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人的曠野10
-
2 # 漢川養蝦
緬甸人有進口的西方火器 而清軍自己造的火器簡直就是垃圾 雖然原理是一樣的但是質量效能根本不是一個層次 基本上就是陶器和瓷器的區別 都可以用但是絕對不是一個檔次 如果誰有空去一下博物館看看清代的鳥槍然後再看看同時代的西方火槍 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
3 # 深度工場
乾隆時期,清軍對緬甸的戰爭,雙方誰的火器更加有優勢?近代緬甸在中南半島屬於軍事實力比較強的國家。緬甸軍隊從英華人,法華人哪裡得到了很多燧發槍和歐式胸甲。
緬甸古代社會實行兵農合一的軍國主義制度,比如有專門的步兵村、騎兵村、戰象村、水軍村,後來還有洋槍村,洋炮村,西洋俘虜也有專門的村莊,還有雜兵村。緬甸其實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兇殘軍國主義國家,除了國王駐地,其他其實都是軍隊集結地。
緬甸人在16世紀就開始招募葡萄牙僱傭兵,在18世紀的統一戰爭當中,還打敗過英華人和法華人,並且讓這些外國俘虜製造西洋火器。
其實,中國古代軍隊從始至終也沒有全面裝備燧發槍。但是乾隆時代的清軍火繩槍與清朝初期又有不同。明朝時代一直到清朝初期的火繩槍都是小口徑鳥槍,到了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清朝開始裝備重型火繩槍(不是抬槍,抬槍更大號)。
清軍配備的重型火繩槍的威力,已經可以達到現代9毫米手槍子彈的威力。清軍前2次對緬甸作戰,都是雲南綠營,最後都失敗了,還導致1899人戰死,3708人病死和500多人被俘。
最後清軍出動了八旗軍6000人,綠營兵4萬多人,使用八萬頭牛馬馱載2個月口糧深入緬甸山區作戰。緬甸在600多里山區,進行了堅壁清野戰術,再加上瘟疫橫行,最後,清軍以1.2萬主力盡可能攜帶糧食,越過無人區,深入緬甸。
緬甸軍隊主要是燧發槍,標槍,缺乏盔甲。在平地與清軍打了幾次,發現打不過八旗弓騎。緬甸人自己也表示,比較害怕那些滿洲馬甲,因此就採取了堅守措施。
緬軍善守,營內木柵為深埋地下的溼木,露出地面仍高二丈,內外均有深溝,溝旁又埋銳利竹木,緬軍有木柵保護,槍炮難傷,而從柵隙處以火槍射擊,則命中奇高。清軍與緬軍互有攻防,最後,清軍耗盡糧食撤退,在撤退途中,遭到緬軍不斷的游擊隊襲擊。
最後,就是第4次遠征緬甸,清軍出動了14000八旗軍和9000善於爬山的貴州綠營。還有其他數千綠營,真正進入戰場的清軍是23000人,緬軍是3萬人,其中包括數百名法國僱傭兵。
結果又是緬甸軍在野戰打不過清軍,就繼續堅壁清野,清軍又陷入了上千裡無人山區後勤補給斷絕的境地,而且一半清軍都得了瘧疾和瘟疫。緬軍那邊,大部分營寨也被清軍攻破難以繼續堅持,最後雙方只好談和。其實這一戰,還不如慘敗,讓清朝瞭解到西方武器的威力,火繩槍和弓騎取勝燧發槍,其實是延誤了,清朝對武器的發展,很快就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嚐到了苦果。
-
4 # 拾葉
乾隆三十年,清緬戰爭正式開始。
其實清軍打緬甸打的異常艱難,由於緬甸緊鄰印度,當時的印度已經淪為英國殖民地。
在武器裝備上,當時的緬甸已經裝備了西方的燧發槍,而清軍最強裝備還是康熙朝遺留下來的紅衣大炮,火器也只是火繩槍,與緬甸存在這代差。
清軍在5年時間裡,共與緬甸進行了4場大規模戰爭,其中前三場都以失敗告終。緬甸本就為小國,而且經歷前三場的戰爭,已經疲憊不堪,就向清廷發出議和,但在戰敗失地的情況下,乾隆為了“天朝上國”的面子,堅決不允緬甸的議和,認為緬王既有悔罪乞降之意,必須“束身歸命,或專遣大臣前來。”
緬王自然不肯,不甘心失敗的乾隆親自在太和殿向傅恆授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冑贈給富察·傅恆。在乾隆心中,傅恆是一張可以踏平緬甸的王牌。
第四場的戰爭,已經完全淪為乾隆皇帝的面子戰爭。在疫病的助攻下,清軍水陸軍3萬餘人僅剩1萬餘人。於是雙方前線將領都在未取得最高統治者同意的情況下,自行決定議和停戰。幾經交涉後,雙方於十一月十六日正式議和,緬軍14名將領與清軍12名將領為雙方代表,談判定議畫押,互贈禮物,正式停戰,而後雙方均宣佈勝利。
這個時候透過戰爭已經能完全知道清朝的衰弱,所謂“天朝上國”不過是一種表象。
回覆列表
