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解盤密談
-
2 # 微乒乓
如剛剛過去的女乒世界盃,劉詩雯戰勝朱雨玲奪冠。兩個人都打了四場比賽,但實話實說,在晉級的道路上,兩人根本就沒有什麼真正難打的對手。也就朱雨玲半決賽上碰到被吳敬平指導過的“第二春”的馮天薇,費了點周折,其他的均是歡瓜切菜一般,而劉詩雯的半決賽對手華裔美華人張安,更是實力差距巨大。
世界盃單打一年一次,從參賽人數與激烈上來講,世界盃甚至不如一次非白金站的公開賽。公開賽的參賽人數以及高手都很多,想奪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世界盃獲得資格是洲級比賽以及世乒賽等取得好成績的選手,實行的是邀請制。因為名額與資格成績的相對嚴格,感覺上來說不具備廣泛的代表性。奧運會雖然也是每個協會最多報兩名單打,但是奧運會是四年一屆,具備稀缺性,再加以奧運會本身的影響力以及國家對奧運的重視程度,對運動員的狀態保持等要求也是極高的。
以上這些因素,也就是所謂的“為何有人呼籲改制”!
你想,三大賽裡,奧運會不可替代,全球廣泛影響,二是更專業、更普遍代表乒乓最高水平的比賽是世錦賽(世乒賽單打每個協會最多五個人,兩年一屆),所以歷來世界盃被認為是三大賽裡含金量最低的。
這的確也是不爭的事實,世界盃的確無法與世錦賽和奧運會相比的。
但從目前來看,改制的可能性暫時不大。因為世界盃作國際乒聯旗下一個傳統大賽已經深入人心了,贊助商這方面能夠穩定下來,本身也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兒。我們應該知道,國際乒聯對贊助商是多麼的飢渴!
並且,邀請制也是對選手的一種鼓勵、激勵或說者說福利回饋,雖然許多高手被規則限制,但機會對任何人都是均等的,看你如何來把握機會。別人能夠抓住機會,自己為什麼不抓住呢?比如中生代陳夢,如果今年亞洲盃戰勝朱雨玲,就會順理成章參加今年世界盃,但是卻發揮欠佳負於朱雨玲,這屬於自己不爭氣啊!怪不得別人!
-
3 # 越過沼澤
首先,說一下世界盃的侷限性邀請制和人數限制。只有世乒賽單打冠軍和洲際盃賽冠軍和成績靠前的才可能被邀請。只有受邀請的球員才能參加,即使世界排名靠前,沒有受邀也不能參加,不像公開賽世乒賽報名即可參。而且作為全球乒乓球賽事,總人數只有20人參加,很多人受限無法參賽,而且賽程短,競爭較小,遠不如世乒賽和奧運會。
其次,呼籲改制主要是針對世界盃的不均衡性,很多高水平運動員無法參賽。例如這次的成都女乒世界盃,中國隊受邀的是世乒賽女單冠軍劉詩雯和亞洲盃女單冠軍朱雨玲,而像陳夢,孫穎莎等其她主力球員無法參賽,像日本的伊藤美誠因為沒有參加亞洲盃也沒有受邀,高水平球員的缺席的確降低了賽事的質量和觀賞性。呼籲改制也主要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
綜合以上來看,乒乓球世界盃的確有它的侷限性,適當的改制能夠提高賽事的質量和觀賞性,更有利於它健康有序的發展。
-
4 # 小哥聊體育
個人不贊成改制,現在這麼打就挺好的!
為什麼說世界盃有侷限性?這裡來談談個人的看法。
這麼認為的球迷不是少數,依據主要有兩點吧!
第一,球員水平參差不齊
亞洲,非洲,歐洲,泛美地區,還有外卡,也就亞洲的幾個球員有一定的實力,其他地區的選手多數是炮灰,很難能夠製造太大的麻煩!
第二,參賽人員有侷限性
所以,很多球迷認為賽事的含金量不高!
改制?個人認為不合適!下面是個人的理由:
第一,現在是國乒一家獨大,認為國乒很多優秀的選手打不上,這才有這種看法。如果未來不是國乒一家獨大,外協也能崛起,變成百家爭鳴的情況也就不會有這種質疑了。不管是足球、籃球,還是乒乓球、排球,世界盃就是這樣的模式。就拿前不久的女排世界盃來說吧,義大利女排這麼強,不也沒機會參加世界盃嘛!
