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站儀任意架,但要求必須能和已知高程點、待測未知點均通視。
2、照準已知高程點B,測出VD(高差)值,並算出W的值。(測站點、儀器高、稜鏡高,一律不必設定。) W = HB - VD
3、進入座標測量功能,將測站點高程Z設為W的值,儀器高和稜鏡高均設為0。
4、照準待測點A,測量,顯示座標Z值即為A點高程。
公式推導和概念:
假設B點的高程已知,A點的高程為未知,要透過全站儀測定其它待測點的高程。
HA= HB - (D × tan(vа) + i - t )
上式變型可知:
HA+i-t = HB -D × tan(vа) = W
其中D×tan(va)是中心高差,就是我們測距,並顯示出來的VD值。然後需要計算出一個W值,我命名為“置換高”。
W =HB - VD
二、原理論證:
下面從理論上分析一下這種方法是否正確。
HB′=W +D′tanа′
HB′為待測點的高程
W置換高,為設定的測站點高程
D′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平距
а′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垂直角觀測值
按三角高程測量原理可知:
HB′=W+D′tan(vа)′+i′-t′
把W變換回含有HA 的表示式:
HB′=HA+i-t+D′tanа′+i′-t′
這裡i′,t′為0,所以:
HB′=HA+i-t+D′tanа′
1、全站儀任意架,但要求必須能和已知高程點、待測未知點均通視。
2、照準已知高程點B,測出VD(高差)值,並算出W的值。(測站點、儀器高、稜鏡高,一律不必設定。) W = HB - VD
3、進入座標測量功能,將測站點高程Z設為W的值,儀器高和稜鏡高均設為0。
4、照準待測點A,測量,顯示座標Z值即為A點高程。
公式推導和概念:
假設B點的高程已知,A點的高程為未知,要透過全站儀測定其它待測點的高程。
HA= HB - (D × tan(vа) + i - t )
上式變型可知:
HA+i-t = HB -D × tan(vа) = W
其中D×tan(va)是中心高差,就是我們測距,並顯示出來的VD值。然後需要計算出一個W值,我命名為“置換高”。
W =HB - VD
二、原理論證:
下面從理論上分析一下這種方法是否正確。
HB′=W +D′tanа′
HB′為待測點的高程
W置換高,為設定的測站點高程
D′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平距
а′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垂直角觀測值
按三角高程測量原理可知:
HB′=W+D′tan(vа)′+i′-t′
把W變換回含有HA 的表示式:
HB′=HA+i-t+D′tanа′+i′-t′
這裡i′,t′為0,所以:
HB′=HA+i-t+D′tanа′