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四歲,怎麼來豐富他的文學知識,提高文學素養?長大了能隨口拈來的境界?
9
回覆列表
  • 1 # 醉顏

    文化修養是一個人知識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的集中體現,想要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當然要不斷的汲取知識和修煉心性,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質。

    童年時期的兒童正處於成長髮育的時期,開始逐漸的由內而外的瞭解這個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慾也會逐漸增強,應該把握機會,慢慢地培養文化修養。

    具體的方法就是讀書,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哪個不說讀書好?透過讀書可以累積自己的知識,開闊視野,使自己變得更有見識。高爾基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和一位高尚的人說話交流,透過讀書,從而使自己擁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腹有詩書,自然也就氣自華。與人言語談論也會理清字明,高雅許多。

    還有就是要主動的修養身心,可以以古代的聖賢為榜樣,多多學習。讀懂了聖賢之道,就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思想境界越高,道德水平也會隨之而上。

    如此這般,很容易就可以提升一個人文化修養,作一個不凡之人。

  • 2 # 丁一將就

    給孩子講故事唄,讓孩子學著寫出她的的直接“感受”然後可以因勢利導地豐富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提高表達的熱情❤️哈哈哈哈你真個綜藝好寶媽……養個曹雪芹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

  • 3 # 閒雅書局

    家長太急了!四歲孩子還沒到學習文學知識的時候,帶孩子和種莊稼一樣一樣的,剛發芽的時候,不能給它施長果實的肥料。

    孩子四歲,是學習生活常識的階段,除了玩耍之外,可以教他有禮貌,用正確的稱呼叫人,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生活中的禁忌,比如過年了不能說不吉利的話,跟老人不能講“快死了”之類的傻話等等,還有日常的安全知識,不要自己去河邊玩,不要跟陌生人走,等等等等,生活知識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十分重要。文化知識還沒到時候。

    不過,我猜想家長的意思可能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成為一個有文學素養的人,現在應該如何培養這方面的興趣,是吧?

    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有意地引導一下也是可以的。

    首先,培養孩子的美感。好看的東西,好玩的東西,好吃的東西,就多跟他聊聊。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養成觀察事物習慣和感受事物能力,一個有文學素養的人,一般都是比較感性的人。

    第二是讓孩子有充分的室外活動時間,如果在農村,更好,上山下地,都把他帶著,也可以讓他幫著乾點小活兒。這樣做,可以使孩子熟悉大自然,觸控大自然,有一顆空靈的心。這個是最重要的。如果生活在城市,就經常帶他到鄉村和山裡走走,不是去拍照留念,而是真的很投入地去玩玩,去做點什麼。

    無論哪種情況,首先要保證孩子的安全,畢竟四歲這個年齡,還不懂事,卻又能夠到處亂跑,所以家長一定要看緊了。

    第三就是多給孩子講故事。

    不一定是講書上的什麼童話故事,書上故事不一定好。而是要講那些你自己覺得真好聽的故事。講故事要從頭講到尾,完整地給孩子聽到。講故事的好處是最多的,可以明道理,懂知識,分析問題,等等很多鍛鍊孩子頭腦的功能。

    講了故事之後,第二天大人可以假裝忘了,又講昨天講過的,這時候孩子會說“這個我聽過了

    !”你就說:“聽過了?那你講給我聽聽。”孩子就會複述聽過的故事,可能他講的不準,不要打擊他。提示他,鼓勵他就可以了。

    挖掘孩子文學天賦的方式有很多很多,我講的這三點,只是一個基本線索。

    家長不用在這方面過於用力,孩子慢慢長大,只要不受到壓制,他自然而然會掌握很多東西,而且“文學修養”只是家長想要他具備的,他自己不一定想做,所以不要刻意去要求孩子。與其想著如何提高孩子的文學素養,不如提高家長自己的文學素養,家長有文學素養了,孩子就會不一樣。

    祝你的寶貝快快樂樂,健康成長!

