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國媒體8月21日援引情報部門報告稱,俄羅斯威懾對手的大殺器——核動力巡航導彈試射失敗墜海,目前正準備採取行動將其打撈上來。
8
回覆列表
  • 1 # 邵永靈

    有一點很有意思,冷戰時期美國喜歡誇大蘇聯的武器裝備發展,上世紀50年代曾經有過轟炸機差距,導彈差距的說法,70年代又焦慮蘇聯的分導式多彈頭洲際導彈會將“民兵”導彈連窩端。當然,事實證明,這些都是美國的臆想。在誇大威脅的背後,既有對蘇聯軍力,尤其是核力量發展的真實恐懼,也有各方勢力趁機謀發展、爭預算的小算盤。

    冷戰結束後,尤其是最近一些年,美國又開始唱衰俄羅斯,對俄羅斯的軍事能力,武器裝備極盡貶低之能事。今年3月初普京在國情諮文裡提到俄羅斯的六大神器,立即就被美國批了個體無完膚。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俄羅斯這些年確實也沒整出真正有突破性的東西,還是在吃蘇聯的老本,或者有計劃沒行動。二是美國對俄羅斯失去了冷戰時期對蘇聯那樣的興趣,俄羅斯即使有什麼新花樣,美國也不想跟進了,既然不跟進,那就只能唱衰咯。對比之下東亞某國,美國一直是在誇大它的軍事實力,有點新東西就炒作,這是不是可以說明什麼問題呢?

    回到俄羅斯核動力巡航導彈一事,我個人覺得,巡航導彈搞核動力完全是瞎扯。不就是想達到無限續航力的效果嗎?巡航導彈的射程早已經不是問題,在目標上空待機一段時間重新選擇目標也不是問題了,為什麼非要搞核動力?第一,如果發射失敗核燃料會不會洩露造成對己方的汙染?第二,核動力載具打到別的國家算不算使用核武器?因為同樣會給對方帶來汙染的問題。使用的不確定如此之多和嚴重,但效益卻非常可疑,有什麼必要搞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此微型核動力反應堆真要做的話有那麼容易嗎?

  • 2 #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美國一貫標榜新聞“自由”、“真實”,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卻不斷向世人證明:美國新聞自由有餘、真實不足。而在美俄(蘇)兩國爭鬥過程中,“媒體戰”早已成為重要手段。從這個角度而言,美國媒體和情報部門發出俄新式戰略武器試射失敗的訊息,無論真實與否,都是旨在打擊戰鬥民族自信、破壞普京支援率的“重磅炸彈”。只是能否起作用就另當別論了。

    1. 做出上述報道的是美國財經新聞電影片道CNBC,它的訊息來源是 “美國情報部門的某份報告”。

    報道援引“瞭解”報告內容的訊息人士的話稱,美國情報部門認為,俄羅斯一枚核動力巡航導彈在去年11月試射失敗,結果掉進了巴倫支海。莫斯科正準備採取行動,將這枚導彈連同核發動機一起打撈上來。

    CNBC同時表示,美國情報部門報告中並未提及俄“墜海”導彈發動機上核反堆損壞將給人體健康和自然環境造成什麼危害。美國情報人員還分析說,如果俄羅斯此次能夠把導彈殘骸打撈上來,那麼未來就會以此次行動為基礎制定導彈回收方案。

    2. 在普京3月1日發表國情諮文時披露俄研發這種核動力巡航導彈之後,CNBC已不是第一次報道其試射失敗的訊息。

    電視臺此前援引訊息人士的話說,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俄羅斯一共對這種導彈進行了4次試射,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按照CNBC的說法,4次試射過程中,最後1次導彈飛行時間最長——將近2分鐘,飛行距離為35公里,在那之後導彈就失去控制掉了下來。

    3. 一位曾任蘇聯原子能部某秘密研究所副總設計師的原子機械製造領域專家表示,CNBC的報道簡直就是“扯蛋”,美方釋出俄核動力導彈墜海訊息,就是故意“挑事兒”。

    這位專家解釋說,核發動機的測試通常都是在測試平臺上單獨進行,導彈飛行試驗也是單獨進行,試射時不裝配核發動機原型、而以模型代替。

  • 3 # 閒看秋風999

    這個“冷水”潑得好!

    今年上半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向全世界展示出了俄羅斯準備研發列裝武裝部隊的六大“高精尖”武器。

    其中之一就是題主所提到的“核動力導彈”,即可以“無限“飛行的導彈。那麼,時至今日,這款導彈怎麼樣了?

