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Lowry1989

    這個問題的話還得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各自的風俗習慣。

    首先,俗稱的送親就是指女方出嫁時護送女方到男方的女方親朋,在我們那裡一般還會找一個比較親近的人做為“交親公”。

    在我們這裡送親的人員裡一般是在女方的親戚中每家派一個代表過去的,這是因為每一個隨女方一起過去的人員都要封紅包的,俗稱“打發紅包”,所以人員一般不會多的,避免男方的負擔,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而且女方的父母是不會隨送親隊伍一起的去的,具體什麼原因,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哈哈哈。。。風俗嘛!

    關於接送親也有一些禁忌的,比如接親的車輛一般去的時候為單數,回來的時候就得是複數,夫妻雙雙把家還和好事要成雙的寓意; 還有就是有的忌寡婦送親;另一個就是有生肖屬相的,不過這個沒有這麼在乎,一般在白喜事中才比較在乎。

  • 2 # 樹德漢碩

    什麼人不能送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各地風俗不同,自會有異,有不同說法。

    送親指女人出嫁時,女方派送到男方的親友。男娶女嫁,嫁女男方來迎娶,去單回雙,女方要派人送嫁陪嫁,一般派誰送嫁送親是有講究有宜忌,不可隨便的。俗有姑不娶,姨不送,姥姥家人全不用的說法。姐姐,父母是不可送嫁送親的,姑姨也不可,屬於外婆家的所有人都不宜。到底為啥不能送,這說法也不一,我地有說姑孤諧音,而忌孤送(姑),姨易音近似,也被認為不吉,這是要有好寓意忌諱,如寡婦是不可送嫁送親的,孕婦新媳也不宜,出入大門時更不可碰面正對。

    男娶女嫁,是人生大事,宜忌多多,地域不同,時代不同,風俗不同,各地宜忌不大一樣,但今已移風易俗,許多人沒那麼講究了,但有些人還遵從著俗習,總怕背逆了不好,固執守舊者還不少。有些宜忌習俗是應改改變變了,如姑孤諧音這一點,就不應固守了。

  • 3 # 獨臂見聞

    什麼人不能送親?原來在我們老家極講究的。

    一長輩。女方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嬸子,舅父舅母,姑父,姑母,姨父姨母。

    二名義上是同輩和後輩才可送親,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去,一看男方的家庭條件,經濟實力,畢竟去送親的人多數是第一次上門的貴客,回紅包,進酒店的茶水,糖果,飯菜菸酒都是盡力動用上檔次的,免得日後說長道短,讓自己與岳父母一家面子上掛不住,因此能少去一個是一個,實在不能少也沒辦法。第二點還要看運氣與家庭的好和紅,你若是做生意,或在外辦廠如日中天,紅紅火火,在外打工混得有模有樣,還有在當地或外地混了個一官半職的,這樣的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哥:表嫂,表妹,侄兒男友,是非叫你去送的,為的是給女的長面,從側面告知男的,男的家人,自己是名門旺族中出來的人,以後不要胡亂欺負,不要認為我孃家沒人。而對於那些死了男人,或死了女人的哥哥:姐姐一般自己也相當自重,知趣,雖然主家也為了顧及面子勉強叫一聲,但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絕,因為/結婚是別人一生中的大事,開不得半點玩笑,自己何必去給別人添堵,給自己惹麻煩,討沒趣呢!!!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男女婚嫁的圈子大了,範圍廣了,加上現在的人不象以前只呆在家中,人們除了過年幾天實在難聚在一起。因此碰上親戚家有人結婚,嫁女過去的陳規民俗都被一古腦忘之腦後了,不過嫁得太遠了,就沒有這種情況,只要是幾十,上百里的路程的,不論是七大姑,八大姨,還有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舅父舅母,舅公舅婆,父母,加上年輕哥嫂姐妹,侄兒侄女,只要是能走動的,不分大小,不論親疏,只要想去都可以去送親了。

  • 4 # 平泉資訊港

    關於老的風俗現在不是十分講究了,但不一定有很多還是屬於傳統,尤其是禮儀問題,需要我們去遵循。

    來說一下早些年的送親吧!通常來講送親有一個約定俗成,那就是姑不接,姨不送,姥姥家門口兒一個都不用。而送親的成員都是有相應職責的。父母是不能送親的,那長輩就由伯父,伯母,叔叔嬸嬸代替父母送親,新娘的直系親屬,通常是哥哥嫂子來送。還有兩個是新娘同輩的伯父或叔叔家的哥哥或弟弟,是挑嫁妝的。還有一個人是自己的侄子或弟弟一個小男孩兒,這個小孩兒是壓車的,到了洞房的門口,還要負責掛上陪嫁的門簾兒。兩個挑嫁妝的和這個小孩兒,到了新郎家,男方是需要給紅包喜錢的!

