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小幸運那些事

    叫好難叫座的處境,再一次在文藝片身上重演。已在國內上映5天的電影《送我上青雲》,雖然在口碑評分上領先於不少同檔期影片,但在票房和排片方面卻一點也不出彩,每日新增票房只有300萬元左右,單日排片佔比最高時也只達到了3.1%。實際上,《送我上青雲》的現狀也是大多文藝片會面臨的處境,由於文藝片的市場尚處於逐步培育的過程中,受眾規模相對較小,難以在商業角度層面形成較大的市場空間。文藝片如何突破叫好難叫座的困局,引發了不少從業者的思考。 殘酷的現實 《送我上青雲》在今年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後備受好評,首映當天的口碑和評分在同日上映的所有影片中位居前列。知名編劇策劃人史航曾發文誇讚該部作品有一言難盡的大膽和桀驁不馴的腦洞,但無奈電影排片太少,“早有青雲之志,暫無直上之命”。 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8月16日首映當天,《送我上青雲》票房報收223.2萬元,排片比佔到2.3%,然而首映第二天,排片比卻降至1.5%,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時,《送我上青雲》的排片比升至3.1%,但單日票房卻回落到218.2萬元,上映五天的累計票房則為1310.2萬元,成績並不理想。《送我上青雲》的導演滕叢叢曾發文呼籲院線增加併合理安排觀影場次,不要僅在早晨10點或者午夜12點進行排片。 “簡單來講,院線來的人多,收益空間就大,反之亦然。而影響收益的核心就在於影片。”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說道,“影院是最理性也是最殘酷的,他們有各種資料參考來決定排片率,排片經理也有自己的感覺,畢竟他們是最常跟觀眾打交道的。” 實際上,《送我上青雲》的處境與大多數文藝片相似,由於文藝片的市場仍在逐步培育過程中,受制於當下的限制,導致該片受眾規模相對較小,再加上該片的營銷傳播也不像部分作品進行大範圍的宣傳或前期預熱鋪墊,導致該片無法形成較大的影響力。 但對於文藝片叫好不叫座的問題,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這不應該是個問題,“因為文藝片跟商業型別片有不一樣的地方,文藝片因為總體上來講是偏小眾的,但它有自己的目標觀眾群體。關鍵的問題在於是否有效對接自己的受眾”。 機遇與尷尬 《送我上青雲》只是眾多遭遇叫好不叫座的文藝片中的一員,包括曾在第69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卻僅報收4505.8萬元票房的《地久天長》,以及在豆瓣電影獲得7.7分、累計票房僅為百萬元的《過春天》,都有過相似的處境,這背後反映著文藝片在面對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有著難以忽視的尷尬。 近年來,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發展及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內容需求的多元化,文藝片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多的資本也開始願意在文藝片領域佈局,2016年發起成立的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便是佐證之一,不僅彙集了電影院線、電影創作者、網上售票平臺等方面的力量,首批加盟院線還包含中影影院、萬達院線、百老匯電影中心、保利萬和電影院線、盧米埃院線等國內較為知名的影院。透過三年的運營,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已從首批100家加盟影院擴大到248個城市3222家影院,加盟銀幕則達到3795塊。 在從業者看來,該聯盟的成立為文藝片營造了一個長期且穩定的放映空間,尤其是聯盟要求加入的影院固定一個影廳作為藝術影廳,保證每天至少放映4場藝術電影(其中1場為黃金場放映)的要求,為文藝片的發展帶來不小的助力。 然而,文藝片面臨的挑戰仍難以消除。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曾在今年的北影節上公開表示:“坦率地說,面對藝術電影這樣一個新生事物,特別是當中國產藝術電影還不具備中國產優秀商業電影的影響力,藝術水平也與國外優秀電影有一定的差距時,對於每一個按照藝聯排片指導意見進行排片的影院,我們都心存感激。”這一番話,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出文藝片遭遇的尷尬。 由於文藝片無論是受眾規模還是票房空間,與商業片相比均較小,因此承擔著經營壓力的影院方往往會將更具票房號召力的商業電影作為排片的首選,並牢牢佔據著黃金場次,而文藝片只能排在後面。 “影院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除了成本負擔外,影院數量增長帶來的競爭和線上影片網站的發展也都在影響著影院的經營。可以說,影院能夠實現穩定盈利的只是小部分,佔比約一兩成,大多數影院是持平甚至是虧損。”新沐影院經理王強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因此現階段影院雖然也觀察到觀眾對文藝片的需求在增長,但從體量來看,文藝片的票房號召力與商業片相比仍有限,影院需要商業片的票房來實現自身的經營。” “春天”在哪裡 當人們說文藝片的時候,到底在說什麼?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非影視專業的人,在知乎“文藝片是型別片嗎?怎麼定義文藝片裡的文藝?”的問題下,最佳答案來自於“2001室的庫布里克”,他認為,“文藝片”被廣泛地用來描述那些不那麼“商業”(即故事性不那麼強)的電影,多數的情況是,如果你告訴一個小夥伴,這是一部“文藝片”,對方對電影內容仍舊是一頭霧水。 文藝片和商業片的發行渠道沒有太大區別,文藝片更強調藝術性,製片方和導演方更希望在藝術方面有所探索,沒有強的故事性和衝突感、緊張感。在劉德良看來,“商業片情節很快,有標籤化,有明顯的正面反面人物,文藝片不太有標籤化,沒有很強的故事衝突。文藝片會永遠存在,因為有它自己的消費群體。” 饒曙光認為,文藝片不僅有自己的觀眾,更是有未來的,因為它是整個電影工業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電影產業提供更多的創業、更多的探索和更多新的手段。“如果沒有了文藝片的這個探索和創意,那麼電影工業就會出現保守和發展停滯的情況。” 但目前問題的根源,在於缺少差異化的市場體系及文藝片的獨特營銷手段和辦法。劉德良解釋稱:“現在的影片投資會進行多方考量,如製片公司是否有優秀團隊,是否有完善的製片體系,運作是否良好,是否有好的資源、好的宣發,不一定看故事本身怎麼樣。”

