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老師談健康
-
2 # 母嬰育兒小指南
孕婦咳嗽最好不要亂吃藥,以免藥物對寶寶有害,孕婦出現感冒咳嗽時,建議多喝水進行觀察的,如果症狀有緩解則無大礙,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可以去醫院根據醫生指導注射些藥物的。
孕婦咳嗽最好透過食療解決,可以吃一些蜂蜜等緩解因咳嗽帶來的不適。
咳嗽藥少吃一些容易引發咳嗽的食物,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
要注意保暖。要保持空氣流通。
要多喝水稀釋痰液,這樣更利於促進痰液的排出。
-
3 # 桔桔桔子
女性在妊娠期自身的抵抗力會有所下降,所以很容易發生感冒、咳嗽等症狀。準媽媽都很擔心,生怕用藥會給胎兒帶來不良影響。
但是準媽媽們需要注意 的是,雖然孕婦最好不用藥,但如果咳嗽很嚴重久治不愈,同樣會影響,胎兒發育,所以病情嚴重的要及時看醫生,醫生會考慮合理用藥。
孕期也要適當鍛鍊,像瑜伽,游泳等,也可以跟著G動app鍛鍊盆底肌,能改善孕期出現的漏尿,便秘等現象,還能讓順產快速的完成!
一、孕媽咳嗽對胎兒有影響嗎?
1、輕度的咳嗽對胎兒是沒有影響的,但是如果咳嗽的比較嚴重,會引起腹部壓力增加導致子宮收縮,增加流產的可能性。
2、輕度感冒,僅有噴嚏、流涕及輕度咳嗽,對胎兒沒有影響,準媽媽可以不需用藥,可注意休息、多喝開水,往往可以不治而愈。但如果孕婦咳嗽嚴重則有可能影響胎兒,建議要到醫院進行治療,經過醫生的指導後再用藥的話,也不會產生壞的影響。切記不要自己盲目用藥,以免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
二、有哪些可以調理咳嗽的方法呢?
1、當發現輕微咳嗽時,一般醫生不提倡使用藥物治療輕度感冒、咳嗽,可多喝涼開水,能緩解咳嗽症狀。
2、喝紅棗冰糖煮梨水。用梨、冰糖、紅棗煮水.喝:製作方法,將梨切成丁,可與紅棗一起煮,加冰糖繼續煮。這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堅持每天喝幾杯對咳嗽有治療效果。
3、在咳嗽期間,孕婦應當多補充水分和維生素C。孕婦可以將橘皮、蜂蜜和白蘿蔔飴泡水飲用,效果極佳。
4、如果孕婦喉嚨痛是由感冒引起的,就應該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以喝多- -些營養豐富的湯水,比如大骨湯和雞湯,不僅對孕婦身體有好處,也有利於胎兒吸收營養。
5、如果是由於自身因素導致的咳嗽,就要在平時多注意飲食。烤食物來緩解咳嗽。平時多喝些冰糖梨汁、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回覆列表
妊娠期間久咳不已,甚或五心煩熱,入晚咳嗽尤劇,胎動不安者,稱為妊娠咳嗽,亦名“子咳”、“子嗽”。如久咳不愈,潮熱盜汗,痰中帶血,精神倦怠,形體消瘦,屬於妊娠勞嗽,俗稱“抱兒癆”,乃本病之劇者,臨床罕見。
早在《諸病源候論》中就有“妊娠咳嗽候”,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責之於肺,但隨四時氣候之變更,五臟應之,皆能令人咳。關於子嗽,巢元方等認為,只要是妊娠期間咳嗽,無論外感、內傷均屬子嗽範疇。本節所論子嗽,實為內傷性咳嗽。
