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細說簡史

    張遼是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官拜前將軍、徵東將軍,他一生戰功赫赫,威名遠揚,深受後人尊崇。

    張遼運籌之方,可以歸之於先軌;關羽搴旗之效,可以論之於後塵。

    一代名將

    1、張遼不僅長於征伐,而且頗有戰略眼光。建安十二年曹操遠征袁尚時,張遼勸諫說:“許昌,現在是天下的都會。天子正居許昌,您千里北征,如果劉表派劉備偷襲,挾持了天子而號令四方,形勢就危險了!”果然,曹操北征之後,劉備即向劉表建議襲許,而劉表不能用其計。但就當時形勢而言,在劉表為失計,在曹操為僥倖,張遼的擔心是很有見識的。

    2、張遼在其二十餘年的戎馬生涯中,攻無不克,守無不固,其為將之勇力和智略皆有可觀。張遼軍旅生涯最輝煌的巔峰是對孫權的合肥之戰。後來曹操於赤壁之戰大敗,派張遼、李典、樂進率七千餘人駐合肥,並派護軍薛悌送函給張遼,八月,吳主孫權親自率兵十萬圍困合肥。

    3、此間,駐守合肥的曹軍僅七千餘人。兩軍對陣,眾寡懸殊。偏偏在這危急關頭,曹操又親自率兵西征在外,一時無法派遣軍隊來援救合肥。遇此嚴峻形勢,對於駐守合肥的曹軍來說,實在是凶多吉少。守將樂進、李典相覷無奈,猛將張遼見此拍案而起曰:“曹公今遠征在外,若坐等曹公派援軍來救,即便援軍來到,那時吾等也早被吳軍擊敗。現在唯一的上策,是在吳軍尚立足未穩之時,主動出擊,挫其銳氣,方能安定眾心,鼓舞士氣,得以守住城池。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

    3、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被夏侯惇追趕糾纏,亦賴張遼趕至拆解二人紛爭,讓關羽可以順利離開曹營。張遼跟隨曹操後,一直隨軍征討,不久參與官渡之戰以及平河北之戰,先後大戰張郃,斬蔣奇,大敗袁尚、沮鵠。在追擊袁熙、袁尚時張遼受曹操任命,秉持軍麾,擔任首將,率領許褚、于禁、徐晃迎擊烏桓軍,張遼更親斬烏桓單于蹋頓,建立諸多戰功。

    面涅將軍

    1、狄青,北宋名將。狄青出身貧寒,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宋仁宗時累官延州指揮使。他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常披頭散髮,戴銅面具,衝鋒陷陣,立下了卓越的戰功。朝中名臣尹洙、韓琦、范仲淹等都與他的關係不俗,范仲淹甚至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後以功升樞密副使。狄青平生主要經歷二十五戰,以皇佑五年正月十五日夜襲崑崙關最著名。

    2、狄青任樞密使四年,每當他出現時,士卒總會指著他互相誇獎。諫官多次對狄青發難,稱其家“狗生角,且數有光怪”,請求將他調出京師以便保全其聲譽,仁宗均未答覆。嘉佑元年,京師發大水,狄青避水將家搬到相國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對此頗有疑惑議論,朝廷便免去狄青樞密使之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離京出判陳州。嘉佑二年二月,狄青嘴生毒瘡。三月,抑鬱而終。

    3、仁宗在禁苑中為他舉哀,追贈中書令,賜諡“武襄”。仁宗後為其神道碑額題名為“旌忠元勳”。宋神宗給近世將帥排名次,認為狄青從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為人深沉而有謀略,又能謹小慎微,保全名聲,有始有終,對狄青頗為感慨和思念,下令取來狄青的畫像放進宮中,並親為他御製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禮節來祭祀。

