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俠哲學

    《神鵰俠侶》中的金輪法王其實和《射鵰英雄傳》歐陽鋒一樣,都是面目有點模糊的人,他們是一種符號化、功用化的人物,沒太能表現出「自我」來。

    金輪法王聽命於蒙古王子,構成了《神鵰俠侶》中的主要反派力量,不斷給楊過、郭靖等製造麻煩,推動劇情。可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似乎只覺得金輪法王是個提線木偶,是一種代表反派力量的符號而已。真要說金輪法王是個什麼樣的人,其實很難說。

    金輪法王從大勝關英雄大會出場,到最後死在襄陽城外,都是在聽命於人的情況下行事的,而在這其中我們又不大看得清他本人的意願和個性。他就成了一個木偶,一個符號。甚至都不如瀟湘子等人更鮮明。

    瀟湘子、尼摩星等人,雖然也是聽命行事,但他們還有自己的打算,要爭功,要爭蒙古第一勇士之名。金輪法王連這都沒有。那金輪法王這行事,除了聽命,我們不打能見到他自己的意願和目的。

    聽命於人行事當然也可以,但金庸先生又沒有賦予金輪法王聽命的鮮明理由,比如他對蒙古王子的感情,或者其他什麼淵源,使得他一定要如何如何。如果這樣的話,雖然金輪法王聽命行事,我們還是可以見到他的意願和目的的。可這也沒有表現出來。

    所以金輪法王像個木偶,像個機器人,他的功用就是充當反派,給正派製造麻煩。他自己,似乎看不到什麼情感和意願。

    歐陽鋒其實也是這樣的人,他的功用就是搶奪《九陰真經》,給正派製造麻煩。《射鵰》一直說不能讓歐陽鋒得到《九陰真經》,可我們並不知道歐陽鋒如果搶到了《九陰真經》會怎麼樣。除了搶《九陰真經》,我們看不到歐陽鋒的意願抱負。我們知道如果無人能制住嶽不群意味著什麼,我們也知道如果無人能制住任我行意味著什麼,我們還知道如果無人能制住左冷禪意味著什麼。

    嶽不群和任我行、左冷禪,都很鮮活,是個活生生的人,我們對他們很瞭解。可是歐陽鋒就知道搶《九陰真經》,金輪法王就知道奉命行事。他們倆就很模糊,是個符號人物。所以《神鵰俠侶》中的歐陽鋒就比《射鵰英雄傳》中的歐陽鋒鮮活很多。

    由於這種模糊,所以就會覺得金輪法王和歐陽鋒都很像。都端著一種武學宗師的範兒,雖然充當了反派的功用,但由於其表現的不鮮活,這種模糊性使得人們往往對他們並無太多的惡感。金輪法王是壞蛋,可不見得多招人恨。桃花島殺江南五怪,人們對楊康的恨意肯定多於對歐陽鋒的,楊康更鮮活嘛。

    所以金輪法王,就只是個符號化的反派而已。

  • 2 # 子兮解電影

    金輪法王,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的大反派人物,既是蒙古密教金剛宗, 也是蒙古的國師。

    性格特徵,不怎麼明顯突出,整個人膨脹自大,肌肉發達,頭腦欠佳,心理素質較差,易暴易怒,固執難纏。

    在搶奪武林盟主失敗後,便多次與楊過、小龍女對敵。

  • 3 # 葦說定製化運營

    刀墓觀點:金輪法王絕不算大奸大惡之徒,郭襄的一跪足以證明其人。

    金輪法王在《神鵰俠侶》中,是一位貫串全書的"反派人物",但在讀完全部《神鵰》後,竟找不出他有什麼大奸大惡之事來。事實上金輪法王並非什麼奸惡之徒,而他所做的一切,包括開中原爭奪武林盟主,隨蒙古大軍圍攻襄陽城,充其量也不過是各為其主。

    金輪法王是蒙古密教金剛宗的掌教宗師,他在接受了蒙古帝國大汗的冊封后,以蒙古國師的身份,協助忽必烈的蒙古大軍攻打襄陽。

    在《神鵰俠侶》中,金輪法王善使金、銀、銅、鐵、鉛五隻飛輪,內功為藏傳密教金剛宗的《龍象般若功》,此功屬密宗中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龍象般若功》共分十三層,分別為象、龍、龍象、龍象佈施、龍象持戒、龍象忍辱、龍象精進、龍象禪定、龍象般若、龍象般若波羅蜜、龍象般若薩埵、龍象般若菩提、龍象般若無量。

    此功掌力強悍霸道,具有十龍十象之力,每一招都重如千鈞,雖不能說真如龍象般的兇猛,卻也決非血肉之軀所能抵擋。

    在原著中,《龍象般若功》的修為講究的是循序漸進,因為人壽有限,本來絕無可能練至第十三層之理。

    但有人若能得享千歲高齡,或能練至第十三層的境界,擁有十三龍、十三象之力。所以,密宗門中的高僧若在天終之年,練至第七或第八層,便屬罕見的武學奇才了。相傳在北宋年間,藏邊曾有一位高僧,居然將《龍象般若功》練至了第九層,於是便繼續勇猛精進,卻因心魔驟起而無法自制,終於在狂舞七日七夜後,自絕經脈而死。由此可見"龍象般若功"的兇險艱難之處,絕不在崆峒派的“七傷拳”和“葵花寶典”、“辟邪劍譜”之下。

