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月流火140400643
-
2 # 易家巷
現代人對孔明的認識應該"孔明燈"算一卦吧。
孔明和孔子一樣,認得字和大字不識人都記說到這二孔,而且是自古至今在平民中傳說。
解放前不認得字文盲很多,什麼西遊三國水滸小說少有人看過,書也買不起,三國三字也畫不來。
人們對阿孔認識,主為聽到日常交談些贊評俗句,成了順口溜: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借東風…鵝毛扇…空城計….夏至有陰,冬至有陽…三請諸葛亮…三氣周瑜…扶不起的阿斗…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孔明借箭…三國演義小人書…
到六七十年代,人們從課夲,從圖書館借書《三國志》,《三國演義》所更加對孔明才華詳詳細細瞭解。
五十年代,有京戲,說傳,聽故事…略知三國中劉,關,張,曹,諸葛亮,所孔明這一大名鼎鼎軍事家也只能在人們談論中排在老五。
這是我的記憶。
-
3 # 腳踏一枝梅
謝友邀答。
來自《三國演義》為藍本的影視劇、評書等文學作品!
頑童時,看三國小畫本,孔明真神人也!
青少年時,看老羅的三國小說,聽評書,看影視劇。孔明厲害了不得!
中年翻開陳壽的三國志、後漢書、晉書等史冊,始知真實的孔明,原來沒有那麼神那麼非凡。
但中國民間,吃瓜大眾確實是把孔明、劉基當成智彗的化身來崇拜的。
-
4 # 恬然滋味
現代人可以分三個時段。
第一,五十歲以上,
第二,五十歲以下。
五十歲以上的人,諸葛亮基本就是爺爺奶奶張口就來的聰明忠心的先人。有誰小時候沒有聽過諸葛亮呢?哪個地方沒有諸葛亮的故事呢?然後,有的聽評書,有的看三國演義,有人研究了三國志。有的研究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等。
五十歲以下的人,對諸葛亮的瞭解,可能有古人的也可能有今人的。沒有關係。大浪淘沙嘛。諸葛亮經不起淘洗還會是諸葛亮嗎?我們對比中外文化特別是近代西方文化,我們現在可以說,中國文化活下來了。華人智慧化身的諸葛亮也活下來了。有人抹黑有人挑戰,是因為諸葛亮在那個位置上嘛!
-
5 # 八分用心
電視劇版《三國演義》:我對諸葛亮的印象最初來自電視劇版《三國演義》,透過演員的精彩演繹,在我心中形成了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智者形象。他可以隆中對,定下三分天下;他可以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他可以七擒孟獲、六出祁山。
語文課本《出師表》: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劉禪諄諄教誨,時刻不忘先帝復興漢室的遺志。一個忠貞不二託孤老臣的形象躍然紙上。
遊戲《三國志》《三國無雙》:在遊戲中諸葛亮是一個多智近妖、法力強大的法師形象。
網路小說:在小說中,諸葛亮的形象千變萬化,多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形象。
另外還有史書、評書、祭詞、郵票等等,同時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關於諸葛亮的零碎資訊。
-
6 # 天山月3
一是來自民間歷代流傳,二是來自古典文學《三國志通俗演義》,三是來自史書記載,四是來自歷代名家的評價。民間流傳諸葛亮是神一樣的人物,能掐會算,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戰無不勝,所向披靡,是智慧的化身。民間多是受戲劇舞臺,評書,民間藝人的歷代流傳而形成。小說《三國演義》是在史書《三國志》、《後漢書》、《漢晉春秋》等史籍的影響下,以歷史年代、人物、地點、重大事件為背景進行藝朮再加工而創作的一部歷小說。書中的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遍涉三教九流,諸子百家,三韜六略,歷代兵法,有經天緯地之才,奪天地造化之能的一位千古奇士。每自比管仲、樂毅,而又被朋友視為姜尚、張良式的天下奇才。小說最推崇的莫過於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隆中對見證了三分天下的發展趨勢和結果,充分顯示了他高瞻遠署的戰略家的謀略。另一個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報國之忠心感天動地,真可謂"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小說以七分實三分為創作手法,盡情地歌頌諸葛亮的正面形象。史書記載諸葛亮主要是陳壽對他的評價。"