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溪橋煙柳詩詞
-
2 # 楚雲卿
其實該曲作者是有爭議的,流傳至今且傳世的,一共有三個版本。
其中一個版本出自元至大二年(1309)墓的壁畫,其詞名曰《西江月》,其詞如下:
瘦藤高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已獨不在天涯。但“西江月”是詞牌名,雙調十五字。上下片相同。明顯這個錯誤是製作壁畫的人,大意所致,或傳誦中出現的差異。
第二個版本出自盛如梓的《叢談》,其前有介紹說:“北方士友傳沙漠小詞三闋, 頗能狀其景......”
其詞雲:
瘦藤老樹昏鴉,遠山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斜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小令,跟上面的那首相比,除了“小橋”變為“遠山”,“夕陽”變成“斜陽”,“已獨不在天涯”變為“斷腸人在天涯”外,描寫的內容都是非常相近的。
第三個版本就是明人武進所著的《堯山堂外紀》,該詞署的名就是馬致遠,也就是我們今天讀到的通行本。
其詞雲: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我們可以看到,這三首小令,除了“瘦藤”改為“枯藤”,其他字句都是糅合壁畫詞作和《叢談》中文字而成。
但“壁畫詞”和《叢談》的文字也有差異,可能是該曲在早期流傳時並沒有定型,存在多個版本,所以導致在傳誦時,有人把題目誤作《西江月》。
這三首詞的內容的些微變化,可以反映出該曲在流傳時,經由人們不斷的潤色,最終定型成為現在通行本《秋思》。
《秋思》被評為“秋思之祖”,馬致遠呢,也有“馬神仙、曲壯元”之稱。所以該曲最終被歸為馬致遠名下,可能他曾對該曲的定型有過潤色之舉,或許只是因為“合則兩美”的傳統文士心態。
就如《憶秦娥·簫聲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本是佚名詞,被歸在李白名下一樣。
說完這首小令的來歷,我們就來說說該詞的創作地點。
該曲中的“昏鴉”、“古道”、“瘦馬”等意象組合,折射的多半是北方秋天的景象。
而壁畫版本,要早於後兩個版本,而壁畫出土的地點,位於山西興縣康寧鎮紅峪村,可見該曲當時在北方流傳。
盛如梓的《叢談》中也說:“北方士友傳沙漠小詞三闋”,足證此曲在北方所作。但具體北方哪個地方,恐怕已經無從知曉。
-
3 # 了義98
《天淨沙·河西》
敦煌 臥佛 奔馬,
綠洲 大漠 古剎。
河西自古繁華,
祁連山下,
綿延千里人家。
-
4 # 海之緣190666669
年邁駝背眼花,殘垣斷壁碎瓦,喪偶無後赤貧,瘦犬低吠,愁煞孤人薩家。(下闕)盧友慶《天淨沙,比慘。》 馬致遠(元)《上闕 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5 # 瑰谷清風
馬致遠(1250年-1321年),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人,他雖有志於功名仕途,但由於元朝的民族高壓政策,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幾乎一生都在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
《天淨沙*秋思》就是他在漂泊途中的傑作: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 在天涯!