    然而金輪法王卻是位不世出的武學奇才,他在經過潛修苦學之後,竟將“龍象般若功”練至第十層的境界。

    金輪法王自練成第十層"龍象般若功"後,第一個給他試招的就是“後五絕”之中,武功最高的“老頑童”周伯通。原著中說“法王見周伯通揮拳打到,於是以拳對拳,跟著舉拳還擊。兩人拳鋒尚未相觸,已發出噼噼啪啪的輕微爆裂之聲。周伯通吃了一驚,料知對方拳力有異,不敢硬接,手肘微沉,已用上空明拳中的功夫。”而在絕情谷時,金輪法王更是以一敵三,力戰“五絕”中的東邪、老頑童、一燈大師三位絕世高手,由此可見他的內功確是霸道強橫之極。

    在《神鵰俠侶》中,金輪法王用金、銀、銅、鐵、鉛五個飛輪作為他的標配兵器,但因為他武功太高了,在對敵時只出一隻金輪就已經擊敗了對手,所以被稱為“金輪法王”,而他真正的絕藝則是“五輪齊飛”。金輪法王在全力施展五輪時,空中飛起三隻輪子,雙手中卻仍是各握一輪,這金銀銅鐵鉛五輪輕重不同,大小各異,但他隨接隨擲,運轉如飛,五輪忽正忽歪,忽左忽右,端的是鬼神莫測,殺人於無形之中。

    在金輪法王賴以成名的兩大絕藝中,《龍象般若功》是否真實和流傳下來,我們不得而知,然而他所用的飛輪,確是貨真價實的存在,直到 20 世紀,這種飛輪的使用技巧還沒有失傳。

    這種飛輪兵器原來是印度錫克教所使用的兵器,稱作"查克拉",傳說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溼奴所用的武器,現實中主要為印度錫克族戰士所用,最終被錫克教士兵發揚光大而被世界所知。金輪法王本是藏傳佛教傳人,而藏傳佛教則來源於印度。因此,他所使用的飛輪也源自於印度的錫克教。

    飛輪是一種圓環型的鋒刃武器,可以用來砍殺或投擲。

    "查克拉"這個詞彙源自於梵文,可以翻譯為脈輪、輪、或輪刃。輪刃的直徑大小不同,厚度也各有不等,大多數的輪刃外緣十分鋒利,內緣則十分平滑,錫克教徒非常喜歡使用這種武器。但在1857 年第一次印度獨立戰爭之後,英華人解除了大部分印度人的軍械,許多古式武器也包括輪刃都被消毀,最後當作廢鐵給賣了。據記載,輪刃的最大射程為40-50米,有效殺傷距離可達30米,這與金輪法王施用五輪的手法如出一轍。

    在蒙古軍圍攻襄陽城的戰役中,金輪法王挾郭襄以為要脅,在火燒郭襄的高塔上,憑藉"龍象般若掌"激鬥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最終不敵被打落高臺。當他正想翻身站起時,忽聽得背後一人哈哈大笑,將他攔腰抱住,用力按在地下,跟著只覺千針萬箭,一齊刺入體內。原來按住他的正是老頑童周伯通,他身上穿著桃花島至寶軟蝟甲,這副寶甲刀槍不入,而且生滿尖刺,猶如刺蝟一般,法王本已受傷,再給老頑童這麼一抱一按,那裡還能動彈?隨後高臺倒塌,周伯通縱身躍開,而金輪法王卻葬身於火柱之下了 。

    其實金輪法王的武功並不輸於“五絕”中人。

    即便是他那幾個不成氣候的徒孫“藏邊五醜”,也得勞洪七公的大駕才把他們做了。金輪法王曾經收過三名弟子,其中的大弟子資質聰慧卻英年早逝,而二弟子達爾巴性情忠厚但資質魯鈍,三弟子為蒙古小王子霍都,他聰明伶俐而巧詐涼薄。於是,金輪法王踏遍天下,欲尋一位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好將自己一身的無上絕學傾囊相授 。

    但當他終於找到中意的傳人時,卻發現她竟是死敵郭靖的小女兒“小東邪”郭襄,這也正應了那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名言。

    為了能夠收郭襄為徒,金輪法王對她是無底線的遷就與忍讓,而郭襄則對想收她為徒的金輪法王,卻是百般的戲弄與嘲諷。最後當郭襄飛身越下“斷腸崖”時,這位心若磐石的老和尚竟暗自垂淚了起來。可以說,金輪法王並非是大奸大惡之人,他只是一位武痴,一位探尋武學的殉道者。

    在新版的“神鵰俠侶”中,金輪法王更是為救郭襄而葬身火海,“小東邪”郭襄也最終喊了他一聲“師父”,然後用下跪的方式與金輪法王拜別,這應該是對金輪法王其人的最好詮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人之下》諸葛奇門和風侯奇門的區別是什麼?哪個更厲害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