪交易結束後,重複上述步驟。
等到你成功次數多了,能穩定盈利了,你的投資風格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