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和孩子的年齡有關,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對“好與壞”的評判依據是不一樣的。孩子太小怎麼講都不會理解,孩子長大了不用講也能理解。
當孩子的認知發展能力有限時,道德判斷只能透過自身感受來判斷,“這道菜不好吃所以是壞的”“媽媽給我買東西所以是好的”“爸爸今天打我了所以是壞的”。一般學齡前的孩子在道德判斷上會依賴自身體驗,因為孩子很難脫離自身的身體感覺經驗理解純粹抽象的客觀存在。
隨著抽象能力發展,孩子能夠做到一定程度的認知“離身”,數數不用掰手指或者藉助應用題了,憑藉一段文字描述就能試圖猜測別人的想法與目的了,情緒變化更趨於穩定而不是說變就變了,那基本上就能在概念中分化“難吃”和“壞”是不同的了。這個時候孩子才能理解客觀的抽象事物。
但是“難吃”和“壞”的聯絡卻會永遠存在於孩子的認知結構中,畢竟曾經使用相同的概念系統來聯結這兩種事物,所以假如未來孩子成為一名作家,可能在描述反派人物的時候會更偏好於使用“行事風格味同嚼蠟”之類的比喻。
最後,其實成人在道德判斷方面也經常跨域使用,並沒有比孩子高到哪裡去。“這道菜不好吃所以這家飯館水平不行,遲早關門”“這道菜不好吃所以老闆管理水平不行,讓他滾蛋就好”“這道菜不好吃說明這個地區/菜系/材料做出的菜都不好吃,這就是因為這個地區/菜系/材料太糟糕…”,瞧瞧這些觀點,似乎孩子的邏輯還能合理一點。
詳見關鍵詞“科爾博格道德水平理論”。
這個和孩子的年齡有關,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對“好與壞”的評判依據是不一樣的。孩子太小怎麼講都不會理解,孩子長大了不用講也能理解。
當孩子的認知發展能力有限時,道德判斷只能透過自身感受來判斷,“這道菜不好吃所以是壞的”“媽媽給我買東西所以是好的”“爸爸今天打我了所以是壞的”。一般學齡前的孩子在道德判斷上會依賴自身體驗,因為孩子很難脫離自身的身體感覺經驗理解純粹抽象的客觀存在。
隨著抽象能力發展,孩子能夠做到一定程度的認知“離身”,數數不用掰手指或者藉助應用題了,憑藉一段文字描述就能試圖猜測別人的想法與目的了,情緒變化更趨於穩定而不是說變就變了,那基本上就能在概念中分化“難吃”和“壞”是不同的了。這個時候孩子才能理解客觀的抽象事物。
但是“難吃”和“壞”的聯絡卻會永遠存在於孩子的認知結構中,畢竟曾經使用相同的概念系統來聯結這兩種事物,所以假如未來孩子成為一名作家,可能在描述反派人物的時候會更偏好於使用“行事風格味同嚼蠟”之類的比喻。
最後,其實成人在道德判斷方面也經常跨域使用,並沒有比孩子高到哪裡去。“這道菜不好吃所以這家飯館水平不行,遲早關門”“這道菜不好吃所以老闆管理水平不行,讓他滾蛋就好”“這道菜不好吃說明這個地區/菜系/材料做出的菜都不好吃,這就是因為這個地區/菜系/材料太糟糕…”,瞧瞧這些觀點,似乎孩子的邏輯還能合理一點。
詳見關鍵詞“科爾博格道德水平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