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誡明。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陳壽大部分是讚賞孔明治國有方,法度嚴明,言必信,行必果,公正無私,賞罰分明,社會風氣井然,民心敬服。與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不足的是連年出兵打仗,消耗了國力也沒成功,打仗不是他的長項。歷代名人的評價很高,有千古名相之譽,特別是他的事蹟感動了歷代詩人文豪,讚譽頗多。象杜甫、元稹、溫庭筠、李商隱、蘇軾、陸游等留下名篇。"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出師一表真名世…",等等不一而足。諸葛亮也是歷代忠臣良將文人墨客學習的榜樣。以上是本人認識孔明的幾點依據和看法,管見之末,貽笑大方。
-
7 # 中國龍507
現代人對諸葛亮的認識源自小說、電視劇《三國演義》丶電視劇《三國》、史書《三國志》、前、後《出師表》等文學作品以及歷史古蹟、文獻。
現在的我們都知道諸葛孔明是大才,但我有個疑問,我們對於諸葛孔明智慧的認可,到底是來源於《三國演義》裡描寫的故事,還是有真實的歷史依據?或者說《三國演義》就是一本依據真實歷史事件編寫的小說?
回覆列表
我覺得,現代人對歷史人物認識的主要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文學作品,二是正史記載,三是民傳說,四是歷史人物自已的作品。由於個人身份及文化層次的不同,其認識的來源會有所偏重,普通民眾,許多會把文學形象當成歷史人物,這種認識來源於文學作品。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人,比如學者,歷史專家等,他們對歷史人物的認識更多來自於正史與歷史人物的個人作品。民間傳說是各類人群共同的參考。
以歷史人物諸葛亮為例,普通民眾對他的認識絕大部分來自小說《三國演義》,而且他們理所當然的把書中塑造的文學形象的諸葛亮當成歷史人物。這種理解雖不能說錯,但也不準確。做為文學作品的小說,是不能當成歷史來讀的,歷史與小說的特點也完全不同,歷史最重要的一點,必須要客觀真實,歷史是絕不允許虛構的。如果一些歷史的細節,後人並不清楚,只能存疑而不能虛構,這是歷史的嚴肅性。但小說的要求與此不同,小說是以塑造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為主要任務的。小說可以以現實人物為原型,但不必拘於現實人物的真實經歷。人物的經歷和故事,都是可以虛構的。
《三國演義》正是這樣一部小說,其中的諸葛亮雖有歷史原型,但小說中的故事並非全部真實。
我們都知道一個常識,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諸葛亮也不例外。但是在《三國演義》的創作中,由於受宋明理學道德觀念的影響,在人物塑造上,把好人寫的全好,壞人寫的全壞。諸葛亮就是好人全好的代表人物。被金聖嘆稱為“千古第一賢相“,民間稱為智慧的化身。在《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智慧的描寫肯定是有所誇張的。魯迅說:“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說的就是這會事。這是一般百姓對諸葛亮的認識。
真正的知識階層對諸葛亮的認識決不會僅限於小說的描寫,而會關注正史的記載。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對孔明有個評價“將略非其所長“,這個評價與演義的形象大相徑庭,但這確實是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
成都武侯祠有副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這是光緒二十八年雲南人趙藩做四川鹽茶使時所作,被認為是武侯祠最好的對聯。上聯是武候諸葛亮的功績,下聯是他的缺點與失誤。這樣客觀公正的評價肯定不是來自於小說《三國演義》中那個完美的智慧化身諸葛亮。演義中的諸葛亮如果有事情沒做好,那一定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天命如此。
趙藩對諸葛亮的認識與評價主要來自於正史。
諸葛亮個人作品的流傳,也是我們認識他的一個重要方面。《出師表》讓我們看到他鞠躬盡瘁的忠誠;《誡子書》讓我們看到他治家的嚴謹,對子孫的諄諄教誨,看到他走下神壇的平常人的一面。
對於《三國演義》的真實性,是早有定評的“七分真三分假“,其中大體的故事脈絡都是真的,細節上有虛構和誇張。具體到諸葛亮,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