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馳仔講歷史

    分民族,分地域、也分階層。

    介紹一個有史料根據的北京地區的過年習俗,《燕京歲時記》記載:正月初一為‘元日’,各家在午夜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一般是燃放整夜,各家哥各戶接力。然後轉天穿新衣服,拜親友,喝屠蘇酒拜年。有親戚的人家,一般到親戚家親自拜年,路上遇到熟人,要行大禮——長揖,說一些吉利話,如‘新喜納福’或‘恭喜發財’。等等。

    此外,北方人家,無論貧富貴賤,都吃餃子不吃米飯,取“一年平順無口角”之意。有的人家在餃子中放銀子,吃到的人意味著今年大吉大利。南方就是在除夕煮好過年幾天的飯,新年不再以生米煮飯,以示豐衣足食。初二祭財神,仍然放鞭炮,晝夜不休。有的地方初五接財神,店鋪開張。北京以初五為“破五”,破五之內為過年。南方過年至初三中午止。過年幾天內,大門緊閉,不打掃衛生,也不扔垃圾,叫做“聚財”。初七日叫做“人日”,人們以當天的陰晴占卜吉凶,天氣清明則人丁興旺,陰則有大災。初八日傳為諸星下界,黃昏之後,以紙蘸油,燃燈108盞,焚香祭祀,叫做“順星”。這個習俗南方少見。

    到了晚清時期,由於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習俗也有所轉變。突出表現是,在某些地區尤其是大城市、東部地區,過年的祭拜儀式有所簡化,迷信的成分也有所削減。

    例如,從前過年,各級官員忙於拜年,給上級拜年,給同僚拜年,或表示尊重上級,或藉此賄賂上司,腐敗現象由此滋生,後來一些開明正值的官員開始提倡團拜。還有,到了20世紀初,拜年開始用名片,比如有的大戶人家設有門單,客人來拜年,只需把名片投到門口特定的位置,表示已經來過。

    迷信成分,如臘月二十三祭灶風俗是祭祀灶神,人們認為灶王爺於當日上天奏報人間善惡,準備香燭、布帛,焚香頂禮,唸誦“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並準備糕點和糖,意謂神如來享用,當粘住其嘴。這種現象被晚清著名畫報《點石齋畫報》中的畫家作者們批判:

    噫,聰明正直之謂神,神豈能歆非祀耶?苟昧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之說,而罪惡上幹天怒,神能默爾以息耶?媚灶之情與王孫賈大同小異,愚而可笑,莫甚於此。

    至於到了民國的時候,由於新政府推行新曆法、改革舊曆,舊的過年習俗的變動就更大了,還出現了農曆新年和公曆新年的“鬥爭”。總體表現也是簡化和去迷信化。

  • 2 # 凌雲峰183

    當然,我們沒有生在那個朝代,只能從文獻、小說、影視劇中總結。北方老百姓家買點肉、麵粉包餃子,吃團圓飯,給孩子們做衣服、買麻糖、水果、鞭炮,剪窗花、貼對聯。南方,買兩次條魚蝦,做魚丸蝦餃,給孩子做衣服、買麻糖、水果、鞭炮,剪窗花、貼對聯。

  • 3 # 歷史吐槽機

    清朝的春節其實和現代已經差別不是特別大了,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春節開始於“封印”,在臘月十九到二十四中選取一天,官員不再辦公。沒有官員管理的百姓就可以開始放飛自我,地痞流氓、無賴乞丐橫行街面,當時人都以為惡俗。

    封印之後,梨園子弟會進行封臺或者叫封箱,演員們也不再演出,專心過年,到了來年初一以後才開始演出。但封臺之前,會有一次八班合演的大型活動,所有班內名角雲集一堂,往往是戲班一年的巔峰之作。現在的德雲社恢復了封箱演出,其實就是清朝的傳統。

    封印的同時,私塾、學堂也開始放假,稱為放年學。大抵上跟現在寒暑假差不多,只是那時的熊孩子們是滿街亂跑,調皮搗蛋。現代是小學生佔領網遊,拉低操作水準,讓無數成年人砸碎鍵盤,扔掉手機。

    然後就是臘月二十三祭灶,也是用糖來賄賂灶王爺說好話,清代人實誠,連灶王爺的馬也賄賂,用清水草豆來賄賂。祭灶完畢後會把灶王爺的畫請下來,和千張、紙元寶一起焚燒,等到了正月初一在掛上新的。焚燒舊畫的時候會燃放鞭炮給灶王爺壯行,所以基本滿城爆竹聲,被稱之為小年。有記載南方地區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而非北方的二十三,老朽長期在北方生活,不太瞭然。

    春聯不是年三十貼,祭過了灶王爺就可以貼,和現代一樣用紅紙書寫,只是得求文人手工寫,潤筆費不低的。但內廷和宗室必須用白紙寫(這樣真的好嗎),以紅邊和藍邊來區別身份,等閒不準人使用,否則屬於違制,處罰嚴厲。不過老朽估計,沒點神經病一般人不會犯這條的。還會換門神,只換門神畫,不做祭祀。市場上也有賣年畫的,百姓會根據家裡條件購買張貼。