  • 2 # 蕪裡霧

    記得之前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奧斯卡最佳影片總會頒給文藝片?

    得贊數最高的回答是:如果連奧斯卡都不頒給文藝片,那麼,就不會有人再去拍文藝片了。

    文藝片的魔咒,大概永遠不會被打破,因為文藝片拍攝的初心,本就不是為了叫座。這就註定了,文藝片永遠只是小部分受眾的狂歡。

    《送我上青雲》的導演滕叢叢是這樣談到她的創作初衷:“我30歲的時候,其實對於未來,還有很多迷茫和想要表達的東西。對自己又有很多想法和要求,而這些想法實現起來卻並不容易。我很努力,但總覺得很徒勞,所以想從中國電影作品或者是書裡去找這樣的女性,她們是如何解決和度過自己的的迷茫時期,不過卻找不到。那我自己是不是應該來創作這樣一部電影,關於在中國當下城市裡獨立打拼的三十幾歲女性,她們對人生的一些困惑和迷茫是去如何解決的故事。”

    影片中的主人公盛男,就是這樣一個三十歲的女性。她身患卵巢癌,但是手術費還差25萬的缺口,她想在手術前再享受一次愛與欲,卻苦於找不到對的人。

    飾演盛男這一角色的演員姚晨,她曾在一次演講中,這樣談到一箇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

    “這個時代

    對女人要求很高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

    就會有人說

    你不顧家庭

    是個糟糕的母親

    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

    又有人會說

    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

    這不算一份職業”

    影片中的盛男,從尖銳到妥協,從迷茫到通透,她慢慢卸下堅硬的鎧甲,與世界和解,也與自己和解。

    現實中的演員姚晨,面對人到中年的尷尬與困惑,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繼續奮勇前行。

    慢慢地,我分不清誰是盛男,誰是姚晨。

    或許,我們都是盛男,又或許,我們都是姚晨,這是我們三十歲女性所共同面臨的困局。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們早晚會成為這種英雄。

  • 3 # 笑一笑歡樂吧

    藝術片屬於小眾影片,它的拍攝本心也註定不是為了走量,在如今這快遞更迭的現代生活中,已經有越來越少的人能沉下浮躁的心去細細品味這樣一部電影。

    《送我上青雲》講述自我與自愈故事 隱喻人生不同困境。

      由姚晨監製並領銜主演,滕叢叢導演編劇,李九霄、吳玉芳、楊新鳴、梁冠華主演,袁弘特別出演的女性題材電影。芸芸眾生等待好風 手繪人生不同困境。

    講述了姚晨飾演的盛男在經歷健康危機,需要進行手術時,父親出軌,母親幼稚,因此她不得不接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去籌手術費的故事。盛男在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與絕望後,終於尋找到自己的方式與世界和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藤本月季什麼季節移栽比較好?需要重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