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不棄
-
2 # 諾媽育兒經
@依諾媽媽育兒
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社會風氣的現實反映,也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重要標誌。但隨著獨生子女佔的比例越來越大,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一些嬌慣與溺愛的現象,從而導致他們養成了霸道、自私的個性,這樣對孩子是一種傷害。因此,我們認為禮貌教育要從小抓起,將文明禮貌的行為滲透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當中,這對幼兒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是非常必要的。一、學習禮貌用語。滲透文明禮貌的思想內涵
古人云:增人一言,重如珠玉;傷人一言,重於劍戟。可見語言文明所具有的重要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交往過程中,我們教師十分注重引導幼兒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再見”等禮貌用語,並要求做到“三會”,即會使用尊稱,對長輩不直呼其名,不給他人起外號;會使用謙讓語,如“對不起”“沒關係”“麻煩您”等;會在一定場合使用問候語,如“早上好”“晚安”“再見”等。文明禮儀的教育內容以幼兒園禮儀為主,以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為主線,其中包括:入園、晨檢、排隊、早操、盥洗、進餐、睡眠與起床、戶外活動、離園等等。應幫助幼兒學習基本的禮貌用語,將文明禮貌的思想深入到生活、學習、交往的各個環節,做一個懂事、禮貌的好孩子。
二、創設良好環境,營造文明禮貌的氛圍
良好的文明禮貌環境可以潛移默化地促進幼兒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為此,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營造文明禮貌的氛圍。
(一)利用環境創設讓幼兒感知文明禮貌教育
(二)利用榜樣的作用,讓幼兒主動使用禮貌用語
幼兒的特點是愛模仿,尤其喜歡模仿他尊敬的人。他們常常觀察老師和家人,並自覺不自覺地模仿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因此教師要注重言傳身教,利用各種教育手段為幼兒樹立正確的榜樣。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兒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教師平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每天來園或離園時主動向同事、家長、小朋友問好和告別,接待家長及來園客人做到熱情禮貌,處處為幼兒做出學習的榜樣;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是第一生活場所,幼兒家長的行為習慣對幼兒的成長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兒的文明禮貌教育中,就需要家長能夠配合幼兒教師,共同為幼兒打造一個文明禮貌的環境。
(三)利用生活學習經驗讓幼兒感知文明禮貌教育
幼兒自己的經驗也是學習文明禮貌的源泉。因此,教師要有目的對幼兒的行為加以引導。針對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小摩擦,比如不小心打翻了別人的杯子,不小心踩到了別人的腳,大多數孩子都不會主動向別人表示歉意,喜歡用身體行動來處理問題的現象,教師要以此為切入點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的教育,並結合自身經驗和鮮活事例引導感化幼兒。
透過這些日常的滲透,孩子們能夠評定別人行為的好壞和自己的模仿,從而積累了經驗,學習掌握了文明禮貌的方式。他們學會了見面主動與人打招呼,學會了熱情禮貌地交談,學會了尊敬老人、孝順父母。
三、以教學、遊戲活動為載體,培養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一)透過故事、兒歌等形式,激發幼兒講文明有禮貌的意識
故事、兒歌是幼兒非常喜愛的文學形式,容易使他們理解和接受。平時講故事時我有意識地挑選那些教育幼兒有禮貌的故事,並富有表情地講給他們聽,引導幼兒說出故事中的禮貌用語,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學會用禮貌用語對話。在講故事的同時,我也教孩子朗誦兒歌,如《有禮貌的好寶寶》《老師早》等。有些孩子朗誦兒歌后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聽故事,朗誦兒歌,激發了孩子文明禮貌的思想意識。
(二)透過遊戲,讓幼兒學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幼兒喜歡玩遊戲,很容易融入遊戲的角色當中。為此,我還將孩子們的禮貌教育寓於遊戲之中。儘量創造條件開展角色遊戲。例如幼兒在玩“娃娃家”時,他們會主動劃分出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媽媽,有的扮演寶寶。遊戲前提示幼兒,在娃娃家裡做爸爸媽媽的要愛護孩子,孩子要對爸爸媽媽有禮貌。孩子們在玩積木時要求他們小組合作,大家一起動手搭建出自己喜愛的東西來。孩子們幾個人一起搭積木,邊搭邊商量,各種想法融合在一起,經常會創造出讓成人都意想不到的造型來。孩子們還不斷地交換角色重複進行遊戲,禮貌行為得到了良好的練習。
