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更鳥無障礙出行

    記得小時候,一條通往鄉間的小路中,只要出現一個行動不便的人,後面總會跟著一群不懂事的小孩子肆意地嘲笑,甚至還有侮辱性的模仿。

    小孩子們對殘障同學的嘲笑

    有人說孩子的一舉一動往往體現出他們的內心世界。其實不止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對殘障人士有看法的大有人在,人們甚至把殘障人士的“缺陷”作為生活的調味劑加以調侃。那麼,為什麼人們喜歡給殘障人士“貼”負面標籤呢?

    1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殘障人士,即使有,大多數也是以下幾種情況:

    在馬路上遇到沿街乞討的殘障人士;

    某某放棄一切,數十年如一日地照顧殘障家人;

    殘障人士生活艱難,依靠政府救助度日……

    長此以往,殘障人士在人們腦海中留下的印象就是這樣的:殘障人士沒有獨立生活能力,需要家人照顧,需要政府和社會救助,會給別人帶來負擔。

    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定型效應”,又叫“刻板印象”,是指對某個群體形成的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其實這是一種無視個體差異的固有認知。

    刻板印象

    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奧特·阿倫森在《社會心理學》這本書中說道:“如果我們因為受刻板印象的矇蔽而無視一群人的個體差異,那麼這樣的刻板印象就是就具有潛在的危害。”

    人們對殘障人士的刻板印象就具有潛在的危害。一見到殘障人士,人們就依據以往的經驗和認知,想要對他們做出某種解釋,使他們具有某種意義。所以,人們會自動給他們“貼上負面標籤”。在他們看來,殘障人士就等同於拖累、負擔,這種刻板印象根植於他們心中,就會形成根深蒂固的偏見。

    社會偏見

    2

    大多數人對於殘障人士都是一概而括,以偏概全地認為身體殘缺和性格殘缺是等同的,因為他們身體殘缺,所以性格不好,脾氣也不好。

    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暈輪效應”,又叫“光環效應”,是指對一個人某特性形成好或壞的印象之後,人們傾向於據此推論其他方面的特性。這種感覺,就像月暈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他的品質特點。

    暈輪效應

    人們對殘障人士形成的“暈輪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是刻板印象的延續。人們可能之前遇到過性格不好的殘障人士,由此形成負面印象。在以後遇到殘障人士時,人們就容易只看到他們身體“殘障”,以往的經驗在人們腦海裡自動形成了殘障人士性格“殘缺”的特點。

    其實這是人們受到了知覺表面化、片面化的影響。人們對殘障人士的認識僅僅專注於一些外在特徵上,沒有進行全面瞭解。特別是人們平時與殘障人士接觸不多,掌握的資訊少,常常會根據一些表面現象做邏輯推理。所以,人們喜歡透過殘障人士的外表來知覺他們的性格和內心,認為他們“身體殘缺”,也必定是內心陰暗、性格殘缺。

    人們對殘障人士的指責

    “標籤”的負面影響

    人們給殘障人士“貼”負面標籤,不僅僅限制了自己的認知,還給殘障人士套上沉重的枷鎖。並且,這些負面標籤阻礙著殘障人士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在社會學的視角下,完整的人意味著能夠參與社會交往、實現自我價值。然而,在標籤化的社會發展中,殘障人士參與社會交往和價值實現的機會和途徑被無形削減和堵塞,他們常常被置於封閉的、與社會隔離的發展狀態。在無法有效參與社會活動的情況下,殘障人士的價值也無法實現和進一步擴大。導致他們在自我認知的過程中,無法扮演一個完整的社會人的角色。

    殘障人士被“隔離”

    去掉“負面標籤”

    從定義出發

    200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殘疾人權利公約》,其中對“殘疾”的定義是:殘疾是傷殘者和阻礙他們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充分和切實地參與社會的各種態度和環境障礙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這一定義將“殘疾”理解為是環境障礙和社會偏見的結果,標誌著人們對待殘障人士的態度和方法發生了"示範性轉變"。

    聯合國LOGO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在《世界殘疾人報告》中對於“殘疾”的定義是:殘疾(功能減弱或喪失)是人類的一種生存狀態。這一理念將“殘疾”理解為一種狀態,是對“殘疾”的去標籤化。