此詞不是遊子漂泊在外,絕對體會不出其漂浮無根之感。
縱使遊子,如詩仙李白般能寄情山水,有酒無愁,出外由外之人,也是無法體會的。“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依詞可知,詞人正騎著瘦馬,行走在荒涼古道上,迎著西風,迎著夕陽。
他走過小橋流水,來到橋邊的莊戶人家旁,想住下而又必須繼續走下去。他望盡天涯路,不知何處是歸宿。自己竟不如枯藤之有老樹、昏鴉之有鳥巢……
此詞語言不多,將自己置身於深秋,—片蕭殺之中,看著夕陽西下,天之將暗,而自已還不知居於何處?再透過對比:自己與枯藤、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與斷腸人在天涯,體現了詞人的孤寂、無助與絕望。
這—種感情,正如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所寫: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前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
6 # 寧爸說兒童情感教育
真實的地點估計已經無法考證了,也許是馬致遠遊蕩到某個地方有感而發。但還可以有另一個猜測,我們可以回到馬致遠的故居看看(度娘可查),從他家一出門,就是枯藤老樹,門口就是小橋流水,在前面就是“京西古道”,這樣的環境幾乎就是曲中所描寫的一樣。所以,這首曲子就是馬致遠一天黃昏走出家門口看到的景象。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斷腸人”,誰是斷腸人?有人說,那是一個漂泊異鄉的遊子,遊子確實是會思鄉,但不至於是傷心到極點的斷腸人吧?再說,你在路邊見到一個人,憑啥就說人家是個傷心漢?反正我是不信。也有人說,斷腸人是馬致遠自己,因為他屈屈不得志。這個說法不能否認,但在天涯,指的是在異鄉,那麼當時情景就不應是他在故居了。還有一個說法哦,再回到馬致遠故居,離他老家不遠,也就是隔了京西古道對面,有一個叫“大寨”的地方,這個大寨是一個特殊的監獄(度娘可查),怎麼個特殊了? 金滅北宋時,俘虜走了靖康兩個皇帝,金兵拉人走的時候,就是從京西古道走,然後在大寨這裡拘留過皇帝一大家子的。馬致遠生於金朝統治下的,那時靖康兩個皇帝已經被俘虜去了漠北,去了金人的老家。所以,斷腸人,也可能是馬致遠站在家門口,看見大寨,想到了靖康兩個皇帝,試想一下,國破家亡的人,不就是斷腸人嗎?而且也是到了天涯那麼遙遠的地方。
回覆列表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中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這首曲子的題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國文壇古老的傳統。自屈原的《離騷》起一直延續到現在。《樂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內心的情意活動起來。那又是什麼東西能讓外物動起來呢?《詩品》雲:“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他認為,這種能讓物動,從而引起你內心感動的是‘氣’。那氣又是什麼呢?古人認為,宇宙間有陰陽二氣,是它們的執行才產生了天地萬物和四時晨昏。譬如:夏天陽氣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極點就開始衰落,陰氣漸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際陰氣最重,因而草木衰敗。陰到極點又轉為陽,陽生而萬物長,所以春天就會百花齊放。由於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內心也就隨著這些變化而感動。春天草木的萌發讓人聯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歡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衰老與終結。因此會讓人感到憂愁和悲傷。《離騷》中屈原嘆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宋玉在《九辯》裡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陸機《文賦》雲:“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佈景:“又是黃昏,一天快要結束。夕陽斜掛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依依不捨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淒涼,藤是枯萎的藤,已經沒有了生命。樹是千年老樹,颯颯的西風在吹著它走向風燭殘年。道是荒涼的古道,馬是體弱無力的瘦馬。飄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麼能不斷腸呢。你看這小橋、流水、人家都是那麼安詳,那麼靜謚。又是那麼溫馨。而我的家鄉、親人卻又離我那麼遠。哦,他們還好嗎?天氣漸漸變冷,他們加了衣服嗎?買了被子嗎?這一切的一切是都麼讓人牽掛。既然那麼讓人牽腸掛肚,我為什麼不早點回去呢?為了所謂的前程嗎?為了那所謂的功名嗎?那功名離我近嗎?遠嗎?京城的路還有多長呢?我又是那麼的迷茫。在這樣的黃昏中,在這樣的古道上。又是這樣蕭瑟的季節。我是繼續去追求功名呢?還是會去服侍那年老的雙親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滿懷愁緒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蕭瑟的景色讓人滿目淒涼,又加上安詳,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悲傷更為悽瀝。寫景之妙盡妙於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覺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經不能自己。至於成篇可讓人泣不成聲也。最絕處在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寫人之瘦而偏不寫人,由寫馬之瘦而襯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貧。路途跋涉之艱辛。求功名之困苦。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