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野阿十
-
2 # 廣東彭傑
科學養豬“六堅持”
一、堅持養雜交一代豬。
用良種公豬如杜洛克、皮特蘭、迪卡、長白等種公豬,配當地土種母豬所生產的仔豬稱為雜交一代豬。雜交一代豬存活力強,生長迅速,飼養效果好。因此,要普遍推廣公豬良種化、母豬地方化、仔豬雜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術。
二、堅持實行保護性飼養。
夏秋季節可在豬舍外種植葫蘆、南瓜、向日葵等植物遮陽降溫,冬季推廣塑膠暖棚飼養新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三、堅持自繁自養法。
自己飼養優良種公母豬,自己培育雜交仔豬,自己育商品豬,有利於防疫防病,提高仔豬的成活率,降低養豬成本。
四、堅持推行高密度養豬。
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由於豬隻飼養密集,省豬舍,固定資產投資少,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活動場地小,吃飽則睡,增重快,飼養期縮短。
五、堅持向科技要效益。
推行一條龍快速養豬法。實行“五改一加”,即一改養脂肪型豬為養長白、約克、杜洛克等瘦肉型豬。二改喂單一飼料為喂經過配合的全價飼料。三改飼餵熟料為生拌料溼喂。四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對斷奶後的小豬採用直線育肥法,可有效縮短育肥期,提高育肥率,增加經濟效益。五改有病找獸醫為無病早預防,嚴格控制豬瘟、豬丹毒、豬肺疫、副傷寒四大傳染病,以減少病死率,提高成活率、出欄率。一加是加喂新增劑、生長素。
六、堅持適時出欄和屠宰。
育肥豬體重超過90千克後,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且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銷售。不足90千克的,雖然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出肉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以體重90~120千克屠宰最合適。
科學養豬法--倒喂法
在農村,大多數農戶養豬仍然延續著傳統養豬法,即採用“吊架子”飼養法,前期大量飼餵青、粗飼料,只投入極少量的精飼料,當豬長到50-60公斤以後,再大量增加高能量的精飼料進行快速催肥。這種飼養方法雖然利用了大量的青、粗飼料,但由於不能滿足豬生長前期所需的蛋白質和礦物元素,致使豬生長髮育緩慢,出欄時間延長,一般需要一年或更長的時間,使飼養維持消耗大大增加,這種飼養方法非但沒有達到節約精飼料的目的,反而造成精料的大量浪費。
而少數養豬專業戶採用“一條龍”飼養方式,即從小豬到出欄一直用精料飼餵,不用任何青、粗飼料。這種方式雖然大大縮短了飼養週期,降低了飼料的維持消耗,但農村大量的青、粗飼料卻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而經濟效益仍然不夠理想。
從小豬到中豬階段,即50~60公斤以前,以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為主,配合必需的飼料新增劑,只喂少量青綠飼料,不喂任何粗飼料。待豬長到50~60公斤後至出欄,再適當降低精料中能量和蛋白質水平,減少精料的投入量,增加青、粗飼料的投入,其比例為:精飼料62%、青飼料26%、粗飼料12%。
“倒喂法”養豬的科學依據是:因為豬從小豬到中豬階段以長骨和瘦肉為主,對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需求較多,加之此時豬對纖維的消化利用率極低,所以要以精料為主,以滿足豬生長髮育對蛋白質和各種礦物質元素的需要,使小豬迅速生長,減少不必要的飼料消耗。而待豬長到50~60公斤以後,對纖維的消化利用率提高,耐粗飼能力增強,故增加粗飼料的飼餵量。
-
3 # 老三愛唱歌
科學養豬有以下幾點
1、科學餵食
現在散養的豬是很少的,基本上都圈養起來,都需要餵養精飼料,而在餵養方面也是十分講究,通常一天需要喂兩餐,從早上9點左右開始喂一次,到了晚上5點的時候,可以喂一次,這樣可以省人力,也能提高豬的食慾。適當的加一些綠色植物給豬吃,可以幫助豬的消化。
2、科學喂水
豬的主食是飼料,飼料通常來說是比較乾燥的,經常是餵養是幹飼料為主,所以最好在裡面安個水龍頭,這樣豬渴了就可以去找水喝,從而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而且經常喝水對豬也有利於生長。
3、好的環境
