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挖掘

    我查了一下朋友的生物書,找到了人的標準體重計算公式

    標準體重(kg):

    ①身高>165cm:身高(cm)-100

    身高<165cm:身高(cm)-105(男)

    身高(cm)-100(女)

    ②北方人=(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身高cm-150)×0.6+48

    正常體重:=SW±SW×0.10

    超重:=SW+SW×(0.11~0.20)

    輕度:=SW+SW×(0.21~0.30)

    肥胖中度:=SW+SW×(0.31~0.30)

    重度:=SW+SW×(0.31~0.50)

    瘦弱:=SW-SW×(0.11~0.20)

    嚴重瘦弱:=SW-SW×0.20(及其0.21以上)

    男性之標準體重(千克)=身長(釐米)-100

    女性之標準體重(千克)=身長(釐米)-102

    一、世界肥胖標準

    目前全世界都使用體重指數(BMI)來衡量一個人胖或不胖。計算的方法是: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平方。

    世界隆重組織擬定的世界標準是,BMI在18.5-24.9時屬正常範圍,BMI大於25為超重,MBI大於30為肥胖。

    然而,與會專家指出,這個體重標準是根據歐美白人為基準制定的,對亞洲人不一定適用。

    二、亞洲肥胖標準

    亞洲人體偏小,用BMI18.5-24.9的世界“正常範圍”體重標準來衡量,就不適宜。比如:日本人當BMI為24.9時,高血壓危險已經增加3倍;在美國的日本人,BMI大於23時心血管病危險就開始明顯增加;香港地區的華人,BMI在23.7時死亡率最低,再高時便開始上升,這說明,體重指數正常上限24.9的世界標準,對亞洲人來說顯然過高。

    那麼,亞洲人的肥胖標準應該是多少?專家們認為,BMI在18.5-22.9時為正常水平,BMI大於23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這樣,亞洲人的正常體重指數上限比歐美人要低2個指數,其差別不謂不大。

    三、中國肥胖標準

    中國專家認為,華人雖屬亞洲人種,但體重指數的正常範圍上限卻應比亞洲標準低些,在具體運用體重指數判斷胖與不胖時應區別對待。因為中國人的肥胖有兩大特點:體型小,指數小,肚皮大,危害大。

    體型小決定了體重指數的正常上限要低些,一項針對華人的調查表明,BMI大於22.6的華人,其平均血壓、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都較BMI小於22.6的人地產高,而有益於人體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卻低。因此,專家們認為,中國人正常體重指數上限不應大於22.6應比歐美的24.9和亞洲的22.9還低。

    有專家建議,華人體重指數的最佳值應該是20-22,BMI大於22.6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腹型肥胖比例大是華人肥胖的特點和潛在危險,華人體重指數超過25的比例明顯小於歐美人,但腹型肥胖的比例比歐美人大。研究中發一,體重指數正常或不很高的人,若腹圍男性大於101釐米,女性大於89釐米,或腰圍/臀圍比,女性大於0.85的腹型肥胖者,其危害與體重指數高者一樣大。

    另外較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

    成年:〔身高(cm)-100〕×0.9=標準體重(kg)

    另一種是:

    男性:身高(cm)-105=標準體重(kg)

    女性:身高(cm)-100=標準體重(kg)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最近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計算華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

    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

    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華人。

    兒童標準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準體重(kg)

    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準體重(kg)

    1歲以上:8+年齡×2=標準體重(kg)

    1.用身高的釐米數減去100後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標準體重(公斤)。低於或高於標準體重10%都屬於正常現象

    2.體重指數=體重(公斤)/體高(米)的平方。正常範圍為18.5-22

    兩個公式算的結果差不多,因為都設有一個範圍,只要在範圍內就算正常。所有生物的數量現象都是無絕對值的,如血紅蛋白值、血糖值、體重、高矮等等 1圖:1.00-1.99米的標準體重。2圖:最胖兩倍標準到最瘦一半標準的合理、精確分級3-6圖:方便查大概胖瘦不用麻煩算對數了。7-8圖:跟常用的區域性近似直線公式的比較9圖:BMI區域性還不如前面兩直線,整體上雖比直線好一點但達不到可用的程度體重級數就像地震級數一樣告訴你胖瘦的程度,絕對值越大危害越大體重分數就像考試分數一樣告訴你胖瘦的程度,分數越高越接近標準

  • 2 # 愛擼鐵的EVIN

    你好,我是一個愛擼鐵的妹紙,很樂意解答:

    男生標準的身高體重參考:

    〔身高(cm)-100〕*0.9

    另外,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套華人理想體重的計算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

    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

    男生體重在標準體重±10%以內的範圍,都屬於正常體重。

    其實等你健身後,就完全不會在意體重這種事,都是看體型。因為同等重量的體重,體脂率不同,差別真的很大。(下圖就是如此)

  • 3 # 莞木頭

    拋開體脂率談標準身材不科學,我身高178CM體重69KG,看資料也算標準身材了,但肚子,胳膊,脖子上一堆肥肉怎麼看都是個胖子

  • 4 # 無法超越的足跡

    現在的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生活上面已經達到了營養過剩的地步,加上現在生活的壓力特別大,有的人因為工作和壓力的原因導致身體特別的瘦,有的人生活條件和生活習慣的原因身體發福非常的嚴重,對於現在的女人自己喜歡以瘦為美,男人眼中女人身材好不好其實要看年齡段。

    年輕人找女人喜歡找身材比較瘦的女人,成熟的男人眼中的好身材是前凸後翹凹凸有致,屬於微胖狀態的女人,這種俗稱豐滿型的女人,在女人眼中的男人的好身材也是不一樣的,年輕女人眼中男人的好身材是高高瘦瘦一點的男人叫做好身材 ,在成熟一點的女人眼中男人的好身材其實就是中等偏胖一點點的叫做好身材。

    其實真正的男人的好身材一般都是要有一點肌肉才比較好看,當然長得高一點的男人加上身上有一點肌肉那就非常吸引女人的目光了,用現在人的話來說,男人的好身材是穿衣顯瘦脫衣有肉,這種才是真正的好身材,怎麼做到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呢,當然是在經常對身體進行鍛鍊才會有的效果。

    平常運動量不多的人,就算穿衣看起來不胖不瘦,但是脫衣後身體沒有肌肉線條,那吸引力也不急會太高,肌肉是顯示男人基本形象的標準之一,當然不是說沒有肌肉就不像男人,只是從身材的角度來說,男人身上有一點肌肉線條的確很好看,穿衣服都非常的有型,這是從外觀形象來說的。

    不說其他標準只從身體條件來做比較,在其他條件都差不多一樣的情況下,身材好的男人比身材不好的男人更容易受到女性的青睞,總的來說其實沒有所謂的標準身材和體重,很多時候體重並不能代表什麼,有的人體重很重但是身上肌肉比較結實,身體沒有走樣,跟所謂的標準體重差很多,但是並不代表這樣的體重身材不合格。

    體重身高之間的比例只是一個大概性的概念,用現在所謂的標準體重來看,很多體重看起來達標符合標準,但是身材外表看起來並不是很協調或胖或瘦,這種根本沒辦法去做標準,其實經常鍛鍊身體的人和不鍛鍊身體的人在相同體重下身材看起來相差非常大的,所謂的標準體重只是取一箇中間參考值而已,做不得絕對的標準,真正標準是自己整體看起來很協調很順眼,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具體多重其實就已經不重要了,當然金錢比身高體重更實在,身材和錢之間的選擇已經很明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研對於英語基礎的要求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