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星看電影
-
2 # 來龍去脈a
如來佛祖,有多少羅漢?有多少菩薩?答案:比較多。
你指的如來佛祖就是印度凡間佛,釋迦牟尼佛吧。如果在指極樂國的如來佛祖就比較多了,就是十世也講不完。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成佛之後,他坐下大羅漢就有十位,稱之為十大弟子。比較有名的有500羅漢也修斷了煩惱。
釋迦牟尼佛開教以來,弟子傳弟子也比較多,出家眾在家眾繼續修行正初果:二果:三果也有,證四果為羅漢果,到現在正初果以上的,沒有大體的資料。
釋迦摩尼佛(第七任)為下一任受記,就是彌勒菩薩(第八任),彌勒菩薩就是下一任以後在凡間成佛之後教化眾生的佛。
在釋迦牟尼佛涅盤以後,過了多年又出現阿育王學佛,梁武帝(中國)學佛,龍樹菩薩,蓮花生菩薩,濟公菩薩等等。
中國羅漢達摩祖師: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
所以要提問釋迦牟尼佛到底有多少羅漢有多少菩薩,這個現在還沒有準確的資料,大體比較有名的就是這些人物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如來佛祖,坐下有多少羅漢多少菩薩分別叫:
佛祖的左邊是文殊菩薩,右邊是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菩薩,象徵智慧的菩薩。《文殊師利般涅盤經》說,文殊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姿羅門家,由母親的右腋而生,生而能言,十種祥瑞同時出現。他遍訪仙人求出家法,九十五種外道辯論師都辯不過他,終於在釋迦牟尼佛處學道成為菩薩。在大乘佛教中,他是眾菩薩之首,被認為是如來“法王”之子。也是智慧的化身,經常協同釋迦牟尼佛宣說佛法。相傳其顯靈說法的道場是在山西五臺山,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協侍,頂結五鬢,手持寶劍,表示智慧銳利,塑像多騎獅子,表示智慧威猛。
普賢菩薩:梵名為“三曼多跋陀羅”,即普遍賢善的意思。他和文殊菩薩一起,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協侍菩薩,一個象徵智慧,一個象徵真理(普賢)。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說:普賢原為東方寶威德上五律國之菩薩,遙聞釋迦佛在娑婆世界說法華經,特為聽受,到達時佛已講完此經,當夜即將入滅普賢表示守護此經,釋迦佛讚歎認可。密教稱普賢為“金剛薩埵”“菩賢薩”等。中國佛教相傳,四川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說法道場。普賢菩薩像大多頭戴寶冠,身穿菩薩裝,坐於一六牙白象上。據說普賢有延命益壽之德。因而出現為祈求延命的普賢延命菩薩像。
彌勒菩薩。“彌勒”是梵名的音譯簡稱,意為慈悲。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古代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他與釋迦牟尼佛是同時代人。後來他隨釋迦牟尼出家,修習佛法,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釋迦佛曾預言,彌勒菩薩離開世間後,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直到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來到人間。據《彌勒下生成佛經》記載,彌勒屆時將託生於閻浮提翅頭末城中,一個叫修梵摩的大巨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說法諸事,一如釋迦牟尼佛,因而彌勒菩薩又叫未來佛。他成佛後,將在華林園龍華樹下三次說法。第一次有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次有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次有九十二億得阿羅漢。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大肚彌勒菩薩造型原型為五代時布袋和尚,名叫契此,形體肥胖,笑口常開,因傳為彌勒菩薩化身,所以後人塑像作為彌勒供奉。中國民間有一副流傳很廣的對聯,叫“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地藏菩薩。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他發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十輪經》卷一,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而得名。《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於仞利天受釋迦牟尼佛囑咐,在釋迦佛既滅,彌勒佛未出世之前,自願必盡度六道眾生,拯救諸苦,始願成佛。