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科成Conner

    1.大家都知道核變是有大量的能量,你說能量能幹嘛,還是可以控制的能量!

    2.代替現在稀缺的資源,例如石油,來代替機械能!

  • 2 # 棲雁林

    可控核聚變等同於一臺不冒煙造價昂貴的蒸汽鍋爐,它用氫同位素做燃料產生高溫燒開水產生高壓蒸汽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 3 # 天涯望海海連天

    可控核聚變,如能實現超長時不間斷運轉。那麼,極低的電價將會使很多裝置轉為用電。石油,天然氣隨著市場需求的萎縮,價格將會大幅降低,並逐步邊緣化。儲能,電驅動,電能管理,智慧分配,家庭綜合用電系統,等等儲,用,分,輸配,將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 4 # wwg墨竹

    兩個途徑,磁控約束和慣性約束,都不成熟,估計最少需要半個世紀才能用來發電,而且還不是媒體宣傳的那麼完美!

    核聚變一般都用氘氚聚變產生能量,原子核半徑大了很多的氘和氚更易發生聚變,在較低的溫度下就可以進行,而氕氘聚變能量要高的多的多,目前人類還沒有什麼辦法進行!原子氘的獲取雖然易如反掌,海水裡每升就有0.03克,但氚可就價值連城了,由於半衰期只有十幾年,氚幾乎不存在於自然界當中,氚的製取是利用反應堆中子轟擊鋰板產生的:

    Li+n—→4He+3H

    所以,目前看來受控核聚變還有太長的路要走!

  • 5 # 語境思維

    值得反思的幾個方面

    可控核聚變的基本方針是:基於“少投多產”之經濟原則與“無核廢料”之安全原則,研製出可持續的核聚變反應裝置。

    為什麼核裂變原子彈很容易研製出來呢?根本原因是鈾235或到鈽238只要為數不多的數千克即可達到“臨界質量”指標。但是,核聚變氫彈的核燃料氘氚沒有“臨界質量”的特性引數,需要用核裂變原子彈做為“彈芯”作為點火裝置。

    為什麼核裂變電廠很容易研製出來呢?我想,關鍵是:核燃料鈾238或到鈾235與鈽239具有天然的可持續的放射性,是典型的大規模的熵增加機制。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低能密狀態不可能自發趨向高能密狀態,通俗的講:水只能向低處流。否則就必須額外投入能量,例如,用泵把低處的水壓上高樓。

    氘與氚,作為核聚變的燃料,如果要聚合成氦並釋放中子,就必須持續提供超高點火溫度。顯然:氦原子能密遠高於氘氚能密,氘氚的核衰變沒有聚變成氦的臨界質量。這和核裂變發電的理論基礎是截然不同的。

    理論上,筆者最不希望發生的無情邏輯是:只要提供足夠的點火溫度,持續性的核聚變當然是可以“造”出來的。例如,中國領先的小太陽工程,已經實現了1000秒的持續反應。但是,無論是美國法國的慣性約束還是中國的磁約束,就投入產出而言,都是“得不償失”。

    技術上,核聚變發電站也是有諸多極具挑戰的困難重重。以下是筆者整理的可靠性資料。

    核聚變電站的優勢 ▲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託卡馬克實驗裝置

    1)核聚變釋放的能量比核裂變更大。2)無高階核廢料,可不對環境構成大汙染。 3)燃料供應充足。

    地球上重氫有10萬億噸,每1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而30毫克氘聚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00升汽油。 海水中每6500個氫原子有1個氘原子,氘總量約45萬億噸。1升海水所含氘完全聚變所釋放的聚變能相當於300升汽油燃料的能量。按世界消耗的能量計算,海水中氘的聚變能可用幾百億年。

    氘,極其豐富:海洋每6500個氫有1個氘,意味著海洋是極大量氘的潛在來源。僅1L海水有1.03×10^22個氘原子,每1噸海水中氘原子潛在能量相當於燃燒13600億桶原油的能量,約為地球上蘊藏的石油總儲量。1升海水中提取的氘進行核聚變放出的能量相當於300升汽油燃燒釋放的能量。

    氚,可由鋰造。鋰主要有鋰-6和鋰-7兩種同位素。鋰-6吸收1個熱中子後,可變成氚並放出能量。鋰-7要吸收快中子才能變成氚。地球鋰儲量比氘少得多,有兩千多億噸。用它來製造氚,足夠用到使用氘氘聚變年代。 在可預見地球人類生存時間內,水之氘足以滿足人類幾十億年的能源需求。

    核聚變電站的劣勢:

    反應要求與技術要求極高。太陽靠核聚變反應給太陽系光和熱,中心溫度達1500萬度,另有巨大壓力能使核聚變持續反應,地球上無法獲巨大壓力,只能提高溫度來補償,溫度要到上億度,沒有材料能承受,只能靠強磁場約束,由此有磁約束核聚變。 對於慣性核聚變,核反應點火也成為問題。

    不過2010年2月6日,美國利用高能鐳射實現核聚變點火所需條件。中國也有“神光2”將為中國的核聚變進行點火。 聚變反應中子的麻煩:在於中子可以跟反應裝置的牆壁發生核反應。用一段時間之後就必須更換,很費錢。而且廢棄牆壁可能有放射性,取決於壁材選擇,成了核廢料。氚有放射性,也可能跟牆壁反應。

    結論

    核聚變,由於要求“水向高處流”,需要免費供應像太陽一樣的超大引力場,才能實現持續性的反應,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違,質能轉換方程不可信。

