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一粟7528

    這個原因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兩個朝代皇帝的素質,二是統治階層,三是政治氛圍。

    第一,明朝皇帝比較任性,比較喜歡我行我素,甚至是胡作非為,在朱元璋明確八股文為主要選舉人才的官方教材後,進入朝廷統治階層的都是被嚴重洗腦了的,他們對框復君王過失已經入心入腦了。這樣每次皇帝想亂來,大臣不允許,皇帝怎麼辦呢?就耍賴,用大棒大進諫的大臣。清朝則不然,清朝的皇帝比較勤政,很少有大臣可以死諫的行為。

    第二,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統治政權,清朝屬於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雖然很多漢族官員也在清朝任職,但他們對清朝統治者內心是排叉的。

    第三,明朝文官集團有一種氛圍,那就是誰要是因為大膽進諫皇帝被打了,那在文官群體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在種種內外因素的挑動下,明朝因為勸諫而死的情況就比較多了。

  • 2 # 無懶不賀zzj

    這個問題問的好。筆者以為,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明朝是漢族政權,官員們死諫就算失敗了,也可以在世人中間留下忠誠的名聲,受人景仰。而清朝是滿清貴族結合漢族地主階層建立的政權,清朝的漢族官員在當時向所謂“外族”稱臣本來就處境尷尬,直到晚清仍被一些致力於恢復漢族政權的人罵為清狗清妖,也不受滿清皇室的充分信任,所以就算死諫也不一定能得到多少好名聲。清朝的滿族官員本身就是皇族和八旗貴族的奴才,根本沒有獨立人格,不可能和皇帝對面爭論。兩相比較下來,自然清朝死諫的就幾乎絕跡了。

    (明朝官員服飾)

    第二、明朝的內閣制度和票擬封駁的制度安排,給予了儒家出生的官員們同皇權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博弈的可能性。明朝那些死諫的官員,從來不是個人行為,背後有強大的朋黨支援。所以明朝的皇帝為了制約東林黨這些朋黨,不得不大力發展特務制度和太監勢力,以達到制衡。甚至不得不把滿朝的官員摁倒打屁股,仍然不能完全擊敗朋黨勢力。而清朝卻完全沒有這種制度安排,官員們在皇權面前完全沒有挺腰桿子的能力。而且清朝皇帝透過大興文字獄,徹底打折了知識分子階層的脊樑骨。

    (清朝官員服飾)

    第三、明朝的皇帝常有一些奇葩的行為,比如愛鬥蟋蟀的明宣宗,愛當木匠的明熹宗、愛修道的嘉靖皇帝、愛巡遊的明武宗,所以也就給了文臣死諫的表演機會。反觀清朝的所謂“祖宗家法”執行的還是比較有力,繼位的皇帝就算平庸也不敢荒唐,自然也就不需要去死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化州晚上有什麼地方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