【病因病機】
西醫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由於妊娠期間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容易感染,刺激迷走神經所致。中醫認為,肺為嬌髒,不耐寒熱,子嗽總由火熱上擾,肺失清肅所致,臨床上有陰虛、痰火之分。素體肺陰不足,孕後血聚養胎,陰血愈虧,陰虛火旺,虛火上炎,灼肺傷津,肺失濡潤,發為咳嗽;素體陽旺,孕後胎氣偏盛,氣盛化火,火乘於肺,煉液成痰,痰火蘊塞於肺,失於肅降,故致咳嗽。
【診斷與鑑別診斷】
1.診斷
透過妊娠咳嗽的時間、程度、特徵及有關檢查即可確診。臨床表現為妊娠中後期咳嗽不已,入晚尤甚,咽癢陣咳,胎動不安,甚或五心煩熱,不得平臥等。
2.鑑別診斷
透過妊娠咳嗽的時間、程度、特徵及有關檢查,不難與外感咳嗽、咽喉部炎症及肺部炎性咳嗽相鑑別。必要時在孕6個月後可作胸部X線攝片及相關檢查。此外,還應與抱兒癆相鑑別。抱兒癆孕前多有結核病史,除久咳不愈外,還伴有結核病的症狀和體徵。
【辨證施治】
妊娠咳嗽主證型為痰火,次證型為陰虛,治療必須治病與安胎並舉,降氣、豁痰、滑利等藥物必須慎用。
1.陰虛證
證候:妊娠中後期乾咳無痰,入晚尤甚,有時痰中帶血,久咳不已,胎動不安,頭暈目眩,咽乾口燥,兩顴紅赤,五心煩熱,腰痠腿軟,舌紅少苔,脈細數而滑。
分析:素體陰虛,孕後陰血養胎,因孕重虛,虛火內生,灼肺傷津,故乾咳無痰,入晚尤甚;脈絡受損則痰中帶血;肺喜潤惡燥,肺燥失養,必咽乾口燥,兩顴紅赤,久咳不已;陰虛火旺,上擾清竅,故頭暈目眩,五心煩熱;肝腎陰虛,故腰痠腿軟;舌紅少苔,脈細數而滑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基本治法:養陰潤肺,止嗽安胎。
方藥運用:百合固金湯(《醫方集解》引趙蕺庵方)加減。
生地、熟地各10g,麥冬6g,百合、玄參各10g,桔梗、大貝母、甘草各6g,當歸、白芍各9g。
方中百合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麥冬、玄參養陰清肺;白芍養血斂陰;生地補肝腎之陰;貝母化痰止咳;桔梗、甘草清肺利咽。全方重在養陰潤肺滋腎,金水相生,陰津充足則虛火自平。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2劑。
加減:痰中帶血較多者,加仙鶴草10g,五味子5g,荊芥炭6g;火旺咳劇者,加炙貝母9g,炒黃柏10g;夜寐甚差者,加青龍齒(先煎)10g,炒棗仁9g。
2.痰火證
證候:妊娠中晚期咳嗽不已,咳痰不爽,痰液黃稠,面紅口乾,胎動不安,胸悶煩熱,舌質偏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分析:素有痰溼,鬱久生熱,痰熱壅肺,灼肺傷津,故咳痰不爽,痰黃而稠;痰熱內蘊,擾於心神,故胸悶煩熱;津液不能上承,故面紅口乾;舌質偏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均為痰熱內盛之象。
基本治法:清熱降火,化痰止咳。
方藥運用:馬兜鈴散(《濟陰綱目》)加減。
馬兜鈴10g,沙參9g,桔梗、甘草各6g,大貝母5g,陳皮、大腹皮各6g,紫蘇、五味子各3g,桑白皮10g。