  • 4 # 愛讀名著的小星老師

    我大學中文系畢業,酷愛古代文學,能背《古文觀止》五十篇,唐詩宋詞320首(專門統計的),寫文章從中受益太多太多。

    我認為,提高孩子文學素養,應該從方法和內容兩方面著手(暫只說中國古代文學):

    一、關於方法

    1.親子共讀

    和孩子一起讀,能夠更大鼓勵孩子,創造一起學習、進步的氛圍。

    更重要的是,成人和小孩能夠進行思維碰撞。

    2.廣泛靈活選擇

    除了讀書,可以選擇一起聽音訊、影片。

    畢竟自己的理解有限,多聽聽看看,有好處。

    而且很多的文學知識節目,做的生動有趣,不但小朋友喜歡,成人也喜歡。

    3.晨讀夜誦

    不開口學不會英語,不出聲朗讀,無法體會到古文詩詞的韻味和節奏。

    尤其像宋詞,本身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不讀出聲,它的美會大打折扣。

    二、內容選擇

    1.《論語》

    這本書一節一節,讀起來簡單、通俗,朗朗上口,既富有生活場景,又蘊含人生哲理、仁義大道,實在是適合不過的好書。

    2.唐詩宋詞

    如果說《論語》是人生哲學的典範,那麼唐詩宋詞,就是審美的源頭。

    審美能力越來越成為被現代人仰望的能力,大到建築、汽車設計,小到室內裝修、個人氣質、情趣,都需要這種能力,而唐詩宋詞,簡直就代表著審美的最高殿堂。

    看到江河,他不是隻會說:“哇,好多水,好大的河。”

    而是會想到:

    “長河落日圓”或者“恰如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多麼美好的事。

  • 5 # 流liu西瓜

    超前教育地弊端,在於孩子思維跟不上知識地爆炸性地塞入;高分低能或消極厭學都是後遺症。

    什麼年齡接受什麼樣教育,才是孩子健康發展前提。

  • 6 # 山間物語i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興趣和堅持。首先,孩子才四歲,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一蹴而就,要先培養孩子的興趣。平時可以多跟孩子讀一些故事書,看一些相關電影,一起看繪本,一定要用有趣的方式進行,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孩子如果累了不想看就不要強求,要從小培養起孩子對文學的興趣,不能讓他厭煩。其次,可以讓孩子練習朗誦,堅持每天讀書,家長也要一直進行監督,一定要讓孩子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逐步提高文化素養,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要過於逼迫孩子,讓孩子感到恰到好處的舒適,才能一步步成功。

  • 7 # 蘭空老張

    四歲孩子嘛,背錄音磁帶,噢,現在不興磁帶了。背故事會、唐詩宋詞、元素週期表、pi值等一切有用的東西。

    元素週期表不屬於文學素養的範疇,可以不背。超前教育據說不好,背誦訓練記憶力,訓練集中注意力,會終生收益的。

    寓教於樂,孩子的背誦能力超乎尋常,我女兒背過孫敬修老爺爺講故事三、四盤磁帶,當然了,中間有許多可愛的錯誤,如“慢條斯理”說成了“慢琴思林”,也不要去糾正。我外甥女背的更多。一一貌似背誦有個黃金時段,錯過了不會再來過。

  • 8 # 陽光語言矯正師

    開學第一週,同事問我,怎麼提高孩子的文學修養?我問他怎麼了?

    原來孩子班主任昨晚把他們爺倆批評了!深入靈魂、痛徹入骨的那種批評,同事心裡很焦急,快中考了,老師說語文基礎知識是死的,想提高分數,就得學活的,那就是文學修養,這些在閱讀理解和作文都加分的。

    從對話中看得出,孩子還是很有想法的,有一定的文學素養,不過這素養來自於遊戲文化,估計這類文風,是妥妥的被淘汰的型別。

    話說,起止是孩子,就是成人也越來越缺乏點兒文學素養了,似乎大家都很浮躁!在這個網路語言、快餐文化流行的時下,文學顯得喧囂且又浮躁,我們需要哪些適合淨化心靈的經典,摒棄碎片化的糟粕,這恐怕也是哪位老師心裡的願望之一吧。

    想來想去,能夠靜心品讀經典很多,但是怎麼能夠把死氣沉沉的白紙黑字,如春風化雨般植入孩子的心田呢?看過《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的家長們,一定羨慕主持人的學識和素養。

    下面這部分劃重點,據說這樣寫作文,基本都可以跳龍門了!不用全記住,幾句就可以讓文章檔次、格調提升。

    人家是這樣展示文學素養的:

    才華橫溢的口才,氣質優雅的講述,需要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感悟,變成自己的語言,才是素養。不信你讀讀下面這些話!

    漫漫升學路,與你相伴的除了遊戲,還有父母的陪伴,老師的心血。希望孩子愛上詩詞,愛上文學,借用主持人的話:

    文化素養是精神財富,它融入了我們的血脈裡,塑造著我們的容貌,淬鍊著我們的思想,讓我們繼續追尋這些民族的文化基因,去擁抱那最美的詩和遠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時候的寶刀寶劍真的可以削鐵如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