    世界衛生組織LOGO

    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所有人都會存在“殘障”狀態,比如受傷、年老、懷孕,包括提著大件行李、抱著小孩等等。“殘障”不是少數人的特殊經驗,而是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它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普適的經驗,只是每個人發生的時間不同。

    “殘障”狀態

    腳部受傷

    老年人行動不便

    提著大件行李

    懷抱嬰兒的母親

    因此,社會文化和社會資源都應該考慮到所有人的需求,儘可能掃除社會環境中存在的固有障礙,以支援所有人更好地得到發展。

    完善無障礙環境

    由於每個人都可能處於“殘障”狀態,所以無障礙環境是保障每個人能夠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基礎,而不是殘障人士的專利。另外,完善的無障礙環境可以讓殘障人士獨立工作和生活,不需依靠政府救助,而且他們還能為社會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以知更鳥的同事——“輪椅達人”張健為例。他每天上班需要出家門,上街道,乘坐地鐵,進辦公大廈電梯,最後到達辦公室。如果在這過程中有一個地方沒有無障礙設施,或者無障礙設施做得不夠好,他進行獨立工作就會受到阻礙。

    “輪椅達人”張健

    由此可見,無障礙環境是否連續、完整,直接關係到殘障人士能否獨立參與社會活動,成為一個完整的社會人。因此,在健全、完善的無障礙環境中,所有人都是健全人。

    促進融合教育

    儘管平等、保障殘障人士權利等理念不斷被提及,但他們的邊緣弱勢地位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歸根到底,還是融合教育做得不夠好,融合教育的觀念屏障有待破解。一些家長,甚至教師都很排斥殘障學生,認為他們不應該和健全兒童一起學習。這說明,融合教育不僅僅是一個特殊教育專業領域的問題,還與整個社會文化緊密相關,還需要全體共同努力。

    融合教育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即透過融合教育建構一個融合的社會。所以,融合教育不是某個人的事情,而是與社會上所有的公民息息相關的事情。

    只有促進人們對融合教育的認同,提高人們對殘障人士平等權利的認知,才能真正撕掉貼在殘障人士身上的負面標籤,才能真正實現人人平等的共融社會。

    人人平等

    參考文獻

    [1]彭興蓬.殘疾人的身份認識及其標籤分析[J].現代特殊教育,2016(12):74-76.

    [2]趙人傑. “暈輪效應”須防範[N]. 人民武警報,2018-07-22(002).

    [3]望星.《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頒佈五週年:每個人都可能身處“殘障”狀態[N].南都觀察,2017-08-01.

    [4]龐文.中國殘疾人融合教育的現狀與發展研究[J].殘疾人研究,2017(04):35-43.

    感謝知更鳥同事張健提供的個人圖片

    是一家有效結合商業創新和社會創新的社會型企業,

    致力於發展一個安全、便捷、愉悅的無障礙旅行平臺。

    我們的使命: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尊嚴地自由出行;

    我們的願景:創造一個全球無障礙的出行環境。

  • 2 # 咸寧大小事爆料

    說實話,知真相。爆料本地突發事件,關注熱點資訊@咸寧資訊爆料 經濟進步了,交通方便了,為什麼殘疾行走在街上的人反而少了?很多人為何事上街呢?買東西,遊玩,這是住在城裡的人才會這樣。而農村人呢?上街必須騎車,開車上街,因為他們不是有事也不會上街去遊玩。殘疾人現在為什麼上街少了呢?交通工具受限,很多殘疾人沒有條件開車上街;購物,現在很多地方附近可以買到廉價東西,經濟條件有限他們不適合上街購貴重物品,更談不遊玩。交通安全,本來自身殘疾,現在車多人多,上街必須考慮自身安全問題。尊嚴和歧視,身體殘疾是真,不想走到街上招沒有必要人欺負和多餘麻煩。經濟進步了,交通方便了,街上行上的殘疾人卻減少了,其實都有原因造成的,大家怎麼看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幻西遊哪個門派刷副本快?五開如何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