方中馬兜鈴、桑白皮、大貝母清肺化痰止咳;桔梗宣開肺氣,祛痰利咽;沙參養陰清肺;紫蘇、陳皮、大腹皮行氣寬中;五味子斂肺止咳,並可防方中諸藥宣肺太過,避免流產之弊。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2劑。
加減:痰火甚,咳逆不得臥者,加炙知母、黃芩各9g,青蛤殼10g;痰中帶血者,加仙鶴草10g,蒲黃炭(包煎)6g;納食不香,脘痞不舒者,加廣陳皮6g,炒谷麥芽各10g,炒竹茹6g。
【轉歸及預後】
本病經過適當的治療和休息,一般預後良好。若久咳不已,或素體脾腎不足,或有流產甚至習慣性流產病史,或失治、誤治,恐進一步發展,導致胎漏、胎動不安,甚至墮胎、早產。
【預防與調護】
1.注意居室通風,適當鍛鍊,勿貪涼或取暖太過,以免招致外邪犯肺。
2.飲食宜清淡、有營養,忌辛辣刺激之品,可常食生梨、百合等滋陰潤肺之品。
3.忌惱制怒,保持樂觀情緒。
【臨證經驗】
子嗽雖有外感、內傷之分,但病位均在肺。外感者治療與一般內科咳嗽相同,但必須照顧胎妊,發表不宜太過,以免劫津傷陰而犯虛虛之戒。內傷者因孕後陰血下聚以養胎,素體陰虛,容易出現陰虛火旺犯肺,故見陰虛、痰火兩型,治療以養陰清熱或清熱化痰為主。然豁痰滑利之品當慎用,以防傷胎、滑胎之虞。夏師認為,臨床上所見的子嗽常常是陰虛肺燥和痰火蘊阻相兼,治療當複方並用。其咳嗽的特點是咽癢,陣咳,頓咳,痰少質黏,入晚咳劇,夜不能臥,甚則胎動頻繁,小便失禁,治宜先從清熱安胎、肅肺止咳入手,待火降痰化、膩苔得退後,再進潤肺養陰之品。此外,在運用馬兜鈴時需注意中病即止,切勿多用。
驗案舉例
曹某,30歲,已婚,教師。
孕5月餘,咳嗽10多天。患者一年前曾自然流產1次,此次孕40天即來保胎治療,服益腎健脾安胎劑近2月。孕92天B超示:宮內胎兒成形,胎心胎動良好。孕5月作咳嗽,在內科服藥近半月少效,仍來夏師處診治。刻診:咽癢作咳,入晚尤甚,痰少色清,質黏難咯,咳劇則胎動頻繁,不能平臥,小便失禁,時有腹痛,夜寐欠佳,口乾納欠,舌紅苔黃膩,脈弦。診斷:妊娠咳嗽(妊娠合併支氣管炎)。證屬陰虛肺燥,痰火相壅,治擬清熱安胎,肅肺止咳。以蜜炙馬兜鈴散加減,處方:蜜炙馬兜鈴、南北沙參各10g,炙知母6g,炒黃柏9g,生甘草、炙桑白皮、川貝母各6g,青蛤殼(先煎)12g,鹽水炙五味子5g,甜杏仁10g,苧麻根15g等。5劑後咳嗽大減,再以原方加百合、麥冬各6g,經治半月告痊。
按語:本例陰虛肺燥,痰火相壅,故以蜜炙馬兜鈴散治之。方中馬兜鈴、杏仁、大貝母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肅降肺氣;炙知母滋腎降火。複診時因患者咳嗽大減,故減清肺化痰止咳之品,加百合、麥冬潤肺養陰,補腎安胎。患者以往有流產史,故治病不忘安胎,母病癒則胎亦安。
【小結】
1.妊娠期間久咳不已,甚或五心煩熱,入晚咳嗽尤劇,胎動不安者,稱為妊娠咳嗽,亦名“子咳”、“子嗽”。
2.透過妊娠咳嗽的時間、程度、特徵及有關檢查,不難與外感咳嗽、咽喉部炎症及肺部炎性咳嗽相鑑別。
3.孕後陰血下聚養胎,陰虛肺燥,臨床以虛證、熱證居多,常見之陰虛與痰火二證型,治療上分別以養陰潤肺、清熱化痰為主。
4.夏師認為,臨床上所見的子嗽常常是陰虛肺燥與痰火蘊阻相兼,治療當複方並用。用藥時尤應注意久咳傷胎氣,故始終應顧護胎元,且用藥宜清潤,不可滋膩太過,恐聚溼生痰,致久咳難愈。
5.應囑患者心情舒暢,飲食清淡,寒熱適宜,忌辛辣刺激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