    到了年三十,白天百姓會祭祖,黃昏時分一家人團座,吃飯守歲,一般都不會離席,女人和孩子打紙牌,男人聊天喝酒。到了子時,開始燃放鞭炮,列案焚香,接新神下界。一切完畢之後,和衣少睡就到來年。

    初一也會吃餃子和拜年,有錢人家會用金銀餜子包進餃子裡,吃到的人一年順利。並在庭院前燃放鞭炮卻邪守正,清朝人拜年頗有現代微信拜年的風範,至親近友往往親赴堂前拜謁,關係遠點的投個名刺就算拜年了。通常他們是叫大年初一為元旦的,和現代陽曆的元旦是有區別的。

    大年初二祭財神,繼續放鞭炮,誰放的多誰發財,所以往往那時候初二的鞭炮聲連綿不絕。

    初五還是叫破五,但不吃餃子,連用米做飯都不行,只能吃之前做熟的飯菜。且當日婦女不能出門,只有到初六,新嫁的姑娘才能回門。

    初八的時候要點燈,一般是108盞,並且需要焚香祭燈,稱為順星。然後從正月十三到十六期間,把燈在正堂到大門之間鋪設,通宵不滅,叫做散燈花或者散小人。當然這是有錢人的玩法,窮人只能點一夜意思一下。

    正月十五也是正燈節,有廟會逛,有燈看,其實時間是從正月十三到十七,只是十五這天最熱鬧而已。百姓人家至此年就基本算是過完了,官員則會在正月十九到二十三之間選一天開印,正式辦公。

  • 4 # 日小堯茗居

    首先,我們講一下吃飯。對於七八十年代的朋友們來說,大家應該知道,在大家生活的年代,經濟還不是非常富裕,物品也並不充足。每年吃肉的次數不多,其實,清朝的情況也差不多。按照清朝的風俗,過了小年之後,家庭主婦們已經開始準備過年的各種食物了。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都儘可能的過好春節。一般以年糕和餃子為主,餃子餡為豬肉和野菜混合。除了餃子,再坐上葷素幾個菜,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從飲食來說,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值得回味的。

    對於當代人來說,與清朝的春節相比,少了很大的一項內容,那就是祭祖。在清朝時期,三十晚上或者初一的早上,家人們需要趕到祠堂,向列祖列宗叩拜。這是每個階層共有的規矩,並不僅僅是老百姓如此。即使是那些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們,在這一天也必須老老實實在祠堂磕頭。初一的上午,清朝皇帝會穿上正裝,帶著王爺、貝勒、貝子等不同等級的貴族們叩拜,回憶祖宗們創業的艱難。其實,早中國的部分地區,現在仍有祭祖的習慣。有的地方沒有祠堂,則是前往家族的祖墳祭拜。但是隨著城市化的加快,很多傳統已經開始逐步淡忘了。

    對於當代人來說,買一件新衣服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對於40歲以上的人們來說,在他們生活的年代,過年最大的願望就是穿新衣服。其實,清朝百姓的情況也差不多。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自己辛苦了一年,在春節期間,要穿的風風光光。但是在春節過去之後,那套是回事的好衣服會重新放入衣櫃,來年春節繼續穿。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家長們會想盡辦法,為孩子們置辦一套新衣服。由於家庭婦女一般都會紡織,布料一般都是自己家織的。甚至上世紀90年代,中國農村地區仍有織布的情況。 貼春聯、放鞭炮等習俗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清朝也是一樣。

    在清朝歷史上,百姓們也是貼春聯、放鞭炮。不過那個時候的春聯,基本上都是手寫的。由於很多人都是文盲,一般由村裡的教書先生幫忙寫春聯。到了大年初一,男人們開始走上街頭,前往各個長輩的家裡磕頭,祝福長輩們健康長壽。如果路上遇到平輩的兄弟,雙方相互拱手,說一聲“過年好。”直到21世紀初期,西南、西北的一些地區,仍有過年磕頭的風俗。不過,進入新時代以後,過年磕頭的傳統已經被逐步取代了。

    在清朝統治時期,官員們也需要相互拜年。但是由於官員們太多,官員根本跑不過來。最後,採用了一直拜帖的方式。官員親自去拜見自己的上級,至於自己的同事們,由家奴送上一張拜帖,拜帖上寫著各種吉利話。每個官員的門前都會安排一個家奴,專門負責接收拜帖,有的能夠收上幾籮筐。過了大年初二,清朝的百姓們開始相互走親戚,都講究禮尚往來。在親近的關係,也需要經常走動。那個時候的親戚都不是太遠,基本上都是十里八村的。不過由於女性的地位比較低,除了回孃家之外,家庭主婦一般不出門,其他的親戚要由家裡的男人負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 r15夢鏡版和vivo x21螢幕指紋版相比,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