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電影節期間,4K修復版的《三毛流浪記》重新登上大銀幕引發了一波“回憶殺”,這部影片是新中國成立後公映的第一部中國產故事片,而讓它重獲新生的重要功臣正是基於AI人工智慧的數字化高清修復技術。
實際上,多家影片網站早已開始藉此挖掘“新寶藏”。愛奇藝啟動了“全球經典複製修復計劃”和“經典電視劇數字化建復工程”,計劃修復和上線上百部經典國劇和數十部經典電影;而優酷也啟動了“經典影劇修復計劃”並開設了“高畫質經典”專區,計劃上線海內外優質電影、經典影視劇超過1000部……
電影電視劇的高清修復並不是新生事物,但過去主要依靠人工和傳統技術手段,成本高耗時長,所以只有極少數經典影片才能得到修復重生的機會,而且由於商業回報很難覆蓋鉅額成本,因此,修復老片往往只能是一種情懷。
但隨著基於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影象增強等技術不斷髮展,一種全新的方式出現了,它對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和人力的節省,幾乎是數百上千倍的變化。這不僅使得大批次修復老片成為可能,還由此衍生出了新的商業價值和商業模式。
大資料說:懷舊的人很多
“還記得那年大明湖畔夏雨荷嗎?”演員蘇有朋曾經自我調侃,每年暑假他都會被定期“打回原形”,因為像《還珠格格》《西遊記》等經典電視劇,幾乎每年都會重播,而且還追看者眾多。
影片網站的大資料更能直觀地反映這一點。愛奇藝副Quattroporte謝丹銘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愛奇藝是業界首個將AI技術大規模、多方面地應用在影片畫質修復和增強上面的公司,而愛奇藝之所以會對老片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原因就是透過大資料分析發現:經典老片具有非常廣泛的使用者基礎,受眾規模很大。
阿里巴巴資深技術專家江文斐也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優酷平臺的大資料也呈現了同樣的使用者需求。“有很多使用者來影片平臺是來看老片子的,像《還珠格格》這樣的劇就能夠一直保持在流量高位上。但我們也發現,很多使用者看了幾分鐘就走了,因為畫面太糊了,體驗不好。優酷修復老片就是希望使用者因為內容來,但不要因為不清晰而走。”他表示。
江文斐認為,現在使用者對畫面質量的要求提高了很多,尤其是當高畫質大屏裝置越來越普及,觀看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再回到從前。
“十幾年前我們看這些片子的時候並沒有覺得畫面差,但現在再看,就完全沒辦法接受。而且過去的很多內容和今天的播放裝置也不匹配,比如過去很多影視內容都是4:3的,而今天大部分裝置都是16:9的。”他說。
而且當經典劇集的翻拍版本上線,尤其是像新版《倚天屠龍記》、新版《新白娘子傳奇》、新版《封神演義》等惡評如潮的版本上線,就會有大批觀眾湧進影片網站觀看經典舊版,尋求“治癒”。
江文斐透露,在優酷平臺上,修復內容的播放量增長得非常厲害,還因此吸引了大量新會員。以蘇有朋版本的《倚天屠龍記》為例,經過高清修復重新上線後,播放量增長了450%,還衝進網路播放量排名的前十名,完全碾壓了同期播放的新版《倚天屠龍記》。“這其實已經從商業上證明了,技術能夠帶來新價值。”他說。
舊貌換新顏:AI PK老師傅
“在AI來臨之前,老片修復往往是透過有一定藝術功底的老師傅,利用傳統的影象處理技術來完成的,每人每天可能只能修復二三十秒,修復一部電影甚至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國內修復一部老片平均成本至少要20萬左右,而在人工更為昂貴的國外,則要在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謝丹銘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老片的大規模修復。
“ZoomAI大幅提升了老片修復的效率。一部兩個小時的影片,只需要12小時即可完成修復增強並上線,這在之前是10人團隊近20天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與人工相比,ZoomAI圖片增強效率可提高2000倍,影片處理效率可提高500倍。”謝丹銘說。
而據江文斐介紹,優酷使用的修復技術的前身,是來自2016年阿里雲釋出的一款叫“畫質重生”的產品,使用者可以將畫質不佳的影片上傳,機器會自動修復成高畫質版本再給到使用者。“我們可以做到1:1的時間,就完成高畫質輸出。”他說。