    從去年年底到現在,俄羅斯一共進行了四次導彈試射,不過一次都沒有成功,統統在發射後一兩分鐘墜毀。

    其中一次導彈墜落到了挪威與俄羅斯之間的巴倫支海,俄羅斯派出的打撈船隊仍然在尋找導彈的下落。

    美國情報分析人士預計,如果俄羅斯能夠找回對這枚導彈,莫斯科才有可能總結是哪一個環節出來問題。

    “核導彈“,當然需要“核反應堆“提供動力,導彈在墜毀過程中是否有放射性物質可能洩露呢?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核資訊專案主任克里斯滕森就表示:“毫無疑問,如果你用核動力引擎或能源發射導彈,不管導彈最終落在哪裡,這些核材料最終都會落到那裡。”

    自21世紀初以來,俄羅斯就一直在研發這種導彈,首先使用汽油發動機起飛,然後改用核動力發動機飛行。

    俄羅斯區區幾百億美元的國防預算開支,還是做一些更加實際 更加靠譜一點事兒,免得打了水漂。

  • 4 # 軍事天地

    美俄角力進行時,好比兩個高明的騙子碰到一起了,現在就是要看誰的騙術更高!

    請允許我先羅列之前回答過的幾個問題題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下我以往的回答,看看是不是故事脈絡是這樣發展的。

    如何看待特普會上特朗普的核議題?

    俄羅斯目前不斷加碼戰略武器研製的立國戰略,能否保證俄羅斯度過當今的危機時刻?

    美擬與俄商討俄新武器是否適用“戰略武器條約”,你怎麼看?

    上述這些問題,都是本人關於俄美在最新戰略核武器上的相關動態的解答。透過這些動態我們不難看出:

    其實美國和俄羅斯就是在圍繞《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談判在做角力。目前核武器的發展階段其實仍然處於,美俄之間相互絕對毀滅狀態。無論後續的核攻擊理論有什麼變化,可實際上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絕對實力仍然在此。而目前制衡這種狀態的就是《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麼一疊紙。

    只不過,這疊紙快到期了,俄羅斯和美國紛紛在為自己準備籌碼中。這裡多說一句,美俄深知都可以毀滅對手,但是一旦真的徹底毀滅對方,自己就沒有在這個藍色星球上存在的價值或者立錐之地,因此好比“兩個手持手槍的人頂住了對方腦門,卻一再叫囂我的槍口徑比你的大”。基本現在的美俄在戰略武器領域,就是這樣的態勢。

    因此,之前俄羅斯拉出了一堆新型核打擊武器,最著名的就是“海燕”核巡航導彈。只不過美華人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研究過“冥王星”核巡航導彈,並製造了核發動機,進行了上百小時的測試。所以無論是發動機特性,以及噴出物質的物理特性,還有分佈樣態,都有詳細的瞭解。

    所以,在配合美國比較出色的情報系統獲得的訊息,綜合研判後,得出一個結論:“海燕”的試射是失敗的。

    所以,俄羅斯打的第一張牌被無效了,不過後面還有N多張可用,同時還有“薩爾馬特”保底。所以未來關於這類的新聞,只會多不會少。大家可以安心看戲,期待美華人拿出更多情報來砸場子,也可以讓我們對俄羅斯戰略武器的發展態勢有更清晰的瞭解。畢竟這些東西都是各家底牌,平時根本沒機會詳細瞭解。

  • 5 # 諸葛小徹

    自21世紀初以來,對於飛彈的動力系統是否可以使用核動力推進這一話題,被各國軍事研究機構提上了日程,而以美俄為首的軍工專家指出了核動力巡航飛彈所面臨的大量技術難題,首先,就是如何把控核反應堆的輸出問題,不同於核動力航母,擁有較大的空間對於整體結構進行調整,飛彈內空間狹小,進行核裂變產生的大量熱量無法有效排除,這些熱量會對火箭的輸出系統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導致飛彈極不穩定。

    由於飛彈不像航母那樣可以常年服役,因此,對於核動力飛彈的研發的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核反應堆技術廉價化,但是這樣造成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核動力飛彈極不穩定,由於技術的瓶頸以及經費的原因,過高的成本,使得這些飛彈一直無法獲得軍方的認可,而在狹小環境內如何做到快速散熱的問題,是技術的關鍵,俄羅斯採用液氮包裹的方式,顯然這樣的方式對於內部的結構造成的損害是非常大的,結果在實驗中就可以看明。

    此次普京炫耀這款核動力巡航飛彈早在本世紀初到現在已經進行了4次試驗,均在升空後快速墜毀,最久的一次也也僅僅只飛行了三分鐘,而在設計中,飛彈發射的時候使用的並不是核動力反應堆,而是常規的燃料推進,簡單來說,該型飛彈的技術問題就在於如何控制核反應堆的輸出問題,或是如何控制核裂變和產生大量熱量的問題,在關閉常規動力發動機,核反應堆工作的狀態下,保持飛彈正常飛行後,這款飛彈才真正擁有了打擊全球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乒熱身賽決賽中,大力出奇跡,小胖樊振東3:2艱難戰勝大胖梁靖崑。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