    結語

    張遼和狄青都是稀有的悍勇之將,善於突擊,具有一定的臨陣戰場智慧。我認為二者沒有可比性,他們都驍勇善戰,金戈鐵馬,臨危不懼可謂真英雄,為後人敬仰。

  • 2 # 北斗星3557

    謝謝平臺,又說起,三國的張遼,和宋朝,狄青吧!這兩個人,各有千秋,張遼,文武全才,在三國當中,投降曹操以後,曾經,大敗孫權,威震逍遙津,傳為歷史佳話,而宋朝,武狀元,狄青,他是8000歲,趙德芳,老伴,這親侄子,傳說,狄青,是上天,武曲星君,玉帝派,三個人,宋仁宗,是赤腳大仙轉世,文曲星君,是包文正,也就是包公,這都是民間傳說丿,具有故事色彩,所以說,張遼,何狄青,還是張遼,是高人,他輔佐,曹操一心一意,把畢生精力,獻給曹操,曹魏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狄青,文武全才,到最後,背叛了大宋,居功,自傲唄吧!逼死了,親姑姑,狄娘娘,也就是,8000歲趙德芳的老伴,不仁不義,最後反大宋吧!最後被,宋軍拿住,包公用鍘刀,鍘刀,殺了狄青,得了,就個下場,也是天意吧!所以說張遼,又比,狄青,高的很多,人生當中,知足者常樂,只有忠心保國,才是千古不變的真理,謝謝

  • 3 # 我家的貓叫皮蛋

    歷史上的張遼

    曹魏有著名的“五子良將”,指的是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蹟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而張遼是“五子良將”之首。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西漢聶壹的後人。

    張遼早年就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在呂布軍中張遼實質上是相對獨立的,有自己的數千私兵在呂布集團地位僅次於呂布,呂布兵敗被殺後,張遼帶領部屬歸降曹操。

    加入曹魏集團的張遼為立下無數功勳,洞察敵情而勸降昌豨;攻袁氏集團而轉戰河北;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勇闖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赤壁之戰,張遼長期鎮守合肥。

    張遼的封神之戰是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戰,此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衝擊東吳十萬大軍 (十萬大軍肯定是誇張的,但是數萬總是有的),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 ,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 ,之後連戰連捷大破孫權、甘寧、淩統等人。張遼長期和東吳作戰,戰果輝煌,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公元222年,張遼大敗東吳大將呂範,不久便病逝,諡曰剛侯。張遼為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代六十四名將之一。

    歷史上的狄青

    狄青,字漢臣,北宋時期名將。

    狄青出身貧門,16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夏國。宋廷擇京師衛士從邊,狄青入其選,任延州指揮使,當了一名低階軍官。在戰爭中,他驍勇善戰,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土兵奪關斬將,先後攻克金湯城,宥州等地,燒燬西夏糧草數萬,“收其帳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並指揮士兵在戰略要地橋子谷修城,築招安、豐林、新寨、大郎諸堡,“皆扼賊要害”。他每戰披頭散髮,戴銅面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在4年時間裡,參加了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從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衝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累累戰功,聲名也隨之大振。 

    狄青歷任拜樞密副使、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尹。在宋朝重文抑武背景下,皇帝和文官集團猜忌狄青,狄青出判陳州,最後抑鬱而終。宋仁宗賜予禮遇和推崇,追贈中書令,諡號武襄。

    狄青長期與西夏作戰,功勳卓著,楊家將演義類的評書中將狄青刻畫成和楊家將作對的反派這是不應該的也是錯誤的。

    張遼VS狄青

    張遼歷史上比演義中出彩的多,一生戰功卓著,而且都是對抗強敵,鎮守合肥兵力遠少於交戰的吳軍但是依然屢戰屢勝,而且三國時期尚武善戰,張遼對抗的都是戰鬥力很強的對手。

    狄青其實是個出色的名將,但是北宋重文輕武,武人地位低下軍隊數量龐大但是戰鬥效率不高。北宋雖然號稱統一王朝,但是看疆域並不比曹魏大多少,連東晉面積都不如。狄青長期和西夏作戰,西夏當時才剛剛崛起軍隊不過數萬,嚴格說狄青雖然在對抗西夏中屢有戰功,但是西夏在戰爭中卻是不斷蠶食周邊不斷壯大的,而北宋和西夏作戰取得的勝仗實質上戰果都很小,殺敵數百都算大捷。

    所以張遼還是要比狄青強一些的,狄青受北宋體制也很難有所作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的內心可以扭曲到什麼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