第二,世界盃的參賽名額也是爭取來的,不是“保送”的。這次國乒的兩個名額是劉詩雯和朱雨玲,劉詩雯技壓群雄奪得世錦賽冠軍,朱雨玲擊敗陳夢奪得亞洲盃冠軍。名額雖然有限,但是含金量絕對夠,如果想打世界盃就打好世錦賽或者亞洲盃。機會都是均等的,就看把握能力!
關於世界盃的賽制,國際乒聯肯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改制的可能性不大!
-
5 # 佛系侃球
防止一家獨大,不利於乒乓球的發展。
首先,由於各大洲乒乓球的發展水平不同,國際乒聯為了推廣,世界盃採用邀請制,這個不難理解,如果只是水平高的亞洲各國參賽,何來世界之說?讓更多國家參與進來,有利於乒乓球的推廣。而且邀請的都是世乒賽和亞洲盃的冠軍,以及各洲際比賽的冠軍和表現好的,可以說國際乒聯在現有規則下,保證最高水平。
其次,每個協會最多2人。這裡不得不提國際乒聯和國乒的關係,靠國乒樹立“標杆”推廣,同時制約國乒,防止一家獨大。它知道如果放開名額限制,那很有可能前八都是亞洲的事了,利弊權衡只能要求最多2人,所以球迷希望的增加人數提高質量,現階段可行的機率也不大。而世界盃在獎金和積分上的設定都是高於巡迴賽的,所以也能吸引強隊來參賽,這兩點可以說都是實際利益,一個錢進兜,一個影響排名,畢竟關係到種子排序和抽籤。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所有體育專案都要遵循它的發展規律,沒有廣泛的基礎,會影響它的推廣。而國際乒聯對於世界盃的現階段的水平問題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也是它的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它的首要任務就是發展和推廣,它的目標就是像三大球看齊。從它的發展軌跡就可以看出它的目的性。世乒賽:1926年第一屆世乒賽舉辦大部分都是歐洲國家,可以視為自己圈子內的初步發展。奧運會:1988年乒乓球專案進入奧運會,被廣泛認識,得到快速發展。
世界盃:1980年男子世界盃,1996年女子世界盃,繼續擴大影響力。巡迴賽:1996年為推廣和實現職業化的措施,透過大量比賽,為各協會輸送人才。中國乒乓球得到快速發展就是在職業化後,並在21世紀逐漸建立霸主地位。而國際乒聯的主旨就是發展,而我們的球迷只能作為“一家之言”基本不會對世界盃的賽制有影響。它更希望的是靠其它國家的水平的提高來提高世界盃的質量,當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排除差距如果再變大的話,很有可能採取繼續改規則的措施,來增加比賽的不確定性和精彩程度。所以我認為現階段改制的機率不大。感謝閱讀,個人觀點,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如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交流。祝福國乒!
回覆列表
2019年女乒世界盃已經取得了圓滿的完結,國乒主力球員劉詩雯、朱雨玲受邀參賽,兩人作為前兩位種子選手也成功會師決賽,最終劉詩雯憑藉出色的發揮以4:2戰勝隊友朱雨玲實現登頂,並創造了個人第五次世界盃冠軍,趕超張怡寧、王楠成為歷史第一人,這樣的訊息顯然可喜可賀,畢竟作為乒乓球世界三大賽事的世界盃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
不過在世界乒壇中還存在另外一種聲音,那就是關於世界盃存在的賽制侷限性,有不少的人呼籲要改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世界盃不僅在乒乓球專案上存在,其他的球類專案也同樣有,諸如足球、籃球、排球等運動也同樣有世界盃,作為全球性的賽事優點自然很多,但是關於賽制上的爭議一直都沒有休止過。
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呼籲世界盃改制的原因,有一部分的意見是採用洲預選賽和世界排名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既可以擁有代表性,同時也能夠讓高階代表隊和優秀選手有機會參賽,這一點完全可以參考奧運會選拔機制。
但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為什麼世界盃會被稱之為世界盃,那就是因為它不同於奧運會,如果它在賽制上和奧運會區別不大的話,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世界盃沒必要為了滿足奧運會的標準而改制。
另外乒乓球世界盃如果想成為頂尖賽事,超過世乒賽、甚至是奧運會,賽制上必須要做出改變這一點球迷們並沒有想錯。畢竟邀請賽的賽制很容易讓這場比賽所參加的球員水平沒有代表性,並不能代表世界先進水平就讓這場比賽的含金量沒有那麼高。不過比賽的賽制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作為球員只能適應賽制,提高水平和自身實力。你覺得呢?歡迎你的留言評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