    一次性用核裂變引爆核聚變的可行性模式,不可以類推到持續性實現核聚變。上帝不會嬌慣給人類用之不竭的能源,天上不會掉餡餅。

    物理新視野,旨在建設性新思維,共同切磋物理/邏輯/雙語的疑難問題。

  • 6 # 驛動星期六

    關於可控核聚變及其應用,我是在2013年看到的一套完整的教學課程,

    核聚變其實在幾十年前就研製成功,氫彈爆炸就是核聚變反應,但是它是不可控的,放出的能量取決於爆炸前裝入原材料(氚氘)的多少(量),一次性引爆瞬間全部反應釋放,

    下面說一下可控核聚變發展歷程以及未來,

    在2010年以前,各核大國都有建立自己可控核聚變反應研究基地,美國是鐳射慣性約束技術,蘇聯是託卡馬克磁約束技術,歐洲是“聯合環磁約束”中國,日本,都有和超導託卡馬克大同小異的技術研究基地,

    2005年正式確定的國際合作專案ITER,也就是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的縮寫,這個專案從1985年開始,由蘇聯、美國、日本和歐盟共同提出,目的是建立第一個試驗用的聚變反應堆。(注意:ITER已經不是託卡馬克裝置了,而是試驗反應堆,這是一大進步)最初方案是2010年建成一個實驗堆,實現1500兆瓦功率輸出,造價100億美元。沒想到因為各國想法不同,蘇聯解體,加上技術手段的限制,一直到了2000年也沒有結果,其間美國中途退出,ITER出現胎死腹中的危險。直到2003年,能源危機加劇,各國又重視起來,首先是中國宣佈加入了ITER計劃,歐洲、日本和俄羅斯自然很高興,隨後美國宣佈重返計劃。緊接著,南韓和印度也宣佈加入。2005年ITER正式立項,地點在法國的卡達拉申,基本設計不變,力爭2015年前全面完成,造價120億美元,歐盟出40%,法、中、日、美各出10%,剩下的想讓別人平攤,南韓印度不幹,力爭讓俄國也出10%,自己出5%(最終美、日、俄、中、韓、印各出約9%)。

    (法國-國際可控熱核聚變實驗堆(超導託卡馬克,ITER)基地)

    (全球最大的超導託卡馬克實驗堆ITER)

    從2010年到2015年期間,參加合作的各國也都在自己的國內繼續研發,藉助合作資料,合作技術,分別應用於自己的裝置裝置中,(這個國際合作專案基礎就是技術共享,誰都可以應用,同時自己的先進資料也應用到合作專案中),

    這些合作國家都設計了自己的發展應用程序,各個國家報道的差距很大,最快的最有希望的是日本和中國以及美國,預計20年內日本和中國,可能建造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可控核聚變,超導託卡馬克商用實驗堆,耗資巨大,高達上百億資金,一旦實現應用,人類將徹底擺脫能源依賴問題,熱核聚變堆具有無核輻射,無壓力,(聚變堆內是負壓,就算損壞也是往裡塌陷,不會爆炸),是真正意義上的安全清潔能源,他的成功將帶來一次新的能源大革命,當然他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很漫長的過程,預計100多年後將全部取代傳統能源發電。傳統能源將受到巨大沖擊。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熱核聚變有2個原材料氘和氚,氘 可以從海水裡提取,儲量無限,無需計算和擔心, "氚"在地球上並不存在,主要依賴於"鋰"來製備(也可以用其他辦法制備,技術更復雜成本更高而已),鋰儲量並不十分豐富,對就是現在鋰電池裡用的那種鋰元素,也許在未來,鋰元素將成為能源爭奪的新熱點。

  • 7 # 雄在江湖2

    現在在控制方法上還有兩種方向選擇,由於這麼高溫的等離子體如何控制現在離解決還早,中國和德國是兩種方向運用的代表,目前都是百秒級別,離運用真是天差地別!以一個外行的眼光看問題,都是用氫的同位素作核燃料,由於需要極高溫,物質是在等離子狀態下,只能用強磁場控制,產生強磁目前就是超導強電流。高溫和強電流的可控性是目前瓶頸!目前除非用其他材料替代氫同位素,否則短期無法實現,而氫同位素聚變是人類唯一成功聚變方法,.一種是工藝上提高對高溫強磁控制能力,也就是目前全球思路;二是基礎突破尋找新核燃料(目前普遍猜想其他燃料溫度更高,但僅是猜想)。

    至於成功後的影響反而人們易見,能源將極大豐富,能源將短期內不會成為制約人類發展因素,社會發展等級將遠高於以往。人類發展等級不按政治劃分明顯是,天然原始薪柴能源社會,蒸汽能源社會,內燃機能源社會,電氣能源代(目前社會等級,多種能源轉化為電能應用,但侷限性是成本效益不顯著)。核聚變能源時代實現是人類走向大同世界的基礎!

    自己都失業衣食無作落還在回答人類大同的問題,也是可笑!手寫亂答

  • 8 # 依斌29

    實現可控核聚變,按照目前的科學研究,至少100年。從實踐理論的進度上講,可控的核聚變發展持續地為人類提供能源,是趨勢,也是必備。地礦類能源已經接近枯竭的邊緣,核聚變能源是不可缺少的替代。從應用上分析,幾乎可以涵蓋人類所有生產生活所需的能源領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NBA左撇子球員實力前5的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