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芷若詩詞666

    《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了這個暑假,觀眾們都被這個“史上最醜哪吒”燃到了爆點,坐在影院中,笑聲與淚水齊飛。

    這是一部製作精良的中國產動漫片,畫面酷炫,敘事完整,主題鮮明,讓人看到了國漫的誠意與進步。

    這一版的哪吒,不是那個屠龍子、抽龍筋、削肉還母、剔骨還父的哪吒,而是“我命由已不由天”“成魔成仙,我自己說了才算”的哪吒。

    鬧海的哪吒,天賦異秉,顏值逆天,更為重要的是他英雄般的存在,他敢於反抗,勇於犧牲,始終心存正義與良善。

    面對以龍王為首的惡勢力,他敢於抗爭,不畏強權;面對李靖的父權,他不愚孝,為了正義,敢於挑戰既定的倫理秩序;哪吒的反叛精神在鬧海中得到最大的彰顯。

    後來為了陳塘關百姓的安危,他挺身而出,悲憤自刎,以自我犧牲成全大義。

    這時的哪吒,是對當時社會的不合理、體制的不合理作出的鬥爭;他是一個天生的鬥士,戰鬥是他與生俱來的使命。

    在整個反抗過程中,哪吒是孤膽英雄的存在,他沒有援手,連他父親也不站在他那一邊。他父親從哪吒出生開始就不喜歡他,後來更是逼得他削肉剔骨與原生家庭決裂,走上了更加反叛的道路。

    鬧海的哪吒,就是正義的化身,在他身上,承載了那個時代的特點。那時候的哪吒,是適合全齡觀看的。

    此後的動畫片便再也尋不到當初的樣子,越來越低齡化,注重說教功能,成為了孩子們的教育片。

    經歷了四十年的變遷,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哪吒也不再是原來的哪吒。

    這一版的哪吒,是“熊孩子”般的存在,生來即為魔,這也註定了哪吒成長道路的坎坷。

    因為是“魔丸”降生,從出生開始就遭人另眼相待,是父親李靖的懇求才保全了他的性命,李靖遵守和村民的約定,把哪吒鎖在家裡。

    而李靖夫婦就像現實中很多父母一樣,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兒子,就算想陪兒子,工作一來,又丟下兒子去忙工作,正如殷夫人正和哪吒踢鍵子,一聽說有妖怪,便丟下玩興正濃的兒子去捉妖了。

    沒有父母的陪伴,也沒有小夥伴一同玩耍,村民們都認為哪吒是魔,沒人敢跟哪吒玩。

    內心苦悶的哪吒不得不尋找出口發洩,所以他常常惡作劇捉弄村民們,這加深了村民們對哪吒的偏見,也加重了哪吒的孤獨感。

    渴望親情、渴望友情是這版哪吒的特點,親情友情的缺失讓哪吒活成了人人害怕的“混世小魔王”。

    可喜的是,經歷了四十年,李靖也不是當初的李靖,當初那個視兒子為“禍胎”、恨不得一劍了之的李靖變成了“父愛如山”的李靖,正是他深沉的愛改變了哪吒,讓哪吒由“魔王”成長為英雄。

    當哪吒為村民們視他為魔王而難過時,李靖卻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讓他相信自己是英雄,他對哪吒說:“爹一直對你很嚴,知道你心裡有氣,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

    當所有人都認為哪吒想傷害那個小女孩時,只有李靖相信哪吒是在打妖怪。

    不管別人怎麼看待哪吒,李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他是我兒。”所以無論哪吒闖了多少禍,他都包容著他,教導著他,努力把哪吒引向正途;甚至以換命符來換取哪吒活下去的權利。

    哪吒是幸運的,他雖然童年缺少陪伴,但始終有愛與他相隨。在他成長道路上,與現實中很多家庭父親缺失不同的是,他父親始終在場,給哪吒予自信、鼓勵,以及完整的父愛。

    哪吒的幡然悔悟也是他深刻體會到一向嚴厲的父親那深藏不露的飽含深情的愛。正是李靖的愛,讓哪吒成長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信的人,讓哪吒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知道如何做才能消除別人的偏見,尋回失落的自己。

    而哪吒又用愛喚回那個原本善良卻一度迷失自己的敖丙。肩負全龍族希望的敖丙在身份洩露後起了殺心,準備埋了陳塘關,哪吒挺身而出解救村民,最後又用“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喚醒了敖丙的良知,讓敖丙與他一起對抗天劫。

    靈珠魔丸合體蘊含的強大力量,實際上是“愛”的強大力量,心中有愛,世間就沒有任何東西能摧毀他們。

    逆天改命的哪吒的成長史,也是現實中一個“熊孩子”的成長史,李靖“愛的教育”也給現實中的父母上了一堂生動的課,面對“問題孩子”,一味地打罵無濟於世,只有付出耐心與愛,才能把行走在懸崖邊的孩子拉回正途。