AI方式與傳統方式的成本差距也是巨大的。“對影片進行高清修復形成一套成熟的演算法框架之後,這個技術是可以複用的,而且隨著修復越來越多,機器會不斷學習,不足之處會被改正,速度會越來越快,效果也會越來越好。所以,前期成本可能會高一些,但肯定會越來越低。”阿里達摩院機器智慧技術院設計視覺智慧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謝宣松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但謝丹銘認為,傳統修復方式和AI並不是相互取代的關係,長期從事影片修復的老師傅其實也是AI的師傅。“我們在設計AI演算法時,其實也是學習和循序了老片修復專家們的專業建議,修復完成後,我們也會聽取專業人士在藝術上的指導,畢竟這不僅僅是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藝術問題。”他說。
江文斐也表示,AI只是提供了更多的選擇。“AI修復的水準相對於人工方式,可能只能達到80分,如果要精益求精,還是需要人工的介入。但AI確實能夠提供批次化的修復,成本很低,速度很快,因此也有自己適用的場景。”他說。
江文斐認為,技術肯定是不能去篡改內容。“我們修復之前也經歷了很多討論,比如色彩要不要改。很多時候,港片一看就是港片,就是因為港片的色彩很特別,讓你一眼就能看出這是TVB的劇集。如果調整了顏色,可能就失去了原來的味道。所以我們選擇不動,除非是出現了顏色的錯誤,比如色偏,才會去改。”他說。
“再比如,從技術上,AI是能夠把24幀/秒的畫面修到48幀/秒甚至60幀/秒,讓畫面更流暢,但也有人會覺得這樣就失去了老電影的感覺,因為那種老電影的頓挫感是很多人喜歡的。技術是為藝術家服務的,而不是取代他們。所以修舊如舊,還是修舊如新,我們會徵求創作者意見,交給他們來決定。”江文斐說。
從情懷到生意 5G時代將有更多可能
優質內容一直是各家影片網站角力的核心,而經典老片如果可以低成本地大批次進行高清修復,無疑意味著盤活了影片網站的資源庫,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全新的大品類。
謝宣松認為,修復老片不只是一種情懷,還能夠產生新的商業價值和新的商業模式。“與現在的高畫質資源相比,其實精品老片資源要龐大很多,這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透過技術手段可以去彌補需求和供給之間的鴻溝。如果有技術能夠將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和效果大幅提升,肯定有很大的商業價值。”他說。
但AI能做的還止於此。謝丹銘透露,愛奇藝不僅在利用ZoomAI高清修復老片,對於使用者上傳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使用者原創內容)內容,由於拍攝裝置和技術所限,可能會出現畫面不清晰、抖動、噪音等問題,ZoomAI都可以進行修復最佳化。此外,對於體育、動畫、遊戲等內容,愛奇藝也在利用ZoomAI進行影片增強,讓畫質更清晰、畫面更流暢。
“畫質一直以來是影片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ZoomAI可以幫助愛奇藝形成差異化的優勢。未來,使用者對畫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畫質改善對於流量和平臺品牌的正向促進作用會越來越明顯。”謝丹銘說。
謝丹銘認為,隨著5G時代的到來,高畫質和超高畫質的終端和場景會越來越多。“影片內容可能需要不斷地修復增強,現在是從480P、720P到1080P、4K,未來可能要到8K或者適配VR裝置。”他說。
謝宣松則表示,AI影象影片處理技術的應用場景非常多,未來也將會有更多新的玩法。“高清修復使用的主要是視覺增強技術,即從1到10;但AI的影象影片處理技術還有另一大類,就是還可以進行視覺編輯和修改,即從無到有或從A到B,類似前一陣子上了熱搜的蘇大強AI換臉吳彥祖。”他說。
謝宣松透露,比如,阿里達摩院正在研究利用這一技術改變過去簡單粗暴的廣告植入方式,甚至實現植入廣告的“千人千面”。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在影片內容中更融洽地植入廣告,比如在人物的辦公桌上加入廣告主的飲料,或者牆上、樓頂加上一幅廣告。AI自動生成而不是拍攝時加入可以更為自然、成本更低,也可以實現不同的人呈現不同的廣告。我們已經做了兩年,未來將作為一種能力,輸出給影視製作公司甚至個人,你拍的短影片,也可以賺植入廣告費了。”謝宣松說。