夏季養豬可以說對於養殖戶是一件很頭疼的事,一不注意夏季很容易得疾病,而疾病通常是由於炎熱、不通風所造成的,所以需要好的環境,讓豬舒適一點,最好活動空間大一些,而冬天還需要做好保暖工作,這樣豬才不會受凍。左傳需要每天都有打掃,糞便也每天清掃一次,最好用水衝,還需要定時的消毒,這樣有利於減少疾病的發生。
4、科學接種疫苗
夏季可以說是傳染病的高峰期,通常這個時候需要準備一些良藥和水一起衝給豬吃,還需要定時給豬打預防針,從而提高豬的低抗病能力。
5、適當的放養
人們現在對肉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想提高肉質的高品質,可以讓豬多運動,多放豬出來活動,吃些綠色植物,這樣豬長出的肉病就不會那麼松,肉質也就會好一些。
回覆列表
科學養豬“六堅持”
一、堅持養雜交一代豬。
用良種公豬如杜洛克、皮特蘭、迪卡、長白等種公豬,配當地土種母豬所生產的仔豬稱為雜交一代豬。雜交一代豬存活力強,生長迅速,飼養效果好。因此,要普遍推廣公豬良種化、母豬地方化、仔豬雜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術。
二、堅持實行保護性飼養。
夏秋季節可在豬舍外種植葫蘆、南瓜、向日葵等植物遮陽降溫,冬季推廣塑膠暖棚飼養新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三、堅持自繁自養法。
自己飼養優良種公母豬,自己培育雜交仔豬,自己育商品豬,有利於防疫防病,提高仔豬的成活率,降低養豬成本。
四、堅持推行高密度養豬。
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由於豬隻飼養密集,省豬舍,固定資產投資少,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活動場地小,吃飽則睡,增重快,飼養期縮短。
五、堅持向科技要效益。
推行一條龍快速養豬法。實行“五改一加”,即一改養脂肪型豬為養長白、約克、杜洛克等瘦肉型豬。二改喂單一飼料為喂經過配合的全價飼料。三改飼餵熟料為生拌料溼喂。四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對斷奶後的小豬採用直線育肥法,可有效縮短育肥期,提高育肥率,增加經濟效益。五改有病找獸醫為無病早預防,嚴格控制豬瘟、豬丹毒、豬肺疫、副傷寒四大傳染病,以減少病死率,提高成活率、出欄率。一加是加喂新增劑、生長素。
六、堅持適時出欄和屠宰。
育肥豬體重超過90千克後,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且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銷售。不足90千克的,雖然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出肉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以體重90~120千克屠宰最合適。
科學養豬法--倒喂法
在農村,大多數農戶養豬仍然延續著傳統養豬法,即採用“吊架子”飼養法,前期大量飼餵青、粗飼料,只投入極少量的精飼料,當豬長到50-60公斤以後,再大量增加高能量的精飼料進行快速催肥。這種飼養方法雖然利用了大量的青、粗飼料,但由於不能滿足豬生長前期所需的蛋白質和礦物元素,致使豬生長髮育緩慢,出欄時間延長,一般需要一年或更長的時間,使飼養維持消耗大大增加,這種飼養方法非但沒有達到節約精飼料的目的,反而造成精料的大量浪費。
而少數養豬專業戶採用“一條龍”飼養方式,即從小豬到出欄一直用精料飼餵,不用任何青、粗飼料。這種方式雖然大大縮短了飼養週期,降低了飼料的維持消耗,但農村大量的青、粗飼料卻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而經濟效益仍然不夠理想。
從小豬到中豬階段,即50~60公斤以前,以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為主,配合必需的飼料新增劑,只喂少量青綠飼料,不喂任何粗飼料。待豬長到50~60公斤後至出欄,再適當降低精料中能量和蛋白質水平,減少精料的投入量,增加青、粗飼料的投入,其比例為:精飼料62%、青飼料26%、粗飼料12%。
“倒喂法”養豬的科學依據是:因為豬從小豬到中豬階段以長骨和瘦肉為主,對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需求較多,加之此時豬對纖維的消化利用率極低,所以要以精料為主,以滿足豬生長髮育對蛋白質和各種礦物質元素的需要,使小豬迅速生長,減少不必要的飼料消耗。而待豬長到50~60公斤以後,對纖維的消化利用率提高,耐粗飼能力增強,故增加粗飼料的飼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