為了使禮貌用語產生行為效應,讓幼兒真正養成習慣,我指導幼兒將遊戲中對角色的禮貌要求遷移到早晨入園、課間交往、家庭生活、社會活動之中,鼓勵他們時時刻刻這樣做,漸漸地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四、積極倡導家園共育。將禮貌教育融於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發揮著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兒園和家庭應該攜起手來,內外結合,共同參與到孩子的文明禮儀教育中來。我們要求家庭與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續性。’
把對幼兒的文明禮貌教育的內容及具體要求,透過家園聯絡告知家長,要求家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文明禮貌的生活環境;在平時的社交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熱情大方、文明禮貌的良好習慣,從而進一步引導孩子的思想,規範孩子的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品質的良好發展。為使幼兒的禮貌行為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並鞏固下來,我還將禮貌教育貫穿於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如洗杯子時,引導孩子們排隊等候,等到前面一個小朋友洗完了第二個再去洗,改變了以前洗杯子時混亂的局面。小朋友一起進餐,要說“大家請”才開始用餐。遇到小朋友過生日吃蛋糕,所有的小朋友都會主動向過生日的人送祝福,說些“謝謝你的蛋糕”之類的話。早上入園的時候孩子們都能大聲向老師和小朋友說“早上好”,然後高高興興給爸爸媽媽說“再見”……就是這樣透過日常生活的點滴去教育孩子做一個有文明有禮貌的人。
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但緊要,處只有幾步。幼兒園時期是孩子良好個性、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是人生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幼兒的文明禮貌形成行為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們抱著滴水穿石的態度,從一點一滴的細節抓起,運用多種辦法、多種形式、生動活潑地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的教育和行為訓練,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一定會在成功的喜悅中享受甘甜。
-
3 # 小萌董媽媽
培養孩子的用語文明習慣是需要整個家庭的成員以身作則,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在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被潛移默化,做家長的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禮貌的用語表現要及時說明原因的誇獎,比如說:“寶寶,媽媽剛才看見旁邊的叔叔給你讓座你說了“謝謝叔叔”媽媽對你這禮貌的表現感到驕傲,等你長大了也像叔叔一樣以禮待人好嗎?”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獲得表揚的原因,也加強了他對禮貌用語的發展。
回覆列表
第一:遮蔽不禮貌高頻詞彙,寶寶剛學會說話的時候,第一模仿物件永遠是周圍最親近的人,如果不想讓小朋友經常“語出驚人”,一定要自我審查家庭中經常出現的不雅高頻詞彙,並及時更改過來。比如:放屁。滾。甚至更難聽的。做到這些已經達到及格線了。
第二:及時介入現場教學。很多不大的寶寶在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及時說謝謝。在得到道謝的時候及時反饋"不客氣"。是不是很羨慕,覺得小寶寶很有禮貌?其實這個很簡單,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媽媽遞給寶寶一瓶奶的時候,爸爸在旁邊可以馬上出現插入對話:寶寶,媽媽剛才跟你泡牛奶了你開心嗎?回答:開心。那媽媽其實泡牛奶很麻煩的喲,寶寶喝到牛奶了是不是要感謝媽媽呢?我們應該說什麼?“謝謝”。一次兩次可能寶寶只是有個印象,三次五次,寶寶就習慣說謝謝了,然後把泡牛奶說謝謝這個場景拓展到其他行為中。
舉個栗子說:剛才小明是不是哭了?
答:是呀。
問:那他很傷心吧!
答:是呀。
問:寶寶哭的時候也會傷心對不對?是不是因為你把他弄哭了所以他傷心了呢?
答:是的。
問:其實爸爸這裡有一個好方法可以讓他不哭,你想知道嗎?
答;嗯
問:你跟他說對不起,他可能會好受一點。你要讓他心情好一點嗎?他是你的小夥伴哎
答:好的,對不起小明
可能每次的問話都會有變化,但是儘量用簡單的小朋友可以理解的語言告訴他做這個事情的必要性。多個場合,不厭其煩,你家寶寶就會變的更加文明禮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