目前學界對清緬戰爭中清王朝與緬甸所擁有的火器數量和質量及其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分歧較大。大致可分為兩派,一些學者認為清緬戰爭中緬甸火器優勢明顯;另一些學者則認為戰爭中清緬雙方在火器上並無太大差距。
緬甸火器優勢明顯支援緬甸火器優勢明顯的學者認為在後期的緬泰戰爭和中緬戰爭中,緬軍中已經擁有一定數量的的西方僱傭軍,並裝備了一定數量的近代西式武器,戰爭開始從傳統的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並指出在1765年至1769年的清緬戰爭中,緬軍的裝備明顯優越於清軍的裝備。當時的緬軍已經裝備了18世紀歐洲的槍炮,清軍只配備了火槍。武器的差距對這次清緬戰爭的勝負具有決定性作用。Dai Yingcong也認為緬軍的火器在數量上和質量上佔有優勢。
中緬雙方在火器上並無太大差距而另一派學者依據《皇朝文獻通考》和《清史列傳》中的的記載“雍正六年……又議準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各營兵千名設弓箭手二百名,鳥槍兵六百名,藤牌兵一百名,以炮兵兼習牌刀。”“乾隆時吳達善為總督,又奏將藤牌兵七成改鳥搶手,三成改弓箭手。”可見衝突開始時,西南一帶清軍裝備火器應在75%以上。傅恆來滇,又調京城和四川之沖天炮、九節銅炮和大量劈山炮等,還從茂隆銀廠找來鑄造大炮之工匠在軍前隨時鑄用。其還比較諸家《緬甸史》及檔案資料中所記載的緬軍之裝備,只有緬甸國王的近衛軍裝備火器比例較高,徵發而來的兵員則很少裝備火器。因而其認為,總體而論,火器的裝備比例,清軍甚至超過了緬軍。緬軍之優勢,乃在其水師較清軍倉促造船所成為優,火槍也比西南綠營兵裝備的為優。
有的學者透過對鴉片戰爭前的中西火炮技術的比較研究認為歐洲火炮的技術原理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尚未進入後裝線膛階段,仍屬於前裝滑膛並使用球形彈丸的舊式火炮,這與當時的清朝火炮並無本質的區別。
爭論本質所在這兩派的爭論大多都只以中國或緬甸的資料為主,這樣得出的結論未免有失公允。關於兩國的火器對比,先以緬甸來看,雍籍牙王朝統治初期,緬甸國內並無太多規模化的火器生產地。這一時期緬甸火器的來源主要是西方殖民者,其中以英法為主。英法兩國都對緬甸垂涎三尺,但由於英國主要精力是放在印度,無力多睱緬甸,而法國也因忙於與英國鬥爭。因此兩國都在緬甸扶持勢力,而軍火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而孟族和緬族也急需火器彈藥。例如1751年以後,法國殖民者從人員和武器裝備兩個方面,向南方的孟族政權提供援助。而在雍籍牙強盛後,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採取支援雍籍牙的政策。在雍籍牙滅掉孟族政權後,其軍隊中已有不少西式槍炮。並且在與西方殖民者的衝突中,緬甸人俘獲了許多西方人,將其編入軍隊。貌丁昂寫道:“雍籍牙王朝統治時期,緬軍中有一支由5000多名滑膛槍手組成的西方國家僱傭兵。”這個數字可能有待考證,但緬軍中存在西方人是毋庸置疑的。這些因素的存在勢必會對緬軍的戰鬥力有很大提升。
清朝方面,清軍入關後對火器更加重視,火炮與火槍是清軍軍備中的主要火器。清軍擁有的火器數量是可觀的,但清朝火器管理制度上卻存在種種弊端。《天朝的崩潰》中說:“清代各地火炮的質量一向參差不齊的。最優者為京城御用火炮,其次為京城八旗所用火炮,再次為各地駐防八旗所用火炮,最差的是綠營兵所用火炮。”火器實彈操演是清軍中的定製,雍正七年上諭規定:“嗣後,著通行直省督撫提鎮等轉飭所屬,於練習火器之時用鉛子打靶,演熟準頭,則火器皆成利用,於營伍實有裨益。”這種操練隨著時間日久,勢必會落實不到,加之對火器維護不善,從而影響軍隊戰鬥力,清緬戰爭中雲南綠營兵的表現就是最好的例子。
對戰局的影響綜上,清軍中的火器數量肯定多於緬軍,但在質量和使用技術上應略遜於有西方僱傭軍和火器主要來自殖民者的緬軍。應指出的是,這場戰爭中火器的優勢並未發展到左右戰局的地步。清軍因準備不足,輕敵冒進加之遠道而來不適瘴癘,疾病流行等因素導致戰爭進展緩慢。緬軍則是因長時間的征戰,將士疲憊,加之暹羅在其後方威脅等使得緬軍亦不願再戰。這才是兩國訂立和約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