    而送親的長輩中,也是有講究的。也就是說伯父,伯母,叔叔,嬸嬸需要是全活人,也就是所說的兒女雙全的人。但這時候問題來了,一些長輩不是兒女雙全,不讓送親吧,好像是嫌棄人家,讓送親去吧,又有這個講究。所以明白事理的人會這樣做,新娘的父母對這樣的長輩兒讓到是禮,而不符合條件的這些長輩兒,就會主動禮讓找理由不去。尤其是孤寡的人,對於送親就更應該慎重。

    無論送親還是接親,都會有一個說法。就是說走的時候人數是單數,回來的時候人數是雙數。這個時候男女雙方就達成了默契,去接親的人,接親的時候去的人數是單數,送親走的人數也是單數,這樣男方回去的時候就是雙數了。婚禮完畢,新娘留在了男方家,送親的人回來又是雙數了!

    送親很忌諱讓爺爺輩兒的人參加。首先來講是到男方新親桌上的座位位置不好安排。到了那裡坐在那裡是有講究的,其實也就是說,座次要考慮送親的人和新娘的親疏遠近,突然多出了一個爺爺的輩分,讓對方不好安置。其次的問題是陪新親的問題。男方家裡選擇陪新親的人,一般會是新娘的伯父,伯母,叔叔,嬸嬸,姐姐,姐夫,舅舅,舅母,姨和姨夫。送親的長輩主要由新郎的長輩兒作陪,送親的平輩兒,有新郎的平輩兒作陪。你突然多出了一個爺爺輩分的人,叫男方沒法陪。

    同時送親的人數不宜太多。自己家裡的哥哥嫂子和侄子,加上兩個挑嫁妝的堂兄堂弟,再加上四個長輩,和新娘一共九個人最為合適。這樣,對方接待的時候,男的兩桌女的一桌,不多不少正合適。無論是在古時候還是早些年,人太多了,女方會被男方瞧不起,似乎是有吃大戶的嫌疑。

    當然現在移風易俗,都是新式婚禮,很多老的講究就沒有了,但必要的禮儀最好還是遵守一下。

  • 5 # 生產隊長老楊

    問:什麼人不能送親?

    女子出嫁是一輩子的大事,要擇吉日,選良辰,接親送親也是有講究的。

    過去把送親的叫送客,送客不是所有的親人都能去,要有特定的人。

    過去接親的和送親的都不能用外人,一定要用自家人,這自家人最好比父母年齡或輩份要小。

    那送親的送客就是叔嬸或哥嫂,再下邊就是弟弟小姪了。

    叔嬸或哥嫂是新娘子的長者,送親對新娘子而言是囑咐和教導,面對親家公婆而言是託付和擔待。

    弟弟或小姪送親,是前去揹包袱掛門簾,這要向親家母,親家奶奶討喜錢,這喜錢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

    不能送親的是外姓人,這外姓人就是"姑不接,姨不送,姥姥妗子送場病″,姑可以送親但不能接親,姥姥姨舅是不能送親接親的。因為他們是外姓人,以後公婆有瑣事要向本家說話,外姓人是不能摻言的。

    迎娶接親是低等苦差,婆家去的人就是妯娌嫂子,給新娘子父母道喜,點長明同心蠟壓蘋果扶新娘上轎等都是嫂子的活。帶領新娘敬酒認親上拜也是嫂子的差事,最後給新娘鋪床逗趣也是嫂子的活,新娘子是要給嫂子謝辛苦錢的。

    總之,接親送親都是自家人,沒有外姓人的事,外姓人也有參與,但主家只以親戚相待,不以送客相待。

  • 6 # 瀟灑人玍

    我們這裡的風俗是:男方家去娶親都是男方家已出嫁的女兒(姑姑,姐姐都可以),如果沒有女兒或者是女兒因為別的事(如離異,懷孕,配偶去世等),不能去迎親的話可以由本家的嬸子,大娘,嫂子代替,另外我們這裡還有和新娘屬相相剋的也不能去,我們這裡所說的和新娘屬相相剋指的是小新娘一歲,五歲,九歲,(即所謂的一,五,九歲,新娘的歲數是虛歲),也是不能去迎親的,反之新娘家送親的也是如此,不一樣的是:新娘家送親的都是新娘家娶過門的媳婦兒們(如:嬸子,大娘,嫂子,但是弟媳婦兒是不送大姑姐出嫁的,這風俗叫小不送大,同樣男家的小姑子也不會去娶嫂子),我們這裡迎親,送親對男賓客無多少講究,現在的小年輕人都時興什麼伴郎,伴娘,有的還組成什麼伴郎,伴娘集團,這些人都是新人的同學,同事,閨蜜等等,他(她)們只要是關係鐵,好就可以了,可能是不會講究哪些亂七八糟的風俗吧。

  • 7 # 玉玉兔

    我們這裡講究姑不娶,姨不送,舅舅要了外甥女的命。主要原因是語音不吉利,姑(孤)姨(遺)舅(救),就這個婚俗流傳了好幾百年了。

  • 8 # lucky一star

    從傳統風俗來說離了婚的單身人,弔孝的人,坐月子的女人以及有傳染病的人不能送親,還有一些從事白喜事的專業人士等等。但話要說回來農村有送親,城市僅僅只有請客吃飯,只有生病的人不請宴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賈府為何被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