今年的上海電影節期間,4K修復版的《三毛流浪記》重新登上大銀幕引發了一波“回憶殺”,這部影片是新中國成立後公映的第一部中國產故事片,而讓它重獲新生的重要功臣正是基於AI人工智慧的數字化高清修復技術。
實際上,多家影片網站早已開始藉此挖掘“新寶藏”。愛奇藝啟動了“全球經典複製修復計劃”和“經典電視劇數字化建復工程”,計劃修復和上線上百部經典國劇和數十部經典電影;而優酷也啟動了“經典影劇修復計劃”並開設了“高畫質經典”專區,計劃上線海內外優質電影、經典影視劇超過1000部……
電影電視劇的高清修復並不是新生事物,但過去主要依靠人工和傳統技術手段,成本高耗時長,所以只有極少數經典影片才能得到修復重生的機會,而且由於商業回報很難覆蓋鉅額成本,因此,修復老片往往只能是一種情懷。
但隨著基於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影象增強等技術不斷髮展,一種全新的方式出現了,它對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和人力的節省,幾乎是數百上千倍的變化。這不僅使得大批次修復老片成為可能,還由此衍生出了新的商業價值和商業模式。
大資料說:懷舊的人很多
“還記得那年大明湖畔夏雨荷嗎?”演員蘇有朋曾經自我調侃,每年暑假他都會被定期“打回原形”,因為像《還珠格格》《西遊記》等經典電視劇,幾乎每年都會重播,而且還追看者眾多。
影片網站的大資料更能直觀地反映這一點。愛奇藝副Quattroporte謝丹銘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愛奇藝是業界首個將AI技術大規模、多方面地應用在影片畫質修復和增強上面的公司,而愛奇藝之所以會對老片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原因就是透過大資料分析發現:經典老片具有非常廣泛的使用者基礎,受眾規模很大。
阿里巴巴資深技術專家江文斐也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優酷平臺的大資料也呈現了同樣的使用者需求。“有很多使用者來影片平臺是來看老片子的,像《還珠格格》這樣的劇就能夠一直保持在流量高位上。但我們也發現,很多使用者看了幾分鐘就走了,因為畫面太糊了,體驗不好。優酷修復老片就是希望使用者因為內容來,但不要因為不清晰而走。”他表示。
江文斐認為,現在使用者對畫面質量的要求提高了很多,尤其是當高畫質大屏裝置越來越普及,觀看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再回到從前。
“十幾年前我們看這些片子的時候並沒有覺得畫面差,但現在再看,就完全沒辦法接受。而且過去的很多內容和今天的播放裝置也不匹配,比如過去很多影視內容都是4:3的,而今天大部分裝置都是16:9的。”他說。
而且當經典劇集的翻拍版本上線,尤其是像新版《倚天屠龍記》、新版《新白娘子傳奇》、新版《封神演義》等惡評如潮的版本上線,就會有大批觀眾湧進影片網站觀看經典舊版,尋求“治癒”。
江文斐透露,在優酷平臺上,修復內容的播放量增長得非常厲害,還因此吸引了大量新會員。以蘇有朋版本的《倚天屠龍記》為例,經過高清修復重新上線後,播放量增長了450%,還衝進網路播放量排名的前十名,完全碾壓了同期播放的新版《倚天屠龍記》。“這其實已經從商業上證明了,技術能夠帶來新價值。”他說。
舊貌換新顏:AI PK老師傅
“在AI來臨之前,老片修復往往是透過有一定藝術功底的老師傅,利用傳統的影象處理技術來完成的,每人每天可能只能修復二三十秒,修復一部電影甚至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國內修復一部老片平均成本至少要20萬左右,而在人工更為昂貴的國外,則要在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謝丹銘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老片的大規模修復。
“ZoomAI大幅提升了老片修復的效率。一部兩個小時的影片,只需要12小時即可完成修復增強並上線,這在之前是10人團隊近20天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與人工相比,ZoomAI圖片增強效率可提高2000倍,影片處理效率可提高500倍。”謝丹銘說。
而據江文斐介紹,優酷使用的修復技術的前身,是來自2016年阿里雲釋出的一款叫“畫質重生”的產品,使用者可以將畫質不佳的影片上傳,機器會自動修復成高畫質版本再給到使用者。“我們可以做到1:1的時間,就完成高畫質輸出。”他說。