據《宋高僧傳》卷二十等,地藏原為新羅國王族,姓金名喬覺,出家後於中國唐玄宗時來華入九華山,居數十年圓寂,月(讀rou肉)身不壞,以全身入塔。九華山之月(讀rou肉)身,據說即為地藏菩薩成道處。《地藏十輪經 序品》《佔察善惡業報經》捲上等載。地藏菩薩具有無量數不可思議之殊勝功德,為一切世間聲聞,獨覺所不能測。由過去之大悲誓願力,常示觀大梵王身、帝釋身、聲聞身、閻羅身、獅象虎狼牛馬身,乃至羅剎身、地獄身等無量異類化身,以教化眾生,應眾生所求而消災增福,以成熟眾生之善根,所以又稱“千體地藏”。《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菩薩本已證入十地之果位,但為教化眾,仍處身聞,獨覺等地,不願成佛。至心稱念地藏菩薩名號禮拜供養地藏菩薩像等,必能離諸憂苦,不墜惡道,並能獲得土地豐壤,家室永安,先亡生天,現在益壽,所求遂意,無水火災,虛耗闢除,杜絕惡夢,出入神護,多遭聖因十種利益。
十八羅漢是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的,因此,先說十六羅漢。 佛經中講,十六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他們遵佛的囑託,不入涅盤,常住人間,普度眾生。最早北涼、道泰譯的《入大乘論》中說:“尊者賓頭盧、尊者羅骺羅如是等十六諸大聲聞----守護佛法,”但未列出其餘十四人的名字。最早十六羅漢的名字,是從何處來的呢?是唐、玄奘法師譯的《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簡稱《法住記》)中最早記載的。 “阿羅漢”有三義: 其一曰“殺賊”,殺滅煩惱之賊; 其二曰“應供”,謂應受人天供養; 其三曰“無生”,謂不在受生死輪迴的束縛,已達不生不滅的境界。 十六羅漢的名稱:賓頭盧突羅奢(俗稱“坐鹿羅漢”)、迦諾迦伐磋(“喜慶羅漢”、知一切善惡法)、迦諾迦跋釐惰奢(“舉缽羅漢”)、蘇頻陀(“託塔羅漢”)、諾矩羅(“靜坐羅漢”)、跋陀羅(“過江羅漢”、意思為賢者)、迦理迦(“騎象羅漢”、佛的侍者)、伐奢羅弗多羅(“笑獅羅漢”、意思為“金剛子”)、戍博迦(“開心羅漢”、意思為“賤民”或“男根斷者”,出家前是個宦者)、半托迦(“探手羅漢”、意思為“路邊生”)、羅骺羅(“沉思羅漢”、釋迦牟尼的親生兒子)、那伽犀那(“挖耳羅漢”、意思為“龍軍”,習慣上稱“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羅漢”)、伐那娑斯(“芭蕉羅漢”)、阿氏多(“長眉羅漢”、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門羅漢”、是半托迦的弟弟)。
十六羅漢的形象:是後來的藝術家憑著自己的想象畫出來的,原本沒有定型的形象。現存最早的十六羅漢雕像在杭州煙霞洞,是吳越王的妻弟發願所造。 後來如王維、貫休、李公鱗、張僧鷂、仇英等著名畫家都畫過十六羅漢圖。
十八羅漢是怎麼來的呢?古代的華人認為“九”是吉利數,因此總認為“十六”沒有“十八”(兩個“九”)好,如“十八般武藝”、“十八學士”----唐朝以後,十六羅漢又被加了兩個尊者,成“十八羅漢”。 最早知道“十八羅漢”的是北宋的蘇東坡,他自民間得到蜀、簡州、金水張氏所畫之“十八羅漢圖”,但十八羅漢的名字蘇東坡卻未列出。 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統記》中認為:第十七位羅漢和第十八位羅漢應該是迦葉尊者與君徒缽嘆尊者(《彌勒下生經》中記載)。 直到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圖克圖活佛認為:十八羅漢的最後兩位應該是降龍羅漢(迦葉尊者)和伏虎羅漢(彌勒尊者),降龍伏虎很合華人的口味,在加上是欽定,從此十八羅漢便被規定了下來。 西藏認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龍羅漢,納達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羅漢。 有些寺廟除十六羅漢外,另加上玄奘和彌勒,或錯將第一尊者賓頭羅跋羅惰奢分為二人再加慶友,有的將《因果見識頌》作者摩那羅多和《法住記》作者難提密多羅認為是降龍和伏虎,都不對。 五百羅漢:他們的來歷,有以下幾種說法。 其一指跟隨佛祖聽法傳道的五百弟子,其二指參加印度佛教史上第一次結集三藏或第四次結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其三指言五百羅漢為五百大雁所化(見《賢愚經》),其四說五百羅漢的前身是五百蝙蝠(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其實,在任何佛經中都沒有記載五百羅漢的名號,“五百”,只是言其多而已。 至於五百羅漢怎麼到中國以及他們的名字----略!不過,由於五百羅漢人數眾多,面孔一時難以分清,以至有些人藉機混了進來,硬充羅漢。如成都寶光寺的羅漢堂內,康熙和乾隆分別被塑為奢夜多尊者和直福德尊者。 在佛教中,羅漢所證的果次於佛和菩薩,因此地位也比他們低,他們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的。 羅漢的修行非常好,所以是“金身”,但從普度眾生的角度來考察,就很難說了。 因此,菩薩的地位要比他們高的多。菩薩為了入世救世,有時甚至犧牲自我,不計個人得失,是這些“小乘”羅漢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