    哪吒覺醒後的那聲怒吼,震醒了現實中曾一度渾渾噩噩、不知道前路在哪的年輕人,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讓他們尋回理想,靠著自己拼出一方天地,成為自己的英雄。

    正是這些才點燃了觀眾心中的激情,讓觀眾愛上哪吒,也讓這個魔童走進觀眾心中,與他共悲喜。

    同樣是不願連累別人,1979年的哪吒在揮劍自刎時丟下了一句成熟、理性、決絕的話:“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連累你。”而2019年哪吒在面對天劫時說:“三年是短了點,不過我也玩的挺開心的,今天是我生辰宴,都不準哭哦!我自己的命自己扛,不連累別人。”1979年的哪吒對父母是狠厲、決絕的,2019年的哪吒對父母是充滿愛與留戀的。

    四十年的時間,我們看到了哪吒的變化,當年的哪吒反抗強權、反抗不合理的制度,經歷了文革後的人們,面對改革開放的浪潮,制度信仰的重建,需要哪吒的理性的倔強,需要哪吒的反叛精神,打破一切不合理的,才能構建新的一切。

    四十年後的今天,人們崇尚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在面對不公的命運時敢於挑戰,不受命運擺佈,不屈服命運的安排,每個人都渴望逆天改命,讓自己成為時代的佼佼者。

    四十年前的哪吒,有著政治正確和道德高度,更高大上一些;四十年後的哪吒,有著“愛的教育”取得的良好效果,有著人生命意識的深刻醒覺,更接地氣一些。而每一對父母,也該如李靖般成長,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對孩子真正的保護是教育他成為能保護自己的人,他才能更好地去保護別人,擔起時代賦予他的使命與責任。

    每個時代的哪吒有他肩負的使命,不同時代的哪吒便有了不同的表現方式。而這兩個哪吒,都可以成為國漫的經典。

    當然,兩個哪吒最大的不同是:前一個哪吒渴望掙脫原生家庭,活出自我;後一個哪吒在原生家庭中獲得愛的力量,活出真我;前一個哪吒用童年去治癒一生,後一個哪吒是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哪吒是整整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哪吒,每個人都希望如哪吒般,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

  • 2 # 圖說西洋Andy

    說來有點奇怪,每當看到哪吒的形象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美國著名電影《第一滴血》裡頭的主人公蘭博。這兩位看上去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物怎麼會扯到一起去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蘭博吧。他憑一己之力,對抗整個社會和軍隊。他不畏強勢,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並忠於自己的信仰。正如那句話:你可以奪走我的生活,奪走我的生命,但是你無法剝奪我的尊嚴。不論是早年間的經典之作《哪吒鬧海》還是近來熱播的《魔童降世》,其中的哪吒形象不也都是反抗和鬥爭嗎!特別是傳統的哪吒故事中,哪吒把抗爭的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老龍王。

    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程序中,人們需要認真去思考個體和群體,個體和社會,個體和國家的關係。就我而言非常喜歡蘭博和哪吒這樣的人物形象,因為他們能帶給人們這種深層次思考。從蘭博槍膛裡射出的火光到哪吒舞動的混天綾,我們看到他們對現實的攪動、蔑視和顛覆。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哪吒這樣的叛逆少年,喜歡他身上因反叛而生的活力和氣概。年少時我們也希望像哪吒一樣把成人們的古板世界打個稀巴爛。可是當我們長大後,自己就成為了成人的一部分,我們習慣了成人世界的一切,甚至會愛上這一切。

    不過還好,無論現實中還是熒幕上,總會有蘭博和哪吒。

    只要他們還在,我們就有更多的想象和思索……

    附:哪吒主要武器系統

    1.混天綾—紅綾,七尺長,束體之寶,能自動捆綁敵人,改變長度,即使剪斷了也能自動修復。此寶具有包舉萬物,翻江倒海的神力。

    2.乾坤圈—金鐲,會變化,可大可小,投擲攻擊,百發百中,神力巨大,可翻江倒海,震盪乾坤。

    3.火尖槍——槍頭形如火焰狀,槍尖能噴火,槍身一丈八長,可隨意變化,共有兩鋌,能夠合二為一,其內蘊藏著無窮的力量,為斬妖除魔的神器,威力不下軒轅劍。

    4.風火輪—一風一火,狀如太極,週轉不已,故其威力可追風逐火,灼熱無窮,上天入地,行空萬里,速度極快。傳說是由青鸞火鳳所化而成,一蹬九萬里,雙足十八萬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耐玩的解密遊戲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