AI方式與傳統方式的成本差距也是巨大的。“對影片進行高清修復形成一套成熟的演算法框架之後,這個技術是可以複用的,而且隨著修復越來越多,機器會不斷學習,不足之處會被改正,速度會越來越快,效果也會越來越好。所以,前期成本可能會高一些,但肯定會越來越低。”阿里達摩院機器智慧技術院設計視覺智慧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謝宣松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但謝丹銘認為,傳統修復方式和AI並不是相互取代的關係,長期從事影片修復的老師傅其實也是AI的師傅。“我們在設計AI演算法時,其實也是學習和循序了老片修復專家們的專業建議,修復完成後,我們也會聽取專業人士在藝術上的指導,畢竟這不僅僅是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藝術問題。”他說。
江文斐也表示,AI只是提供了更多的選擇。“AI修復的水準相對於人工方式,可能只能達到80分,如果要精益求精,還是需要人工的介入。但AI確實能夠提供批次化的修復,成本很低,速度很快,因此也有自己適用的場景。”他說。
江文斐認為,技術肯定是不能去篡改內容。“我們修復之前也經歷了很多討論,比如色彩要不要改。很多時候,港片一看就是港片,就是因為港片的色彩很特別,讓你一眼就能看出這是TVB的劇集。如果調整了顏色,可能就失去了原來的味道。所以我們選擇不動,除非是出現了顏色的錯誤,比如色偏,才會去改。”他說。
“再比如,從技術上,AI是能夠把24幀/秒的畫面修到48幀/秒甚至60幀/秒,讓畫面更流暢,但也有人會覺得這樣就失去了老電影的感覺,因為那種老電影的頓挫感是很多人喜歡的。技術是為藝術家服務的,而不是取代他們。所以修舊如舊,還是修舊如新,我們會徵求創作者意見,交給他們來決定。”江文斐說。
從情懷到生意 5G時代將有更多可能
優質內容一直是各家影片網站角力的核心,而經典老片如果可以低成本地大批次進行高清修復,無疑意味著盤活了影片網站的資源庫,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全新的大品類。
謝宣松認為,修復老片不只是一種情懷,還能夠產生新的商業價值和新的商業模式。“與現在的高畫質資源相比,其實精品老片資源要龐大很多,這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透過技術手段可以去彌補需求和供給之間的鴻溝。如果有技術能夠將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和效果大幅提升,肯定有很大的商業價值。”他說。
但AI能做的還止於此。謝丹銘透露,愛奇藝不僅在利用ZoomAI高清修復老片,對於使用者上傳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使用者原創內容)內容,由於拍攝裝置和技術所限,可能會出現畫面不清晰、抖動、噪音等問題,ZoomAI都可以進行修復最佳化。此外,對於體育、動畫、遊戲等內容,愛奇藝也在利用ZoomAI進行影片增強,讓畫質更清晰、畫面更流暢。
“畫質一直以來是影片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ZoomAI可以幫助愛奇藝形成差異化的優勢。未來,使用者對畫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畫質改善對於流量和平臺品牌的正向促進作用會越來越明顯。”謝丹銘說。
謝丹銘認為,隨著5G時代的到來,高畫質和超高畫質的終端和場景會越來越多。“影片內容可能需要不斷地修復增強,現在是從480P、720P到1080P、4K,未來可能要到8K或者適配VR裝置。”他說。
謝宣松則表示,AI影象影片處理技術的應用場景非常多,未來也將會有更多新的玩法。“高清修復使用的主要是視覺增強技術,即從1到10;但AI的影象影片處理技術還有另一大類,就是還可以進行視覺編輯和修改,即從無到有或從A到B,類似前一陣子上了熱搜的蘇大強AI換臉吳彥祖。”他說。
謝宣松透露,比如,阿里達摩院正在研究利用這一技術改變過去簡單粗暴的廣告植入方式,甚至實現植入廣告的“千人千面”。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在影片內容中更融洽地植入廣告,比如在人物的辦公桌上加入廣告主的飲料,或者牆上、樓頂加上一幅廣告。AI自動生成而不是拍攝時加入可以更為自然、成本更低,也可以實現不同的人呈現不同的廣告。我們已經做了兩年,未來將作為一種能力,輸出給影視製作公司甚至個人,你拍的短影片,也可以賺植入廣告費了。”謝宣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